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宫泽贤治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英年早逝的宫泽贤治作为儿童文学作家,他的童话文学也迥异于当时儿童文学的主流作家们。本文论述了宫泽贤治独特的童话创作观念,艺术上独创的故事性、小说式的展开方法以及思想主体上具有宗教色彩的求道性,以期阐释其童话文学传世的因由。  相似文献   

2.
李浩 《民俗研究》2013,(5):82-89
隋唐五代时期民间信仰的组织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分化,其中一支与佛教的异端、民间道教相结合,发展出自己的教义与教团,日益组织化、制度化,以秘密宗教的形式向民间渗透。始终存在的民间信仰传统、佛道两教的深刻影响与隋唐五代纷乱的社会状况,为民间信仰的组织化和民间宗教的形成提供了历史之源。  相似文献   

3.
俞亚克 《世界历史》2005,1(3):73-83
伊斯兰教自13世纪末以来在东南亚的传播和发展是东南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不仅改变了东南亚海岛地区原有的宗教分布格局,而且对当地各国的政治、社会和文化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伊斯兰教在东南亚海岛地区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当地宗教文化的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的某些特点。本文将探讨伊斯兰教在东南亚快速传播的原因、东南亚的伊斯兰化、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本地化、东南亚伊斯兰国家出现不同政治倾向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4.
<正>明代,我国宗教发展进入了一个较为特殊的时期,随着宋明理学显学地位的确立,较早传入中国的佛教和作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都在某种程度上走向式微。明代以儒为主、佛道相翼的宗教政策,使佛道二教在相互角逐的同时都渐向儒家靠拢,并竞相依附于皇权,最终在皇帝个人  相似文献   

5.
论敦煌佛教信仰中的佛道融合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以敦煌书中非佛经类献为核心,从敦煌高僧与佛道义理沟通,普通僧众和世俗信众在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中的佛道融合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考察和分析,反映了唐五代宋初敦煌地区佛教与道教相融合的具体情状,并揭示了不同层面的佛、道融合所具有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6.
吕冰洁 《神州》2013,(4):219-220
唐初佛道之争是唐初影响颇大的事件,涉及宗教、政治、社会、思想等各方面。唐初佛道之争历时二十年。始于傅奕上疏请求罢废佛教,终于贞观十四末年(公元640年)释法琳病卒于流放途中。两教为争正统唇枪舌剑,互相攻讦。高祖、太宗分别下诏规定“道先佛后”,表面上看是道教赢得了这场斗争,可实质上他们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李双璧 《文史天地》2002,(12):32-34
一、无一例外,所有的宗教都有天堂和地狱的观念。在中国,传统的佛道二教不仅提供了人们应付人生苦难的能力,使人在不平的社会现实中能够得到心灵的慰藉,而且还以天堂的诱惑和地狱的恐吓来使人们入其彀中。  相似文献   

8.
张麟凡 《神州》2013,(17):44-45
道教对于佛教的中国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佛教也对道教的完善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佛教与道教两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佛教与道教之间相互斗争,另一方面是佛教与道教两者相互借鉴融合。佛道两教就是在这两种关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各自的演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道教对于佛教的中国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佛教也对道教的完善和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佛教与道教两者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佛教与道教之间相互斗争,另一方面是佛教与道教两者相互借鉴融合。佛道两教就是在这两种关系的基础上完成了各自的演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社会中秘密教门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秘密教门是我国传统社会中重要的社会组织。有人从宗教史的角度,将它视为宗教组织,称之为“民间宗教”或“秘密宗教”;有人从农民战争史的角度,将它视为“农民革命组织”;本文从社会史角度,将它视为民间秘密结社,称之为“秘密教门”,并对它与其他社会群体,如宗教。异端教派、农民起义组织及秘密会党的关系,作初步探讨。一、秘密教门与宗教的关系秘密教门是以宗教为模式结成的民间秘密结社,具有浓厚的宗教巴彩。它对佛、道两教的教义、教规加以改造和利用,形成一种似教非教的秘密结社组织,它与宗教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从形…  相似文献   

11.
王科 《满族研究》2003,(3):59-65
名满族作家李惠,一生创作长、中短篇小说达500万字,在十七年和新时期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中产生过重要影响,在当代满族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有着浓重的,难以消解的民族情结,是当代为数不多的,自觉以满族作家姿态进行写作的作家之一。从满族特点出发,以开掘宏观的中华民族特色为旨归,他的小说创作典型地呈示了当代满族作家的独特风采。  相似文献   

12.
一东巴教是纳西族的原始宗教,与佛道诸教不同的是,它所供奉的最高神祗并非一位而是多位,统帅天地善恶两千三百多尊神灵的最高主宰,是依格阿格、洒依伍德、恒丁窝排、美利东主和仔劳阿普,其间的从属并未见于经典。东巴教主丁巴什罗(藏语名词,意为“智慧的导师”),传说是来金沙江上游纳西族聚居地区创教的藏族传教士,或为赴藏取经的纳西族巫师。东巴教没有寺庙,也无统摄全教的经师,宗教活动由各村寨的大东巴主持进行,  相似文献   

13.
莫言的小说创作深受世界文学的影响。莫言否认单一作家的影响,强调独创性与多元化的写作风格,体现着民族主体意识以及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相似文献   

14.
太原纯阳宫现存七通与其建造及宗教活动相关的碑刻,依照碑刻内容,笔者从始建年代、道教仪式扶乩和洞天福地思想、观音信仰、民间宗教皈一道等方面对太原纯阳官进行剖析,简述了太原纯阳官是受到佛、道、民间宗教影响的建筑。  相似文献   

15.
娄烦三教寺     
《沧桑》1995,(2)
儒、道、佛二教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对我国人民的思想和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都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它们三者之间彼此矛盾,相互斗争。在全  相似文献   

16.
北魏佛教受凉州佛教及其它十六国佛教影响,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文成帝复兴佛法直到北魏灭亡,佛教持续兴盛.以云冈、龙门等为代表的大量石窟寺的营建,以及其它佛教遗存都是北魏佛教发展和兴盛的实证.泰州一带,麦积山石窟也开始大量开凿,终成为陇右地区规模最大的石窟寺,也成为陇右佛教的中心.史料中高僧的活动、地方官员的奉佛以及佛教势力的增长等,都表现出秦州佛教的发达,并且与麦积山石窟的开凿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杨茂文  闫续瑞 《沧桑》2011,(2):146-147,150
童年经验作为一个最初的意向结构对作家创作而言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80年代的先锋作家余华,他非常重视童年经验对作家创作的影响,而且坦言自己的小说创作很大程度上与童年经验有关。余华童年时期胆小的性格,导致他对暴力充满了渴望,长期生活在医院周围使他对死亡持有一种绝对的冷静,文革时期的社会大环境让他看到了人性的丑陋,在他的童年生活中留下了不可消除的阴影。这些童年经验无疑对余华的小说创作有着重大影响,在他的小说《现实一种》中也同样如此。  相似文献   

18.
本文考察了中国宗教史上一个重要而有趣的现象:对佛教翻译经典,用汉字本身所具有的含义来解释某些译名的意义,并通过这种考察,对中国历史上佛教、道教的复杂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这一现象反映了中国宗教史中鲜明的中国文化本位观念以及佛道两教在彼此消长中相互借监的状况。同时,以清代道士闵一得为中心,对采用这种方法的内在原因进行了深入挖掘,指出心同理同是中国宗教、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观念。这一观念是使中国宗教长期以来形成一种相对和谐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两宋时期宗教发展虽相对于前较为平缓,佛道之争日渐消弭,且顺应历史发展形势,三教日趋融合。而中国宗教自古以来就表现出的世俗性,在宋代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深深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教民信教有着多种原因及民间社会的因素。信仰缘由,一为深入了解教义,力图认识世界和人生奥秘,二系一般性地获知天主教对个人今生来世的影响,三是入教治病去灾,四是穷人为得到些许经济实惠,五为信仰成本低,六是神职人员传教士人品具有吸引力,这六个方面的一个或两个因素,就会使人产生对天主的崇拜,步入教门,然以第二种原因为多。中国民间社会恰有为天主教传播利用的条件,如家族意识和父家长制,人们的从众心态,佛道早已传播的地狱观念,都是促成教民信仰天主教的社会因素。信徒由于对教义的了解和人生的寄托,宗教生活的习惯,对教会的依附心理,形成深厚的宗教情结,相当执著,以致宁死不改变信仰,对官方禁教采取面革心非态度,甚而接引西洋传教士。由此可知,政治强力的禁教,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改变、消除教徒从教的那些社会因素,才可能消解教民的宗教情怀,而这是清朝政府万难做到的,是以天主教传教活动和民间信教不会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