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落级差是人类社会发展演进过程中的重要现象,也是研究城市起源的重要因子。通过对成都平原宝墩文化聚落遗址的考古学观察和分析,可知宝墩文化一期始现聚落级差,二期形成以宝墩城址为一级中心聚落的组聚落,三期实现一级中心聚落的转移并形成以郫县古城为中心聚落的又一个组聚落。宝墩文化聚落级差化的发展彰显了其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同时结合国内外早期城市理论分析,宝墩文化已处于早期城市的初始形态。  相似文献   

2.
考古新发现     
《旅游纵览》2008,(4):23-23
<正>(1)成都平原沱江流域首现4000年前"宝墩时期"遗址考古部门在成都市新都区发现一处距今4000多年的"宝墩时期"聚落遗址,遗址中的古蜀人人骨被认为具  相似文献   

3.
唐启翠 《华夏考古》2012,(1):47-53,62
为了探索正在急剧消失的成都平原"林盘"聚落形态与史前聚落的关系,本文借由聚落考古与环境考古,比较集中地综览了平原上史前各聚落城址之间的历时性共性,对史前城址聚落群与成都平原的地貌、水系、文化习尚、宗教信仰等关系的研究,以及各聚落城址的内部特征予以研究述评,以求探究成都平原上这种"林盘"聚落形态与史前聚落城址及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荆门后港城河城址位于江汉平原西北部,地处平原向荆山余脉过渡的丘陵岗地地带,是长江中游地区发现的又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古城址,也是汉水流域荆门境内继马家垸城址后发现的第二座新石器时代古城址。该城址的发现不仅丰富了长江中游早期古城址的内容,同时对研究长江中游地区这些早期城址之间的关系、探讨长江中游史前聚落考古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湖南澧县梦溪八十垱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本期的“史前城址与聚落考古”栏目中,刊布了《湖南澧县梦溪八十垱新石器时期早期遗址发掘简报》,该遗址时代距今7540~7100年。遗址周围有围沟和围墙,说明早在7500年前我国长江中游就出现了有沟有墙的原始聚落。  相似文献   

6.
长江中游发现的17座史前城址,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它们由长江和汉水分割成三个相对集中分布的区域,并沿江汉湖盆和洞庭湖盆边缘形成新月形的空间分布格局,这一区域与史前遗址的分布密集度及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达程度高度契合。根据城址自身的规模、面积、附属聚落及控制区域,形成超级城址—大中型城址—小型城址—普通聚落四级聚落等级体系,类似于"都—邑—聚"的结构模式。分析城址聚落群内部结构,则可分为核心圈层、控制圈层、势力范围三圈结构体系。这种以城址为核心的四级聚落等级体系和圈层结构,反映了长江中游地区已经迈入了文明的门槛,并超越了方国(酋邦)阶段,进入了王国文明阶段。  相似文献   

7.
2015年11月~2016年4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新发现的石家河谭家岭城址北城垣进行局部发掘,确认该城址的始建年代不晚于屈家岭文化早期,而可能兴建于油子岭文化晚期,是同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史前城址,对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史前聚落变迁以及文明进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1995年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成都市境内先后发掘新津县宝墩遗址、郫县古城遗址、温江鱼凫村遗址、都江堰芒城遗址、崇州双河遗址、崇州紫竹遗址六处约当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代的古城,其碳十四年代测定距今约4500—3800年。这批古城址群因其文化内涵丰富,出土遗物独特,陶器群、石器群组合稳定,文化遗迹特征十分鲜明,  相似文献   

9.
赵殿增 《江汉考古》2022,(2):140-144
<正>三星堆古蜀文明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充满着许多未解之谜,其中最大的谜团之一,就是这种内涵奇特的文化是从哪里来的。近年来研究的情况表明,三星堆的文化因素是在中原等多方面的影响下逐步发展而成的,其中长江中游古文化的影响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笔者曾撰文从宝墩文化八座古城的建筑特征与长江中游的史前古城址群的比较研究入手,  相似文献   

10.
三星堆一期与二期文化遗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缺环。1999年以来,在三星堆遗址的多个地点发现了一组新的文化遗存,文化面貌介于三星堆一期和二期之间,并与温江鱼凫村遗址第三期文化遗存的陶器群几乎完全相同,从而填补了三星堆一期与二期的缺环,也基本上解决了三星堆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与青铜时代文化遗存陶器群的传承关系。新遗存中的A组陶器是"三星堆一期——宝墩文化"晚段的常见器物,但新出现的B组陶器已明显属于三星堆文化的范畴,因此再将这组遗存归入"三星堆一期——宝墩文化"显然是不合适的。考虑到以这组器物为代表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在成都平原有着广泛的分布,因此将其单列出来,命名为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是适宜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三星堆一期文化"是与"宝墩文化"有所交叉的不同文化类型;"三星堆一期文化"主人可能是蚕丛氏蜀王,"宝墩文化"可能为柏灌氏蜀王。三星堆古国是一个神权国家,在中国文明史研究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所代表的文化早于三星堆,是当时成都平原追溯到的最早的史前文化。这些城址的发现将成都平原的历史上推了1000多年,显示此时成都平原已出现早期文明的萌芽,与同时期的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处在同一发展水平。进一步证明了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文明起源的中心,是中华文明多源一体的考古新证据,具有十分重要的科研价值。本文对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的发现、调查、发掘与综合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  相似文献   

13.
大洪山南麓的陶家湖与笑城两座新石器时代城址,是汉东地区城址聚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探讨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的重要支撑。2013年冬季开展的以两座城址为中心的区域系统调查,旨在弄清两个区域遗址的时空分布状况及相互关联。调查显示,两座城址共时于屈家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代表了该区域聚落发展的第一轮高峰,在此阶段的两座城址处于两个相对独立的遗址群的中心位置,均表现出由内至外逐步扩大的发展趋势。二者的历时性差异主要表现在,笑城地区在历史时期经历了一个更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东周至汉代代表了该区域聚落发展的第二轮高峰。  相似文献   

14.
濮文化新探     
自从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发现古人类化石(即“巫山人”),证明长江流域青藏高原东部是人类的起源地,翻开了中华民族远古历史的第一页。在成都平原上,相继又发现了距今4300余年前(即约传说中黄、炎新石器时期)崇州市西南13公里的紫竹村“崇州紫竹古遗址”,与新津县新石器时期的“宝墩文化”和崇州市的“双河古城”、“温江鱼凫古城”、“都江堰古芒城”以及“郫县古城址”等6处历史考古重大发现,构成了长江文明上游起源的中心。这对研究巴蜀文化,  相似文献   

15.
南方考古一直是相对于北方考古的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以来,南方考古的迅速进步一度让人们震惊:四川三星堆、江西大洋洲与中原殷墟可以并驾齐驱的青铜器和玉器等遗存的发现使学术界目瞪口呆;江浙沪地区对良渚文化尤其是余杭良渚遗址群及其包含的大型祭坛、大型墓葬、莫角山大型台城遗址等的新发现,长江中游地区的石家河文化及其大型城址的发现,四川盆地宝墩文化及其史前城址群的发现,等等,使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呈现出全新的时空格局,也使学术界开始重新考虑中国早期文明的源头和框架问题,其中严文明先生的中国文明起源的两河流域说已经开始产生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199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已由全国考古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评出,按其年代顺序分别为:丰都烟墩堡旧石器时代遗址、孟津妯娌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址群,平顶山应国墓地(春秋早期)、长清西汉济北王陵、长沙三国吴纪年简牍、北票喇嘛洞鲜卑贵族墓地(魏晋十六国时期)、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窖藏(北魏至北宋)、都兰吐蕃墓群(唐代)、华蓥南宋安丙家族墓地.  相似文献   

17.
成都平原目前发现的史前文化遗存主要包括桂圆桥一期遗存、宝墩文化(三星堆一期文化)以及之间的过渡遗存等几个阶段。宝墩文化三期以前的史前聚落多分布于平原北部、西部至西南靠近平原边缘地势相对稍高的地带。平原腹地则多为宝墩文化三、四期的聚落。宝墩文化时期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黍、粟和饲养家猪,有别于桂圆桥一期以种植黍、粟为主的生业方式。宝墩文化四期之前大型聚落群与小型聚落的基本结构并无根本性的区别,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显赫物品或随葬品,尚无明显的分级、分层证据。至宝墩文化四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墓葬开始随葬有骨饰品、石工具或玉器,群体内部出现了分化,开始出现拥有一定权力的特殊阶层。  相似文献   

18.
三星堆蜀文化与三苗文化的关系及其崇拜内容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俞伟超《三星堆蜀文化与三苗文化的关系及其崇拜内容》一文,认为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早期蜀文化,尚未找到直接源头,但成都平原的新石器晚期遗存,与湖北屈家岭和长江中游的龙山文化居民,即古史传说中“三苗”的一部分西迁有关。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遗物反映了当时的信仰崇拜,铜树为社树,大铜人是祭地的神祇,大型突目的铜面具,应是第一代蜀王蚕丛的神化象征。  相似文献   

19.
<正>一、前仰韶时代城邑(7000-5000BC)这是东亚大陆城邑的初现期。已发表材料的城址13处,均为环壕聚落。在北起辽河,南至长江流域、钱塘江流域的广大地域均有分布,而以钱塘江流域上山文化的环壕聚落最早。其中兴隆洼文化的环壕聚落最为集中,计5处。此外在黄河中游的裴李岗文化、黄河下游的后李文化、淮河中下游的顺山集文化以及长江中游的彭头山文化和皂市下层文化中都有分布,属于彭头山文化的澧县八十垱遗址甚至出现了最早的土围的迹象(图一)。  相似文献   

20.
《收藏家》2017,(8)
<正>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分布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也是长江中游史前时期最大古城,总面积超过120多万平方米。石家河城址与山西陶寺、陕西石峁、四川宝墩一起,被认为是同一时期的四大古城。石家河遗址发现于1954年,并进行了一定规模的考古发掘。2001年被列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