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倩 《神州》2011,(8X):1-2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是推动中国文化、中国学术走向世界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如何构建具有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体系是高校须深入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特点的分析,归纳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的评价原则,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国际化进程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步骤,并对国家相关政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新书微讯     
正《新世界史》(第一卷)内容简介《新世界史》是著名历史学家孙隆基先生在其多年在美国教授"世界通史"课程讲义的基础上,综合全球史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写成的全新世界通史。华语世界现有的世界通史著作,要么是翻译引进西方学者的作品,避免不了"西方中心论"的窠臼;要么是本土学人的著作,无论观念、视野还是资料,都落后于国际世界史研究的最新进展。孙先生以一己之力、用"全球史"的观念和方法重构世  相似文献   

3.
贺智波 《人文地理》1988,3(1):90-91
行为地理学是本世纪六十年代末在美国诞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研究不同阶段、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在各种环境下所作的行为和决策。具体地说,它主要研究人的主观因素(如心理状态、感觉经验、感应环境和理性思维等)对地理环境变化和分布规律的影响。行为地理学不仅是地理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还是人文地理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同时代表了人文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方向--用心理学方法、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七十年代以来,欧美行为地理学迅速发展,并以新的面貌为人文地理学研究"创造"出许多"全新"的内容,成为近年来世界上社会科学"行为革命"的主要方面之一。  相似文献   

4.
2008年4月12日至15日,"全球化视野下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的新方法和新课题"学术研讨会在福建省武夷山举行.会议由南开大学世界近现代史研究中心主办,南开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与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协办.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黄浩涛主编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报告》(2007年卷),已在2007年底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2002—2006年经济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历史、考古学、中国边疆史地、中国文学、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语言学、法学、国际法学、社会学、民族学与人类学、宗教学、新闻传播学、国际政治各学科研究以及国别和地区研究的前沿报告。关于外国史学理论研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想研究、全球史研究、生态环境史研究和历史认识理论研究,等等。此外,在该书中收入的《2002—2006年世界历史研究前沿报告》中,也有较多的篇幅介绍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编撰《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报告》,是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繁荣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精神、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所做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既是对现有学术成果的总结,也为学者确定进一步发展方向提供帮助。该《报告》关注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近年出现的新问题、新观点、新成果等内容,可在各种新老问题的交织中呈现学科发展的总体面貌,有助于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和探索;有助于拓展科学思维空间,推进包括历史...  相似文献   

6.
本刊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大型社会科学文摘杂志。集全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之精华 ,兼顾学术研究的严肃性与知识传递的趣味性 ,具有权威性高、涵盖面广、信息量大、综合性强的特点。无论是学者还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爱好者 ,都可以在它陪伴下漫步学林 ,领略有意义的新探索新发现 ,开拓思路与视野 ,增长知识与见识。本刊全年出版 6期 ,逢双月 1日出刊 ,每期定价 1 2元。订户如向本社订阅 ,全年每份收费 78元 (含平寄邮资 6元 ) ,一次付齐。双月刊 大 1 6开  1 6 0页 邮发代号 :2— 46 5订阅者请向当地邮局或本社发…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世界史学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 2 0世纪出现的具有全球视野的各种世界史研究范式进行了综合评述。真正的具有全球意义的世界史研究在 2 0世纪出现 ,它们可以分为历史哲学、社会科学和专业历史研究三种。 2 0世纪早期的历史哲学超越了民族国家的分析框架 ,提出了不同文化传统之间交流的有意义的问题。五六十年代流行于美国学术界的现代化分析理论关注于经济发展、城市化、工业化等理解现代社会的重要问题。坚持依附论和世界体系分析的学者认为 ,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世界体系是理解现代世界的关键。工业历史学者注重具体历史过程的分析。 80年代后 ,全球史观的世界历史研究根据不同的生态史。这些研究各有突破和不足 ,但都对全球视野的世界历史研究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当代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呈现出跨学科研究日益增强的趋向。为适应这一科学进行的新形势,由陈启能主编的一套综合性大型丛书《人文社会科学跨学科丛书》应运问世。这套丛书着眼于研究、探讨、评介现当代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尤其是最新发展及其理论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余英时先生今年获美国"克鲁格人文奖",奠定"西方学界继胡适之后不作第二人想的中国知识精英大师"地位(中国时报评语)。据说这一由电视大亨克鲁格资助,由美国国会图书馆设立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其目的在于"弥补诺贝尔奖之不足"(诺奖没有人文奖)。该奖自2003年创设,除去年无人获奖外,余英时先生是获奖的前五人之一。这一殊荣可以反证华人有能力站在世界知识的高端,而服务于全球化时代的个人和社会。  相似文献   

10.
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最早把"生活世界"引入民俗学领域,这是民俗学"研究"的一大幸事,是民俗学理论"研究"的一大建树。但多年来,学界对"生活世界"的认识存在误解。不过,户晓辉《返回爱与自由的生活世界——纯粹民间文学关键词的哲学阐释》的理解较为准确,学界应该结合胡塞尔现象学对"生活世界"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这将有利于民俗学和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刘宏教授的主要学术经历,着重从跨"界"的角度探讨他在海外华人研究领域的治学方法和理念。认为其跨学科研究取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比较视野下的海外华人研究。第二,将西方的社会科学理论有选择地引入到海外华人研究领域,并加以丰富和修正。刘宏的多元治学方法主要表现在研究取向的跨学科性、参与实践性及其与政策的相关性、研究论题和视野的多重性。而"中国—东南亚学"、"跨国华人"和"跨界亚洲"是刘宏所提出的三个重要"跨界"理念,三者之间彼此关联,视野从区域到全球,它们从整体上反映了刘宏近年来的跨界思考历程和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2.
正衡阳师范学院"人文地理学"团队主要围绕"传统聚落保护与乡村人居环境"和"地理信息技术与文化遗产数字化"等领域开展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年,理论研究成果《家园的景观与基因——传统聚落景观基因图谱的深层解读》先后获得湖南省第十三届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全国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该书以大量的逻辑与实证建立起地学视角的"景观基因图  相似文献   

13.
征稿启事     
正《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是国内刊登华侨华人研究成果数量最多的刊物,1998年以来一直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来源期刊,2011—2014年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8年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本刊坚持学术性,密切跟踪学术前沿,注重学术创新。辟有"专论特稿""分析探讨""史海探源"和"书评书介"分类栏目以及"国际移民""侨乡研究" "新移民研究"等专题栏目。竭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正《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是国内刊登华侨华人研究成果数量最多的刊物,1998年以来一直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来源期刊,2011—2014年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8年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本刊坚持学术性,密切跟踪学术前沿,注重学术创新。辟有"专论特稿""分析探讨""史海探源"和"书评书介"分类栏目以及"国际移民""侨乡研究" "新移民研究"等专题栏目。竭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15.
《东南文化》2014,(1):22
正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引文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被引用情况,已成为我国学术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南文化》自1998年开始被认定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2014年1月,根据《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遴选办法,经专家评选,《东南文化》再次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 2014-2015)。  相似文献   

16.
征稿启事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21,(1):F0004-F0004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是国内刊登华侨华人研究成果数量最多的刊物,1998年以来一直是《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的来源期刊,2011-2014年为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18年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本刊坚持学术性,密切跟踪学术前沿,注重学术创新。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2月16日,教育部公布2011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人选名单。郑炳林教授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专业领域为历史文献学,也是兰州大学人文社科领域的第一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郑炳林教授简介:郑炳林是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文献学(敦煌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国家重点学科、中国史(敦煌学)博士后科研  相似文献   

18.
<正>十年前,笔者应邀在《史学理论研究》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全球历史观"的困局与机遇》。文章提出我们在欣赏巴勒克拉夫等人的远见卓识,早在1950年代就提出的"全球历史观"的同时,不能对"全球历史观"所面临的多种挑战视而不见。这种挑战首先表现在"全球历史观"的影响力依然有限,没有能够进入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精髓;第二是时代背景的转换对"全球历史观"提出了新的要求,不能对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化的进展视而不见,不能仅仅体现为对非西方国家历史公正阐释的追求,而应该体现为对"西方中心论"和原来意义上"全球历史观"的双重超越;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人具有天然的"集群性"需要,为此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总是将研究视野聚焦于"集群性",如组织、群体、社会等。以历史学为例,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等"公共舞台史"方面的研究一直长盛不衰,而作为人类个体的"私人"生活空间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虽然传统史学研究中也有诸多"帝王将相"的个人身影,但强调的  相似文献   

20.
吕微 《民俗研究》2010,(1):17-56
本文肯定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对于民俗学从文化形式研究的取向转向生活整体研究的取向,以及对民俗学的社会科学化转型所做出的奠基性理论贡献;并从学科基本问题意识、"从抽象(文化)上升到具体(生活)"的经验-实证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等方面,具体论述了《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通过对民俗生活的经验直观以重新发现"个体主体性"的工作为民俗学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学科所阐明的学术方向。本文认为,尽管民俗学的社会科学化在重新发现了"个体主体性"的同时却无法思想人的自由存在的生活意义,但通过引进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概念,《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为民俗学将自身开启为为人的自由进行存在论辩护进而"拯救生活世界"、"保卫日常生活"、"建构公民社会"的人文学术赢得了理论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