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玉雷长篇历史题材小说《野马,尘埃》的出版,引起了文学界、美术界、考古界、敦煌学界等人文社会领域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围绕小说文本和创作主体,多媒融合,音频传播、在场研讨与书面剖析等互为参照,创造性地发挥了文学传播和文学批评的新路径和新方式。《野马,尘埃》以文学创作的样态传播敦煌文化,用小说铸造文化史和民族志,在求实的历史考证基础上,通过文献考证、古今戏仿、人物变形等艺术手法,实现了对传统历史叙事方式的解构,并为此重构了多元和互文性的先锋性叙述话语系统。其先锋性的叙事探索开创了新的小说语言形式,焕发了历史题材小说新的生机。以文学创作传播敦煌文化,用小说书写文化史、民族史与边疆史,实现了对人类政治和历史文化的本源性思考,以文史贯通的叙事艺术探索显现了新时代文学创作的文化自信,也有助于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审美认同。  相似文献   

2.
正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4月24日,作家冯玉雷长篇小说《野马,尘埃》首发式暨研讨会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野马,尘埃》是冯玉雷历时12年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上下卷近百万字。它以《庄子》文本中的典故"野马""尘埃"为构思,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大乘顿悟正理决》等文献为主要创作材料,  相似文献   

3.
冯玉雷是一位学者型作家,其"丝绸之路(敦煌)文学书写"特别是最新力作《野马,尘埃》,在神话、历史、叙事等层面彰显出丰富的创新性。民间文化、敦煌文化和丝路文化,是冯玉雷小说的创造性得以发生的"素材"。"新神话"表征小说的灵动之美,"新历史"表征小说的同情之心,而"新叙事"表征自觉的文体意识,三者彼此交融,融合会通,开拓了独特的审美意蕴和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4.
《禹王书》是冯玉雷耗时四年(2017—2021)创作完成的考古玉文化长篇小说,以古史传说中的圣贤大禹及其妻脩己爱情故事为主要框架,以夏朝建立前龙山文化向西发展、影响齐家文化形成中的社会生活为大概历史背景,在玉帛之路文化系列学术考察及深入研究考古文化基础上,结合盘古开天辟地、嫘祖造丝、仓颉造字、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窜三苗于三危等众多神话故事,创造性地重述、书写大禹等治理黄河水患英雄公而忘私、九死未悔的伟大精神和丰功伟绩。《禹王书》通过小说艺术转化考古研究和学术成果,讴歌贯穿华夏文明起源、发展中的玉文化承载的核心价值和中国精神。冯玉雷努力学习、了解最新研究成果,为玉文化研究、文学创作及公选课教学《中国玉文化》提供学术支撑,西北师范大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科研平台集群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高水平建设国家长城文化公园和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把支持玉文化研究和学科建设列入重要工作内容。《禹王书》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本文是冯玉雷写的跋,回顾以《禹王书》为代表的玉文化小说创作历程。  相似文献   

5.
正作家冯玉雷长篇历史小说《野马,尘埃》这部皇皇百万言巨著的问世,是中国西部文学的重要收获。它不但丰富和拓展了现代西部文学创作的题材视域和表达维度,而且对西部文学历史题材的现代表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范例。小说的全球视域、化解历史文献和学术资源的穿透力、表现手法的纵横捭阖、叙事体例和话语系统等方面的创新实验,从它问世起就具有了文学史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编者按: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讲话指出:"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文学创作是传承、发展丝绸之路(敦煌)文化遗产及研究成果的重要方式。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作家冯玉雷笔下的敦煌不仅仅是一个地方、一个文化堡垒,而且是一个文化想象、景象、意象有机结合的文化空间,是一个由此及彼展开想象、抒写情绪、寄托观念和实现理想的文化凝结核。  相似文献   

7.
正我个人觉得冯玉雷先生这本《野马,尘埃》是中国文坛和中国文学史上罕见的一种"博学小说",或者说是"学者型小说"。中国文学史上我们很难找到这样的作品,说李汝珍的《镜花缘》和曹雪芹的《红楼梦》或许可以算一点,擦一点边。我们最近在重庆举行了意大利符号学家-作家艾科(《玫瑰之名》、《傅科摆》的作者)学术讨论会。筹备时我就提议搞一个圆桌,"当今中国学者型作家圆桌",  相似文献   

8.
徐凤 《丝绸之路》2012,(12):72-78
本文以冯玉雷敦煌题材长篇小说《敦煌遗书》为研究对象,从其西部精神的文学再书写和玉文化与西部精神的文学再阐释两方面进行深入论述,剖析了这部小说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2007年敦煌学研究展现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各类论著大量涌现,据笔者统计,是年仅中国内地公开发行的敦煌学著作就有100余部,论文则有700余篇。为了便于学界查询,笔者对是年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类索引,首先是专著部分,其次是论文部分,论文部分依次为石窟考古与艺术、文献典籍、社会经济、历史地理、宗教文化、敦煌文学与语言文字、敦煌学史、石窟保护与敦煌学数据库、序跋书评与学术动态等十部分。最后,为了充分展现敦煌学博、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成果,笔者特将是年答辩的博、硕士学位论文附于文后,希望可以裨益学界。  相似文献   

10.
正欣闻"冯玉雷长篇小说《野马·尘埃》首发式暨研讨会"即将召开,我由衷地感到高兴!虽然不克亲自前往祝贺,但却不能不在此写几句话,以表达我的衷心祝贺!为了冯玉雷先生对耿昇的深情厚谊,也为了他与耿昇同样怀有家国情怀赤子之心,为展现敦煌学——古代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融的宏大历史进程,锲而不舍地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敦煌历史文化题材的长篇小说《野马,尘埃》是冯玉雷先生经过长时间的潜心钻研和孜孜不倦的探索,为我们呈现的蕴含着巨大知识含量的中国西部文学,正如赵毅衡教授所说:"这是西部文学重新兴起的新高峰"。本文从宏大叙事、艺术探索、生存体悟这三个方面来对这部小说进行论述。这部小说中还存在着大量的符号,如野马和尘埃,这些符号是在作者的注视下所呈现出来的,承载着作者的人文情怀和生存体验。  相似文献   

12.
伏俊琏先生是近年来在辞赋研究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学者。如果说《敦煌赋校注》、《敦煌文学文献丛稿》已奠定了他在辞赋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的话,那么新近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俗赋研究》一书作为伏俊琏先生辞赋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则把辞赋研究尤其是俗赋研究又向前大大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3.
正长篇小说《野马,尘埃》首发式暨研讨会:我因另有研究会常务理事会的要务不能前来与会,特以此信向长篇小说《野马,尘埃》首发式暨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与会的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问候!冯玉雷历时1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野马,尘埃》,以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大乘顿悟正理决》等文献资料为主要创作素材,以小说笔法描绘了吐蕃王朝的崛起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冯玉雷1990年代初发表的《陡城》和《野糜川》呈现浓重乡土气息.此后却沉潜历史和远古神话来建构宏大的文化叙事,以敦煌及其延伸的文化资源为题材,先后出版《肚皮鼓》《敦煌百年祭》《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敦煌遗书》《野马,尘埃》等系列历史反思小说,表现了对当代世界文化的忧虑和批判,尤其在对中华原初历史和文化的后现代书写中...  相似文献   

15.
截至目前敦煌文献的整理、研究已经走过了一百个年头。这一百年中,敦煌学界名家辈出,敦煌学成绩斐然,及时地总结这一百年来的敦煌文献整理研究的成果已刻不容缓。2010年4月10日至12日,来自海内外的一百三十多位专家学者齐集杭州西子湖畔,召开了“百年敦煌文献整理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回顾、总结这一百年的敦煌学历程,并发表最前沿的学术资讯和学术成果,交流研究心得。这次讨论会由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浙江省敦煌学研究会承办,并得到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和浙江大学汤永谦学科建设发展基金会的赞助。与会学者除两岸三地敦煌学界的知名学者外,还有来自日本、俄罗斯、美国的相关专家。讨论会共收到论文80余篇,内容涉及文学、语言、历史、经济、地理、宗教、艺术等方面,其中大部分论文在会上分“语言文学”、“文献史地”、“宗教艺术”三个小组作了宣读。会议期间,还召开了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同时举办了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敦煌奖学金”颁奖典礼。会后,会议代表们又考察了浙江的奉化溪口、千岛湖等一些文化古迹。...  相似文献   

16.
李军  姜涛 《敦煌学辑刊》2004,(2):159-164
2003年,敦煌学界取得了丰硕成果,论颇丰。为反映是年的学术成果,我们进行了一定的资料收集工作,同时鉴于已有《2003年敦煌学研究论目录》的发表,我们希望做一补遗工作,以便于学界资料查询。  相似文献   

17.
许久不读小说,也很少读其他样式的文学作品了,以至对当前文学十分隔膜。最近得到一本《敦煌残梦》,虽是小说集,但因有“敦煌”二字,或许与我当前所从事的工作有点联系,于是,我把它摆在案头,抽空断断续续读起来。读到后来,心里一惊:此前知道埋头苦干的资深编辑许维,编报之余,也搞点文学创作,但想不到他竟写出了如此好的小说来!事实上,许维从事文学创作,已经很有一段历史了,曾有多种著作出版,《敦煌残梦》是他小说作品的一个选本。收在这个选本中的作品,大体上都是历史传奇小说,其中有几篇,也可以看作是神话小说,如《三…  相似文献   

18.
从"敦煌三部曲"到《禹王书》,冯玉雷的重述文本从丝路敦煌历史事件,转向对文化大传统视角下神话时代华夏文明起源的关注。通过檃栝大量神话材料并创造性地借用"四重证据法"使之巧妙融合,小说知识堆叠似的文本容量在带来阅读陌生化的同时,也创造出一个个理想的意象世界。作者对历史文化题材持之以恒的热情和一以贯之的学术探赜意识使文本呈现出深广博杂的学者型小说面貌,不仅凸显了作者强烈的历史意识,更昭示出他对西部文化的体认和对传统文明观的反思。  相似文献   

19.
正这注定是一次艰难沉重的劳动!冯玉雷用十多年时间,完成了对敦煌文化的激荡书写。按照他的创作轨迹,我发现他基本上把所有的激情和力量都用到了敦煌文化的现代书写。敦煌学作为一门显学,吸引着众多国际学者的眼光,但真的要理解那浩瀚的文化遗产,并能从各个角度有所收获十分难得。  相似文献   

20.
1946年至1948年,张舜徽先生任教于国立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学院。在西北任教的两年多时间,是他学术研究生命中的重要时段。教学、读书之余,他凭借地理之便,积极搜求西北文献和敦煌学文献,最终利用敦煌古写本《说苑·反质》残卷,撰成了《敦煌古写本〈说苑〉残卷校勘记》一文。《校勘记》是张先生敦煌学研究的重要成果,不仅对研究《说苑·反质》有所补益,对后世研究敦煌学文献、开展文献学理论探讨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