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锡伯族原居大小兴安岭的深山里和广阔的松嫩平原上,后经历次迁徒,现在主要居住在东北、新疆等地。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伊车嘎善锡伯族乡和塔城地区生活着一部分锡伯人,总人数大约有二千五百人左右。他们被称为锡伯索伦,以区别其他锡伯族人。在二百年历史过程中,锡伯索伦与其他锡伯人一样,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作出了贡献。为此,有必要对锡伯索伦的形成及历史作用作以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锡伯族源问题,在清代中叶以前只有一种说法,即锡伯系出于女真,与满洲同祖。清太宗、圣祖、康熙时的学者杨宾等的认识都是一致的。道光以后,何秋涛(1824—1862)《朔方备乘》中说:“臣秋涛谨按:锡伯利路,本鲜卑旧壤,故有锡伯之名……。据此知鲜卑音近锡伯。今黑龙江有锡伯一种,亦作席北,既非索伦,亦非蒙古,  相似文献   

3.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地处我国西部边陲,是全国唯一的锡伯族自治地方。目前生活在这里的一万八千多锡伯族人,绝大多数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普遍地使用着自己的语言文字——锡伯语言文字。现在的锡伯语言文字,是由锡伯族沿用的、经过变化的满语言文字,是满语言文字的保存、继续和发展。除新疆外,东北及  相似文献   

4.
乾隆二十九年(1764),锡伯官兵从中国东北西迁至新疆伊犁,随后定居伊犁河南岸并组建锡伯营。在锡伯营屯垦戍边的过程中,城堡的修筑发挥了重大作用,城堡由开始的军事防御之所逐渐演变为锡伯营的家园。城堡的存在,不仅对当时伊犁城防体系的形成、清政府对伊犁的统治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对锡伯族的发展及地方区域中心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乾隆年间,清政府从盛京及其所属诸城,抽调部分锡伯官兵,连同家眷迁到新疆伊犁,编为一营,即伊犁锡伯营。它是军政合一的组织,具有军事、行政和生产三项职能。在近一个半世纪内,伊犁锡伯营军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西北边疆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锡伯语谚语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和民族特色,其语言特征结构整齐、押韵和谐。通过分析锡伯语谚语的文化内涵及语言特征,可以了解锡伯族历史、习俗信仰等文化信息,对学习锡伯语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浅论锡伯文与满文的传承及其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以前锡伯族先祖固有语与女真语的关系;锡伯族融入满通古斯文化体系,满语满文成为锡伯族的语言文字;1947年锡伯文概念的形成;锡伯文与满文之间的传承关系;锡伯文出版是清代满文“出版”的继续;锡伯文出版内容与清代满文读物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历史悠久的锡伯民族,借助于刺绣这一艺术形式,在图案、色彩和线条上的独特表现,体现锡伯民族与众不同的艺术情怀和生活感受。本文从锡伯族历史起源和民间刺绣的艺术表现方面来分析了锡伯族民间刺绣独有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9.
锡伯营箭手     
在锡伯族辽远的历史上.神箭手的大名布满了星空。冷兵器时代早已结束的今天.僻处西陲的锡伯人又在体育竞技场上找回了当年的荣耀。他们曾经是猿臂善射的勇士.如今则是中国射箭体育运动中的佼佼者。难道锡伯人的血液中素有善射的基因?锡伯营箭手的后代锋晖在本文中带领我们回到他的故乡.开始一程追寻弓道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八七年在新疆锡伯族聚居地一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简称查县)实习锡伯语时,发现了一部锡伯文的《萨满舞春》(即《萨满歌》。ucun,锡伯语,意为歌)。此本现保存在查县金泉镇依拉奇牛录南金保家中。此书是他的曾祖父尔喜萨满于清光绪十年十一月(一八八四年)编的。尔喜萨满当时写了同样的两份,一份由自己的保存,即今天我们看到的;另一份送给他的徒弟帕萨满,现不知去向。  相似文献   

11.
清朝统一天山南北后,设立了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以军府制的体制驻防并统辖新疆天山南北。在此期间,清廷调遣东北、河北地区官兵携眷赴新疆戍边屯垦,西迁的锡伯军民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从伊犁将军治理新疆全局的高度,评价锡伯军民西迁这件历史大事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首先分析了清代伊犁将军对新疆的管辖及锡伯族官兵西迁的历史背景;其次着重研究了清代伊犁将军与锡伯族官兵西迁的内在关系;再次具体阐述了西迁锡伯军民在伊犁将军领导下的重要建树。  相似文献   

12.
邓彦 《满族研究》2023,(3):82-88
锡伯语书面语与口语差异较大,形成此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语音、词汇上、语法等因素;口语中出现了一些书面语中没有的格助词或词缀;动词中的许多态、式以及副动词的表现形式由原先添加词缀表达,逐渐趋向于用复合词组的方式展现。这些因素造成了目前锡伯语口语和书面语相异较大的现状。此外,锡伯语书面语形成中的若干历史因素、大量借词的引入,也是造成口语和书面语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清朝康熙年间,锡伯族从伯都讷、齐齐哈尔等地迁至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后不久,就自己筹集银两,建立了锡伯家庙。从此,它成了一个民族守望了三个世纪的精神家园。三个多世纪以来,锡伯家庙历尽沧桑,新世纪里,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终于得以修复和重建。锡伯家庙,是锡伯族早期唯一的也是最珍贵的历史遗迹,它不但是锡伯族人心中的"圣地",也是我们弘扬锡伯族"西迁"的爱国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伊犁地区的锡伯人在不少人眼里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当年他们为何要从东北迁徙到遥远的新疆?如今生活在乌孙山下的锡伯人,难道真是清乾隆年间戍边将士的后裔?这个自古以箭法精绝驰名于世的强悍民族,现在生活怎样?带着一个个疑问,笔者专程来到这里进行了采访。 万里迁徙伊犁边陲 据史料记载,锡伯人世居中国东北。在公元5世纪的南北朝时期,他们的祖先鲜卑部落就提弓携箭,飞马驰骋于呼伦贝尔、绰尔河、嫩江、松花江一带。古代的锡伯族是一个靠渔猎为生的部落,他们用弓箭、长矛、木棒和线网猎兽捕鱼。“雪飘如蝶飞,驰骋共撒…  相似文献   

15.
海云  红霞 《中国土族》2001,(3):60-61
多年来,伊犁地区的锡伯人在不少人眼里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当年他们为何要从东北迁徙到遥远的新疆?如今生活在乌孙山下的锡伯人,难道真是清乾隆年间戍边将士的后裔?这个自古以箭法精绝驰名于世的强悍民族,现在生活怎样?日前记者带着一个个疑问,专程来到这里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6.
佟菲菲 《神州》2012,(15):70-70
地理环境、人文背景、生产生活方式等因素,使得锡伯族与周边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交往时,为锡伯语口语词汇系统注入了较多的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借词。本文试图以借词为切入口,依据三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分别从饮食生活、农耕畜牧、宗教文化三方面探讨锡伯语中的维吾尔语、哈萨克语借词产生的途径和原目。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中叶 ,清政府实现了对新疆的统一。为确保对西北地区的管辖和军事防御 ,乾隆二十七年 ( 1 76 2 ) ,清政府决定设置“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作为中央政府派驻新疆的最高军政长官 ,在其下设都统、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等分驻全疆各地 ,管理当地军政事务。为了保卫新疆和开发新疆 ,清政府有计划地进行戍边移民 ,从 1 8世纪 6 0年代开始 ,遣满洲、索伦、察哈尔、厄鲁特、锡伯兵丁携眷移驻伊犁 ,分别组成“满营”、“索伦营”、“锡伯营”、“察哈尔营”、“厄鲁特营” ,供伊犁将军控驭调遣。满洲兵驻惠远、惠宁两城 ,锡伯、索伦、察…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形式丰富且多样,民俗旅游也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分析吉林省松原市锡伯屯村进行民俗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其次阐述当地民俗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促进锡伯屯村民俗旅游蓬勃发展,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伊车嘎善锡伯族乡,建于1953年11月。是我国第一个民族乡。由于历史的原因,该乡曾被取消民族乡建制而改称公社,1984年11月重新恢复建立。 伊车嘎善,是锡伯语音译,意为“新乡”、“新的村庄”。该乡位于天山山脉喀拉布拉克山南脚下,西南与中苏贸易边界口岸——霍尔果斯相接,东南有公路通往伊宁市。全乡总面积八十多平方公里,由五个村组成。总人口11280人,有汉、锡伯、达斡尔、哈萨克、维吾尔、回、俄罗斯、蒙古、东乡、裕固、藏、柯尔柯孜等12个民族组成,其中锡伯族1530人,占总人口的13.5%。该乡的锡伯族是“锡伯营”的后裔。乾隆二十八年西迁到新疆的驻扎在伊犁河北岸霍尔果斯地区  相似文献   

20.
刘煜  金花 《旅游纵览》2023,(11):129-131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形式丰富且多样,民俗旅游也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首先分析吉林省松原市锡伯屯村进行民俗旅游开发的可行性,其次阐述当地民俗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策略,希望能够促进锡伯屯村民俗旅游蓬勃发展,助力当地乡村振兴及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