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步地处湘桂交界,是个多民族聚居的高寒山区,古属(氵舞)阳五谿蛮地,宋为“飞山蛮”徽州之区。境内有苗、汉、侗、瑶、壮等13个民族。各族先民勤劳勇敢,用自己的双手,不仅把荒芜的山泽开辟为田园,而且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都有着极为光辉的业绩;在共同反抗封建统治的血腥镇压的艰苦岁月里,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和睦相处,各自创造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尤其是城步苗族祖先,首创了篆字—苗文。早在清乾隆年间,就广泛使用流传,先从城步横岭峒开始,逐步普及至城步五峒苗乡瑶寨,进而影响到广西龙胜桑江和绥宁的界溪及通道临口等地。  相似文献   

2.
清乾隆年间,朝廷曾在晋江县设立泉州府西仓同知厅,由于时间短暂,且今日西仓地名之不存而让后人难以考证。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绘制的《闽省盐场全图》提供了有益的线索,结合正史、地方志、族谱的记载进一步考证西仓同知厅的历史沿革及西仓地名的渊源,可补地方志之不足。  相似文献   

3.
一、叶尔羌局的设立及其铸钱 (一)叶尔羌局的设立 叶尔羌铸钱局是清政府在新疆设立的最早的铸钱局,于清朝统一新疆后的第二年即乾隆二十五年(1760)经定边将军兆惠奏准设立。但是叶尔羌本地并不产铜,在叶尔羌设局的主要目的是为收缴并销毁原准噶尔普尔钱,这在兆惠于乾隆二十四年七月给乾隆皇帝的一份奏折中,说得很明确:  相似文献   

4.
《恰克图市约》是清政府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为重申中俄关于边境贸易管理规约而签订的一个条约。由于其中第五条涉及到对中俄边境民人交涉事件的法律管理,故中外人士对条约中的法权问题各有说法。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宋教仁在他1911年所写的《二百年来之俄患篇》一文中认为,“俄人自乾隆五十七年订立《恰克图条约》(注:该条约又称《恰克图市约》),有两国人民交涉各治其罪之文,为治外法权之滥觞。”①在他看来,外人在华治外法权的取得是从这个条约开始的。同时,一些外国学者也认为中国早在鸦片战争以前就曾给予过外人在华…  相似文献   

5.
清乾隆五十七年,平定廓尔喀之乱后,清政府陆续在西藏西南的济咙、聂拉木、绒辖等处划定边界,设立鄂博。本文以《清史稿》、《清实录》等史料为据,对发现于定日县绒辖乡的界碑藏、汉文文字进行初步考释,并对西藏西南边陲各地鄂博设立时间与地点也作了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6.
台湾与福建一衣带水,曾长期同属一个行政区划,地缘相近,血脉相连,两地人员往来十分密切。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政府统一台湾,翌年设台湾府,下辖台湾、凤山、诸罗(后改名嘉义)三县,雍正元年(1723年)增设彰化县和淡水厅(新竹)。在祖国统一的政治局面下,台湾文教事业全面发展。笔者查阅了乾隆《永春州志》(永春于雍正十二年由县升格为直隶州)、民国《永春县志》、同治黼建通茬窃、光绪《台湾通志》及众多永春族谱,查找到清代永春文人到台湾游历的大量记载,从一个方面证明了清代闽台两地频繁的文化交流。其情形主要可以分为游宦、游学和教书三种。  相似文献   

7.
龙胜纪游     
下了火车,来不及仰拜那玉姿仙态般的桂林山水,汽车便把我们载向一个充溢着天然美与原始美的神奇地方——龙胜。 龙胜距桂林100公里,属桂林市大旅游区,又别于桂林,有温泉、花坪、西江坪、亭子坪四处自然保护区和龙脊风光、勒萸峡、南山牧场等旅游重点开发区,旅游资源异常丰富。龙胜是敬爱的周总理批准成立的中国南方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非常难得地融汇了广西苗、瑶、侗、壮四个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精华,成为广西少数民族民俗风情的缩影。自1992年以来,开发了北面、银水沟、金竹三个民俗旅  相似文献   

8.
柳条边、印票与清朝东北封禁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初在东北修筑柳条边和实行印票制度,向来被治清史学者视为东北封禁的开端。本文以大量事实说明,清政府为扭转陪都盛京面临沙俄入侵和经济残破的严峻形势,于顺治、康熙两朝连续5次颁布辽东招垦令以鼓励民人出关开垦。直至乾隆初,清政府一直实行东北招垦。文从国防需要、民族团结、行政管理、人参贸易等各个方面对柳条边和印票的作用给予了全新的解释,并指出东北封禁应以乾隆五年颁发的一系列封禁令为标志。  相似文献   

9.
乾隆十九年(1754)清政府为了适应征讨准噶尔部军事上的需要,在西北地区沿途设立了军台。乾隆二十四年(1760)准噶尔贵族叛乱平定,北路重地阿尔泰霍博克萨里(今和布克赛尔)、塔尔巴哈台皆分兵设防。山川隘口悉置卡伦台站。索伦、锡伯、察哈尔西迁新疆后,各卡伦设索伦、锡伯、厄鲁特兵丁十名至三十名不等。各台站设满蒙绿旗、察哈尔兵丁各十五名。到了乾隆36年(1771),土尔扈特部在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霍博克萨里第一个亲王)率领下,回到祖国。其中策伯克多尔济一支赐牧于霍博克萨里,有2151户,9565人。到了这个时期,清朝政府…  相似文献   

10.
清代抚民厅制度形成过程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抚民厅是清代独有的地方行政制度与行政区划,由明代的派遣厅(府同知、通判的派出机构)演变而来。这两种厅在清代长期共存,需要有一个标准将两者区分开来。区分的标准应该由清代官方文献的记载和现代政治地理学理论结合而成。在此标准之下,通过对《清实录》、地方志中相关记载的疏理,认为抚民厅制度萌芽于明代末期,在清代设立新厅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乾隆十二年(1734年)潼关抚民厅的出现,标志着抚民厅制度的全面形成。  相似文献   

11.
戴政 《新疆钱币》2005,(3):181-183
乾隆三十年(1765年),乌什农民不堪当地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发动了起义,清政府随后镇压了这次起义。为了更好的控制当地人民,清政府不惜血本将南疆的军政机关移往乌什,阿克苏钱局也于次年移到乌什。从此就有了乌什钱局。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到嘉庆四年(1799年)的33年中,乌什铸钱局可以说是南疆唯一的铸钱局。所铸钱币供整个南疆地区行使流通”。  相似文献   

12.
<正>瑶不是瑶族自称,是其他民族对瑶族的称呼。“瑶”是从汉语“尤”字直译,并非是从《宋史·蛮夷列传》“蛮猺者……不事赋役,谓之猺人”和《岭外代答》“猺人者,言其执徭役于中国也”的记载而得名。繁杂的瑶族他称,蕴含着丰富的内容。瑶族分布很广,广西桂北各地,桂林市的荔浦(直辖县级市)、兴安、全州、灵川、恭城(瑶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  相似文献   

13.
杨建光 《丝绸之路》2010,(23):54-55
奇台又叫古城子,是新疆一个县治的称渭。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政府建奇台堡于现在的老奇台镇,直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奇台堡才改制为奇台县,到现在只有200多年的历史。而古城子指的是唐朝墩,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14.
藏事宝典     
《中国西藏》2013,(6):88-89
清净化城塔俗称“班禅塔”,即六世班禅大师的衣冠塔,是现今北京西黄寺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著名的佛塔建筑之一。西黄寺是北京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为清代达赖和班禅在京驻锡地。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为表明拥护清政府治藏政策和反对帝国主义入侵西藏的坚定立场,六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巴丹益喜启程东行,为乾隆皇帝祝寿,在承德祝寿毕,便于当年九月初二到京,驻锡西黄寺。  相似文献   

15.
严如熤及其经世文献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严如熤的基本评价严如熤,字炳文,号乐园,湖南溆浦人。其生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①,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三岁时补诸生,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为学政张姚成举为优贡②。乾隆六十年湖北苗民起义,湖北巡抚姜昆驻节辰州镇压,当时严如熤正为沉州讲习,姜晟“闻如煜有才干,延入幕多所赞画”③,开启了严如熤从政和治经世之学之始。镇压了苗民起义以后的嘉庆三年,严如熤举孝廉方正④。同年湖北巡抚姜最责成严如熤著《苗防备览》之书。嘉庆四年夏《苗防备览》一书成。同年因川楚白莲教起义,严如熤廷试奏对“平定三省方略”…  相似文献   

16.
历史沿革台江,唐朝始置隆县,隶应州,羁縻于唐。五代时,苗族割据,拒绝向朝廷纳贡。元、明两朝为“化外生苗地”,无建制。清雍正六年(1728年),朝廷决定开辟苗疆,招抚苗民,登记户口,赐苗族汉姓,编设保甲。雍正十一年(1733年),建台拱厅,由镇远府设理苗同知一员分驻台拱,建台拱城。雍正十二年(1734年),施秉县置主簿分驻台拱。清乾隆二年,台拱厅下设3个土千总,5个土把总。咸丰、同治年间农民起义废除各土官建置。宣统三年(1911年)贵州反正,成立大汉贵州军政府,直隶于省。民国二年(1912年),改…  相似文献   

17.
乾隆《颍州府志》系清代颍州知府王敛福亲自动笔修纂,是当时唯一的一部府志,初版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全志十卷。颍州府是皖北地区重要的农业经济区,雍正六年(1728年)实行摊丁入亩政策后,颍州府改革了赋税征收制度,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由于执行情况不同,各地田赋、杂税和存留比例均有差异,反映了清前期颍州府各州县经济发展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8.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1福宁府始建,原设于霞浦松城,辖霞浦、福安、宁德、寿宁、福鼎五县。第二十五任郡守为乾隆年间的李拔。李拔字清翘,号峨峰,自称“农家子”,四川犍为人。出生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乾隆九年(1744年)中举人,乾隆十六年中进士。这位“农家子”自幼家境贫寒,怀有“萤火凿壁,面壁十年图破壁”之志,饱学诗书,历任湖北长阳等府同知。  相似文献   

19.
<正>清朝统治者在建国初期就关注养济院的建设问题。顺治五年(1648)曾下谕:"各处养济院收养鳏寡孤独及残疾无告之人,有司留心举行,月粮依时给发,无致失所。"1因而各地方官府开始对旧有的养济院进行检查、修复,在没有养济院的地方新建了养济院。到康雍乾时,养济院建设达到了高潮。新疆养济院是乾隆后期开始设立的。乾隆四十四年(1779),清政府为了解决乌鲁木齐地区的孤贫问题,于"乌鲁木齐所属之迪化、宜禾、奇台、昌吉、阜康、玛纳斯等处,  相似文献   

20.
明清太原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北宋火焚水淹晋阳城。越三年,大将潘美便在原城址北40余里的唐明镇重新筑起一座城池,并将并州治所从榆次移于此。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设立太原府,将河东路治所置于府城内。城市迅速发展,重新成为北方的一大都会。经过金元明清,太原城不断繁荣壮大,俨然煌煌都市,今日太原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