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友谊县凤林古城出土铁器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和夹杂物成分分析,认为该遗址出土的铁器材质为生铁系制钢产品,采用了铸造、退火、炒钢、淬火等工艺,本文为深入研究魏晋时期东北亚地区钢铁技术提供新的科学材料。  相似文献   

2.
2009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西丰县东沟遗址和墓葬进行了发掘,共清理灰坑25个、灰沟4条、墓葬11座。遗址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和铁器,其年代为战国至西汉初期。墓葬出土遗物有陶器和石器,依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组合等,推测其年代为春秋末至战国初。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浙江绍兴西施山遗址出土了一大批春秋战国时期的遗物,据不完全统计,总数不下五六百件。绍兴市博物馆征集到的器物共有200余件,有青铜器、铁器、原始瓷器、陶器等。其中青铜器包括礼器、农具和兵器,数量众多,类型丰富,制作精良,为本遗址最重要的发现。铁器的出土则表明越国在战国中期前后已有了冶铁业,标志着手工业的发达和生产力的进步。同时,众多春秋战国器物的出土还证明了西施山是越国的重要遗址。  相似文献   

4.
丸都山城高句丽铁器的金相与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高句丽铁器加工业发展状况以及魏晋南北朝时期钢铁技术水平,利用金相显微镜对吉林省集安市丸都山城遗址出土铁器样品进行金相学检测及工艺研究,并结合以往高句丽铁器检测结果进行讨论。检测结果表明,工匠制造铁器时采用了"生铁淋口"、铸造后脱碳退火、铸铁脱碳钢材料锻打成型、锋刃部淬火、熟铁、低碳钢等不同材质的锻接、折叠锻打等加工技术。铁镞03JWN2T105②:12是迄今为止应用"生铁淋口"工艺的最早实例,将这种工艺的使用年代,前推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相对于明代文献的明确记载提前1000年左右,相对于已报道的宋代实例早600余年,其发明时间应该还在此之前,该项发现对构建魏晋南北朝时期钢铁技术发展序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申明铺遗址(编号2004.HN.X.A-5)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滔河乡申明铺村北,丹江南岸的河边台地上,遗址出土铁器的器形有釜、鍪、环首刀、剑、铧、锸、削、灯、锛、环、席镇等。年代跨越较大,从战国到清代都有,但以汉代为主。为揭示该遗址铁器制造工艺及相关问题,应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SEM-EDS)等检测手段,对采集于申明铺遗址的铁质农具、兵器、手工工具及生活用具等14件铁器残片进行了金相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对硬度、强度、韧性等机械性能要求较高的农具和兵器多采用固体脱碳技术;较大型的炊具,如铁釜、铁鍪等则采用白口铁、麻口铁及灰口铁等铸造工艺。从一个侧面表明,战国至汉代,我国南阳地区的冶铁水平业已十分高超。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出土铜铁器的制作技术及其年代,本文对第3次发掘出土的17件铜器和3件铁器进行了成分分析,部分器物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结果表明海门口遗址出土铜器的合金元素有铜、锡、铅、锑、砷等多种成分,当时已有较多的合金配比知识,加工方式多样化,处于较为成熟的青铜时代。2件铁器出土于第6层,1件铁器出土于第5层,出土于第6层的1件铁器进行了金相观察,为人工冶炼的块炼铁,是铁器时代的产物。剑川海门口出土的铜器与周边地区青铜文化出土的铜器也有密切的联系,结合碳十四数据,本文初步推断剑川海门口第3次发掘出土铜铁器的年代应处于春秋到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郑韩故城遗址出土战国晚期铁器的锈蚀产物类型,采用X射线衍射和金相显微观察等现代科技手段,对郑韩故城遗址内仓城铸铁遗址出土的13件样品进行综合研究。通过分析比较样品间的锈蚀程度,发现铁质文物的锈蚀机理复杂,成分多样;一些锈蚀产物中出现明显的分层,锈蚀不均;部分铁器中还存在着活性锈蚀物,其保存状态与金相组织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河边遗址位于西丰县房木镇河边村河边屯西约300米的崔家坟西岗梁上。2015年和2016年,辽宁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系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考古队对河边遗址的两个地点进行了田野发掘,出土了丰富的凉泉文化遗存。发掘表明,河边遗址2015和2016年发掘的两处地点是非共时的同一遗址,或不同时期遗址范围有所不同。凉泉文化的出土遗物应具有早晚风格的变化,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其早期的年代约在中原的春秋中晚期至战国早中期,晚期的年代大致在战国晚期至西汉初期。河边遗址的发掘丰富了对凉泉文化内涵的认识,但这些认识尚未明晰,还需日后进一步的考古工作加以补充。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郑庄秦石料加工场遗址出土铁器的成分与制作工艺,采用了金相显微法和湿法化学分析对其中6件残铁器进行了取样分析。通过研究可知:这批铁器具有低锰、低硅的工艺特点,为生铁制钢。  相似文献   

10.
2008年2月,在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下,红河州文物管理所、泸西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泸西县大逸圃秦汉基地进行了抢按陛发掘。墓地的年代自战国末至西汉晚期,共发掘墓葬190座,出土随葬器物300余件。材质可分为铜器、铜铁合制器、铁器、玉石器、骨器、陶器七大类,其中铜器最有特色。该墓地出土器物虽然同滇文化相似,但在组合上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1月~2012年3月,考古工作者对重庆市江北区鱼嘴镇楼房村四马溪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共发掘西汉早期至东汉初期土坑墓6座,出土了一批陶器、铁器、铜器等,丰富了重庆主城区汉墓考古材料,为深入研究重庆主城区两汉时期社会、经济、文化以及丧葬习俗等,提供了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12.
河南古代一批铁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地处中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河南古代冶铁业,尤其是封建社会前期(汉魏以前)在全国占有重要的位置。研究河南古代冶铁技术的发展,对中国古代冶铁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据统计,在河南境内,已发现与古代冶铁有关的遗址(包括冶炼、铸造、采矿遗址),从战国到明清63处。这些遗址有些进行了发掘,并进行了分析研究,有些只进行了调查。在河南出土的铁器中,断代准确的370件战国至汉魏的铁器已进行了分析研究。尤其是对登封阳城、新郑仓城战国  相似文献   

13.
试论楚国铁器的使用和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国出土的早期铁器大都集中于楚国,目前出土的楚国早期铁器从上个世纪70年代的10余件增加到40余件,时代上限从春秋晚期上溯到了春秋中期。楚国最早的铁器发现在今鄂西,开始使用的铁器主要为农具,还有一些小型利器。至春秋晚期,楚国已有了锻造的铁器。楚国铁器,从战国初开始容器变大,刀剑变长,新器形大量出现。到战国中期,精工铁器和铜铁合铸的铁足铜鼎流行。楚国大约从春秋中期开始冶铁、用铁,到春战之交,社会已进入了铁器时代。  相似文献   

14.
2007年9月~2008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淅川县双河镇墓地进行了文物钻探和发掘,清理了一批年代为秦至两汉时期的墓葬。其中M3年代为西汉晚期,为一座积石积炭墓,出土了陶器、铜器、铅器、铁器和石器等遗物。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安徽省境内出土了大量的各个时代的玉器,尤以史前时期、战国两汉、宋元明代的出土玉器最为重要、最为丰富、最为珍贵。经考古发掘韵出土玉器,有着明确的出土地和年代。分析、归纳安徽出土的历代玉器所反映的玉文化的源流与特色,有助于我们研究、鉴赏古代玉器。  相似文献   

16.
马家塬墓地位于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乡东北3公里的桃园村三队北约300米的马家塬上。此遗址北依马家塬山梁.东、西两侧为地势较高的毛家梁和妥家梁。形成中部低凹平缓、两边高陡的簸箕状环抱地形。马家塬墓葬出土了大量的铜器、金银器及错金银铁器,说明战国中晚期,至少在战国以前。张家川的金属采掘业和冶炼业十分发达。  相似文献   

17.
正学术界对两汉时期与"西南夷"地区的贸易状况较为关注,但有关铁器贸易的成果则较少,刘弘《汉代铁器在西南夷的传播》(1),详细论述了汉式铁器在"西南夷"地区的出土状况,由于其成文年代较早,未能涉及近年新出的考古成果。其余专注此问题的研究,大部分致力于传世文献的考证,未能关注大量的考古证据。20世纪末期以来,西南考古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赫章可乐和晋宁石寨山汉墓群的考古成果尤为丰硕,大量铁器实物的出土,弥补了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18.
在陕西省千阳县冯家堡村发现的两座大型夯土建筑基址,是一处始建于战国晚期的秦的离宫别馆遗址,沿用至西汉中期。遗址出土了大量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瓦当、板瓦、筒瓦、空心砖等建筑材料,为研究战国秦汉时期建筑提供了新资料。该遗址位于古汧水道,应是位于关陇交通要道的一处兼具驿站或军事功能的建筑。该遗址的发现,使我们对秦汉离宫别馆的布局与功用又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冮官屯遗址位于辽阳市文圣区小屯镇冮官村,该遗址为辽至元代的北方重要的窑址群。遗址内出土数量较多的铁器,主要分为四大类: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兵器、马具等。出土的铁器与窑场的生产活动存在密切关系,特别是与窑址有关、用途明确的铁制工具,如粉碎釉料的夯锤、修整瓷器坯胎的刮刀、分离瓷器的铁撬等。遗址内出土的这批铁器种类较多、锻造工艺精湛,反映了当时发达的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上海青龙镇相传始建于公元746年,是上海地区最早的对外贸易重镇。2012年青龙镇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 4座熔炉以及熔炉周围堆积的大量陶范、炉渣等,是上海地区首次发现的冶铸作坊遗址,遗址使用的主要年代是唐代晚期。为了解青龙镇唐代铸造作坊遗址出土陶范的制作技术,对遗址出土的陶范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揭示唐代青龙镇铸造作坊的制范技术。对陶范型腔面上残留的附着物分析主要元素是铁,表明陶范用于铸造铁器。经分析遗址中出土的陶范由三层组成:面层、背层和稻壳泥层。面层厚约1~2 mm,采用细颗粒泥料制作,致密,在铸造铁器时能确保陶范承受高温液态金属的充型压力,并得到表面光洁的铸件。背层厚约4~7 mm,该层羼入了粗颗粒物,这些羼和料可以减少陶范在干燥收缩和焙烧过程中的收缩变形。稻壳泥层厚约11~16 mm,该层羼入了一定量粗颗粒物,并羼入了大量的稻谷壳,陶范焙烧时谷壳烧失,在陶范上留下了大量的孔隙,便于铸造时型腔中气体的排出。三种不同的材质起到不同的作用,以保证成功铸造出铁器。在冶铸作坊废弃后在其上建造的一口水井内发现的铁釜、铁提梁鼎的形状与遗址中出土陶范所铸器物的形状吻合,应为该遗址所铸造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