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哗啦、哗啦”,奔流不息的澜沧江,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不停地拍击着两岸的悬崖峭壁,发出一阵阵闷雷似的吼声,好象在叫喊着什么。它为什么会这样吼叫呢?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澜沧江龙王膝下有六个儿子,却没有一个女儿。虽然龙宫里黄金堆得象山高,白银多得能铺路,但龙王还是成天郁闷,多想有个女儿呀!龙母见龙王闷闷不乐,也满脸愁容,想乐也乐不起  相似文献   

2.
五方龙王与四海龙王的源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闵祥鹏 《民俗研究》2008,(3):200-205
五方龙王与四海龙王是道教中的神祗,也是民间所熟悉的神灵,但当前普遍认为他们源自佛教。因为虽然中国自古就有龙文化,可魏晋之前的古籍中却没有“龙王”的称谓,只是在佛教传入我国之后,在佛经中才出现了五龙王、七龙王、八龙王等名称。而较早提到“五方龙王”的也是成书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说灌顶神咒经》。另外在许多佛教经典著作如《华严生经》、《法华经》、《过去现在因果经》中均提到龙王生活在海中,且有“行云布雨”之能,这又与道教的四海龙王非常相似。因此很多学者认为魏晋时期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道教就继承了佛教中的龙王形象,  相似文献   

3.
项羽的传说     
人们一说起项羽,都知道他力大无穷,天下无敌。据说他不是凡人,是西海龙王的女儿生的。现在我就把这个故事说给大家听听。母亲是龙女相传西海龙王的女儿,生活在漂亮的水晶宫里,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珍肴美味,身边宫女仆人成群。倦了,她就躺在象牙床上休息;闷了,就叫宫女们唱歌跳舞;  相似文献   

4.
崔欣 《丝绸之路》2012,(1):64-68
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希冀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吉,象征平安;利,象征财富。人生在世既平安又有财,自然十分完美,这种真切的祈望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求财纳福的心理与追求,充分反映在春节敬祀财神的一系列民俗活动中。  相似文献   

5.
青藏高原上有一种野羊,甚是罕见,名叫盘羊。盘羊头大角大,尤其角大得出奇,不仅在羊角中属之最,就是黄牛角、水牛角、牦牛角也相形见绌,无不令人惊诧赞叹。因为奇异和难得,有些地方的人就把盘羊头角供起来,当做神器来祭祀,求其镇魔驱邪,保佑平安。  相似文献   

6.
吴晓鹏说。在陇州,人们对于社火的虔诚与热情是惊人的。比如每年群众报名争演社火,人多得甚至会把门窗挤破。因饭后身上产生热量,会将脸上的颜料稀释掉,演员们往往一天都不能进食。有时候娃儿饿得不行,母亲宁可准备一两个鸡蛋应急,也不会让娃儿放弃表演。在他们眼中,参演社火是在祈福,神灵会保佑一家人平安吉祥!  相似文献   

7.
旧时从南门口到湘江河边还没有路,人们到河边必经碧湘街才能到楚湘街。小时候我身体虚弱,小病不断,家里的老人都十分迷信。外婆带着我坐人力车(当时叫东洋车),到楚湘街的八方王爷庙烧香许愿,求菩萨保佑。  相似文献   

8.
陕北转九曲     
转九曲”民间也称“转灯”,它城城连环、城城相套;复杂多变,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属于一种民间风俗性祭奠活动。人们为的是求神灵保佑,在一年内驱逐邪魔,消灾免难,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安宁健康,幸福美好。  相似文献   

9.
婚礼,达里雅博衣女人的节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昌平 《旅游》2005,(11):78-81
在达里雅博依,婚礼是所有女人的节日,不管男人是否高兴,女人们都可以泪光涟涟地面对男人,男人们显得持重而大度,因为他们难得看到女人心灵的展示,沙漠中缺少这种温馨,这一切在平时是见不到的。  相似文献   

10.
杨乃运  王玉玺 《旅游》2012,(2):70-73
"中国龙王"别从天上找,别从神话传说中找。可以从传奇中找。他的"中国龙王"的名号是中央电视台和各大新闻媒体叫响的,也就是说,他是民间之人,而且生活在现今这个时代,是咱身边的人。是凡人也是龙舞界名人。他的名字叫王玉玺。"中国龙王"是中国龙舞艺术之王中国,有中国龙王称号的有两位,一位在考古界,是恐龙研究的权威学者,老专家,另一位就是他——王玉玺。他是中国民间龙舞艺术的大鳄。中国龙舞艺术,大家都熟悉,逢年过节、重大庆典、体育赛事、旅游节一般都会亮相。龙舞艺术的形式各地区、各民族是不一样的,种类繁多、绚丽多彩。中国是多民族国家,领土辽阔,以龙为图腾,在龙的造型和舞蹈形式上体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不管是鲜鱼、干鱼,都是傣家人待客的好菜。傣家人经常用篾笼到江河里捕鱼,鱼急得没有办法,就跑到龙宫里向龙王告状。龙王问:“你来告哪个?”鱼答:“我来告人!”龙王进一步问:“人咋个得罪了你?”鱼申诉说:“我们和人无冤无仇,可他们天天来捕杀我们去做下酒菜。”龙王捻捻胡须,乐呵呵地高声说:“人  相似文献   

12.
黄建新 《世界》2005,(11):70-71
走进苏童为我们营造的文学世界,看见他笔下的各色男女,除了看到他对被命运玩弄的女人们的哀挽之外,我们还能看到的一个显著之点就是:“男人没一个是好东西!”这句话多次由他笔下的女人口中说出来。让我们来看几个“不是好东西”的男人,为了让这些男人们有代表性,苏童分别把他们安排在中国的不同时代。  相似文献   

13.
红颜怎样不薄命?作者给出了三个答案:贤德、隐忍和掌权。读者可有其他见解?古今文人常慨叹:红颜薄命!意思是说,美女命不好,不得善终。因为在男权社会里,女人的美丽不过是男人们的消费品而已。正因为是消费品,所以,男人们会"玩物丧志",丧了志  相似文献   

14.
在广州天河区珠村,不仅妇女们乞巧工艺做得名扬四方,男人的龙舟活动也是热闹非凡。因此,有人说:珠村不仅有女人节,也有男人节。 五月初一龙舟到珠村走亲戚 “珠水阔,珠溪连,珠村人仔会扒船;扒得快,好世界,探完珠江探石牌”。  相似文献   

15.
宝刀和口笛     
从前有兄弟三人,家境很穷,靠打铁为生。他们的铁炉架在小黑江边,旁边还搭了座小草棚,那就是他们的家。兄弟三人整天在江边叮叮当当地打铁,惊动了小黑江里的龙王。龙王闻不惯铁和炭的气味,呛得不行,就在龙宫里大发雷霆:“是什么大胆的家伙,竞敢在我的家门口打铁!去!把他们赶走。”龙王派了红尾鱼去对三兄弟说:“喂,你们几个不知高低的人:赶快拿着你们的铁家伙滚开,龙王不准你们在这里打铁!”三兄弟一面打铁一面回答:“我们历来就在这里打铁,他凭什么要赶我们走?”红尾鱼说:“就凭他是龙王呀!你们快滚吧,不然龙王要来吃掉你们的。”老大火了,拿起烧红的火钳,一下子就把红尾鱼的身子和尾巴都夹  相似文献   

16.
制陶驱鬼     
杨威胜 《中华遗产》2017,(10):11-11
制陶是海南三亚地区黎族的传统工艺,有句俗谚“女制陶,男奠近”,是说制作的各个环节均由妇女操作,男子不得介入。烧制陶器采用篝火式焙烧法:在宽阔空地上,层层垒砌木柴呈四方形。然后将陶坯倒扣在柴堆上,再盖上稻草。而在正式烧制之前,按照黎族传统,还要举行驱鬼仪式。妇女们虔诚围绕柴堆,边歌边舞,祈求神灵保佑烧陶成功。  相似文献   

17.
硬汉回潮?     
当年陈道明抨击80年代影坛小白脸们模仿高仓健成风,就说,"你本来就是男人,何必故作男人状。"在传统的性角色理论里,男性被定义为不像女人、追求成功、拥有自信及在性行为上处于主动地位,简称"阳刚之气",然而男人的阴柔之美早已从娱乐业悄然渗透——远有F4,王子般忧郁的花泽类令所有女性为之心动;近有"快男",年轻的小伙子们个个面容清秀皮肤白皙。甚至我们身边的一些男孩也护肤、修眉毛、拍写真,他们身体力行地证明了"新男色时代"全面入侵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出猎歌 傣族     
农闲时节,寨子里的猎手和男子汉常上山狩猎,围捕麂子、马鹿、野猪之类的野物。为了交上好运,猎手们先要略备供品,在寨神庙前祭拜,祈求寨神保佑出猎成功。领头者在地上洒了酒即吟诵此词。  相似文献   

19.
《世界》2009,(11):55-55
这是寺庙和佛塔的国度,寺院不仅仅是这个国家佛教徒们朝拜的圣地,也是人们聚会,学习甚至娱乐的场所,在这里,男人一生中有两个最重要的仪式:第一是出家,第二才是婚礼。  相似文献   

20.
中国龙王信仰的基础是先秦时代的龙崇拜,之后在佛教影响、民间创造及统治者的推动下不断变化并在宋代最终定型。这一过程涉及三个重要节点:第一个节点是龙神信仰的形成,涉及龙从兽形到人形、祈雨形式从巫术到祭祀的变化,佛教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个节点是"龙王"名称的采用及其信仰的普及,宋代统治者出于集权目的的封赐促成了这一变化;第三个节点是海龙王信仰的形成,涉及四海龙王对传统四海神的取代,这一时期龙王地位的上升、佛教影响的扩大都起到了助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