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1997年和200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所)阳陵考古队先后两次对汉阳陵帝陵陵园南门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使我们对该遗址的建筑形式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一、南门遗址的建筑形式是阙阙是我国古代一种常见的建筑形式。关于阙的定义,刘熙《释名》云:阙在门两旁,中央  相似文献   

2.
罗鹏  黄懿 《南方文物》2011,(4):57-64,44,199
汪大猷是宋史上有迹可查的名臣,历经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德高望重,名声显赫。其墓地整体规模宏大,形制结构严谨。通过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了较大的收获,归纳总结有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发现了汪大猷墓志,虽已缺失不全,但根据残存的文字内容,可补文献记载不足,为研究汪大猷及其家族提供了第一手实物资料;二是通过对该墓的发掘,不仅使我们对墓地的布局、规格、结构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且还认识到了该墓本身所具有的特色;三是该墓的发掘还可以使我们对南宋时期墓葬制度方面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考古发掘的基础上,对宋六陵一号陵园遗址进行了初步的建筑复原研究,提出了营造尺、平面、立面复原方案.研究表明,该遗址可能是一处帝陵上宫,且不是宋高宗永思陵,其磉墩、踏道等做法较为特殊,可以丰富既有建筑史认知.建筑研究和田野考古发掘的通力合作对相关考古发掘与古代建筑研究皆有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4.
陕西岐山县凤雏村西周早期建筑遗址的发掘,大面积地揭出了西周建筑遗迹,使我们第一次看到完整的西周庭院建筑布局和大型建筑物的构造情况,是很重要的考古新发现。遗址情况见发掘简报(载《文物》1979年第10期),不需再重复,但为探讨方便,对建筑的各个部分暂时假定一下名称。在整组庭院之前,面对大门有一个夯土筑的影  相似文献   

5.
商代穴居考     
居室建筑是商代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时人们社会活动的一个非常主要的方面。如果我们将殷墟卜辞中有关居室建筑的字形,与考古发掘所获得的资料综合起来加以考察,这对于深入研究商代的手工业生产工艺和社会生活,是会有很大帮助的。  相似文献   

6.
石峡文化初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1973和1975年两次发掘石峡遗址期间,我们就已经了解到这个遗址发掘工作所取得的一些成果。突出的是,它不同于我们过去所接触过的岭南地区的考古材料,感到新颖、重要。1976年的发掘取得了更多的收获。在1975年底、1976年初,我有机会到工地和参加发掘的同志们一道,对以往积累的全部材料,连同刚刚出土的部分材料,粗略地进行了对比分析整理,做了些笔记,使我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和参加工作的同志们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7.
新华村遗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新华村村北。2017年,盱眙县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清理发掘,发掘面积约1500平方米,主要发掘房址1座,出土大量的瓦当、板瓦等建筑构件。其中莲花纹瓦当,造型精美,品级较高,极具审美和艺术价值,填补了盱眙县南北朝至唐代的古建筑空白,为该地区的隋唐建筑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8.
秦国陵寝制度对西汉帝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虽然仅仅存在了十五年,但其创立的各种典章制度多为后代所继承。西汉礼仪制度“大抵皆袭秦故,自天子称号下至佐僚及宫室官名。少所变改”陵寝制度也是如此。近年来,秦汉帝王陵墓考古发掘和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秦国雍城陵区秦公陵园和芷阳陵区一号陵园都进行了详细的钻探。经过长期的考古调查和发掘,秦始皇陵园的布局也已基本清楚。特别是雍城陵区一号大墓的发掘,使我们首次对秦国国君墓葬的内部结构、棺椁制度、殉人布局等有了直观  相似文献   

9.
何德亮 《文物春秋》2022,(6):13-21+57
北辛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山东滕县(今滕州市)北辛遗址而得名。该文化的发现与研究,不仅使山东史前考古学文化的年代提前千年以上,而且使该地区史前文化的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利用田野发掘所获取的大量北辛文化考古资料,对该文化的考古发现、认识过程、地方类型、分期与年代、文化源流、相互关系以及社会经济形态等学术问题进行了简述,同时也期望对北辛文化在相关学术领域的研究有所突破和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0.
朱学文  赵昆 《文博》2009,(6):45-50
本文通过对秦俑二号坑彩绘秦俑考古发掘的阐述,进一步论证了由此引发的相关问题,通过本文的研究,使我们明晰了彩绘秦俑产生的历史条件、彩绘秦俑所蕴含的历史信息以及彩绘秦俑出土的学术价值与意义。对研究秦俑、秦文化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发掘抚松新安遗址时,新发现一期早于渤海时期的遗存,暂命名为第一期遗存。它的发现填补了该地区考古发现的一项空白,也使学术界对新安遗址的时代和性质有了重新认识。本文通过对考古发掘材料的分析,对新安遗址第一期遗存的文化因素及性质等做一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1991年11月至1994年5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对鹿泉市高庄汉墓进行了发掘,在该墓西南回廊西段西侧发现大型车马坑,随葬有3辆实用车马。本文作者参加了发掘和资料整理工作,依据发掘现场情况并结合前人有关车马的研究成果,对所发现的三辆实用车马进行了尝试性复原研究。通过复原研究,对车的形制、用途和墓主人身份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说柱     
在多年的古代建筑维修和勘察中,每走进一座殿堂,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便是那挺拔、艳红的木柱,支撑着整座建筑的重压,在考古发掘中也时有柱洞、柱础、柱痕的发现,于是我们对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多方请教有关专家和查阅资料,颇有所得,现将粗浅之见简述成文,以期得...  相似文献   

14.
1999年4~7月,烟台市博物馆等对古镇都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近400平方米,发现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墓葬15座、房址6座、沟渠3条。出土遗物主要包括石器、骨器和陶器,陶器主要有罐、鼎、盆、杯、钵、器座等。其中房址的发现,使我们首次对该时期房址的整体面貌有了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陕西白水县下河遗址仰韶文化房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白水县下河遗址进行了发掘,主要收获为三座大型房址。三座房址均为五边形,有内、外两层墙体,使用料礓石烧制的白灰铺设地面。房址内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另有石器、骨器和蚌器。这三座房址的发掘,对研究仰韶时期的建筑技术以及该遗址的聚落、经济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重庆涂山窑-酱园窑址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酱园窑址是重庆涂山窑系的一处重要窑场,文化遗存丰富,窑炉密集,时代为北宋末至元初。该遗址的发掘使我们对涂山窑窑炉的分布规律、种类及其演变都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为研究重庆涂山窑提供了一批新资料。  相似文献   

17.
周代是我国古代砖瓦材料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砖瓦生产中,窑炉是最重要的技术基础之一,故对砖瓦窑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考古发掘中发现的周代砖瓦窑进行了考古类型学研究,并对该时期不同阶段所使用的砖瓦窑的型制和结构特点、砖瓦窑的建筑方式、砖瓦生产专业化的起源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早在1982年的发掘中,我们发现F901所处的断崖上断断续续地露出几十厘米厚、数十米长的红烧土层。联想到以前发掘的F405大型建筑附近就曾存在这种现象,依此类推,附近很可能有大型房址。于是,我  相似文献   

19.
建国以来所发现的古代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面上的古代建筑保存至今的,以汉代石闕古祠为最早,但总共只有二十几处,并且都相近似,能說明的问题不多。两晋南北朝时期,也只保存着几座砖石建筑的佛塔、一些石窟寺的窟檐以及雕刻或壁画中所表現的建筑形象。隋唐时代保存着一座石桥和大量的砖、石佛塔,但木結构建筑物也仅只两座。直到宋代,保存下来的建筑物才比較丰富、全面。所以研究唐以前的建筑,要依靠考古发掘提供資料,而研究汉代及汉代以前的建筑,更不得不以考古发掘的資料为主要实物了。解放以来考古发掘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大的貢献。以前我們对原始社会的建筑,是所知甚少的。在1954年黑龙江依兰的一次发掘中,提供了嶄新  相似文献   

20.
2021—202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对偃师商城遗址Ⅲ号基址群开展了系列勘探与发掘,确认了该基址群内建筑基址的空间关系;探明了建筑基址的形制、规模和存续年代;证实该基址群外围没有围护设施。为该区域功能的深入探讨和偃师商城遗址的深化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和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