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佚名 《文史月刊》2011,(4):66-66
"文革"的时候,画家黄永玉在广东,白天斗争、开会,晚上画画。有一天半夜,他画了一张画,画的是解放前与朋友在佛山喝茶的情景。刚画了一半,他爱人从里面出来说"来人了",他就赶快收起来,压在砖下。黄永玉看见派出所和居委会的人一起走来,  相似文献   

2.
黄健 《文史春秋》2023,(7):23-28
<正>2023年6月14日,我的手机于17时49分收到一条《新京报》弹窗的新闻:“黄永玉先生逝世。”另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称,中国国家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黄永玉于昨天(6月13日)凌晨逝世,享年99岁。报道称,黄永玉的子女黄黑蛮、黄黑妮、李洁琴携孙黄香、黄田敬告:我们的父亲黄永玉因病于2023年6月13日3时43分离去。我们尊重他的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  相似文献   

3.
王六一 《贵阳文史》2011,(1):46-47,50
新林在艺术上有所作为,还得益于他从民族和民间吸取了丰富的养分,正如沈从文称自己是一个乡巴佬,黄永玉说自己是一个手艺人那样。范新林基本上是靠自学成才的,他有过当知青,当工人的多年经历,出生寒门,而不坠其志。  相似文献   

4.
《神州》2007,(9)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说,彭雪枫是一个很久远的名字。然而,电视剧《彭雪枫》会告诉你,彭雪枫是战将。彭雪枫23岁任红军师政委,作为先锋打过长沙、娄山关、直罗镇等著名战役,遵义会议时他是军委作战局局长,抗  相似文献   

5.
著名作家沈从文在"文革"期间,陷入了不幸的境地。他不仅遭到无数次的批斗,每天还要负责打扫历史博物馆的女厕所。古稀之年,他又被下放到湖北咸宁接受劳动改造。但沈从文对此毫不在意。他给他的表侄、画家黄永玉写信说:"这儿荷花真好,你若来看,一定会很喜欢的。"这普普通通的一句"荷花真好",竟使那段苦难的日子飘荡着荷花的芬芳。无独有偶。深受表叔影响的黄永玉,  相似文献   

6.
《百年潮》2021,(2)
正黄永玉的长篇散文《太阳下的风景》,以时而忧伤时而欢快的笔调记述他和沈从文的家族往事。文中的故事记录了作家、艺术家的成长,文章本身更是当代散文史上一篇杰出的作品。1984年,小32开袖珍本黄永玉散文集在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书名就是这篇文章的名字,书的封面和书内题图、尾花都是作者的美术作品。这本书刚出版,我就买了一册,反复翻阅,不知读了多少遍。  相似文献   

7.
"詹大"这个名号在中国美术界几乎无人不知,但对于圈外人来说,却颇为神秘。今年已经76岁高龄的中国油画学会主席詹建俊不但身材高大,画也和人一般大气,因而得了这样一个雅号。黄永玉这样评价:"詹大很文雅。我们有共同的爱好,喜欢听一点音乐,读一点书,谈一点文化上的见闻之类。他服装整齐,温文尔雅,房子里窗明几净。"  相似文献   

8.
粟裕出生于怀化市会同县伏龙乡(今坪村镇)一个地主家庭。他从小就喜欢跑步骑马、玩枪舞棒。受一些侠客故事的影响,粟裕从小立下宏伟志向,要为民除害,为此,他要求自己练就一身过硬本领。他选一根2米左右的通直竹竿,把里面关节全部打通,然后灌满砂子,堵塞两端后制成“狼牙棒”,每天坚持舞棒,筋骨酸痛也不停止。他还在别人的指导下自制了一杆火枪,这支枪装好火药和砂子,一点燃就能喷射出“子弹”。他一有空就去练习枪法,还捉来一只癞蛤蟆作活靶子,用线吊在树上,打不中不收“兵”。后来,他终于成为世人公认的神枪手。  相似文献   

9.
许世友上将是我国战功赫赫的开国将军 ,他一生南征北战 ,不知打过多少恶仗。就在这枪林弹雨中间 ,他由一名普通士兵成长成为一位将军。大家都熟知他身怀少林绝技 ,战功卓著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有过三次入狱的经历。一喜事连着喜事那年许世友刚16岁 ,经过8年在少林的磨练 ,已经是一条铁骨铮铮的汉子了。许世友在少林寺本来已经出人头地。在比武技压全寺之后 ,方丈已经允许他代师收徒了。可是就在这个时候 ,家里传来了母亲病重的消息 ,许世友得悉 ,心急如焚 ,竟不顾方丈的再三挽留 ,凭自己的武功打出少林寺 ,挥泪下山 ,千里探母。但是他…  相似文献   

10.
梁伟 《南京史志》2010,(8):14-16
一位国内中学校长应邀去国外访问.遇到了一件感触颇深的事。当他被领进校长室时.体型微胖的女校长正同一个男生谈话。女校长同他打过招呼后.又继续与男生交谈。  相似文献   

11.
戴敏洁 《人物》2022,(6):2-2
本期杂志的封面报道是黄永玉先生,今年虚岁99,被人称为“活得最不正经”的老头。他是一位画家,也是一位拳击爱好者,画室门口挂了一个拳击沙袋,喜欢坐敞篷车出门。每天下午3点半之后的6个小时,他坐在客厅等人来侃大山,来的客人里有在市场上只一面之缘的人们。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早就听说新加坡有一位既是商界奇才又是文坛侠客的周颖南。作家莫言在报章上读到他的事迹后,即断定这是一位“可以与之喝上一杯烈酒的人”!并特意写了一篇散文《佛光》献给他。这样的一个奇人,我是早想认识认识的,想不到刚到新加坡竟意外地遇见了他。 是在位于新加坡商业中心乌节路  相似文献   

13.
公元13-14世纪,蒙古铁骑的狂风暴雨打过之后,亚欧大陆就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人类之间的交往从未有如这般紧密。  相似文献   

14.
正一、"鬼才"黄永玉黄永玉,湖南凤凰人,原名黄永裕,土家族,1924年8月出生,中国著名画家、作家,中国画院院士。黄永玉自学美术、文学,成为一代"鬼才"。曾有评价称黄永玉在绘画方面的成就与齐白石、李可染并称,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与沈从文、汪曾祺齐名。在中  相似文献   

15.
<正>(一)1912年中秋那天,我出生在今辽宁省昌图县鴜鹭树村,当时属于科尔沁旗,蒙古一片辽阔的土地。我们曹家曾是草原上的一个大族,我父亲的家业并不大,因为祖父不喜欢他以至他承受很少。曾祖父一死,他就被赶出来,自立门户。曾祖父打过"黄带子"(清皇室宗族),祖父踢过县太爷的供桌,这些都是他引以为荣的家族历史。他喜欢出远门,尤其是南方,这有利于接受维新思想。他同情太平天国,后来接受孙中山的思想。父亲  相似文献   

16.
办公室附近有一栋建筑,墙上趴着一只比一面窗还要大的大龙虾。据说里面是个上海菜馆。有时候坐公车堵在路口,正好看见那只虾,虾那边有几个字,“逸”“品”“堂”,边上还有几个小字,“黄”“永”“玉”。我就想,这老板跟黄永玉是怎样的交情呢?想象了一番他们谈笑风生的样子、黄永玉提笔写字的场景。  相似文献   

17.
丁广斌 《神州》2008,(11):26-29
聂凤智是我军智勇兼备、能征善战的杰出将军之一。在他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他率军征战南北,驰骋疆场,打过许多胜仗,建立了赫赫战功。转战山东后,他曾在青岛地区多次指挥作战并屡建奇功,留下了光照后人的辉煌足迹。  相似文献   

18.
追溯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的起源,李汉俊的作用不能忽视。因为他较早投入这一运动,无论从组织上还是理论上,都是中共的重要创始人。但因李汉俊的主张在一大会议上未得到大多数代表支持,并且决意排除他的张国焘事先就选谁同各代表打过招呼,导致他会议选举时落选。后又因他与中央和某些领导意见分歧于1924年脱离了党。李汉俊依然坚信马克思主义,致力于工农和民族的解放,直至1927年献出生命。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吴志信,14岁便参加了革命,打过锦州,攻过天津,到过福建,抗美援朝时又跨过了鸭绿江。  相似文献   

20.
韦杰 《南方人物周刊》2012,(35):110-110
有个朋友的朋友,开了几间咖啡馆。其中一家在某某胡同,他打过几次电话邀请我去坐坐,提提意见。我跟他不熟,也没那么想喝这杯咖啡。但我是个怂人,还是答应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