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秦汉时期马的造型艺术中,除了大量表现现实生活中的真马,还有一些被神话了的马,即“天马”。 何谓“天马”?在《汉书·礼乐志·郊祀歌》中有两首关于“天马”的颂歌。其一是《天马之歌》:“太一况,天马下,沾赤汗,沫流赭,志俶傥,精权奇,(竹尔)浮云,腌上驰,容与体,迣万里,今安匹,龙为友。元狩三年马生渥洼水中作。”其二是《西极天马之歌》:“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天马徕,历无草;经千里,循东道。天马徕,执徐时,将摇举,淮与期?天马徕,开远门,竦予身,逝昆仑。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太初四年诛宛王获宛马作。”可见,“天马”不是当时中原常见的普通的马,而是来自养马业非常发达的西域  相似文献   

2.
京晨 《文史春秋》2002,(12):42-44
神秘的“汗血宝马”究竟是一种什么马?它真的能挥汗如血。日行千里?作为世界名马。我国古代《史记》中曾有记载。金庸在代表作《射雕英雄传》中也曾有过描述。可它后来为什么突然消失了呢?土库曼斯坦前年送给我国领导人的一匹“汗血宝马”。今年6月17日被空运到天津.后转运至北京郊区育马中心……  相似文献   

3.
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发现汗血宝马,自此之后,围绕汗血宝马在中原王朝与西域诸国之间展开了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汗血宝马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扮演着不小的角色。侯丕勋教授的新著《汗血宝马研究》是对汗血宝马的一部专门系统性论著,本文对此书作了评介。  相似文献   

4.
马是人类的伴侣,马可代步,日行千里;马能征战,驰骋沙场;马可劳作,为人省力;马通人性,护主识途。中国故事中有许多名马,霸王乌雅、吕布赤兔,都是马中之龙。汉武帝有汗血天马,扬威海内;唐太宗刻昭陵八骏,名传寰宇、出行、待措、马戏、马球……  相似文献   

5.
天马相传,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有一个犯罪的小官叫暴利长,被流放在敦煌屯田。一天他在渥洼池边逮住了一匹野马,献给汉武帝,并说此马是渥洼池中所出的天马。汉武帝认为马出于水是祥瑞的象征,为颂扬此事,特地作了《天马歌》,从此便有了“天马行空”的成语。敦煌三危山老君堂曾出土过一块天马砖,砖上的马伸颈扬鬃,昂首举蹄,颈部带有两条飘带,表现出驰骋千里的雄壮气概,它是唐代人根据这个传说制作流传于后世的。古代中亚各国在同中原王朝友好交往时,常常贡献汗血马东来,这一时期的汗血马成为中亚各国的友好使者和中亚各国与中国友谊的象征。龙马距敦煌南湖乡政府驻地东北约2公里处的寿昌城遗址,汉代为龙勒县,因龙勒山而得名。据《寿昌县地境》载,“龙勒山,县南180里,周时龙马朝出咸阳,暮至寿昌,因以此山至下,遗其衔勒,故名龙勒山”,现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马相传十六国时期著名译经大师龟兹人鸠摩罗什东传佛教,途经敦煌城时,他骑的白马突然病倒了,罗什心中很是着急。一天晚上,白马托梦给他说:“我本是上界天骝龙驹,受佛祖之命,驮你东传佛教。进关之前,因道路险阻,风沙迷漫,难辨方向,故由我伴你而行。现在已经进关,前面便是阳关大道,敦煌是我超脱...  相似文献   

6.
马是人类的伴侣,马可代步,日行千里;马能征战,驰骋沙场;马可劳作,为人省力;马通人性,护主识途。中国故事中有许多名马,霸王乌雅、吕布赤兔,都是马中之龙。汉武帝有汗血天马,扬威海内;唐太宗刻昭陵八骏,名传寰宇、出行、狩猎、马戏、马球…… (一)关于马 马约于4500年在亚洲驯化,种类繁多,因产地的不  相似文献   

7.
正"路出玉门关,城接龙城坂。但事弦歌乐,谁道山川远。"北魏著名文学家温子升这些描写敦煌的脍炙人口的诗句,一直流传至今。在诗人的心里,西风斜阳尽起诗情,漫卷黄沙皆成画意,河川阻隔、山遥路远又算得了什么!中国历史上最具雄心壮志的皇帝之一,也是千年丝绸之路的缔造者——汉武帝刘彻曾新赋《天马歌》一首,气势豪迈地抒发了"凿空"西域之初敦煌地方的风云际会——"太一贡兮天马下,  相似文献   

8.
<正>杨伯峻先生《春秋左传注》为注《左传》经典之著。然而宏篇伟帙,难免有疏漏、舛误,《注》中涉礼之文,尚有商榷之处。一桓公五年《传》:"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杨先生《注》云:"雩,祈雨之祭。"(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6页)《说文》云:"雩,以祈甘雨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版,第1012页)杨先生释雩为祈雨之祭,不误,但不确切。确切地讲,此雩为祈谷礼,亦是郊天之礼。"龙见而雩"者,杜注云:"龙见,建巳之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膏雨。"建巳之月为夏四月,即今农历四月,此时阳气上达于地,农作物正生长旺盛之时,需甘霖滋润。  相似文献   

9.
米芾行书《天马赋》,《石渠宝笈·初编》卷二九著录“上等来一”一卷,粉笺本,据《石初》云:“高七寸七分,广六尺零二分。”无款。后隔水有清初孙承泽跋云: 米元章《天马赋》,余于沧桑后得之故内,其奇逸处全仿颜鲁公,余取鲁公送刘道(按应为“太”字之误)冲序墨迹对观,无一不相合者,古人书法皆有原本如此,记之以自勉。退道人泽。  相似文献   

10.
<正>古代为祭天祈雨而举行的祭祀称作大雩。《公羊传·桓公五年》:"大雩者何?旱祭也。"《春秋·左氏传》:"龙见而雩。角亢见时,周之六月阳气盛,恒旱故雩。(今注:角宿与亢宿并称。即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七宿中的第一、第二宿。其时间正当周之六月。)"杜预注:"龙见,建巳之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膏雨。"《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左传·桓公五年》服虔注:"雩,祭山川而祈雨也,  相似文献   

11.
壮丽的中国革命历史画卷──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的创作和演出周巍峙〔编者按〕:为纪念周巍峙音乐生涯60年暨80诞辰,特选登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手稿(见封三)、《中国革命之歌》的忆文与图片(见封四),及其他有关文章,以表祝贺。继60年代创作演...  相似文献   

12.
汉初,今贺兰山一带就有驳马—贺兰部住牧,贺兰山因而得名,意为"贺兰人的山"。"贺兰"系突厥语hala at(ala at)的音写,汉译则为"驳马",是早已绝种的野马"驳"(突厥语ala,蒙古语alaγqulan)与家马杂交而形成的种群。突厥语hala at(ala at)又称hala-yundluγ(ala-yundluγ),简称yundluγ,汉语音写为"延陀"。"驳马"即汉文文献中的"汗血宝马"、"天马"、"骢马";突厥、蒙古人又称之为arγumaγ(阿鲁骨)或saγaral,某些方言作ala?a(阿剌筛—阿拉善)。畜养驳马的游牧人被称为贺兰部、延陀部,汉译则为"驳马部";蒙古人称之为alaγ-aduγutan。文章还探讨了驳马—贺兰部的起源、族属以及与月氏休屠部、匈奴、拓跋鲜卑、突厥、薛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孟子·离娄》载,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孺子歌所提“沧浪水”,著于书者有五:“一在于鲁之峄县;其四则皆在楚地。一见于武昌兴国州,一见于常德之龙阳县,即屈原遇渔父处也,一见于安陆之沔阳州,一见于襄阳之均州。”(注) 据《均州志》记载:“汉水发源处是在陕西、甘肃两省相交之幡冢山。它起初流域称为‘漾水’。东流到陕西省汉中府南郑县  相似文献   

14.
<正>史籍载西汉有龙渊宫,其位置有二说:一说在汉长安城西,茂陵东;一说在河南濮阳西平界,曹魏如淳注《汉书·武帝纪》时曰:"《三辅黄图》云:‘有龙渊宫,今长安城西有其处’。《沟洫志》:‘救决河,亦起龙渊宫其旁’"。考诸史籍,西汉龙渊宫当在汉长安城西,茂陵东,河南濮阳西平界说为后人对史料的误读。《汉书·武帝纪》载:"(元光)三年(前132年)春……。河水决濮阳(此事《沟洫志》:载:‘河决于瓠子’。泛郡十六,发卒十万救决河。起龙渊宫。""上使汲黯、郑当时兴人徒塞之,辄复坏"。丞相田蚡又"言于上曰:‘江河之决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强塞,强塞之未必顺应天’。而望气用数者亦以为然,是以久不复塞也。"堵  相似文献   

15.
潮州歌册,又称歌、歌文、说文、弹词,是用潮州方言诵唱的民间说唱本子,是一种民间说唱文学,[1]主要流行于潮汕、闽南地区,在港澳台、东南亚潮人中也有流行。它成于明中后期,盛于清乾嘉年间,发展于民国时期,受文化大革命冲击而衰落,如今几乎销声匿迹,很难一见。2008年,潮州歌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录项目名单。作为一种民间文化遗产,潮州歌册深受文艺界珍视,被收录于1983年8月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著名文史学家赵景深主编的《古代曲艺选集》中,辑撰了潮州歌册;著名俗文学家薛汕整理编撰了约40万字的《潮州歌册选》……潮州歌册俗中有雅,成为"中国说唱文学的百花园里一朵绚丽多姿的小花",[2]是潮汕历史  相似文献   

16.
一《九歌》源于楚国民歌一巫歌《九歌》为屈原所作,是屈原对楚国民歌--祭神歌、巫歌进行了艺术加工和再创造而写成的。《九歌》与当时楚国民歌--祭神歌、巫歌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是已为很多学者所论证了的。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辞鄙陋,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冤结,托之以风谏,故其文意不同,章句杂错,而广异义焉。”  相似文献   

17.
正滕元发(1020—1090),初名甫,字达道,浙江东阳人,北宋神宗、哲宗两朝名臣。《宋史》本传称其"九岁能赋诗,范仲淹见而奇之"。初入仕,名将孙沔"见而异之,日:奇才也,后当为贤将。"遂"授以治剧守边之略"。才既奇,志更高,忠诚报国,欲大有为,却时运不济,仕途坎坷,滕元发初心不改,愈挫愈奋发。  相似文献   

18.
汉代"天马"形象在汉画像及墓壁画、雕塑中较为多见,尤其生有双翼的翼马形象格外引人注目。我们从文献资料中亦可看到汉代对天马的诸多描述,可知最初"天马"多以西域良马的形象出现,而非生有双翼。那么汉代天马形象何以从良马到翼马,变化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本文试以论之。  相似文献   

19.
“汗血马”与丝绸之路侯丕勋一、“汗血马”的神奇传说汗血马是古代西域的一种神奇之马,有关它的信息,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原的。张骞回国后向汉武帝报告说:大宛“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史记·大宛列传》)。张骞所谓“汗血马”之说,道出了大宛...  相似文献   

20.
正引子:"满城旗队看迎春,又见鳌山烧火树。千门挂彩六街红,凤笙鼍鼓喧春风。歌童游女路南北,王孙公子河西东。看灯未了人未绝,等闲又话清明节。呼船载酒竞游春,蛤蜊上巳争尝新。吴山穿绕横塘过,虎丘灵岩复玄墓。"——唐寅《江南四季歌》一旧俗,立春日,有迎春习俗,是距今三千年前的周代流传下来的,历代帝王此日皆亲率三公九卿到东郊迎春,穿青衣,唱《青阳》之歌,跳《云翘》之舞,仪式非常隆重庄严。汉时文帝亲自扶犁,躬耕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