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士·霍齐亚·巴卢(Morse·Hosea·Balo,1855~1934年),美国人。1855年7月18日生于加拿大的新科舍,1874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与同年毕业的同学墨贤礼(M-erril,Henry Ferdinand)、客纳格(Clar-ke Charles C.)和司必立等一起考入中国海关。他在上海学了三年汉语,1877年后分别在天津海关、北京总税务司署、同文馆和中国海关伦敦办事处任职。在此期间,曾参与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包括中法战争时双方在中国的谈判。1887年后,他历任上海、北海、淡水、龙洲、汉口、广州等地区副税务司,1909年退休回国,后择居英国剑桥附近,1917年入英国籍。  相似文献   

2.
1900年发生八国联军侵华的“庚子事变”。随后,清政府被迫向列强赔款,共计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连本带息,总数达白银10亿两以上,史称“庚子赔款”。随后,列强又先后对庚款进行了有条件的退赔。在这一赔一退之间,国际交涉纷纭繁复,外交谈判折冲樽俎。详情请惠阅《庚子赔款与退款的国际交涉内情》一文。  相似文献   

3.
方勇 《文史天地》2008,(3):35-37
《辛丑条约》起源于庚子年间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的侵略行动,正因为如此,《辛丑条约》的赔款一般也被称为“庚子赔款”。该条约的谈判从庚子年(1900)一直持续到辛丑年(1901),进行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以前的不平等条约谈判,清政府还可以讨价还价,多多少少有些回旋的余地。而这次却是在列强各国就如何“宰制”中国达成一致协议后才通知清政府照章执行。  相似文献   

4.
徐铁猊 《纵横》2010,(8):32-34
1900年,以美、英、法、德、俄、日等国为首的八国联军打败清廷,并于1901年与清廷签订了《辛丑条约》。条约规定,清朝政府向西方14国(其中包括未参战但在义和团运动中遭受损失的几个欧洲国家)支付战争赔款白银450,000,000两。由于战争爆发的1900年为中国庚子年,因此此项赔款被称作庚子赔款。赔款数额带有强烈的侮辱性,即以当时中国人口数量计,每人赔付一两。  相似文献   

5.
贾艳丽 《清史研究》2006,(3):112-116
20世纪初,由于庚子赔款中国负债累累,面对高息巨额赔款及与之相应的利权丧失,<京话日报>率先发起国民捐运动.  相似文献   

6.
蒋耘 《民国档案》2002,(2):104-106
中国海关经历了96年的外籍税务司制度(1854—1950年)。在这一制度下,中国海关变成了英国对华关系的基石和英国控制下各国共管的国际官厅。英国人在海关中占据优势地位,在1943年美国人李度担任总税务司之前,占坐第一把交椅的都是英国人;而且海关高级官员中英国人也比比皆是。  相似文献   

7.
为了给史学界同志提供旧中国海关高级职员活动的线索,以及为研究、翻译旧海关史料和档案的同志提供方便,现将旧海关1859年至1949年的总税务司、副总税务司和税务司(不包括署理、代理及以税务司衔退职的人员),进行整理、翻译,按任职时间顺序编排,名之为《旧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税务司名录》。1859年至1875年,因材料收集不全,表中“关名”项内所缺关,均以“?”表示。1929年以后,陆续有华人晋升为税务司,为保持史料的完整性,这部份华人税务司也全部编入。表中“国籍”“关名”项内的用字,除个别外,一般沿用档案中原字,未予更改,以保持历  相似文献   

8.
十九世纪中叶,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爆发后,英、美、法三国乘机夺取了上海海关行政权,由三国各派一人任税务监督共同管理上海海关。1859年,清朝南洋大臣何桂清委聘英国方面的税务监督李泰国为总税务司,此为旧海关这一最高领导职位的最初设立。总税务司自设立之日起,直到抗日战争中期,始终由英籍人担任,1943年才由美国人李度继任此职务。各口海关(洋关)亦由外籍税务司统管,而各关税务司统受总税务司管辖。因为根据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外交团订立的协议,总税务司督征关税,一切以海关关税作担保的赔款和外债,其还本付息事宜统由总税务司掌管,以便保护各帝国主义债权国的利益。这就是说,总税务司就是帝国主义各国向中国讨债索赔的代理人。帝国主义国家还通过海关在中国收集情报,  相似文献   

9.
谢俊美 《百年潮》2007,(5):40-41
姜国在庚子赔款中的讹诈 1900年6月,中国爆发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8月,英、美、法、德、日、俄、意、奥等国组织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次年,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向列强赔偿银4.5亿两。在这笔巨额赔款中,美国拿到了32939055两,占全部赔款的7.3%。  相似文献   

10.
庚子赔款的债务化及其清偿、“退还”和总清算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庚子赔款的债务化及其清偿、“退还”和总清算宓汝成在近代中国战争赔款史上,庚子赔款(以下或简称“庚款”)是空前绝后的一笔。这既是指赔了这笔之后不再发生类似事情,更在于它的数额之巨,超过其前因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战争和甲午战争而迭被勒赔之数,且超过这三役赔...  相似文献   

11.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第二年,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相当于清政府当年财政收入的11倍,史称"庚子赔款"。  相似文献   

12.
赫德1854年来华,1861年以总税务司身份总揽中国海关权柄近50年,他一方面作为“中国政府的臣仆”活跃于清帝国的政治舞台,以“是一个中国的而不是外国的服务机关”的税务司公署为大本营,维护清王朝的权威与利益,一方面又作为英国在华的重要代理人,为英国资产阶级谋取在华最大权益。他既谨慎圆  相似文献   

13.
江涛 《黑龙江史志》2011,(17):61-62
近代中国海关的助航仪器和设备都是通过中国海关驻伦敦办事处从国外采购的。对于从国外购买仪器的步骤,总税务司是做过一系列规划的。本文以购买灯塔为例,从递交灯塔购买申请书、在欧洲灯塔购买过程及最后装运灯塔回中国,这三个环节来展现近代海关从国外购买仪器设备的基本程序。  相似文献   

14.
珍珠港事变之后,重庆国民政府对重建后的海关总税务司署的控制力显著增强,外籍总税务司的权力受到明显削弱,周骊成为海关史上"最没有权力"的海关首脑。梅乐和复职之后,并没有改变总税务司地位削弱的事实。《中英新约》的签订、梅乐和的辞职标志着英国在中国海关特殊地位的终结。考虑到总税务司的权力已经削弱、海关在战后重建以及对外贸易中的作用,重庆政府任命美籍税务司李度继任总税务司。重庆政府对海关的政策转变,终使总税务司署与外籍总税务司在民族主义的冲击中保存下来,稍改海关在珍珠港事变后的混乱局面。  相似文献   

15.
正唐绍仪(1862—1938),清末民初著名政治家、外交家,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是近代中国致力于收回海关控制权的第一人。1906年,唐绍仪以税务处会办大臣之职主持全国税务总署的工作。他上任后,马上命令各海关税务司,一律进京"听训"。当时,英国人赫德是一个炙手可热的人物,自1863年起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  相似文献   

16.
庚子赔款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后,俄、英、德、日、美、法等11个国家于1901年9月7日逼迫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的大宗赔款,总数达4.5亿两,分39年偿付,加上年息4厘,本息共计98200多万两,尚不计地方赔款2000余万两。这是对中国的一次空前勒索;当时清政府年收入才8800余万两,  相似文献   

17.
外籍税务司制度下的中国海关人事制度的特点与弊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外籍税务司制度下的中国海关人事管理制度,在海关建立后前期并无订定的专章,它由历任总税务司仿效西方人事管理制度,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实际体察的需要随时制定单行则例,逐步修改完善,历经数十年积渐而成。它也有个从人治到法治的过程,即从一切按总税务司个人意志办事到一切接章办事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一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陈霞飞主编的《中国海关密档:赫德、金登干函电汇编》(以下简称《汇编》)终于问世,这是史学界值得庆贺的大事。《汇编》收集了1874——1907年34年间,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与其亲信,中国海关伦敦办事处主任金登干之间的全部来往函电,共计3528封信件,4486份电稿,另有赫德与其弟赫政在印藏条约订立期间往来的426份电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海关总税务司募用洋员特权问题新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近代海关总税务司募用洋员特权问题新论詹庆华中国近代海关总税务司募用洋员特权是中国近代海关行政管理权旁落的关键,是半殖民地海关外籍税务司制度得以确立和根深蒂固的保护伞。迄今为止,尽管学界对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作过详尽论述,但是总税务司募用洋...  相似文献   

20.
<正>在晚清和民国时期,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署在近代中国转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工作中形成的大量内部出版物,便成为研究近代中国的经济、政洽、文化、国际关系、生态等诸多方面的资料宝库。长期以来,这些资料深藏在国内外少数档案馆和图书馆,学界不仅难以利用,而且也不知其收藏情况。2001年南京中国第二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