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摘精华     
古代人名的  避讳  名字避讳是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的普遍现象。在我国 ,名字避讳源于周代 ,历史上不同程度地出现过以下几种名字避讳。圣人讳  圣讳 ,指为圣人避讳。圣讳并不像国讳、家讳那样严格、那样广泛。在封建时代 ,既有朝廷规定的圣人讳 ,又有自发的为圣贤避讳。朝廷规定圣人讳 ,最早大概是在宋代 ,当时的圣人的范围很宽。他包括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 ,宋代帝王赐封的“至圣先师”孔子及亚圣孟子 ,甚至还有周公等也列入避讳之列。以“道君皇帝”自称的宋徽宗迷恋道教 ,因此把老子也列入避讳之列。宋大观四年 ,为避孔子讳 ,朝廷规…  相似文献   

2.
十年寒暑磨一剑─—评《太平天国避讳研究》华强避讳是太平天国的一大特色。太平天国避宗教讳,避家讳,避诸王讳……,避讳十分繁琐与复杂,众多的避讳,往往令初涉太平天国史者望而生畏。研究避讳学是一件费时费力、枯燥无味而又难出成果的工作。近十年来,吴良作先生在...  相似文献   

3.
历代避讳用例的数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避讳习俗后来成为一种制度,在中国持续实行了数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王朝易手,皇位换人,但避讳制度却一直延续下来,直到清王朝灭亡,避讳制度才完全消亡。避讳的研究自古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比较重要的成果如清代周广业的(经史避名汇考)、现代学者陈垣的(史讳举例)等,都是避讳研究的经典性著作,其他的论述更多。这些论述在探讨避讳起源、历代避讳的应用及其影响方面都有许多精采见解,可是也有一个共同的不足之处,即对历代避讳用例缺乏量化分析。由于缺乏量化分析,人们对历代遗讳制度的实行情况就没有…  相似文献   

4.
甲骨文、金文、简帛等出土先秦两汉文献里有一些反映避讳心理和人名避讳的材料,它们可以用来进行文史考证。但由于秦汉时期避讳不严、传抄等原因,在利用避讳字考证时还需其他相关材料印证,进而形成完整的证据链以确证。如果找不到其他材料验证、仅有避讳字材料时,也可"大胆立论,慢慢求证"。即使不严整的"此避彼不避"之文字避讳,对文本断代也有价值。分析出土文献中的避讳材料,结合传世文献,我们认为,俗讳(畏惧、憎恶、迷信心理形成的避讳)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敬讳(礼制、政治原因形成的避讳)萌芽于殷商,形成于西周,风行于秦汉及其以降。  相似文献   

5.
<正>天门,因境西北天门山而得名。古为风国地,夏商时为“禹贡九州”的荆州之域。春秋为郧国,战国为楚竟陵邑。秦攻楚拔郧,始置竟陵县,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东皋杂录》解释:“竟陵者,陵之竟也。”即大洪山之陵到此结束。秦汉以降,多为竟陵郡、竟陵县、复州、竟陵府、竟陵州治所;曾几次避讳改为景陵县、州、府。清雍正四年(1692年),为避康熙寝讳(景陵),改为天门县。后历经撤县建市,省辖直管,现成为人口160万、面积2622平方公里的江汉名城、荆楚名珠。  相似文献   

6.
苗族姓氏人名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登记户口的时候,苗族人都用的是汉姓汉名,好象苗族从来就没有自己的姓氏似的。笔者对此颇感兴趣,作了点初步的考察,发现苗族是有自己的民族姓氏的:“子父连名”就是苗族的姓氏标志。在黔东南表现的形式如下:某人之姓氏,即其父辈以上列祖列宗的名字连环。如此就是一大串,有多达一百个字以上的。这么长难以记住,而与自己的名字(子名)连起来的时候,也没法呼唤,起不到姓名的作用。所以,黔东南苗族的姓氏,在实际使用时,就省掉了祖父以上列祖列宗之名,单取父名以为姓。这样,父名冠子名(子父连  相似文献   

7.
余姚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的龚烈沸同志在民国二十年编修的《余姚朱氏宗谱·家传》中,检得黄宗羲为朱舜水的族人朱尧淳、朱雅淳撰写的两篇传记,交由我们考(?),确认为黄宗羲的佚文,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现将点校稿抄录如次: 明庠生惩庵朱君传大房十六世讳尧淳君讳尧淳,字四余,号惩庵,幼有至性,与兄弟就外傅,受夏楚必泣而请代,塾师为之矍然。稍长,从学于鲁庶常,语之以“良知”之旨,即能反己自证。母姜安人,病将革,君祈死神前,安人获愈。父官延平,君相助为理,以致清誉。已而父疽发  相似文献   

8.
把楚君熊氏作为“熊”的图腾,论者甚多,不仅国内,而且日本学者亦有类似的论证。为了深入地探讨这个问题,笔者就曾被学术界引用过的诸家所述,列举如下: 卫聚贤先生在《古史研究·中国民族的来源》一书说:“楚人以‘熊’为名,共三十余人。周人风俗父名子讳,楚不应祖孙父子均名‘熊’,是当以‘熊’为图腾,以某物为图腾,其族不得食某物,食之以犯罪论。《左传》文公元年云:‘围成王,王请食熊蹯而死。’熊蹯即熊掌,为可食物,楚成王被穆王围,愿食熊掌以死,是不愿受被子篡弑之恶名,而愿负自己侵犯图腾之罪,被族人致死。”(载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三册,第56、58页)  相似文献   

9.
也谈“虎子”与“马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文献考证,结合出土虎子器形分析,认为汉魏南北朝墓葬中常见的“虎子”,与唐以后文献中常见的“马子”,当属两种不同器物。“虎子”为男用小便器,而“马子”则为女用溺器。并明确提出,“虎子”在唐代并未因避李虎讳改称“马子”,而是改称“兽子”。  相似文献   

10.
<正>在传世本《尚书·金縢》篇中,周公为求武王病愈而向先王祷告,当言及武王之名时,作"元孙某",伪孔传释曰:"元孙,武王;某,名;臣讳君,故曰某。"(1)与此不同的是,《史记·鲁周公世家》述及周公祈祷时并不避讳,作"元孙王发"(2)。对于这一差异,刘起釪先生也曾注意到,他在总结前人观点时说:《孔疏》:"郑玄云:‘讳之者,由成王读之也。’当谓成王开匮得书,王自读之,至此字改为‘某’,史官录为此篇,因逐成王所读而讳之。"江声、王鸣盛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隋唐时期桂州理定县的建置沿革进行细致考辨,认为兴安县乃隋仁寿初析始安县西南地域而置,大业二年(606)废入始安县,唐武德四年(621)十一、二月间复置兴安县,在县境增设宣风县,贞观十二年(638)又省入兴安县;肃宗至德二年(757)更名"理定",宪宗时因不须避唐高宗讳复改为"治定",后人因唐以降避讳风尚而使"理定"广泛流传在官私史籍中,导致"治定"被湮没无闻。  相似文献   

12.
夏承焘先生《韦庄年谱》(《韦庄词校注》附增订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版)云:韦庄,字端已,属逍遥公房,父韫,祖父撤。为苏州刺史韦应物之后。此系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而定。近读韦庄《浣花集》,见卷二《雨霁晚眺》诗有“仍闻关外火,昨夜撤皇都”句,未避“撤”字。然唐代避家诗之风甚盛,李贺因其父名“晋肃”即不得应  相似文献   

13.
避讳学研究是王彦坤先生的主要学术领域之一。王彦坤先生所编著的《历代避讳字汇典》,填补了现代避讳字典的空白,是迄今为止汇录历代避讳字材料最为丰赡的工具书,可谓禁学利器;而王氏的研究涵及了避讳学的各个方面,尤其在避讳的界定和分类、避讳方法的全面总结、避讳的影响、避讳的利用、避讳字典的编撰等五个方面,都作出了较大贡献,堪称讳史功臣。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古代“讳”之表现形式及其发展概况──郭沫若先生《讳辨》质疑之二李瑾作者曾因随州市擂鼓墩一号墓之国别与年代问题,而涉及过"避讳"观念与习俗在先秦早已出现之事的论证。后又在楚国铜器《中子化盘》的断代问题上,集中论证过此盘的年代乃楚成王十七年至三十年...  相似文献   

15.
诸家对于俄藏敦煌Ф242《文选注》写卷注者、抄写年代多有论列,其论皆据避讳以为说,但结论分歧甚大。又此写本不避唐高宗李治讳,故诸家皆否认它产生于唐高宗李治时期。但结合其它唐写本的讳例及唐代避讳制度与习惯来分析,这个写本符合唐高宗时特殊的避讳实情。再结合写本内容来看,可论定这个写本必是产生于唐高宗时的李善注本,而前此诸家所断之年代皆不可从。  相似文献   

16.
石谷风 《江淮文史》2004,(1):111-122
1919年,我出生于北京,乳名牛儿,取名石振华。1937年,更名谷风。祖父讳山峰、字卓然、号勤堂,在北京教私塾,擅书法、喜收藏书画。父讳呈象、字练之,幼承庭训,通经史,供职北京大学30余年,曾任蔡元培校长的秘书。母张氏讳仙之,通晓诗书。祖籍湖北黄梅,客居北平。  相似文献   

17.
明初功臣吴祯墓文/朱兰霞吴祯(1328~1379年),安徽定远人,初名国宝,为避太祖朱元璋字“国瑞”之讳,帝赐名“祯”。祯与其兄良从太祖起兵濠梁后,并为帐前都先锋。祯在取滁州,下集庆,克镇江、广德、常州、江阴、池州等战役中,因战功显赫,积功由帐前都先...  相似文献   

18.
来函照登     
河南历史学会编辑委员会: 查贵会出版一九八四年第三期《史学月刊》第67页晨朵同志所撰的《秋瑾与陶荻子》一文,其中个别字句发现有错误,即67页第六段“陶大均父陶久芳,字寿宣”,应改为陶大均父陶寿熙字久芳。又第68页陶尚钰念劬信中所述曾雇用日妇藤本迭,应改为藤本逸,并非迭字,接下  相似文献   

19.
读《巴蜀史志》2000年1期老屯的《嫘祖研究的补充意见》(下称《意见》)后,本着还历史本来面目,特提出几点意见:一、赵蕤《唐碑》不避讳玄宗“隆、基”二字,证明《唐碑》确为赵蕤所撰,非《意见》所言伪作:《意见》言《唐碑》中“典礼之隆”、“奠国基”,犯了玄宗隆基之讳,断言《唐碑》为伪作,从而否定嫘祖故里在盐亭。  相似文献   

20.
《建康实录》开篇云:“建康者,本楚金陵邑,秦改为秣陵,(东)吴改为建业,晋愍帝(司马业)讳业,改为建康。(东晋)元帝即位,称建康宫,五代仍之不改。”《晋书》卷一五《地理志下》“建邺”条:“本秣陵,孙氏改为建业,武帝平吴,以为秣陵,太康三年,分秣陵北为建邺,改‘业’为‘邺’……愍帝立,避帝讳改建邺为建康。”《晋书》卷五《孝愍帝纪》:“秋八月癸亥,刘属等达于扬州。改建邺为建康,改邺为临漳。”但诸正史中都有很多对建业、建邺及建康的混用,限于篇幅,兹举数例如下:1.“徐道覆闻毅将至建邺,报卢循曰:“刘毅兵重,成败系此一战,宜并力距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