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泉 《丝绸之路》2011,(10):117-118
作为一种舶来的以培养学生实务操作能力、树立学生社会正义感和公益心为目的的新型法学教育模式,诊所法律教育在我国发展历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亟待解决,需要在明确诊所教育本质与价值的前提下,结合我国实际,通过各种途径克服种种障碍。  相似文献   

2.
宛素贤 《神州》2012,(36):78-78
强化实践性法学教育是法学教育变革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法律的实践特质和法律人才培育的时代要求出发,探讨了实践性法学教育的目标、类型和教学方法等基本问题,指出完善实践性法学教育应当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培养等方面重点突破。  相似文献   

3.
回顾新中国60年法治思想与法学教育发展,两者具有划分阶段一致性的特点,即共同经历了开创时期、中断时期、恢复时期和繁荣时期四个阶段。法学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基础之一,新中国对法学教育在法治建设中重要性的认识有一个逐渐明晰化、具体化的过程。同时,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考察,法学教育为法治思想培育了法律文化基础。转换角度分析,法治人格的塑造是法学教育的目标,新中国在明确法治人格含义的基础上,不断地探索着塑造法治人格的法学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4.
廖梓辰 《神州》2012,(12):9-10
劳动法学有其独立的调整对象和独立的法律部门地位。劳动法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在我国现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我国劳动法律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也亟需提升劳动法学研究和教育水平。现行劳动法学的学科设置难以满足社会对劳动法学研究和人才教育的需求,因此需要适时提高和调整劳动法的学科地位和学科设置。  相似文献   

5.
姚宇 《区域治理》2022,(4):101-104
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结构的变化在深刻地改变着法律人才的培养模式,科技进步带来的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也对传统法学教育提出新的挑战.我国法学教育经多年积累,已逐步形成符合我国立法模式的成熟体系,但在中国完成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进入国际社会中心的国内国际两个背景下,也表现出中国特色元素不彰、理论实践融合不足、问题意识前瞻...  相似文献   

6.
胡磊 《神州》2013,(13):177-17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提出与逐步建立是应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要求的进步。本着从实际出发的态度,中国逐步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应运而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逐步研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化建设的具体实践,是一种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法制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法学体系。"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下对于法制的健全完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研究是将依法治国理念相结合的特色结晶,无论在体系的实践意义上还是在体系的结构上都体现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7.
刘保升  马静 《区域治理》2022,(15):100-10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科研机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阵地,加强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的要求,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教育趋势与方向.为了进一步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化建设,针对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8.
单熙程 《神州》2013,(20):223-223
中国法制史是我国法学教育中必须安排学习的科目,这一科目具有相当丰富的内容,但是对于中国法制史所教育的对象是什么还存在着一些争议,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应当看到,中国法制史所关注的不应当仅限于法律相关的制度问题,还应当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同时,中国法制史也不是一个单独的学科,而是与其他学科,比如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学史有一定的交叉和联系,为了更好的理解中国法制史研究的对象,还应该对中国法律思想史和中国法学史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9.
游治  朱轩放  刘禹良 《神州》2013,(8):147-147
21世纪是对我国法学教育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新世纪,那么我们如何正确的应对挑战、把握机遇,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法学教育能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此,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希望为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开辟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法制史是我国法学教育中必须安排学习的科目,这一科目具有相当丰富的内容,但是对于中国法制史所教育的对象是什么还存在着一些争议,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应当看到,中国法制史所关注的不应当仅限于法律相关的制度问题,还应当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同时,中国法制史也不是一个单独的学科,而是与其他学科,比如中国法律思想史、法学史有一定的交叉和联系,为了更好的理解中国法制史研究的对象,还应该对中国法律思想史和中国法学史进行必要的研究和关注。  相似文献   

11.
胡永恒 《历史研究》2013,(1):178-189,193
中国法律史研究应该走向 "法学化"还是 "史学化",是学界关心的重要问题。法律史学科位于法学学科建制中,长期以来研究主力为法学出身的学者。法学研究者重在对历史进行阐释、惯于演绎逻辑,常以西方法学概念、理论为前提,对中国法律进行评判,因此目前法律史研究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史料基础薄弱、西方中心主义与现代化范式泛滥。近些年大量史学出身的研究者进入法律史领域,为法律史研究带来新气象。基于史学基础薄弱的现状,法律史研究应当走向史学化。在这一前提下,研究者个人应追求法史兼修,学界应加强分工合作。  相似文献   

12.
李其瑞 《攀登》2005,24(4):102-104
法社会学的形成可以说是人们整合以往法律认识的结果。社会学方法在法学田野里的耕耘导引出一种更贴近现实、更具活力的法律认识方式。在法律中认识社会以及在社会中认识法律,这种着眼于法律与社会之间的认识活动,为法学研究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领域。法学和社会学的联姻,不仅使法学理论更具有包容性,而且还为法学研究超越传统提供了综合与多维的方法指向。  相似文献   

13.
从我国大多数高校法学教育现状来看,课程设置上一直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法律教学改革重要内容之一的课程体系改革也就势在必行,如何构建法律专业课程体系的新模式,文章对此进行了一些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4.
《攀登》2015,(4)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法学在发展的同时也不断面临着挑战,这表现在学界对马克思主义法学的片面轻视、马克思主义自身不能完全整合本土法律资源、对法律万能主义的信仰等方面。现代化背景下出现的问题,必须用现代性的思维方式来解决。在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自身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构中,合理借鉴其他学派的观点与方法、有效协调马克思主义法学与本土资源的关系、有效运用多种社会规范共同治理社会,方为解决困惑和问题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15.
法学研究性教学对地方高校培养创新性法律人才,实现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推进法学研究性教学需要地方高校树立研究性教学理念、建设一支高水平的法学师资队伍、完善法学研究性课程体系、构建科学的法学研究性教学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邵健 《神州》2013,(12):105-105
自清末大学堂政法科设立,法学教育随着中国的历史进程已经沉浮了100余年,而法学教育的改革也是呼吁已久的问题,国内的观点大都赞同法学教育的改革方向应为职业教育和有选择的精英教育,但是我们应该明白,社会发展与教育的方向不应该是完全重合的,否则教育必将被发展所奴役,而且法学教育中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战后初期华人社团在新加坡华文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为讨论的切入点,重点分析会馆如何重建或新办学校、筹措资金以及提供师资与领导等方面的活动.本文也将通过详细的统计资料,探讨会馆属下学校的董事、教师、学生及其家庭的社会经济和教育背景,以期厘清华文教育、会馆以及社会经济变迁这三者之间交错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办学思路、办学条件、办学效果、办学特色的评价,是目前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进行定位的主要方法,是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和保障体系的重要步骤,是加强教学质量的一种长效和高效的措施和机制.在高校教学评估过程中,学校档案作为教学评估的基础和依据,在高校评估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在学校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教学评估中,查阅材料将是专家进行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以说,没有学校的档案,就难以进行高校的教学评估.  相似文献   

19.
曾婉军 《神州》2012,(25):49-49
近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各项社会事业也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时期,高校教育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高校的法学教育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法律人才的主要培养机构。但在现阶段,由于主客观原因,高校的法学课堂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将简单分析法学课堂教学现状,然后提出相应的改革思路,希望能对有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清末的沈家本,是名的法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搜集、整理、考订中华法系的相关重要历史献,又系统地研究了欧美的法律思想与法律体系,力主“变法自强”。他长期主持晚清刑法的修订,是我国法制史上由传统法学向近代法学转进的一位重要的枢纽性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