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涛 《风景名胜》2020,(2):0036-0036,0038
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城市建设中,要进一步引入原生态环境景观的概念。为响应“公园城市”建设,城市公园设计需要更加强调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让城市景观与自然发展融为一体,让自然成为城市景观的核心,通过发挥自然环境的生态改善功能,更好地平衡人类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生态价值转换”为核心理念构建新场景,为市民提供更宜人的居住环境,从而让生态价值转换为经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褚金 《神州》2011,(12):161-162
校园景观小品作为高校校园景观的重要形象组成部分,是高校生活环境中不可忽视的景观设计。本文从寒地高校的校园景观小品设计作为根本出发点,对如何在寒地高校校园景观小品的设计中体现高校校园的生态、历史文脉和特色情趣等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为我国今后的寒地高校校园景观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褚金 《神州》2011,(29):161-162
校园景观小品作为高校校园景观的重要形象组成部分,是高校生活环境中不可忽视的景观设计。本文从寒地高校的校园景观小品设计作为根本出发点,对如何在寒地高校校园景观小品的设计中体现高校校园的生态、历史文脉和特色情趣等方面进行粗浅的探讨,为我国今后的寒地高校校园景观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滕飞 《风景名胜》2021,(5):0053-0054,0057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开始关注生态建设,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对于景观设计工作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风景道规划期间存在的技术难点是生态廊道内的风景道规划的关键所在,所以文章在分析时,从实际案例出发,针对技术难点,制定生态廊道内的风景道规划措施,为规划设计质量的提升提供可靠支持,确保项目施工的可靠进行。金山区 2019 年度沪杭高铁(浙江省界 - 松江区界)生态廊道在实际开展期间具有一定难度,同时也要关注铁路安全问题,景观的绿色性,城乡的协调性等各种问题,所以在景观设计过程中,要以专业的视角及战略高度提升景观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前大学校园作为教育场地是全球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校园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现城市不同的地域特色、传承大学校园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等具有重要作用。武汉工商学院校作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校园环境建设的升级就显得尤为重要,校园建设使用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如:面向人群单一、景观节点传统、服务人群功能欠缺、科技创新不足等。本文尝试通过科技创新与景观重组的手法,对武汉工商学院校园入口处、水景处、宿舍入口处等位置进行场地设计,借助科技的力量让校园景观与人产生互动和建立情感联系,设计出更加“以人为本”“生态至上”“形式美与功能美”并重的校园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6.
滨水景观在当今城市规划中的地位越来越重,特别是江南的水环境的建设。本文通过意象分析、滨水景观艺术性的分析、城市色彩意象分析与人文意象分析,初步探求出在江南城市滨水景观中应该将斑块和廊道与城市色彩在设计中灵活运用,并加以整体规划,更好地建设我们江南的城市滨水景观,达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刘世源 《风景名胜》2021,(4):0390-0390
城市景观规范设计建设中,地域性表达对于城市景观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优化城市景观设计中的表达方式,城市景观设计中,需要明确景观材料的设计思路,结合地域性城市景观设计规范要求分析,探究地域性城市景观的设计表达方式,分析城市景观设计的进程。从景观材料的地域发展特性出发,分析如何优化景观材料的应用价值,更好地满足城市地域景观方法规范,明确生态数字化运用方式,达到城市发展所需表达的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8.
沿海景观作为海洋景观与陆地景观的边界,是特色鲜明和空间异质性突出的系统整体。同时沿海地区一直是人类开发较早、人地关系紧密、系统物能交换最频繁、最集中的区域,对海-陆-气系统耦合力和内外营力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因此保持沿海景观的生态整体性尤为重要。研究沿海景观的景观体系和开发利用,目前在我国仍属于薄弱环节。本文评述福建沿海景观分类并概括其生态特征,应用景观生态的原理,探讨福建沿海景观旅游保护性开发模式,构建和谐稳定的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9.
刘威 《风景名胜》2021,(1):0050-0050
设计师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以环境心理学作为设计指导,这样可以设计出更加宜人的室外环境.以环境心理学作为设计指导和依据.文章主要介绍了自然环境偏好的产生机制,同时也提出了在设计风景园林时,以环境心理学为依据提出的设计框架,并且提出了相关措施来不断的优化风景园林设计,将单一景观元素和多种景观元素相融合,将...  相似文献   

10.
马安林 《风景名胜》2021,(2):0029-002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风景园林能美化城市,也推动了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景观的生态设计现如今已经逐渐成为风景园林规划和建设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实际应用景观生态设计时,可直接根据不同的地势、环境等诸多要素,展开合理的景观设计。在设计中,呈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达到和谐共存的状态。通过合理应用风景园林中的景观生态设计,不仅能有效提升国民生活质量水平,还能优化和完善人们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南方十一座旅游名城避寒疗养气候旅游资源评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对人体健康与气候环境作了分析,阐明寒冷气候与呼吸道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道系统疾病发病率、死亡率的对应关系。运用生理气候舒适度指数,对中国南方11座旅游名城的避寒气候作了横向分析比较,得出中国最佳避寒疗养地的区域格局,为开展中国冬季避寒疗养旅游提供了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cultural landscape embodies a dynamic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in which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are seamlessly connected. This paper, drawn from a larger research project investiga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ourism in small coastal settlements, introduces a multi‐method research strategy for interpreting cultural landscapes of tourism. The case study of a well‐known resort area on the east coast of Australia demonstrates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terns in the landscape narrative and patterns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 of small coastal settlements. In Noosa, a distinctive built form has evolved in parallel with the narrative of the place as a relaxed but stylish resort village dominated by nature. Both the narrative and physical landscape have been shaped by local and external processes of constant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with well known Australian and international coastal resorts. The paper illustrates how recurring themes in the local dialogue of place have flowed between key urban design/planning decisions, ephemeral tourism literature, publications, and the perceptions of residents, tourists and key informants as reported in focused conversational interviews.  相似文献   

13.
桂榕  吕宛青 《旅游科学》2013,27(3):37-49
以旅游空间生产为主要特点的模拟的民族文化主题公园和人造景观是后现代旅游的一种典型代表。本文以云南“彝人古镇”为例,从空间生产角度对民族文化旅游所体现的后现代性特征及其社会效应进行探讨,认为“符号表征”与“主客同位景观”分别是民族文化旅游空间客体生产与主体生产的标志性特征。民族文化主题公园成就了存在主义原真性旅游体验,在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自然环境与云南历史文化城镇形象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云南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对当地历史文化城镇的形象构成有着普遍而深刻的影响。考虑自然环境特点的云南历史文化城镇形象设计应遵循尊重和顺应自然的亲和原则,将自然与人文因素相结合的综合性原则,以及将城镇与其所在的自然环境统一考虑的整体性原则。同时要高度关注自然环境在城镇理念形象构成中的重要作用。在城镇视觉形象设计中,要注重城乡景观协调的整体效果,反映其田园山水城镇特色;注重三维景观效果;注重视觉体验的心理特点分析,组织景观层次系列;注重对城镇建筑色彩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城市绿地景观格局研究——以徐州市为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以徐州市为例,选用美国的"快鸟"(Quick Bird-2)卫星图像为主要信息源,建立徐州市城市绿地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选取了绿地景观构成、景观多样性指数、景观优势度指数、景观均匀度指数、斑块密度、斑块数破碎化指数、最小距离指数、景观连通度等景观生态指标对城市绿地景观的结构和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徐州市建成区城市绿地存在着景观结构不合理、破碎度高、景观类型分布不平衡、斑块连通度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徐州市绿地景观建设对策。  相似文献   

16.
姚亦锋 《人文地理》2002,17(4):12-15
自然地理环境早先与现代都对人文传统的景观有很大影响。中国古代风景园林发源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审美选择,进而以顺乎自然的设计指导思想求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标准,更有人与自然相与融洽的审美理想。西方古典园林中人造的几何规则景观超越于一切自然。在现代中国盲目模仿西方城市摩天大楼景观的时候,现代西方城市规划学者正致力于研究中国古代先哲的思想精髓和古代文化遗产,为塑造现代人居环境的自然协调寻找新的灵感启迪。  相似文献   

17.
In 1869, leading members of the Wesleyan holiness movement established Ocean Grove, an oceanfront camp meeting resort in Monmouth County, New Jersey that would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religious resorts in the United States. Scholarship on Ocean Grove treats the resort as a significant example of the spatial preferences and town planning efforts of the holiness movement. Tracing conflicts between leisure and worship, and between the romanticization of nature versus the sacralization of city life, suggests the landscape of the resort emerged as a mediation of these conflicts and provides further evidence for the sacralization of nature as a necessary component in the planning of Methodist and holiness communities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相似文献   

18.
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研究──以皖南三大名山为例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本文分析了名山旅游地的特点和影响其空间竞争的因素,以皖南三大名山为例,讨论了名山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特点和竞争策略。  相似文献   

19.
高峻  裘亦书 《人文地理》2009,24(6):82-85
旅游景区度假村的选址与布局是景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广东南昆山为例,对影响度假村选址的各个因子进行了分析,选取坡度、坡向、景观和交通作为七仙湖环湖地区建造度假村的四大评价因子,并赋予权重。利用ArcGIS软件平台中的ArcMap、ArcScene等组件,借助多种空间分析模块,并通过模拟地形和视角,对5个样区建造度假村适宜性进行定量比较,最后确定3号样区较其他样区在坡度、景观空阔度以及交通条件方面有明显优势,适宜建造度假村,以此验证了将GIS技术应用于度假村选址的可行性,并为旅游开发提供了经济依据。  相似文献   

20.
姚亦锋 《人文地理》2015,30(4):108-115
乡村审美空间蕴含着内在和深刻的人地关系理念内容,比经济效应有更深的自然情怀,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感情基础,也是现代景观规划的重要研究课题。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自然地理脉络破坏对于乡村景观是致命的。探讨以多尺度层面的地理景观建构乡村审美空间:在区域大尺度范围内设计地理视域观赏空间;在镇域中尺度范围内将生态文明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安排在景观空间格局配置中;在乡村小尺度范围内造就素雅含蓄的村落景观。江苏省乡村具有四千年的历史,留下珍贵的人地关系文化遗产和审美烙印。从地理景观形态结构、格局演化进程与机理响应对照乡村审美空间景观,建构和谐安宁的画面境界;最终造就广阔地域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