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中国文化地理学的思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些年的研究内容侧重于讨论地理环境与文化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关文化地理学基础理论或概论类著作,已出版的有《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王星等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文化地理学导论》(王恩涌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等。全面系统研究中国文化地理的鸿篇巨著,一直在人们的企盼之中。  相似文献   

2.
关于出土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佚文《吴问》的成文年代,到目前为止,最常见的说法有两种:(1)作于伍员荐孙武于吴王阖庐之年至阖庐死年之间(公元前512——496年);(2)作于智氏亡至赵、韩、魏三家自立为侯的五十年之间(公元前453——403年)。认为《吴问》是由孙武或其门人完成的。由于这些说法十分流行,目前不少论文和古代史教科书则直接以《吴问》为根据来论述春秋晚期晋国六卿改革田亩制度的情况,以《吴问》所提供的资料讨论孙武的政治思想、军事思想及经济思想。虽然有的同志在讨论《孙子兵法》的成书年代时,也提出《吴问》的成文年代可能较晚,但这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笔者以为,如果《吴问》的成文年代在公元前400年之前,那么,不少史籍上所谓周制步百为亩,商鞅变法始废井田,扩大田制,以二百四十步为亩的传统说法确应推翻并重新认识。但如果  相似文献   

3.
黄明信  申晓亭 《文献》2002,(1):110-122
蒙古历与藏历、汉历三者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复杂关系,这里仅就与蒙古历有关的几个具体问题进行讨论,谈及藏历、汉历的某些原理和方法,包括纪年法、纪月法、纪日法及日月食推算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现代化”与历史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二十多年来,在国际学术论坛上,出现了关于“现代化(或称近代化)”问题的讨论,诸种关于“现代化”的论著充斥于市,形形色色有关“现代化”的理论时有所闻。这种“现代化”论滋生于资本主义世界,流行于西方学者和政客之间。当前,我国人民全力以赴为之实现的“现代化”概念与流行于西方的“现代化”有无本质的区别?如果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曾先后经历过“现代化”,它留给人类的遗产是什么,有无可借鉴之处,要有,又有哪些?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和说明。  相似文献   

5.
冯先思 《文献》2020,(2):171-192
吴梅、王立承皆为戏曲文献收藏大家,其藏品既多且精。国家图书馆藏吴梅致王立承书札五通,于两家所藏戏曲珍本讨论尤多。彼时吴梅刚刚返回南方,在东南大学任教。二人书札南北往还,涉及戏曲文献的评价、收藏之处颇多,可见当时戏曲文献收集之情形,对民国戏曲史研究有重要价值。本文于其关涉戏曲版本之处,略为疏释,于其间戏曲版本相关讨论,或纠其误,或补其缺,并梳理其收藏源流。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宋明道学到王船山那里,心性才与实际的政治操作真正紧密地内在关联起来,并有效地解释实际的历史。本文以船山经学与史论为中心来讨论此点。第一部分讨论其《读四书大全说》、《四书训义》、《周易外传》等经解将心性与政治实践的关联落实于"志"、"量"、"识",以及"心有广大深远之术"。第二部分则讨论心性之学落实于政治的实践者"大臣"身上,并讨论"大臣之道"。"余论"部分会探讨船山在其经学、史论中对于心性之学与大臣之道的思考与其本人在南明永历王朝的刻骨铭心的政治经验之间具有血肉般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依据盘龙城王家嘴遗址地层之间的叠压和各遗址器物之间的演变关系,该遗址中的第一期应以原报告中的城垣和城门叠压或打破的第一期文化遗存为代表;第二期应以原报告中的城垣和城门叠压或打破的第二期、王家嘴遗址第一和第二期、李家嘴第二期和杨家嘴第二期墓葬为代表;第三期应以原报告中的城垣和城门叠压或打破的第三期、王家嘴遗址第三期、杨家湾第三期和杨家嘴第三期文化遗存为代表。其中,第一期和第二期之间应有缺环,而第二期和第三期之间应是连续发展的。其第一期和第三期的相对年代应分别与二里头文化第三期和二里岗下层一期偏晚的年代相当,第二期文化遗存的年代应晚于二里岗H9而稍早于H17,即稍晚于二里岗下层一期偏早。相应地,其第一期文化的性质应属南下的夏文化,而第二和第三期文化遗存则应属于南下的早商文化。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常有一些知识分子或避战乱或厌恶政治的黑暗、或官场失意、或沽名钓誉而隐居于青山秀水之间。这些人,被称作隐士。历史上著名的隐士颇不少。如至死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不肯受封,宁愿被火烧死的介子推,不为五斗米折腰、躬耕南山下的陶渊明等等。《新唐书...  相似文献   

9.
尽管美国学术界已对一批美籍华裔作家创作的文艺作品给予了特定的关注,但这些作品至今仍然没能成为美国文学传统的一部分;大多数美国读者还是把这些作品视为"局外人"或"另类人"的故事.本文试图从审视海外华文文学的角度,对这批作品中的两篇著名小说做一些探讨.本文所讨论的两篇作品分别是谭恩美的长篇小说<喜福会>和汤婷婷的长篇小说<顽猴爷的赝书>.在讨论中,本文将专注于两篇小说所反映的一个海外华人共有的问题,即"文化认同"问题.作为华人移民的第二代,谭恩美和汤婷婷都在其小说中着重表现了中国移民的母体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的对峙,居美华人与其他族群的冲突,以及居美华人自身男女之间、两代人或几代人之间的矛盾."文化认同"的问题就存在或产生于这类对峙、冲突和矛盾中.本文认为,两篇小说不仅揭示了以上种种的矛盾和冲突,而且还都努力为居美华人走出"文化认同"的危机指出了方向,当然两位作者所采用的视点和处理手法很不一样.  相似文献   

10.
覆斗形墓志(或称盝顶形墓志)是中国古代墓志中(特别是北朝中晚期至宋代之间)曾经占据主要地位的一种形制。本文拟就它的形成原因及其形制的意义作一些讨论。由此涉及到对古代墓葬中随葬器物之间相互影响的看法以及对随葬品、墓葬形制与古代思想关系的看法,限于篇幅,不能多举例证。不足之处,敬请师友多所指正。现在所能见到的最早的覆斗形墓志,属于北魏中期。在此之前,墓志外形有小碑式、长方形或方形石板式以及长方形墓砖铭等,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博物馆于1962年在桐城县征集到戴名世遗著《忧庵集》手稿一册,为戴氏旅途中随笔。集中称。余岁岁客游,车马之上,逆旅之间,不便观书则注之。于困呃之余,随笔书一、二条,藏之行笥。或志其本日之所讲说,或追忆其生  相似文献   

12.
作为独立于政府的社会自治领域的NGO,在中国存在的现状以及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由于NGO的存在,不仅关系到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更是决定中国社会民间公益性组织发展方向和未来。  相似文献   

13.
山东沂南阳都故城考古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都故城位于山东省沂南县砖埠乡沂河西岸的孙家黄疃村和任家庄之间。1986年7月,临沂地区文化局、文管会联合对阳都故城进行了考古调查,对阳都故城的文化遗存、古城的范围及沿革有了初步的认识,本文将调查收获简报于后,并就相关问题作点滴讨论。  相似文献   

14.
李宏瑞 《神州》2013,(9):183-183
在素质教育发展的今天,新教改背景下,数学课堂讨论的价值毋庸置疑,然而,目前很多数学课堂讨论中还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一、课堂讨论的参与率低、组织效率低根据我们的听课观察,大部分集体讨论的参与率仅为15%或更低,大部分学生只处在观众的地位,即使是观摩课或示范课,参与率也往往在25%或以下。在多人小组的讨论中,一般只有40%的小组讨论比较热烈,而讨论热烈的小组中也  相似文献   

15.
讨论《西厢记》瓷绘艺术的文章可谓多矣,本文试从舞台演出的角度,释读历代瓷器上所绘《西厢记》画面与同时期舞台演出的关系,探讨活跃于舞台之上的戏曲艺术与瓷绘《西厢记》装饰创作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渭源,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积淀。这是一方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十多处瑰丽景观散布于这奇山秀水之间,或险峻壮观,或秀美幽奇。民间流传的传说故事,又为这里增添了许多神秘、浪漫的色彩。  相似文献   

17.
高梓梅 《史学月刊》2005,(6):116-117
历史人物是人不是神,但进入传说后,却往往有一种神异性,或出身不凡,或智慧超群,或勇力过人。神异性“就好像在信仰与幻想之间,通有一条地下的暗沟,无露于表,且交往于其中”(柳田国男《传说论》,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1页),吸引着听众在体味历史人物的同时体验了人间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战后初期华人社团在新加坡华文教育发展中的作用为讨论的切入点,重点分析会馆如何重建或新办学校、筹措资金以及提供师资与领导等方面的活动.本文也将通过详细的统计资料,探讨会馆属下学校的董事、教师、学生及其家庭的社会经济和教育背景,以期厘清华文教育、会馆以及社会经济变迁这三者之间交错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学术界围绕"中华民族能否复兴"和"中华民族如何复兴"这两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而"历史教育与民族复兴"的关系是讨论的问题之一。基于历史于国家和民族之重要性的认识,学术界特别强调历史教育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作用,认为历史教育是"复兴民族的原动力"或"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并就历史教育怎样为民族复兴服务,展开了热烈讨论。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挥历史教育的培养民族意识、发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的功能,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世界民族研究学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上旬在成都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有100多名,与会者他就以下四个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①各民族(包括种族)之间的关系问题,从政治上分析不同类型国家处理民族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