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季羡林纪事     
明红 《文史春秋》2004,(8):51-54
季羡林老先生的寓所在北大未名湖畔朗涧园13号。他家里除了书,便没有更多的空间了。他是为书而生,为知识而活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生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求知”。  相似文献   

2.
季羡林纪事     
土木 《文史月刊》2004,(12):37-42
季羡林老先生的寓所在北大未名湖畔朗涧园13号。他家里除了书,便没有更多的空间了。他是为书而生,为知识而活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一生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求知”。  相似文献   

3.
季羡林先生,世人称其为“学界泰斗”、“一代宗师”。那是大家对他的尊崇。先生本人不认同,自谦“是一个平凡的人”。但这个“平凡的人”一生与数以百计的不平凡的人有过或深或浅的过从,他们的点滴形象都镌刻在先生的心田上。季先生一向认为“感恩图报是做人的根本准则之一”,因此,在同辈学人中,他写的怀念师友的文字最多,所怀念的师友先后达五六十位之多,其中就有皖籍的胡适、吴作人。“毕竟一书生”——与胡适如果说陈寅恪当年写八行书向北大推荐季羡林是伯乐的话,那么胡适便是善纳千里马的老板。季羡林自然不能忘怀,晚“毕竟一书生”——…  相似文献   

4.
南京电视台“直播南京”栏目自7月21日起连续四天报道了这样一件使人痛心、耐人寻味的事。现年29岁的男青年陈刚自幼就是一名智残的人。在他长到  相似文献   

5.
《沧桑》2004,(4)
“人生生处果难忘”。新绛县阳王镇张村的离休干部仪庚德老先生,将生他养他的张村80年来耳闻目睹的一切,记述下来,自费自编自撰成《张村百年》印刷成书,敬献给他的父老乡亲、兄弟姊妹,以回报养育他的故乡。仪老先生称他所编写的《张村百年》是一部“砖”书,编写“砖”书的目的就在于用它引出“玉”书来。所以自序题为“抛砖引玉”。在书的最后还写到:抛砖引玉聊补白,党支村委示同意,热心乡亲多支持,自撰自编自费梓,期求张村世世好,户赠一册表微忱,不足之处请评点,留传后人回头看。《张村百年》出版  相似文献   

6.
高高的鼻子、厚厚的嘴唇、清癯的面庞、透露着聪颖的目光、和那使人过目不忘的垂肩长发,普通话虽很不标准,却以那坦率的应答,略带腼腆的表情和轻柔的语调,使人感到他很随和亲切。这就是台湾漫画家给我的第二印象。 “一生要做的一件事 就是画漫画” 1948年生于台湾漳化的蔡志忠,从小不仅喜欢看漫画书,还喜欢自己编故事,自己画。15岁那年,他觉得自己“画得和那些已出版的书的水平很接近”了,他试探着将所画的几幅画向出版社投搞。没想到出版社很快回信,称其画得很好,邀其到社里上班,专司漫画。“我在七八岁时就做了人生计划,一生要做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7.
读《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宗勉 《百年潮》2001,(5):71-74
《胡绳论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已于今年4月出版,这是令人欣慰的,虽然伴有一丝遗憾。说“遗憾”,是因为到这本有关《从五四运动到人民共和国成立》一书的遗稿,不能不使人想到,如果胡绳同志生前能指导课题组写完这本书那有多好!再如果胡绳当年能亲笔写出这本书,那当然更好了!可是,“天命”难违,他的工作特别是身体状况使这些都成为不可能。所幸留下了这本遗稿,并且在他走后不到半年就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这多少可以弥补上述遗憾,所以终究是件叫人高兴的事。  相似文献   

8.
林蕴晖 《百年潮》2002,(4):50-54
陈云1978年11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首先提出薄一波等六十一人案、陶铸、彭德怀、天安门事件等六个历史遗留问题,为党中央全面平反历史冤案揭开了序幕,陈云的这一历史功绩早已是人所共知。1979年他又第一个向中央提出,重新复查潘汉年冤案问题,这在有关潘汉年的书中也早有披露,为人们耳熟。唯陈云提议为西路军摘掉“张国焘分裂主义”的帽子这件事,还鲜为人知。请  相似文献   

9.
陈洪起 《文史天地》2004,(10):58-59
唐太宗李世民在古代帝王中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说他雄才大略恐怕不算过分,因为他曾开创了被史学家誉之为“贞观之治”的盛世。据史料记载,唐太宗在位时忧患意识特别强烈,那真称得上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丝毫不敢懈怠。这从他的自悟、自比、自鉴三件细小的事上可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关于“九三居”1995年 ,《广西政协报》副刊上开辟了一个杂文专栏 ,叫“九三居漫笔”。编辑以按语解题 :“九三居”是著名作家王云高对自己居室的自号。此君曾当过南宁晚报编辑 ,与各界群众广有联系 ,笔下充满了民意之声 ,“文革”中因此挨整 ,罗织罪名曰“网罗九流三教 ,占领党报阵地” ,如今拨乱反正 ,他于是变本加厉 ,以此命名他的居室 ,称为“九三居”。自撰一联以咏志 ,文友李雁欣然命笔书之———“胸中四海五湖事 ;座上九流三教人。”如今当了政协委员 ,他索性以九流三教之声参政议政 ,这才开了这个栏目。此栏一办3年 ,发稿百余…  相似文献   

11.
1915年10月25日,中国一代伟人孙中山和当代中国最伟大的女性宋庆龄在日本东京结婚了,这是一件对近代中国颇有影响的事.一位外国作家莱昂·沙曼在他的《孙中山:他的一生及其意义》一书中这样写道,他们“是把爱情的理想同革命的理想结合起来”,点明了孙中山和宋庆龄结婚的崇高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皓 《大江南北》2023,(4):39-41
他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怀着对农民画艺术的挚爱,一辈子做了一件事,这件事一干就是40多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博里农民画艺术。他创建博里农民画院,指导农民绘画。他还创造性地将农民画与刺绣工艺相结合,创造出新的刺绣风格,带领村民致富,绘就醉美乡村。他就是江苏“最美基层干部”潘宇。  相似文献   

13.
人民波兰时期的最后一代领导人、尔后当选为波兰共和国第一任总统的雅鲁泽尔斯基,在他离开总统岗位时曾向世人剖析自己的心迹。说他“怀着最好的愿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诚恳而不张扬地履行自己的各种职责,庄严而有效地代表国家,在国内外,在公开活动和与外国领导人会谈中,努力争取人们对波兰正在进行的变革的理解和支持。”“至于成功多少,任凭他人评说。”自然,历史是公正和无情的,不同的人对雅鲁泽尔斯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但不能不说,至少有一件事,在雅鲁泽尔斯基以其总统名义从事的诸多活动中,他划了一个近乎圆满的句号。这件事就…  相似文献   

14.
<正>《荀子·礼论》载:“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事死如生,事亡如存。”大意是丧礼是用生前的样子去装饰死者,侍奉死去的人如同他活着的时候,对于生死存亡都按照礼的规定来做。“事死如生,事亡如存”这八个字十分精确地概括了中国古代的丧葬文化特征,它以灵魂不死为精神寄托,追求的是对死者生前世界的“镜像”表达,最大程度还原复制生前的物件、场景、血缘关系、精神意志等,为死者打造一个可以继续“享用”的地下世界。  相似文献   

15.
谢虹雯  杨玉珍 《纵横》2013,(9):29-33
君秋同志勇挑重担。负起“音配像”总顾问职责 自1986年有了“音配像”的想法,李瑞环同志一直记挂着这件事。到1992年张君秋同志从美网获“终身艺术成就奖”和人文学荣誉博士学位回京后,李瑞环同志正式告知他“音配像”工作的计划,并嘱托他担任总顾问。  相似文献   

16.
刘路 《炎黄春秋》2001,(10):76-78
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平凡而又忙于事业的人,一般地说,是不大注意自己生活细节的,瀛生就是一个这样的人。走进他那不大的平房里,看到的只有床、桌子和书。至于和“现代化”沾边的东西,像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之类,则一概没有。似乎瀛生并不需要它们。在旁人看来好像过着另类生活的瀛生,对这些,早习惯了。“哈哈,现在的生活,已经是很好了。”瀛生欣慰地说。这确实是真的,对瀛生来说,生活中只要有笔、有纸,有馒头、有开水就足够了。关于瀛生  瀛生是爱新觉罗·瀛生的笔名。爱新觉罗·瀛生,名文蓬,字瀛生。他还有一个名字叫…  相似文献   

17.
《文物》1989年第10期,载有《黑龙江阿城巨源金代齐国王墓发掘简报》。报导该墓棺内夫妇头部后方,置一墨书木牌,“呈长方形,顶端近梯形。正面自上而下墨书‘太尉仪同三司事齐国王’10字,背面墨书‘房一坐’3字,均为楷书,苍劲有力。高66.3、宽23、厚1.8厘米。” 这件墨书木牌,应名之谓“房券”。“坐”原是“座”的本字,《韩非子·外储》:“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但墨  相似文献   

18.
吴江 《世界》2006,(6):61-63
提起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一般都是提“五四”新文化运动,我从梁启超对进代中国新文化的贡献,突然想起中国整个新文化运动以及这个运动究应从何时算起这个问题来, 这当然是一个大问题了。对此,我想我们也应当重新思索。说起梁启超的“新民”文化运动,我认为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梁于1902年写《新史学》一文,提倡史学革命, 这件事至少在学术上的意义不在《新青年》发动文学革命之下,虽然其作用和影响不及后者,因为中国是一个史学大国,史学集中了中国文化思想的精华。另一件事,就是梁启超的“新民说”着重提出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在中国思想界,梁启超恐怕算是最早并最多提“思想解放”的人了,他把思想解放与人的个性解放即人的自由平等直接联系起来,认为培养“新民”必须从此入手。  相似文献   

19.
《南方人物周刊》2013,(45):50-50
黄宗英曾打电话跟陈徒手说:“冯亦代看了你这本书,看哭了。书中说到的这些人都是他的熟人,但你说的这些事他又不知道。”说的是陈徒手的《人有病,天知否》。今年他出新书《故国人民有所思》,讲述12位知识分子接受“思想改造”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消除认知偏差,可以更准确地估算某事的风险 你想象过自己的死亡吗?如果想象过的话,是哪一种死法?别小看这种“想象”。我们在估算风险、做出决策(比如,坐车还是乘飞机)的时候,其实并不是根据“这件事的实际风险人小”来估,而是根据“是否容易想象这件事的风险”来估,这叫“直觉启发式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