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剧运动在桂林魏华龄“五·四”以后桂林话剧的开端话剧在桂林,据参加过“五·四”运动的原广西省立法政专门学校的学生、曾任桂林学生联合会会长的李文钊回忆:当时桂林大中学校学生,出于爱国热情纷纷上街宣传,深入戏院演讲和演剧。有一次广西法政专门学校的演讲队在...  相似文献   

2.
江南水乡,驿路的梅花开了,湖畔的杨柳绿了,可曾经的长校篮、豁爿爿、芦花靴筒……这些岁月里的一朵浪花、一片记忆、一株花木串成绵长的故事,收存在那长长的被小桥与流水装帧过的青石小巷里,收存在水乡人迷离细碎的生活里,带着水乡的娉婷,带着水乡的风韵,和归来的燕子一同回忆那云水过往。  相似文献   

3.
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温州鼓词,有一个俗称《娘娘词》的曲目,是闽、瓯(温州)两地文化激荡的一朵浪花。她具有以下特色:  相似文献   

4.
<正>抗日战争时期,大批爱国进步文化人士来到广西桂林,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桂林成为名闻一时的抗战文化城。1944年4月,侵华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为确保滞留在桂林的爱国进步文化人士安全,中共中央南方局秘密派李亚群到桂林领导革命和统战工作,安排张锡昌、狄超白、邵荃麟等人负责民主进步人士的疏散工作,主要往重庆和桂东两个地方疏散;6月底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生活、读书、新知三家书店从  相似文献   

5.
桂林抗战化运动,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化运动。而在那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中,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戏剧运动的蓬勃发展。对于桂林抗战戏剧运动的研究,学术界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笔拟在借鉴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引入民族主义这一诠释工具,以戏剧运动为中心,对民族主义与桂林抗战化运动之间的关系做一番考察和论述,不当甚或错误之处,恳请方家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6.
《中华遗产》2014,(11):14-16
中国大河日日奔流不息,自远古而始,催生出了一朵又一朵文明的浪花。这浪花里,不仅留下了先民们追逐肥沃土地、樵耕渔猎的足迹,还映射出一座座因河而兴、而衰的国家与都城。人们对水,充盈着太多复杂的情绪,爱与怕、利与害、共处与抗争,矛盾的纠缠中,不仅被塑造了不同的性格与文化,还成就了大量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水利工程。如历史地理学家葛剑雄所言:文明因河流孕育,受河流滋养,随河流流淌,与河流共存。  相似文献   

7.
1938年10月至1944年秋,大批文化名人云集桂林,中国抗日文化运动在此蓬勃开展,新闻、出版、文学、艺术、历史研究、教育和国际交流等事业空前繁荣,桂林因此曾一度被誉为“文化城”,享誉国内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邀请专家学者,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编写“桂林文化城大全”大型系列丛书,它已列为全国社科“八五”计划重点选题之一,并作为纪念伟大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桂林,由于蒋、桂之间存在矛盾这一特殊的政治环境,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统一战线),在一段时间内,文化名人云集,书店、出版社林立,报刊琳琅满目,文化活动高潮迭起,被誉为“文化城”。这是一个独特的历史现象,它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辑录并重温抗战时期文化人、也是这一文化现象的见证人对桂林文化城的论述,对于我们了解那一段历史,认识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肖瑾 《神州》2011,(2):10-10
桂林不仅拥有山清水秀的自然风光,还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桂林石刻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它是传承桂林历史内涵和人文底蕴的重要载体,在桂林石刻的传承和发展中,方信孺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据统计方信孺在桂林留存石刻24件,号称桂林石刻第一人。他钟情于桂林山水,为传承发展桂林历史文化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日本进攻香港,一些在香港的中国文化名人,纷纷逃离,回归祖国。当时茅盾先生也与胡仲持、廖沫沙、以群等人,从香港脱险,并于1942年3月来到桂林。到桂林后,由当时在桂林的中共文化战线负责人邵荃麟将在丽君路自己的住宅(文化供应社宿舍)让了一个厨房给茅盾夫妇居住。与茅盾同住一栋屋的还有金仲华、宋云彬等人。茅盾到桂林的消息在各报纸上披露后,原先在桂林的一些文化界人士:田汉、欧阳予倩、王鲁彦、孟超、艾芜、艾青、司马文森、夏衍等人,纷纷前去探望他。桂林文化供应社负责人陈劭先先生,…  相似文献   

11.
邢泓琳 《神州》2011,(3):100-103
这个新年你看话剧了吗?要是没看那你就OUT了!如今看话剧已经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最佳方式,对于思想更替速度之快,适应新鲜事物能力之强的我们来说,单一地选择一群人去唱歌,吃  相似文献   

12.
应师剧影生涯断忆严恭业余实验剧团中国话剧运动发展到30年代中期,进入了大剧场阶段,开始侧重剧场艺术,提高演出水平,开拓观众层次,从以工人、学生、知识界为主要观众逐步扩向全社会的市民层。中国话剧运动中最负声望的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步上了职业化的道路,于19...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抗战文艺活动纪事[连载④]石雅娟,吴京波7月1日由桂林乐群社文化部编辑、出版的《抗战文化》创刊。7月1日晋绥边区七月剧社成立。7月1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增刊《新华文艺》、《敌后方木刻》创刊。7月1日新四军服务团与抗演六队在青年场联合演出话剧《...  相似文献   

14.
白杨、舒绣文、张瑞芳和秦怡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于重庆、成都大后方话剧舞台上的四位青年女演员。在抗日烽火中,她们正当青春年华,她们的成长,各有特色,或是电影、话剧两栖演员,或是从业余话剧步入职业话剧队伍、或原已是名星而在大后方更上一层楼,或是脱颖而出的新人。她们在四川话剧舞台上饮誉而为“四大名旦”,反映了大后方进步话剧运动人材辈出、众星璀璨的生动局面。 (一) 白杨——“四大名旦”之首。白杨,原名杨成芳,又名杨君莉,(图一) 湖南湘阴(今汩罗县) 人。抗日战争时  相似文献   

15.
2006年,当我们的国家正以和平、开放、合作、和谐的姿态坚定地迈向世界的时候,《风景名胜》悄然迎来沐浴春晖的200期庆典。从历史的大视野看,殊途同归百川入海是人类文明融合的大趋势,而《风景名胜》正是这个大进程中的一个和谐的音符,一朵闪光的浪花,属于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文化力量,她涉及到人类怎样认识、欣赏、保护和利用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这样一个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桂林的抗战木刻运动彦青桂林开展抗战木刻运动的时间,可从1938年底大批文化人云集桂林起,到1944年9月湘桂大撤退时止,前后近6年。6年间,先后有数十名木刻漫画工作者及其他美术家汇聚桂林。他们主要是:李桦、黄新波、赖少其、刘建庵、张在民、黄丹、丰子恺...  相似文献   

17.
北京银行     
《纵横》2009,(3):I0008-I0008
北京银行是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大潮中一朵晶莹剔透的浪花,诞生于1996年,依靠自身努力化解金融风险,坚持准确定位服务首都经济,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战略突破,开创了中小商业银行经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陈丽雅  张倩 《神州》2012,(7):14-14
一位哲学人说过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哲人之言无疑是对宽容最生动直观的诠释。每当想起这番话我不由地想到这样一则事例:  相似文献   

19.
杜军伟 《神州》2012,(19):325-325
经过多年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求索,弄潮于改革的长河,使语文教学绽放出了许多美丽的浪花。语文课堂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就是其中的一朵,折射出不同时期课堂教学理念的不同色彩。?  相似文献   

20.
正桂林袭汇文化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桂林袭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桂林袭汇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2016年初,桂林袭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控股股东陈伟民先生共同出资,成立桂林袭汇文化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设桂林五排河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桂林慧源五排河补水工程开发有限公司两个子公司,注册资金为人民币3.2802亿元。桂林袭汇文化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是为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发展,推动房地产主营业务向文化旅游、物流、教育、卫生等方向转型的需求而组建的,目的是利用陈伟民先生20多年来收集的近7万件涵盖玉器、木器、瓷器、青铜器、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