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冠华和龚澎——我的引路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彦 《百年潮》2001,(6):35-39,52
在人生途程中,我已经走过79个年头,向80、90进军了。饮水思源,我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引路人。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的今天。我的第一个引路人,当然是生我养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生命,也教给了我做人的基本原则:要做好事,要与人为善。从朦胧时代走出来以后,给我引路的,是在抗日救亡中几位先知先觉的西南联大同学,是他们引导我开始接触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人生哲学,迈上了将社会推向前进的道  相似文献   

2.
家父劳健白(字远融)从黄埔军校六期毕业后,即进入军统局工作,与沈醉先生交往笃深,他们有八拜金兰,用沈醉先生的话说:“……我与你父情同手足。”抗日战争时期,军统局内迁至当时的陪都──四川重庆,以缫丝厂一带作大本营,我家则住在沙坪坝。沈醉先生时常来家,当时我还小,仅三、四岁,沈先生一来,就得将我抱在怀中,又是逗、又是哄,我只知道这是父亲的兄弟,我得喊叔叔。谁又知道他就是后来在《红岩》一书中所描写的“杀人不眨眼”的军统头目之一的“严醉”。在我六岁时,父亲奉调至四川宜宾,并于次年再次奉调北上去了东北。至…  相似文献   

3.
《纵横》2007,(8)
救命之恩敬爱的薄一波叔叔仙逝远去,引起我深深的怀念。我们家和薄叔叔家,既是山西同乡,又是世交。我更是从小就与薄叔叔结下不解之缘。在漫漫的人生长旅中,人总难免会回眸那刻骨铭心的往事。我是1947年出生,听母亲黄杰讲,1948年□徐  相似文献   

4.
5.
我国杰出的外交家乔冠华,才华横溢,秉性旷达.浪漫洒脱,豪放不羁,常在饮酒赋诗间写出尖锐泼辣而又诙谐幽默、明快而又活泼的大作。他的文采与风度得到了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赞赏,不但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赢得了国际外交人士的称赞和钦佩。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称他为“才思敏捷,口才雄  相似文献   

6.
胡乔木与乔冠华1939年春,香港出版一张新的报纸《时事晚报》,每天登一篇社论。这些社论是从全世界的范围评述国际形势的翻腾起伏。当时,国际风云尽管千头万绪,但社论却能说得一清二楚。读者阅读之后,仿佛觉得自己置身于一个制高点上,增强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的乐...  相似文献   

7.
学有根底的乔冠华是新中国外交舞台上少有的出类拔萃的人物。早在民主革命时期,他便素有“南乔”之名。其时,乔冠华与在延安的被广泛誉为中共“党内一支笔”的“北乔”胡乔木遥相呼应,辉映媲美,一时传为佳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乔冠华笔耕不辍,毛泽东曾高度评价他写的国际述评,称赞他的某篇文章可以顶得上几个坦克师。后来乔涉身外交界30余年,每每与尼克  相似文献   

8.
杨雁 《贵阳文史》2008,(1):30-35
龚澎,1914年10月10日生于日本横滨,祖籍安徽省合肥市。父亲龚镇洲思想进步,爱好书画,是一位老同盟会会员,参加过辛亥革命,被孙中山任命为陆军第35旅旅长,曾领导过著名的江苏清江起义,有“铁血大将”之称。母亲徐文,是辛亥革命期间著名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黄兴夫人徐崇汉的堂妹。  相似文献   

9.
霍华戈 《神州》2011,(3X):183-183
本文是初中语文《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教学设计,作者力求通过这种设计能够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初中语文教学新理念,即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气势和文采兼备的“五·二○声明”是文革中期阐述中国外交政策的一篇宏文,有谁知,这是乔冠华边饮茅台边执笔,酒启文思,一挥而就的杰作!《乔冠华与茅台酒》中所描绘的种种趣闻佚事,将这位杰出外交家的诗情才情和率真个性刻画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1.
乔冠华是我国杰出的外交家,在他的40多年革命生涯中,执笔写下了难以计数的国际述评和外事文稿。写诗乃是他历经文化大革命的坎坷之后,为遣兴抒怀而作,他从不示人,故外人不得而知。乔冠华晚年,在病中将自己写的35首诗重新抄录,并作注释,留给夫人章含之作纪念。笔者应江苏  相似文献   

12.
1935年8月31日,作为清华与德国方面签订的交换研究生,季羡林与乔冠华同车赴德. 是年,季羡林24岁,乔冠华22岁,论年龄,季羡林是兄长.然而,论学籍,乔冠华却比季羡林高一级,是学长;论身材,也比季羡林高半个头,乔一米八三,季一米七二;论经历,更比季羡林丰富多彩,乔冠华是心怀大志、不按常规出牌的激进分子,光中学就被开除过三次,大学,他先读国文,后转哲学,一度和老乡兼革命家的胡鼎新(乔木)走得很近,毕业后东渡扶桑,入东京帝国大学深造哲学,终因赤色嫌疑而遭“驱逐出境”.  相似文献   

13.
徐庆全 《百年潮》2000,(3):51-55
胡风在离京服刑前致信乔冠华1966年2月11日,胡风曾致乔冠华一信,乔冠华接信后,随即写信给章汉夫、姬鹏飞并转周扬等,附胡风信。现将二函转录于下,并结合有关材料稍加说明。  相似文献   

14.
张平 《贵阳文史》2008,(4):24-27
胡风与乔冠华最初认识是在太平洋战争前的香港,两人正式建立友谊则是在撤退到重庆以后。胡风还记得,自己与乔冠华的初次见面。那是在一次迎接经济学家陈翰笙博士的茶会上。这次茶会是由乔冠华出面布置招待的,这时的乔冠华年轻干练,富有活力。不过胡风对此印象不深了。真正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当天,乔冠华设法营救胡风。在那大动乱的日子里,乔冠华不顾个人安危,  相似文献   

15.
茆贵鸣 《文史春秋》2005,(11):21-26
一位是有着“中共第一枝笔”之美誉的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胡乔木,一位是有着“外交才子”美称的著名国际问题评论家和世界一流外交家乔冠华。这两位为世人所耳熟能详的中共才子,都深得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赏识。毛泽东曾用“靠乔木,  相似文献   

16.
坏叔叔     
大姿 《南方人物周刊》2013,(17):111-111
到了大学住集体宿舍,女生卧谈会开起来,才发现竟然几乎每个舍友小时候都被性骚扰过,程度不同而已。科度最轻的足遇见露阴癖。宿舍8个女生中,有7个都遇见过,统计下来,第一次遇到的时间集中在我们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二年级之间。我个人遇到的有两个印象极其深刻,  相似文献   

17.
汤雄 《炎黄春秋》2002,(8):25-26
听说原外交部长乔冠华就安葬在我们苏州的东山华侨公墓。我怀着对这位国际外交舞台上风云人物的敬意,捧一束鲜花向他走去。要不是当地文友的陪同,我可能找不到他的安息之地。因为墓地实在不为人注意,仅占地16平方米,掩映在一片苍松翠柏之中。四周没有栏杆、供桌,更没有石狮围墙,  相似文献   

18.
对于远去的历史和人物.今天理应有更多的客观与宽容。有人说“乔老爷”毁于“两位小姐.一段婚姻”.权力往往令人愚蠢.爱情似乎也未必能使人聪明。究竟是卿卿误我.还是我误卿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1948年3月,在香港的中共文化战线的领导人乔冠华等创办了《大众文艺丛刊》,发起批判胡风所谓“主观战斗精神”的思想,在中国进步文坛引起一场重大而激烈的文艺论争,又间接地引发了胡风1954 年上书中共中央的“三十万言书”,进而酿成“胡风反革命集团”冤案。乔、胡本为至交,缘何龃龉分道?“文艺论争”中政治色彩几何?详情请看《文艺论争中的乔冠华与胡风》。  相似文献   

20.
一位是有“中共第一枝笔”之美誉的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胡乔木,一位是有“外交才子”之美称的名国际问题评论家和外交家乔冠华。这两位为世人耳熟能详的中共才子,都深得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赏识。两位盐城老乡曾相继步入清华园,由相识到相知,从此结下深厚的革命友情。他俩后来长时间失去了联系,未料竟不约而同地同时用起了“乔木”笔名!由此,他们便给日后中国的坛和政坛留下了一段关于“乔木”重名的趣事佳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