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淮安地区的天妃宫最早建于南宋,来源于福建籍军士征戍两淮的地域流动,此后天妃宫庙在淮安地区的空间展布与当地河道变迁密切相关。山阳、清河的个案研究表明旧城天妃宫曾作为一亦游亦祀的胜境,国家漕粮的转运导致了淮安地区天妃信仰中心的转换,清口惠济祠逐渐成为运河沿线的重要天妃宫庙,从天妃宫到惠济祠的转移,与山阳、清河城市变迁的轨迹基本一致。官方对天妃神灵的标榜和塑造,使惠济祠内呈现泰山娘娘与天妃混祀的信仰生态,而对其庙会的分析则显示出民间信仰意涵的延展。  相似文献   

2.
<正>抚州玉隆万寿宫处于抚河冲积平原上,北面40米是城市主干道大公东路,东面距G316国道200米,西边距抚河150米,南面50米是占地24亩的月池(图一)。玉隆万寿宫,坐西向东偏南30°。整组建筑由前庭、石门坊、乐楼、前厅、南北耳楼、旌阳祠、火神庙、文兴庵和后楼阁九部分组成,纵长94.5米,左右两翼以万寿宫前南北向的甬道为界,前半部分两侧各有厢楼七间,后半部分南有火神庙、道长精舍;北为文兴庵。总占地4125平方米,建筑面积4375平方米(图二)。文兴庵,为玉隆万寿宫的一组建筑,依于万寿宫旌阳祠之北,整组建筑已经坍塌,唯存后殿北厢房小部分大木构架露天而立。在与北厢房共用的墙中间开有一门,门已封闭,在门顶上壁正面刻有"文兴庵"三个大字。从地面遗址勘测,  相似文献   

3.
一则珍贵的碧霞元君信仰史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宏伟 《民俗研究》2004,(3):186-187
灵应宫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区灵山大街中段,原名“天仙祠”,创建年代无考,主祀泰山圣母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奶奶”。明万历年间奉敕拓建,赐名“灵应宫”,取灵应昭昭、有求必应之意。由于历史原因,解放后灵应宫被工厂占用,遭到严重破坏。2002年泰山管委、泰安市文物局为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投巨资对灵应宫进行维修。  相似文献   

4.
宜宾城西北隅的岷江南岸真武山上,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群古建筑,红墙青瓦,掩映在三峰绿树丛中。 明万历初,四川巡撫曾省吾征川南都掌蛮获胜,为标榜战功,托词真武帝曾助其师,大兴土木,在宜宾城外师来山上修真武祠。以后又陆续修建十多座宫观庙宇,使之成为川南道教名山。 真武山古建群在建国前后均有毁坏,尤其在十年动乱期间,拆毁倒塌不少。现仅存元极宫、斗姆宫、文昌宫、三府(君)宫、地姆宫五座庙宇。其中,元极宫的真武殿、祖师殿、望江楼,与斗姆宫的前殿系明代建筑。从几座殿宇的坊铭、梁记和嘉庆《县志》记载,真武殿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  相似文献   

5.
叙永春秋祠,座落在叙永县城西盐店街,是一座古朴典雅的古代建筑,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内玲珑剔透的木雕艺术琳琅满目,真可以称为木雕艺术之宫。叙永县古称永宁府,是川盐运销云南、贵州的重要口岸。这里外地盐商云集,纷纷开设商号,组织邦会,修建会馆。清光绪十年,陕西盐商,约集山西、江西盐商成立西邦(因为这三个省的名称都有个“西”字)几乎垄断市场。他们为了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商定将盐店街的关帝庙改建为春秋祠,供奉关羽,作为西邦会馆。为了筹集经费,  相似文献   

6.
1888年由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广雅书院原有两祠,一曰岭学祠,为“礼宋儒诸贤之所”(台湾著名学者苏云峰先生语);二曰濂溪祠,属专礼周敦颐之所。岭学祠在书院西北,濂溪祠在东北,从坐向看,位居岭学祠上;岭学祠为礼众贤之所,濂溪祠为礼  相似文献   

7.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东巡途中驾崩,赵高、李斯、胡亥策划沙丘政变,将棺载在辒凉车中,经直道返回咸阳。随后胡亥即帝位。这是秦二世胡亥经行直道的明确记载。秦二世元年(前209),由李斯、冯去疾等随从往东方巡行。"遂至辽东而还""还至咸阳",很可能再次行经直道。致使望夷宫之变发生的"二世梦白虎啮其左骖马"及"斋于望夷宫,欲祠泾"事,或许也与直道交通有关。  相似文献   

8.
《开封府题名记》原在北宋开封府署,明末河水淹城,府署圯坏。清初,迁开封府署于今开封县街,在府署前建包孝肃公祠,移《开封府题名记》于祠内。民国初年,废府存县,开封府署改开封县政府,祠仍存。解放后,开封建市,县级机构迁出市区,原府署改为小学,祠被圈入市人委院内。文化革命中,因修人防工事,《开封府题名记》及《开封尹题名记》被置大街上。《开封尹题名记》被破坏,《开封府题名记》由开封市博物馆运回,现存该馆碑林中。  相似文献   

9.
宝元元年(1038),夏主元昊立国伊始就到西凉府祠神。元昊祠神的地点在圣容寺,除礼佛祭祀和祭拜祖先外,更重要的是以祠神之名对西凉府进行战略部署,祠神活动背后有着强烈的军事意图。  相似文献   

10.
蒙山位于山西省太原市的西南部.距太原市区约15公里。蒙山,山势巍峨、树木葱茏、溪水潺潺。“蒙山晓月”是晋阳外八景之一。 蒙山是古晋阳佛教重地和避暑胜地。古开化寺、甘泉寺、圣寿祠、北汉皇帝刘继元避暑宫等古迹遗址就掩隐在这片清山绿水之中。  相似文献   

11.
贞女祠的正式名称是孟姜女庙,据有关文献记载,历史上我国建有贞女祠的地方就有十余处。如陕西铜川、河南杞县、山东长清、河北安肃(今徐水)、湖南澧县等地都曾经建有贞女祠,由于年久失修或毁于兵燹,均已荡然无存。目前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贞女祠,坐落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城东13华里的望夫山上。据说这座贞女祠建于宋代以前,因史志上没有留下任何记载,祠庙最早建于何时已无从查考,这座贞女祠  相似文献   

12.
高丁 《贵阳文史》2003,(2):50-51
阳明祠于1981年由贵阳市政府公布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又将其公布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经人民政府批准划定了阳明祠的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占地约43,700平方米,包括扶风山(俗称螺蛳山)王阳明先生祠、扶风寺、尹道真先生祠。建筑面积约为4,162平方米,构成现在的扶风山景区。“阳明祠”亦是上述两祠一寺的统称。  相似文献   

13.
烈士祠与民国时期辛亥革命记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各地将传统的昭忠祠等改建为纪念辛亥革命先烈的烈士祠,由此,烈士祠(或忠烈祠)成为辛亥革命记忆的空间.作为国家祭祀革命先烈的场所,忠烈祠或烈士祠在民国时期辛亥革命纪念空间中占据重要地位,且逐步被纳入国家祭祀体系,具有神圣的定位.民国时期的烈士祠虽然保留着传统祠堂的形式,但其纪念仪式、内部陈设既...  相似文献   

14.
<正>泉州府文庙旧有乡贤祠,在明伦堂之东(址今华侨大厦内),宋泉州知州真德秀创建。初名"忠孝祠",仅祀唐义阙林攒、宋皇城使苏缄二人,以后泉州地方忠臣孝子相继入祀。明嘉靖三年(1524)改称"乡贤祠",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计祀乡贤197位。  相似文献   

15.
“天生一个龙麟宫,无限风光在其中。”恩施“龙麟宫”是新开发的一珍奇旅游景观,位于思施市西郊高桥坝的出水洞(麒麟溪)内,距市中心仅8公里,恩利公路从洞前穿过。 “龙麟宫”景观融山、水、石、洞于一体,由出水洞、水洞、迷津洞三洞立体构成,分“洞外游”与“洞内游”两部分。当你驱车来到公路边上的停车场,马上会被洞口那  相似文献   

16.
新建怡亲王祠。津流脉脉斜,(杜甫)水溜滴金沙。(宋之问)一径入溪色,(钱起)千林发杏花。(陈翥)岩廊初建刹,(羊士谔)灯火是谁家。(李商隐)延颈天末。(刘长卿)潮回动海霞。(马戴) 恰贤亲王祠佳气翊亲王,(张祐)哉掩汉庄。(韩王元嘉)山河扶绣户,(杜甫)宫馆耀神光。(羊士谔)运偶唐虞盛,(裴度)恩沾士庶康。(张叔良)欲传清庙略,(孙逖)拜手颂灵长。(储光羲)  相似文献   

17.
丽宏  安娜 《丝绸之路》2007,(4):74-75
波茨坦:塞琪琳霍夫宫、无忧宫有幸遨游德国,第一站就去了波茨坦。波茨坦不是一个大城市,世人对它熟悉,是因为二战结束时同盟国和苏联的国家元首曾在这里签署了著名的《波茨坦协定》。  相似文献   

18.
正明朝崇祯十四年(1641年)冬,范志完到任山西巡抚,崇祯十五年(1642年)六月,升任兵部左侍郎离开山西,在任山西巡抚时间不到一年。在此期间,范抚台在繁忙的公务之余访贤吊古,赤子之情遍及山西各地,留存至今的仍有四处碑石,分别为平陆傅相祠"傅崖"题记、绛县文庙"绛侯封邑"题记、襄汾张良祠"留侯故里"题记、长子灵贶王庙"紫云山"题记。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二月,范抚台因抵抗清军不力被明思宗朱由检下令斩杀于北京西市,令人唏嘘不已。  相似文献   

19.
德阳文庙(即孔庙)始建于南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当时在城东。明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年)迁建于城南。据清代嘉庆20年初版的《德阳县志》记载:明代的孔庙名为“学宫”,有大成殿三楹,东庑三楹,西庑三楹,崇圣祠三楹,还有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棂星门、节孝祠、孝子祠、宫墙、明伦堂等建筑。明成化12年(1476年),提学唐振增修过一次,宏治元年(1488年),知县吴淑重修,万历三年(1575年),知县傅孙顺补修戟门、名宦、乡贤祠。清顺治18年(1661年)知县李如析重建孔庙。康熙44年(1705年)大规模修整,修“启圣祠”。乾隆五年(1740年)、10  相似文献   

20.
正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后母戊鼎"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最大青铜器,该器体制雄伟,纹饰庄严,为国之重宝。鼎腹内壁铸有三字铭文"■",这三字又见于甲骨文。其中"■"可作"■""■"两种字形。罗振玉将"■"释为"司",并怀疑该字为"祠祀"之"祠"字(1),商承祚将"■"释作"祠",认为只是省了"示",与"祖"作"且"意同(2),郭沫若将"■"释作"司",认为乃假为"春祭曰祠"的"祠"(3)。以上三者将"■"释读为"司"或"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