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喇家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这里有我国惟一的史前灾难遗址;●这里发现了中国第一大磬——黄河磬王;●这里发现了国内最大的玉刀;●这里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碗面条;现在,就让我们——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部,有一个面积约60平方公里的三角  相似文献   

2.
《美国毒品和毒品政策文献史》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勇安 《世界历史》2004,2(3):120-122
早在1 9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的卫生官员们就开始使用简单的统计方法对辖区内的毒品使用状况进行研究。但是,真正地从历史的视角来研究美国毒品问题和毒品政策的首部历史著作要数查尔斯·特利与米尔德里达·佩兰斯在1 92 8年合著的《鸦片问题》①一书。其后,随着美国吸毒问题的日趋恶化,这一问题也备受关注,并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显学,新的论著不断涌现。哥伦比亚大学“国家成瘾和物质滥用中心”的高级研究助理史蒂文·贝伦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于2 0 0 0年编著并出版了《美国毒品和毒品政策文献史》②一书,这是以文献史的方式来研究美国毒品…  相似文献   

3.
在学术研究中,通过查阅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志书,发现地方志编修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毒品问题是近现代中国一个相当严重的社会问题,但有些毒品泛滥严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志在毒品问题的处理上,或轻描淡写,篇幅十分有限;或分散记述,内容不够集中,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显得分量不足;或在处理烟毒问题时或泛泛而谈,一笔带过,甚至避而不提。第二,“报喜不报忧”的修志态度,违背了地方志编纂要全面、客观的原则。地方志的编纂应切实做到存真求实,确保质量,全面、客观地记述,使各地的地方志成为系统地记述各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更好地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2000年6月28日是“国际反滥用毒品”十周年纪念日。1991年6月 ,联合国为了纪念“6·26”国际禁毒日四周年 ,决定发起“国际反滥用毒品十年”活动 ,主题是 :一致反对毒品对人类的共同威胁 ,从1991年至2000年的十年里 ,全球进一步加强国际、地区和各国之间的反毒合作。也正是十年前 ,由于受到国际毒潮的影响 ,由于临近国际毒品重要产地“金三角”的特定地理位置 ,贵阳市没有能够幸免汹猛的毒潮冲击 ,出现了毒品传播。初始 ,市委市政府就高度重视这个危险的信号 ,遵照国家禁毒委员会提出的“三禁并举 ,截流堵源 ,严格执…  相似文献   

5.
“康华丽”号罪恶深百年国耻由此生●●■文/高晓星“康华丽”(Cornwalis)号风帆巡洋舰,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期英国侵华部队总司令兼海军侵华舰队司令威廉·巴尔克(WiliamParker)海军少将的旗舰,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包括割让祖国领土...  相似文献   

6.
罂粟种植与人类文明相伴而生。随着世界交往的不断扩大以及地区性交往向全球性交往的转变,罂粟种植与鸦片的使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阿富汗出现鸦片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阿富汗毒品问题产生,在此后20余年的内战中毒品问题进一步发展,对阿富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诸层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对国际社会形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阿富汗现代化的挫折是毒品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阿富汗独立不结盟地位的丧失是毒品问题形成的直接原因,适宜的气候条件则是毒品问题形成的必要条件。从历史发展的视角来考察,阿富汗毒品问题的解决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只有在国际社会通力合作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7.
余玮 《神州》2003,(10)
●从政并非自己的初衷,大学毕业时就曾梦想做个水电专家。●不论到哪里都是“最年轻”,但他的优势不只是“年轻”。●庄重、稳健、儒雅、谦和、实干,是这位平民领袖的本色。  相似文献   

8.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由向中国输入鸦片逐步发展到在中国占领区大量种植鸦片,1936年前后蒙疆地区被强迫大面积种植罂粟。1939年到1945年,日军和伪政权通过调整鸦片政策,实行清查制、“大鸦片政策”,致使蒙疆地区鸦片烟毒极度泛滥。日本侵略者利用毒品这把双刃剑,在把中国人变成“东亚病夫”、“大烟鬼”、亡国奴的过程中,不断膨胀着长期占领中国、奴役中华民族的狂妄野心。一方面制造着荼毒生灵的罪恶渊薮,一方面满足着侵略者掠夺占领的强盗欲望。日伪在蒙疆推行的毒品政策,是蒙疆烟毒的祸根,是日军在精神上侵华、彻底灭亡中华民族“国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颜荻  王铭铭 《南方文物》2024,(1):118-121
<正>人从何而来?世界的起源是怎样的?诸如此类的问题不仅自远古时代便回响于各文明深处,时至今日,也继续深刻影响着我们对自身以及对世界的理解。从个体层面上讲,起源是一个生命的诞生,是它“来到-世界-之中”的过程。这天然是一个存在论难题,从“不存在”到“存在”,生命只有经历一次谜一般的突破性跨越,才能从空洞的无变为实存的有。从世界或宇宙层面上讲,  相似文献   

10.
国民党训政制度对孙中山训政理论的继承与背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大华 《史学月刊》2004,2(8):52-56
国民党的训政制度与孙中山训政理论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既有继承的一面,也有背离的一面,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概而言之,在“革命程序论”上,继承了孙中山关于从“军政”到“宪政”之间要有一个“训政”过渡期的思想,而背离了他在革命程序论中提出的训政时期所应实行的政治经济主要任务的主张;在“以党治国论”上,继承了孙中山在中华革命党时期提出的以党权代替政权的思想,而背离了孙中山1924年前后对“以党治国论”的修正和完善;在“五权宪法论”上,形式上搞了一个五院制的国民政府,但在实质上则背离了孙中山提出的权能区分、人民有权、政府有能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晓农 《文史精华》2003,(2):16-24
●发生在1930年12月的整肃“AB团”的“富田兵变”,是红军历史上最大的冤假错案。“AB团”本是一个在北伐战争期间由蒋介石授意、江西国民党右翼分子成立的反共组织,仅仅存在3个月便在共产党的打击下烟消云散了,然而后来却在红军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在《端由来去“AB团”》一文中,对此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作了追根溯源。  相似文献   

12.
所谓“球籍”问题,应当是指一个制度在人类社会里的生命力问题,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问题,一个民族在地球这颗行星上的生存价值问题。这个问题,自鸦片战争失败,中国人睁眼看世界、挥泪省自身之后,从林则徐到康有为,从孙中山到毛泽东都为之忧虑的问题。1956年,毛泽东在八大的预备会议上谈到中国的“球籍”问题时说:“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十年、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象个什么样子,就要从地球开除你的球藉。”  相似文献   

13.
佚名 《湖南文史》2009,(7):10-11
缅甸政府在与这支国民党残军几次作战败下阵来后,向联合国控诉:“他们是一支拥有美式先进装备,有着十年军阀混战,八年抗日战争,三年内战经验的部队。”“金三角”北起中缅边境,西到萨尔温江,南至泰国清迈、清莱山区,东抵湄公河老挝丛林,像一个倒置的大三角,面积20万平方公里。作为全球毒品重要的生产基地,这里闻名遐迩。这个位于泰国、缅甸、中国、老挝交界之处的地区,除了有毒品,还有另外一群被遗忘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14.
抗日根据地禁毒立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齐霁 《抗日战争研究》2005,1(1):127-154
抗战时期,日本侵略对中国肆行毒化政策,造成沦陷区毒品严重泛滥,也致使抗日根据地毒品问题日趋严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政府,为了粉碎日军的毒化阴谋,肃清根据地内的毒品犯罪,相继制订和颁布了一系列禁毒法规。这些禁毒法规比较完整、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禁毒政策,内容涉及禁种、禁贩、禁售、禁吸等方面。抗日根据地禁毒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禁毒政策在根据地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根据地内的各种毒品犯罪活动;促进了根据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根据地人民的健康水平,从人力物力上支援了抗日战争。  相似文献   

15.
面孔     
陈炳锡“世界头号冰毒大王”被判死刑12月18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陈炳锡制造冰毒12.36吨,以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及偷越国境罪一审判决陈炳锡死刑,同时他的妻子被判有期徒刑11年。陈炳锡,1956年出生,在成为“冰毒大王”之前就一直在从事毒品生意,起初贩卖的是传统毒品  相似文献   

16.
<正>一只虾,一个产业,红火了一座城,创造了“小龙虾、大产业”的传奇。传奇的书写,得益于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持续不断的创新之举。功不可没的,是小龙虾养殖模式的实践创新。从“虾稻连作”到“虾稻共作”,乃至于“虾鳅稻”“虾龟稻”……“虾+N”各种模式的创意搭配,让世世代代生活在潜江这块热土上的农民,插上了致富的翅膀。一个外来生物,经过30多年的培育,现在成为集农业、工业、服务业为一体的三栖“明星”;一只稻田“害虫”,仅仅在江汉平原的潜江市就衍生出六家产值过亿、数十家产值千万的企业,解决10多万人口就业。从种植、养殖,到加工、贸易,再到精深加工,层层赢利、环环增效。在土地细碎、成本高企、劳动力短缺、环境污染等不利因素的掣肘下,“中国小龙虾之乡”湖北潜江书写了一部厚厚的市场传奇。  相似文献   

17.
魏立向 《神州》2012,(3):385-385
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教学?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作过很通俗的解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学业上有收获,懂了、会了,产生兴趣了,问题就是这么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18.
海瑞在南京     
海●瑞●在●南●京海瑞(1514-1587),字汝贤,又字开国,是我国封建时代能够为人民做好事的难得的清官之一,也是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因为他为官清正,为普通百姓平了不少冤狱,民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和故事,被百姓誉为“海青天”。海瑞四岁时父亲...  相似文献   

19.
姚昆兰 《云南史志》2000,(1):50-52,58
近代以来,云南一直是鸦片泛滥的重灾区。据史料记载,清季道光年间,云南“广种罂粟,熬烟者日多,贩烟者日繁,吸烟者遂日众,是此等浇风,惟该省为甚”。①人民国后,由于政府在鸦片问题上时禁时弛,导致鸦片始终未能根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云南已成为毒品与反毒品斗争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20.
“群众”概念在近现代经历了从否定性涵义到肯定性涵义的转换,同时近现代历史客观上也显示了“群众”作为集体的力量和作为社会历史创造者的能量,但其间也凸显出对于“群众”的双重态度和矛盾心态;从另一层面而言,在历史文本和叙述中呈现出来的“群众”概念基本上是一个对象性、客体性概念。这些因素形成了近现代群众观念的内在张力。考察汉语语境中“群众”概念的源流,分析形成群众心理和群众意识的社会基础,认识其历史与现实问题,对当代社会确立公民主体性意识,避免西方现代“无(非)主体性”大众社会问题,促进现代“群众”承担社会主体性义务、责任和使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关键问题在于“群众”及其意象从对象(客体)性境遇,到“群众”或“人民”自身的社会历史主体意识及相应社会责任、义务自觉认同的转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