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人笔记中许多有关唐五代的科举史料,这些史料是如何采择而来的?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笔者从文献学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这些史料主要来源于唐五代人旧籍和“父史师友相与谈说”,金石碑刻等;其特点是兼有辨证考据,考镜源流,借古喻今;具有纠正史之误,补正史之阙等价值。  相似文献   

2.
徐松岩 《世界历史》2002,11(4):111-114
徐晓旭博士在《世界历史》2 0 0 1年第 5期发表《对〈奥克叙伦考斯出土的希腊史〉中一则史料用法的商榷》 ,对拙作《关于希腊奴隶制的理论和实际》(《世界历史》2 0 0 1年第 1期 )所引一则史料 ,从原文加以考证 ,对拙作的用法提出批评和异议。其主要观点是 :1 .敌对国家之间不可能做奴隶买卖 ,底比斯人不可能从雅典人那里买奴隶 ;2 .底比斯人从雅典人那里没买奴隶 ,而是买的家居设备和建筑材料 ;3.说拙作把“战俘奴隶的买卖” ,误当作“家养奴隶在经济压力下买卖” ;4 .徐文认定《奥克赛林库斯希腊史》(XII .4 )中的an drapoda…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史研究中的文献史料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史研究需要搜集、整理、考证和利用文献史料。搜集史料要求“全”,整理史料要求“实”,考证史料要求“真”,利用史料要求“准”,这些直接关系到所出研究成果的科学水平和学术质量。当代中国史文献史料类型多种,既包括有关的文件和档案、文集和文稿、报纸和新闻稿、定期刊物、纪实和回忆、资料汇编,又涉及地方史志、史学史料、国外资料、批判研究资料。就此文献史料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考察和具体分析,可加深对其真实性、政治性和现实性的认识。建国后,学术界十分重视当代中国史文献史料工作:搜集相当广泛,整理比较系统,考证多有创新,利用成效显著。倘能对此丰富实践继续给予理论上的总结,无论对于当代中国史文献史料学的学科建设,乃至当代中国史研究的深入和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爽 《文献》2020,(3):4-9
本专栏收录8位青年学者的研究论文,时间跨度从南北朝至明代,涉及史料体裁包括了官私史著、文集表奏、碑刻墓志等,虽考察对象不一,切入角度各异,基本都是以史料的文本辨析为手段,以探究史源、明晰流变为旨趣,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历史文献研究的新取向。一、采摭旧文:传统史籍中的源与流重视史源,强调史料文本的原始性与可靠性,是当今文献整理与史学研究的共识;但在中国古代,史学著作的撰述却往往并不讲求所谓的“原创性”,通过“采摭旧文(闻)”的方式,不做说明地抄撮转引乃至删削修改其他史传中的文字,是司空见惯的寻常操作。  相似文献   

5.
修昔底德的史著以叙述伯罗奔尼撒战争为主要内容,涉及希腊世界主要城邦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以及海陆交通等方面丰富多样的史料。修昔底德按照自己处理史料的原则,对于战前史和战争史本身的史料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战前史料的选择和考信方法主要采用比较考异法和反溯法;对于当代史料的选用及考信方法主要采取实录法、辨异法、推测法、纠错法、隐微法等五种。修昔底德貌似如实直书的表象背后,隐含着名副其实的“修昔底德陷阱”。  相似文献   

6.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是当代《左传》研究的扛鼎之作,是学者研读《左传》的重要参考。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其引文亦存在不少疏误,而其中尤以引书之误为多。文章通过对“杨注”引文的仔细研读,发现其引书之误有76例,并将其归纳为六大类:书名误;作者误;引书简称误;混淆同作者著作误;因简称相同而混淆作者之误;其他等。对“杨注”疏误之处进行勘误及考证,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杨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中国移民史》列有109个唐宋湖南移民实例,本文对其中在史料和史实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的65例进行了考校,并归纳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对史料的理解与引用有误。这主要表现为一人误作二人,甲卷引作乙卷,姓名张冠李戴,牵强列入或列之无据,将移民与移民后裔相混淆,以及有关移民迁移的时间和地点等方面的问题。二是没有考察史料的史源。这主要表现在:引用后人史料,没注意到前人文献中已有相同的、甚至更为可靠的史料,没有甄别第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没有考察相关史料,对引用史料中所提供的一些有关移民信息的线索没有追根溯源、旁征侧证。  相似文献   

8.
当代考证学的高峰——追怀罗尔纲先生祁龙威考证,或言考据,是我国传统的治学方法。历史研究者必先占有史料,而考证乃是占有史料的方法,它包括搜集史料、比较史料、归纳史料等过程。考史之学盛于宋,若司马光撰《通鉴考异》;大盛于清,若阎若璩撰《古文尚书疏证》,...  相似文献   

9.
清代的辽金史学是清代史学的重要篇章。由于满族与契丹、女真族均崛起东北,尤其是满族与女真族的渊源关系,加之清代中期以降边疆史地学的兴起以及《辽史》、《金史》的质量与清代的治学风气等原因,推动了辽金史学研究的热潮,从而也涌现出一批热心辽金史研究的史家。清代辽金史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搜辑史料,搜罗遗;考证史籍,纠谬订误;补《辽史》、《金史》表志以及笺释辽金二史语音,核实人、地、官名,刊正画一等方面。清代的辽金史学以考史派为主流,而作史却不多见。但辽金史论却不乏佳篇,多数史论均能切中事机,意存殷鉴,借辽金史事而措意于经世致用之学。  相似文献   

10.
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制》是研究古希腊政治史的重要史料。主要的汉译本有两种,其中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译本在学术界影响较大。两个译本都存在多处翻译问题。本文以商务印务馆出版的译本为对象,摘其要者36处从古希腊文原文出发一一辨析,并引后者加以对照。本文的举误以指出字句上的误译为主,间或考证史实说明文意,这方面主要建立在西方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些地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黄玲 《中国地方志》2013,(10):38-41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在新编志书中增加口述史资料分量的问题:一是正确处理口述史资料与档案文献资料的关系,确定三点原则:1.记述同一类事件,以档案文献资料为主,口述史资料为辅;2.运用口述史资料填补空白,弥补档案文献资料的缺位;3.口述史资料可以结合实物资料来记述历史。二是口述史资料在新编志书中的分量应根据内容需要确定。档案文献资料多的,口述史资料当“配角”;档案文献资料少的,口述史资料当“主角”。三是从三个方面甄别口述史资料的真实性:1.选择好事件中有代表性的亲历者和当事人进行口述;2.要与档案文献资料互相对照考证,两者在基本事实上不要互相矛盾;3.对口述不一甚至互相矛盾的口述史资料,要多方考证,慎重使用。  相似文献   

12.
将《全宋词》、《全宋诗》、《全宋文》三书进行对读研究,发现并归纳出七个方面的疏失:作家名号误;作家官名误;作家籍贯和地名误;作家生卒年限误;皇帝年号误;引用作家出处误;作品题目和内容误。然后对"七误"进行多方面的考证,确定其正确的形式,从而做好三书的规范工作。  相似文献   

13.
吴缜《新唐书纠谬》对《新唐书》失误作了系统梳理,对后世影响较大,但吴缜亦有诸多失误。书法方面,其有不明体例之嫌,且忽略史传作品之文学性,或未从史源去分析,致其所析多有偏差。考证方面,其主要运用本校法,限制考证史料来源,或时常犯如避讳等常识性及推理错误。通过对其失误之梳理,为今人史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史研究》 2 0 0 0年第 4期上 ,刊登了赵冬梅同志所撰《〈南宋史稿〉 (政治军事编 )辨误举例》 (以下简称《举例》)一文 ,对拙著进行了批评 ,读后颇受教益。例如 ,由于我对“黄潜善等皆疑非真天子识其字……”一行字点了破句 ,结果将“疑非真”误断为“疑非真天子” ;由于我没有将上下文史料读完 ,竟将开禧元年 (公元 1 2 0 5年 )重新推行皇法误作了“开禧法” ;由于我记错了韩琦和赵汝愚两人的谥号 ,从而得出韩胄不想置赵汝愚于死地的错误结论 ;由于我的疏忽 ,将《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以下简称《系年要录》)的作者李心传误写成为…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历史考证学派的代表,张政烺在新中国成立后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将唯物史观的指导与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相结合,对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等重大理论问题做出了深层次探索。在其运用唯物史观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透视出实事求是的治史风格。张政烺于新中国成立后在研究内容上的转变,折射出新历史考证学派在研究路径上由纯粹的探究史料考证,转为史观指导与史料考证两者并重。这一研究路径的转变,不仅提升了新历史考证学者的理论素养,完善了他们的治史理论与方法,而且赋予马克思主义史学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历代保存下来的文献史料浩如烟海。正因为如此,各朝史家都较注重史料的考订,其中清代学者在这方面的贡献,比前人更为突出。近世的陈寅恪、陈垣等著名史家,都是在文献史料学方面卓有成就的大师,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又有许多新的创举:陈寅恪先生重视私家著述的史料价值,倡导以诗、文证史,认为史料的真伪是个相对的问题,善于从别人眼中的“废物”堆里找出可贵的史料,他不仅重视校勘和辨伪,更致力于探求史料写作人的原意和其所记事实的可信程度~[1]:陈垣先生在校勘学研究中提出的“四校法”,有关年代学的著…  相似文献   

17.
元代有两个郭天锡:一个是御史郭天锡,字祐之,号北山,金城人,善书,未闻善画,是十三世纪九十年代著名的书画鉴赏家和收藏家;一个是掾史郭畀,字天锡,号思退,京口人,是十四世纪三十年代杰出的书画家。后人混郭畀与郭天锡为一人,自清顾嗣立以后沿误者极多。今特引用若干史料,加以考证辩明。  相似文献   

18.
文史资料,顾名思义,一“文”二“史”。文,即文采;史,即史实或史料。如果有“文”而无“史”,纵然妙笔生花,绚丽多彩,文辞优美,语惊四壁,也不成其为“文史”;反之,假如仅有“史”而无“文”,即使史料珍贵,题材重大,也只能是鸡鱼肉蛋、萝卜白菜,一堆质地很好的材料,却未经加工,就文史而言无可读性,至少不能称之为优秀的文史资料。因此,文史资料的“文”与“史”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二者互补,缺一不可。文史资料应文、史兼顾,“史”是“文”的基础;“文”是“史”的手段。“史”统帅“文”,“文”为“史”服务;“…  相似文献   

19.
吕思勉治史特别重视史料,对史料的内容、范围、类别、价值以及搜索、考订和运用史料的原则及方法等等多有论述,颇有特点和价值.他把史料分为两种九类,把史料范围推廓得很广.他特别重视史料的搜辑与考证,强调要按一定的专题去搜辑,当务之急是作史料汇编.他专门总结了书籍、实物、古事的辨伪考证方法.对于各种史料的价值,吕思勉也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楚王熊丽考     
本文从包山简“熊鹿”的文字形体、音转关系入手 ,考证其人即《史记·楚世家》之楚王“熊丽”。以先秦史料与楚简材料相互比较 ,指出熊丽是楚王世系中第一位以“熊”为姓氏的楚先王 ,在楚人两套祭典中相当于甲骨卜辞上甲微所处的位置 ,承上启下 ,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