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的内容及其前进的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历史前进动力是历史学领域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问题。它涉及到历史研究中其它一系列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再探讨。这对于扩大我们的历史视野,加深我们的历史认识,进一步发展历史科学是必要的。早在五十年代,我国学术界就展开过历史发展动力的讨论。近两年来,重新掀起了讨论的热潮。对于这个问题,主要的论点有: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唯一动力;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2.
一些年来,由于极左思想的影响,特别是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被歪曲篡改了。他们认为既然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就只有激化阶级矛盾才能推动历史前进。用这种观点来  相似文献   

3.
鄢烈山 《文史天地》2004,(12):52-53
读章诒和女士的新作《心坎里别是一般疼痛——记父亲与翦伯赞的交往》(见《社会科学论坛》今年第7期(A)等杂志),不禁想起“文革”初期对他的批判。翦伯赞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当时任北大教授、历史系主任、副校长。我们这些初中尚未毕业的红卫兵能批他个什么呢?无非跟着“两报一刊”的调子鹦鹉学舌;着重批的就是他的“让步政策论”。翦伯赞是老共产党员,服膺马克思主义,自然相信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但他的理论创新在于,试图解释这阶级斗争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他说,每次农民革命战争推翻地主阶级的统治,改朝换代之后,新的王朝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恢复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4.
研究历史,总免不了要涉及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只不过有的是直接谈论这个问题,有的虽然不是直接地谈论这个问题,实际上却是以这种动力或那种动力去解释着历史。目前,学术理论界正在讨论什么是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历史前进的动力是有两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的历史合力思想既是在一定前提下展开,又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是为说明非决定性因素的作用,在平均值意义上提出。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直接动力、经济关系是历史发展根本动力,构成马恩的主导观点。合力说不能代替动力论。马克思在直接动力的意义上运用阶级分析方法,在根本动力的意义上贯彻唯物史观根本原则,在物理合力的意义上揭示历史全要素,在历史动态考察过程中统一思想方法与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阶级斗争理论在古希腊提出后,通过神学家的译著在中世纪得到了传播。而在雏科的《新科学》中,这一理论继亚里士多德之后第一次用来分析历史上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理论的发展则主要是通过圣西门的政治理论和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理论实现的。圣西门不仅突破了阶级划分的传统标准,而且提出了新的阶级概念。更为重要的是,他重视和强调经济因素的作用,提出了所有制的概念。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家则使传统的说明由具体上升为一般,将阶级划分标准和阶级斗争爆发的原因概括为“利益关系”,并在阶级斗争的功用问题上提出了动力理论。  相似文献   

7.
张清霞 《神州》2012,(10):270-270
创新自古以来就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的动力,纵观历史,社会只有创新了以后才能更好地发展,创新是社会往前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条件,创新能力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8.
正二十世纪的中国,充满着动荡和变迁,它是一个古老文明浴火重生的战场,也是各种各样的革命运动最活跃的舞台。近年来,在一度经历"告别革命"思潮席卷的中国史学界,"革命"又悄悄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引入社会史、文化史、历史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方法和视野研究中国革命的论著层出不穷,"新革命史"研究已蔚然成风。与传统革命史研究以阶级斗争作为历史变迁的核心动力和历史研究的主要内容不同,"新革命史"力图摆脱阶级斗争的解释模式,注重从政治结构、社会动员、革命  相似文献   

9.
左金平 《攀登》2005,24(4):119-120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马克思主义认为,评价先进文化的标准应谊是具体的、历史的。创造力是先进文化的不竭动力,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匀所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和列宁对这一学说的发展,是以阶级斗争为纲治国方针的理论依据。本文在对理论源流加以考证的同时,分析了阶级斗争在实践过程中的扩大化、长期化现象与这种理论及其历史命运之间的关系,从而尝试为当代中国的一系列重大历史经验教训,寻求理论上的解释和认识。结论是:如果不能完全走出‘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理论和实践,那么建设和谐社会便是空话。  相似文献   

11.
沈宝祥 《沧桑》2008,(6):220-220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中国历史跨越式前进的三十年。回顾三十年,我们很自然想起毛泽东的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们  相似文献   

12.
一、评价历史人物的意义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科学,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研究人类社会过去历史的发展,从而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除了原始社会以外,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因此,揭露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首先必须揭露阶级斗争发展的规律。决定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因素,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或者说,是经济基础的变化和发展。不承认这一点,就不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阶级合作的特征及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是认识阶级社会历史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论。由于受“左”的思潮影响,在对阶级社会的历史研究中,我们运用这一理论着力探讨的是阶级斗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斗争性和统一性是事物矛盾的两种相反相成的属性,二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斗争性不能脱离统一性而存在。因而,脱离统一性,片面地研究阶级斗争,就会忽视或否认阶级合作。  相似文献   

14.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衣、食、住、行,也离不开婚、生、病、死。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人类“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的研究,自然是以人类全部的社会生活为对象,这本是十分清楚的问题。然而综览解放以后出版的历史教科书和历史论著,便会发现一个极为明显的偏向,就是注重于社会阶级斗争和反映阶级斗争的经济基础——主要是生产关系的论述。对于社会历史生活;则往往是略而不述或轻描淡写。这种偏向的产生,同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片面性理解和教条主义有关。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迄今一切有文学记载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一论断的本意只是说,阶级斗争贯穿于人类文明社会历史的始终。然而却被许多史学家错误的理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又说:“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可是,在解放前几千年的旧中国的所谓“官书”“正史”中,却触目尽是帝王将相的记载。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却被历史上的剥削阶级所篡改、涂抹和霸占,以致历史的真相被歪曲,人民的业绩被湮没,人民的形象被丑化,从而使得本来属于劳动人民的历史,反而成了剥削阶级的记功碑,成了奴役劳动人民的思想武器之一。这种反常和悖理的状况,是剥削制度造成的。正如马克思所教导我们的:一切  相似文献   

16.
在19世纪的革命中,没有一次革命像1848年法国革命这样,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提供那么丰富、那么深刻而又那么广泛的经验和教训。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法国是这样一个国家,在那里历史上的阶级斗争,比起其他各国来每一次都达到更加彻底的结局;因而阶级斗争借以进行、阶级斗争的结果借以表现出来的变换不已的政治形式,在那里也表现得最为鲜明。……正因为如此,所以马克思不仅特别偏好地研究了法国过去的历史,而且还考察了法国当前历史(指1848年法国革命的历史——引者注)的一切细节,搜集材料以备将来使用。”  相似文献   

17.
毛主席说:"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遵循着毛主席这一论断,来考察有关农民阶级斗争的史迹文物,会是获益极多的.为了提供这方面的经济史料——货币史料,现将历代农民起义军所铸货币,作一简单介绍.一、现知最早的农民起义军所铸货币北宋初年,农民群众在比较安定的环境里,进行辛勤劳动,普遍应用了新农具(踏犁),广大地区推广了早熟品种(占城稻),农业生产得到很大发展,手工业、商业十分繁荣,货币经济也有所发展.因而货币铸造数额,也从唐代的每年铸钱数十  相似文献   

18.
"阶级斗争"和"改革"是在不同社会性质的社会里,表现出相同的社会作用。阶级斗争是在阶级社会里作为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而改革,是在无阶级社会里作为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二者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但二者又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地方。笔者就是从这两个层次研究二者的关系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改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手段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王仙姑》和《王刚》,是布依人民以本民族农民起义的历史事件作依据,经过艺术加工的民间叙事诗。我国历史上曾有过大小数百次的农民起义,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各个朝代的反动统治阶级,成为推动我国社会前进的动力。贵州是我们祖国大家庭中的多民族省  相似文献   

20.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各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阶级斗争异常剧烈。腐朽的奴隶制的生产关系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主阶级残酷的压迫和剥削,激起了奴隶反抗奴隶主、平民反抗贵族的斗争。奴隶的解放斗争,特别是他们的暴力斗争,有力地破坏和动摇了奴隶制的基础,为建立新的封建制开辟了道路,推动了历史前进。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逐步壮大,向奴隶主阶级展开长期的,反复的夺权斗争。他们通过频繁的战争先后夺取政权,建立自己的统治。一种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