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州》2007,(12)
中国现代史学会红色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资深影视出品人邹俊赴萍乡市实地考察12月3日至12月5日,中国现代史学会红色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邹俊一行3人,为电影《秋收暴动》和反映以中国煤炭发展史为背景的30集电视连续剧《安源风云》的策划拍摄,应江西省萍乡市委市政府邀请,赴安源、芦溪实地考察。期间邹副会长与萍乡市委市府、安源、芦溪县委县政府领导及宣传等部门进行了沟通和座谈。此行,中国现代史学会红色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与萍乡市委市府为拍摄电影《秋收暴动》和30集电视连续剧《安源风云》作前期沟通和准备工作并已达成初步意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对电影《我的母亲赵一曼》的叙事视角的特殊方式——多重内聚焦方式进行了解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种特殊叙事视角带来的电影的对话性:儿子和母亲的想像性对话实际上是今天和历史的对话,观众是在对话中,而不是在独语引导下理解烈士和历史的;最后,文章分析了电影这种特殊叙事视角产生的文化土壤和所蕴涵的当下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中国靖江宝卷》中"官"字俗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民间的政治文化。《中国靖江宝卷》中的"官"字俗语,集中反映了民间对于政治系统的认知以及对于政治权力的情感。民间对于政治系统的基本认知,形成了民间面对权力时的种种复杂心态和矛盾情感。  相似文献   

4.
滕华英 《民俗研究》2014,(1):114-118
文章以《中国靖江宝卷》中“官”字俗语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民间的政治文化。《中国靖江宝卷》中的“官”字俗语,集中反映了民间对于政治系统的认知以及对于政治权力的情感。民间对于政治系统的基本认知,形成了民间面对权力时的种种复杂心态和矛盾情感。  相似文献   

5.
丰静  杜会军 《江淮文史》2010,(6):143-150
<正>电影《集结号》中,谷子地为了证明一班兄弟的烈士英名于晚年到处奔波,现实生活中,同样有一位抗战老人,在固镇县任桥镇清凉村为2400多名烈士吹响了一支"集结号",于偏僻的乡村  相似文献   

6.
东坡留痕     
在国学大师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海南出版社2001年出版)中,记载了苏东坡两次到靖江的经过。苏东坡是北宋人,他到靖江时,距靖江建县还有370多年,这对靖江历史的研究者来说,不能不算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发现。 《苏东坡传》记载,苏东坡首次来靖江是在他的青年时期。该《传》说,苏东坡年少时祖父去世,伯父和堂妹前去吊丧,苏东坡得以与堂妹见面。从此堂妹成了苏东坡心目  相似文献   

7.
桂林靖江王是明太祖朱元璋首批分封的十个藩王之一,其世表和列传记载在《明史》卷101《诸王世表二》和卷118《诸王列传三》中。然而,其中的许多记述与《明实录》、明代广西地方史籍、靖江王遗留在桂林独秀峰壁的摩崖诗文及从尧山靖江王陵出土的墓碑志的记载不符,属于错谬。最明显之处就是把第三代王朱守谦错作靖江王国的始祖,把清顺治二年被南明隆武帝废黜的朱亨嘉错作靖江王国的末王,把朱守谦的爵级错作郡王。  相似文献   

8.
数月前,中央电视台电视频道上映了朱苏进先生总编剧的大型历史电视连续剧《郑和下西洋》59集,笔者观看了后深有感触。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编写郑和的电影、电视、话剧、歌舞剧等颇多。如1985年云南电视台拍摄的8集电视片《郑和下西洋》;香港拍摄的电视武功片《郑和下西洋》上下集;  相似文献   

9.
1948年5月25日,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炸毁敌人桥型暗堡的刹那,到底喊的什么,是人们关心的一个话题,电影《董存瑞》的镜头是烈士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小学课本以及《董存瑞的故事》等书籍写的是烈士高喊“为了新中国,冲啊!”那么董存瑞到底喊没喊过这两句话呢?第一个报道有关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消息的是齐肃。文章题目是《共产党员奋不顾身董存瑞自我  相似文献   

10.
《福建史志》2009,(4):9-9
应厦门市方志办主任葛向勇邀请,6月12日,金门县采风文化发展协会原理事长、《金门县志》分纂、《续修金门县志》审查委员会委员黄振良先生到厦门,就双方开展地方志合作事宜进行了商谈。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张家港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全面实施史志文化一三四五工程,编纂出版《张家港年鉴(2007)》、《张家港市地名志》、《谢恺烈士纪念文集》、《恬庄小识》4部史志书籍,共计267万字。《张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方志》2009,(8):63-63
应厦门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葛向勇邀请,2009年6月12日,金门县采风文化发展协会原理事长、《金门县志》分纂、《续修金门县志》审查委员会委员黄振良先生到厦门,就双方开展地方志合作事宜进行了商谈。  相似文献   

13.
《百年潮》1998,(1)
丁东(以下简称丁):您和唐因联名写文章批评《苦恋》,已经过去十几年了,当时是文艺界一件引人注目的大事。您是较早看到这部影片的吗?唐达成(以下简称唐):80年代初,白桦创作的剧本《苦恋》,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彭宁执导,拍成了电影《太阳和人》。当时影片并没有公演,只是内部观摩。我和唐因都在《文艺报》任副主编。彭宁是烈士子弟,电影拍成后,请军队的一些人先看,也请我们看,希望  相似文献   

14.
2010年6月2日,作为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第一批赴新疆采风写生的艺术团队——中国美术家协会赴新疆写生团到达乌鲁木齐后,受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亲切会见中国美术家协会赴新疆写生团时强调指出:“实现新疆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任务、战略选择和重点工作,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5.
被称为"最具有艺术精神的藏语电影开篇巨作"的《喜玛拉雅王子》用后现代、后殖民手法和视角颠覆了莎翁戏剧《哈姆雷特》的"复仇"主题,着力表现"真爱与宽容"。电影揉合了中英文化、中藏文化,成功地移植了东方哲学思想、宗教文化气息,东方理念和东方神韵,让观众领略东西方文化的奇特交融。本文拟以互文性理论为切入点,解读电影《喜玛拉雅王子》对戏剧《哈姆雷特》人物关系和情节的互文与颠覆,并着重挖掘《喜玛拉雅王子》如何嫁接藏族苯教文化、汉族儒、道教文化和西方文化,全新演绎雪域王国的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16.
1995年8月28日上午在糊南长沙举行了电影《杨开慧》首映式,母亲和我作为开慧烈士的亲属荣幸地出席了首映式。毛泽东同志的儿媳邵华、孙子毛新宇和我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并合影留念。 电影把我们带回到65年前……我们深切缅怀开慧,也缅怀陪伴在开慧身边鲜为人知的骄杨之母——向振熙老人。 向振熙老人是我的姑祖母,我们曾相处  相似文献   

17.
李文化,国家一级电影导演,著名电影摄影师。1929年生于河北滦平。代表作有《早春二月》、《泪痕》、《海囚》等。"文化大革命"中,较早被江青起用,他的电影生涯因此有了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正>电影史研究早就关注到鸳鸯蝴蝶派在早期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如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文化产业发展史》(电影出版社1980年版)、许道明和沙似鹏的《中国电影简史》(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年版)等。20世纪末出版的上海通史系列研究也提及了鸳鸯蝴蝶派对电影的贡献,如熊月之主编的《上海通史·民国文化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苏州科技大学李斌副教授新著《江苏艺术家与早期中国电影文化  相似文献   

19.
杨介人烈士系河南沁阳市崇义村人,1920年1月赴法国勤工俭学,成为河南第一批赴法留学生。在法国期间他写给母亲的一封书信,反映了杨介人烈士追求真理、立志救国的爱国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多才多艺的赵子岳洪飞赵子岳同志(1909年生,山西省古县人),大家都知道他是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他在100多部电影、电视片中,成功地塑造了各种不同人物的形象,象《新儿女英雄传》中的黑老蔡,《锦上添花》中的站长老解决,等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