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从社会学、教育学和行为心理学等多重角度,以契约意识为出发点,研究了海归教师在个人层面上所经历的外国文化适应和本国文化再适应——对比海归教师出国前后、回国前后对契约意识和行为的解读与实践,探索他们如何将契约意识融入到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研究发现,海归教师对国内课堂文化的再适应过程是有选择、有目的地保持在国外形成的理念和习惯的过程,也是积极借鉴异域文化、传播先进文化成果的过程;他们传授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强化国内学生的契约观念,并在此基础上重塑大学课堂和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对部分海归”学院派”深入访谈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布迪厄“文化资本理论”、“习性”和“场域”的分析工具,解析了海归“学院派”归国后的不同心态和不同适应策略的选择。得出结论,“文化资本”本身并不足以成为个体适应策略选择的决定因素,“习性”和“场域”概念也是影响个体适应策略选择的因素之一;深层文化认同的非同一性、生活表象与意识深层的非和谐性等复杂的文化意识构成他们独特的行为表象。这些行为表象是其长期海外生活学习所形成的个人“习性”的体现。透过这些表象了解他们的“习性”及其产生的原因,是深入了解他们归国后所选择适应策略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国外有关归国人员文化再适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不仅有大批人员以留学、移民或劳务等方式前往世界各国,而且近年来,这类人员回国工作、生活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加,目前已达到一定规模,并有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有关他们的文化再适应问题还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的关注。本文主要对国外有关归国人员文化再适应的研究状况进行介绍和评述,希望能对加强我国归国人员文化再适应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论文围绕海归学者的跨国资本本土化问题,从跨国资本本土化的过程和结果出发,提出了跨国资本本土化效果的"移植——扩散——增值"评价框架,包括跨国资本的移植程度评价、扩散效果评价和增值作用评价三个方面。在评价过程中,应坚持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并充分考虑海归学者的学科差异和引进前后的个体差异。论文认为,在海外经历中积累的跨国资本是海归人才区别于本土人才的价值所在。海外学者回国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克服"逆向文化冲击",实现跨国资本的本土化。跨国资本本土化是海归学者通过跨国资本的移植和扩散,实现自身及国内相关者人力资本增值的过程。A  相似文献   

5.
1956年,壮族出身的韦国清上将从越南归国。他曾率领中国军事顾问团在越南的援越抗法战争中立下了举世瞩目的奠边府大捷等战功。回国后,毛泽东主席在接见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韦国清说:“我说过山沟里出马列主义,现在我要说,住在山沟里的少数民族出人才。”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经济模式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归国科技企业家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之一。以往的跨国性研究多从移民与祖籍国之间的跨国互动来进行探讨,论文则揭示了看待海归跨国实践的反方向视角,提出"跨国文化资本"这一概念,重点探究中国如何将这一群体纳入中国的全球化进程中,以及这一自上而下的互动关系所显现的机制与特征。与传统类型的华人企业家相比,科技型企业家在教育、社会背景、移居国等方面具有一些显著特点。在科技型企业家归国创业的过程中,跨国文化资本成为一个凸显因素。中国政府努力将这些科技企业家所携带的跨国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挖掘跨国文化资本所蕴藏的潜在的经济价值和市场竞争力。而归国科技企业家所获取的政治资本是其将跨国文化资本成功转化为经济资本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论文在分析了文化冲突、文化适应、归国文化适应等相关概念问题的基础上,对逆文化冲突的三个研究视角和相关理论模型、逆文化冲突问题的影响因素和测量等逆文化冲突问题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认为留学人员及其子女回到祖国后在语言、生活方式甚至价值观等许多方面与母文化发生的冲突,不仅仅是个体问题、心理问题,更多的是影响十分广泛的社会学问题。当前逆文化冲突研究上主要存在下列问题亟待解决:对逆文化冲突与文化冲突概念异同的认识仍需加强;对逆文化冲突表现形式的认识需要得到更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将逆文化冲突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8.
本文依据中国教育部编撰的《学子风华———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业绩录》一书 ,从性别构成、年龄构成、出国与回国时间、留学国别、留学方式、出国及回国留学人员的地域分布以及所学专业和回国任职的情况等若干方面 ,对书中收录的 4 2 4名优秀归国留学人员进行了统计分类和归纳、描述性的分析 ,以期“管中窥豹” ,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留学人员的一些基本情况有一定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正从"海归"到普通教师前苏联结束战争后,摆在朱敏面前的是两条路,回国或是继续在前苏联求学。虽然朱敏很想回国看望爹爹,但她又不甘心两手空空回去。她决定留下来学习,把被无情的战争夺走的宝贵时光补回来。凭着坚强的毅力,朱敏在儿童院努力补习,不到一年就掌握了俄文。接着转到伊万诺沃学校补习完中学的课程。在集中营里,朱敏跟着难友学说俄语、捷克语、  相似文献   

10.
论文以改革开放初期,吉林省延吉县龙井镇归侨接待站所接待的朝鲜咸镜北道清津、会宁华侨为研究对象,从中朝两国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朝鲜华侨的不同立场,围绕以下三点展开论述。第一,朝鲜华侨的归国动机以及归国历程;第二,国内对持归国证明书的华侨与越境归侨的不同待遇问题;第三,1982年以后朝鲜归侨人数减少的背景。中国政府对要求回国的朝鲜华侨采取了积极响应的政策,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地方接待情况不同,其侨务政策的执行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对相关事实的分析,无疑对今天的华侨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程思远从农家子弟到留欧博士,从李宗仁秘书到亲历台儿庄大战,从旅居海外到协助李宗仁回国,从国民党中常委到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他书写了一个个传奇。李宗仁回国是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程思远在海外为李宗仁归国做了大量的工作,终于在1965年7月18日,陪同在海外漂泊16年的李宗仁夫妇乘飞机远渡重洋回到了祖国。回国后的程思远,致力于祖国统一大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担任中国和平促进会会长、台湾研究会会长职务,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2.
程宏  刘志光 《百年潮》2015,(3):64-68
20世纪50年代留美学者的"归国潮"有两次,第一次从1949年8月新中国即将成立开始,到1951年10月9日,美国司法部移民归化局发布明确禁止学习理、工、医、农的中国留学生离境的法令为止,共约950人归国。第二次从1954年7月美国逐渐放松和撤销对中国留学生的禁归令开始,到1957年中国大陆开展反右运动为止,共约200人归国,此后回国风潮消退,归国者成为个例。至"文革"前,两次"归  相似文献   

13.
论文以20世纪80年代初回山西省定居的蒙古归侨群体为例,通过查证史料、口头访问等多种方式,回顾了20世纪80年代蒙古难侨的归国历史,梳理了蒙古难侨安置的情况,并分析他们归国后的生活和文化适应、就业和经济状况以及权益保障等社会融入与社会适应等现状,从一个侧面审视与思考归侨的特殊性及其社会适应。认为蒙古归侨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形势下被迫回国定居的移民群体。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对其进行了较为有效的安置,使他们较好地适应了新的社会环境。但在时代变革下,蒙古归侨群体又面临各种新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4.
1949—1956年,16个国家的1300余名高科技人才,先后冲破美国等国阻挠政策毅然回国。论文对这期间归国科技人员的数量、国别、教育背景和学术地位等进行统计,特别是对这一群体归国后对于国家科研院所机制建设、学科建设以及高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开拓性意义予以总结。通过对这一群体特征的数据分析可知,归国科技人员都接受了系统的专业教育,专业涉及军工、化学、生物、数学等多个科技领域,学术水准多具有世界前沿水平。这一批人才的归国,为新中国科技布局、专业提升及相关人才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奠定了中国科技的知识体系和教育体系的根基,推动了中国科技水平的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15.
论文梳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法华工从战时到战后的有关去留问题;北洋政府安置回国华工的官方举措及其实施困难以及华工回国的实际境遇与抗争活动;并探讨了一战回国华工并未因其身份和贡献享有善待的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华工多被遣返回国。北洋政府制定并推行《安置回国华工章程》,但地方政府在妥善安置被遣回原籍的华工方面,面临诸多实际困难。其间以梅钧为代表的旅法华工团,向山东省政府发起请愿,要求妥善安置归国华工,并与山东省政府展开博弈。此次博弈以梅钧离开青岛而结束,华工安置问题基本不了了之。大多数华工回国以后,并未因其身份与贡献而享有优待。他们穷困潦倒的结局是北洋政府时期普通人生计艰难的缩影,他们的弱势地位与无力争取应有的权益是他们被遗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越史三论     
文化是人们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智慧结晶.探讨文化离不开历史.越文化是越史的精粹,研究越文化必须了解越史.离开越史,就很难认清越文化的面貌和性质.由于文献不足,关于越史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至今仍处于扑朔迷离状态.加强越史研究不仅是先秦史研究中的一个课题,也是越文化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限于条件,目前探讨越史的发展过程,还只能从点开始.本文试图谈三个问题:(一)原始社会之后越史为什么会出现停滞状态?(二)春秋末年,勾践为什么勃然而兴?(三)勾践灭吴之后,越国为什么寂然而亡?  相似文献   

17.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几经辗转回国,60多年来,人们虽然津津乐道于这段历史,但受资料限制,对钱学森回国历程的了解只是一鳞半爪,本文作者利用新近解密的美国、菲律宾、香港、中国大陆等档案文献以及采访与钱学森同船归国人员的口述资料,试图对钱学森回国航程做全景式的梳理和展示,以还原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8.
岭南地区南越国墓的文化因素构成情况大体有三:一种是相当典型的越式墓,墓主当为比较纯粹的土著越人;一种情况是越式特征已经减退而汉式因素亦不明显,墓主当为受到汉文化一定影响的土蓍越人;第三种情况是汉式因素比较明显却仍然存在相当强烈的越式因素。其中最后一类墓年代更晚,分布亦较为普遍,族属似可称"次生越人"。从考古学文化和历史背景分析,岭南汉族的最重要来源应该是"次生越人"。南越国土著越人与南下汉人融合的大趋势是"次生越人"的形成和壮大,"文化上汉化"的同时,还存在"民族意识上越化"的另一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回国五十年——建国初期回国旅日华侨留学生文集》一书为中心,结合其他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20世纪后期从日本归国的华侨留学生在国内工作与生活的情况,希望能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归国华侨历史与日本华侨华人历史的研究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0.
城市文化资本与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文化与旅游发展的关系需要从文化资本即文化因素不断积累和文化价值增值的角度进行考察。城市文化资本传承和累积受到文化资本的基础差异、获取能力和保障力度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综合作用的结果,决定了城市文化资本的质量及其势能强弱。文化资本质量高的城市,文化旅游无疑会有更好的发展。作为文化资本价值实现的一种具体形式,文化旅游同文化资本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选择互动关系。由于文化所具有的公共属性以及市场选择的某些消极作用,互动过程中就需要公共调节机制的介入,以保障城市文化资本和文化旅游发展的永续性动力。从文化资本的视角来看,可以从城市文化资本积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关系、文化旅游系统化开发、城市旅游形象整体定位等方面考虑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