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客观反映马来西亚华人在语言和认同等领域的现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基本数据材料的分析,探讨了当今马来西亚吉隆坡、古晋、吧巴和诗巫等地的华人认同情况.在语言方面,华人子弟在小学阶段大致打好华语基础,同时保持华人认同.在日常生活中,华语和华人方言的使用占优势,但在商业和职业范围,马来语和英语的使用率有所增加.经济生活方面,华人发扬了传统的奋斗精神,贡献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政治认同方面,华人对马来西亚的认同,远远高于对中国等其它对象的认同.结果显示:华人既保持华人性而又能动地适应国民规范;华人以民族语言维持传统文化的族群社会功能,扮演着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角色,在这一过程中,华人形成了本身的"华人文化圈"并进一步孕育着华人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论文通过对马来西亚华裔新生代对中国认知状况的实地考察,从"对中国新闻的关注""与中国互动的方式""留学目的地的选择"三个方面,探讨了海外华裔新生代对中国的认知情况。结果显示,年龄差异、教育水平的差异、代际差异以及混血与否都会影响到马来西亚华裔新生代对中国的认知;马来西亚华裔新生代与中国的互动有多种方式,但到中国大陆旅游、中国台湾旅游以及参加华社组织的中华文化活动是主要方式,其中参加华社组织的中华文化活动又是最主要的;马来西亚华裔新生代对华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而且保持着强烈的族群认同与文化认同,但其心目中的中国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马来西亚华裔新生代对中国的总体评价是正面的,但对中国的认识还不全面。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客家人丧葬仪式中的"打斋"流派,源自广东客家地区的"做香花"传统。打斋作为客家人生命礼仪中重要的传统仪式,在马来西亚得以传承至今,同时经过一两百年的流传与演变,逐渐呈现出在地化的特色。对于马来西亚客家人而言,丧礼中的打斋仪式不仅满足了慎终追远、抚慰人心的精神需求,而且是他们在马来西亚这样一个多元社会中,在与其他华人方言群体的竞合中,彰显客家族群特色、坚守中华文化传统以及诠释文化认同观念的重要表现,即呈现出不同于原乡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论文基于笔者对新移民组织和文化祝祭活动的资料收集与实地调研,运用社会学相关理论,以"社会空间"的形成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在日中国新移民的生存适应策略。认为中国新移民通过"节点"的纽带作用积累"社会资本",进而构建以人际关系网络为基础的"社会空间"。在动态变化的社会空间,中国新移民可以利用各种平台,运用各类社会资源,在与他者的相互关系和互动中求得共生。网络式移民社区空间的构建,更符合中国新移民高流动性、高层次性、高创造性的特点和当今时代特征。它的存在不仅使在日中国人在远离故乡的生活世界里找到族群公共圈,产生连带感和归属感,而且避免了与日本社会的正面冲突,有利于新移民在与当地民众和平共处的前提下推进族群活动的日益丰富和活跃。  相似文献   

5.
论文分不同时期阐述了中国穆斯林移民马来西亚的历史,通过实证调研数据突出了穆斯林跨国流动与穆斯林世界的教育和贸易之间的密切联系,并对"侨乡"流动模式和"回族"流动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有关华人移民的研究主要局限于地理(侨乡移民)或阶级(苦力、企业家或学生移民)方面。这些研究隐含一个不言而喻、理所当然的假设,即中国的移民都是汉族,少数民族被封闭在偏远的边疆地区,因而是不流动的。但研究显示,自1978年起,中国穆斯林少数民族无论是在跨境迁移——这在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等穆斯林少数民族中尤为突出,还是在远程的跨国迁移——在回族中尤其明显,都具有异常高的流动性。回族穆斯林少数民族的生活穿梭于中国民族国家和跨国穆斯林世界之间。宗教在回族穆斯林流动决策和流动模式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论文通过马来西亚方面的人口统计数据,并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推算了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数量;探讨了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的分布与类型及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的原因。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约达113万。二战后马来西亚华人因各种历史原因,比如在国内政治上遭受排斥和歧视,经济上受到限制和整治,教育和文化上的不平等政策,强迫同化的压力以及追求海外居住权或国籍等,他们大量二次移民至新加坡、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地。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其相对宽容和公正的法律环境、积极的移民政策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前景持续赢得了马来西亚华人再移民的青睐。  相似文献   

7.
一廖小健教授的新著《战后马来西亚族群关系:华人与马来人关系研究》于2012年出版。作者从事马来西亚研究和华人研究已有30年,这本书是她多年研究马来西亚华人和族群关系的结晶。该书主要"探讨马来西亚在各种族群矛盾交织和不断摩擦冲突的情况下,整合族群矛盾与平衡各种族群利益,避免族群间暴力冲突,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8.
论文基于历年马来西亚官方的统计数据,对当前"少子化"背景下马来西亚华人人口发展现状进行系统描述;在人口转变理论框架下对马来西亚华人人口比重下降这一现象进行归因分析;并利用人口队列预测方法预测分析马来西亚中长期人口发展状况。研究发现:由于较早开始人口转变进程,马来西亚华人具有低生育率、高老龄化程度等特征;人口转变进程中的族群"堕距",是当前华人人口比重下降的根本原因。伴随马来西亚各族群人口转变进程的推进,未来华人人口比例下降速度将逐步趋缓,但老龄化程度将快速提高。  相似文献   

9.
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与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于 2 0 0 1年 7月 1 6日至 2 5日 ,以“塑造故乡 :中国移民与乡土社会”为题 ,举办为期三天的学术会议及七天的田野考察。学术研讨会在香港科技大学华南研究中心举行。来自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英国、美国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以往有关中国移民的讨论 ,多把焦点放在东南沿海的海外移民以及移民的原因、过程等问题上。此次研讨会的一个重要特点 ,是把“移民”现象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常态的问题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考察中国境内…  相似文献   

10.
结合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对马来人和华人在马来西亚民族建构问题中存在着的民族概念的界定、民族建构的途径等诸多分歧和争论进行了梳理和评析。马华双方都认为马来西亚是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而马来人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认为马来西亚民族应以马来人为核心,以马来文化为特征,分散的马来西亚社会应当用马来人的历史、文化和语言来整合;华人则从公民权的角度出发,认为马来西亚文化是在吸收各个族群的文化之后才形成的,不论哪个族群的公民都应当享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在此基础上,各个族群才能融合。马来西亚民族建构争论和研究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待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