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是一个常用的训诘术语.前人对它的含义有不同的看法。本以《广雅疏证》作为突破口,考察统计了“通”在该书的使用分布情况.分析了它的含义.发现“通”除可能指同源词外.还可能指通假字、异体字、联绵词或名物词的不同书写形式等。理解时只能从字而意思切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2.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七)》中的《凡物流形》篇中见有“姊”、“練”二字。“姊”字亦见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五)》之《三德》篇,本文认为均当读作“际”,训为接或至。关于“觫”字,本文认为当读作“陈”,训为敷、布或施。同时,本文还对郭店楚简《唐虞之道》篇所见之两例“涑”字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3.
一种特殊的联绵词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对近代汉语中“嵌1词”的考查,企图探讨这种联绵词的来源,认为它是单音词的扩展,包括两种途径:一是单音词的缓读,即把一个单音词以反切的原理扩展为双音节词,也就是这个双音节词前一个字的声母和这个单音词的声母相同,后一个字的韵母、声调和这个单音词的韵母、声调相同;一是单音词的长言,即在一个单音词之后加上一个与之语音相关的字。“嵌1词”是双音词和联绵词产生的重要途径。它们又常扩展为多音节词。  相似文献   

4.
中古音系统的《大广益会玉篇》、《切韵》、《广韵》、《集韵》、《礼部韵》、《韵镜》、《七音略》等述中的“邪”纽应归于几等?明代邵光祖《切韵指掌图》之《检例》中云:“精清两头为真的。”说“邪”纽有一、四等。清际江永《四声切韵表》中《等位图歌》也有:“舌齿之头一四等”,“有禅三等有邪四。”  相似文献   

5.
声训是一种很重要的训诂方法,也是探求词源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对于什么是声训,声训的范围、目的,各家看法不完全一致。例如,王力《同源字论》:“声训,是以同音或音近的字作为训诂,这是古人寻求语源的一种方法。”[1]张永言《训治学简论》:“声训又称‘音训’,就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义。”“声训汉儒已广泛使用,但还缺少科学性;到了清儒,才以较为精密的方法,运用‘音同(音近)义’的原理来研究训沽(明假借、溯语源、探义根、寻词族),取得很大的成绩。”[2]白兆麟《简明训诂学》:“因声求义,旧称声训或音训…  相似文献   

6.
中国诗学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便有《诗经》问世,战国时有“诔”文作丧礼,汉时有“赋”赞人事,唐时有律诗绝句,宋时有词,明清诗词并茂,现代以新体诗歌为时尚。但无论古体之诗诔赋词或新体之时尚诗歌,皆以律韵之词字,从多方面反映出入对事物的思维抒情,属一种高雅文化。由于诗、词、歌、赋用  相似文献   

7.
一,释“媵”楚简中有如下字:努《包山楚简》113,130,1611,164,180简劳劳(天星观上简。《简帛编》隶作“”见该书991面)。今按:《简帛编》的隶定是正确的,但此字不见于《说文》。我们认为从“释为。《集韵证韵》字古文作,《古文四声韵楚简字形变变,均〈古文四声韵〉引裕并由如上所述,字应该释为,字在简文中用途名,释出了字,见于楚简中的下列字也就可以认识了。(1)多《包山楚简》270简为两人名。有的还于人名前冠以“正”,有的又于人名后加上“识之”二字,有的既有“正”又有“识之”。对于“正”,注释者以“县正”作解…  相似文献   

8.
人们习惯把中国古代政治称为“宫廷政治。”但“宫廷政治”一词的由来及含义则往往不甚明确。 首先应该弄清“宫廷”一词。《辞海》释“宫”之本义主要有二,一为“房屋的通称”,一为“宗庙”。前一种解释依据《尔雅·释宫》,后一种解释依据《诗》“毛传”。然《尔雅》和《毛诗》皆成西汉,显然未必二者都是本  相似文献   

9.
《孙子》“作战”解陈学凯《孙子》中“作战”一词的含义不同于现代军事述语中的作战一词,这已取得了人们的共识。但对于“作战”一词的解释却各有不同,甚至于大相径庭。从文字训诂的角度来看,“作战”中的“作”字具有“兴起,发动,开始”的古意蕴于其中,因此,将《...  相似文献   

10.
唐重牡丹     
欧阳公牡丹释名云:牡丹初不载字,唐人如沈、宋、元、白之流,皆善咏花,当时有一花之异,彼必形于篇什,而寂无传焉。唯刘梦得有《咏鱼朝恩宅牡丹》诗,但云“一丛千朵”而已,亦不云其美且异也。予按:白公集有《白牡丹》一篇十四韵,又有《秦中吟》十篇内《买花》一章,几百言,云:“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而《讽谕乐府》有《牡丹芳》一篇,三百四十七字,绝道花之妖艳,至有“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之语。  相似文献   

11.
李月萍 《收藏家》2002,(9):13-17
《急就篇》(北魏以后称《急就章》),西汉元帝时黄门令史游书作,今本34章,大抵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编成七言韵语,句首有“急就”二字,世称《急就章》。宋朝学者晁公武解释为:急就者,“谓字之难知者,缓急可就而求焉”,初创时期的《急就篇》是在竹简上出现的,变隶书的方折为圆转,以实用便捷为目的,而成为一种书体。直至今日,我们常把匆匆完成的文章或工作,借指为急就章。看来古时《急就篇》,一方面便于诵读难字,  相似文献   

12.
(1)“伯叔及翁婆,由(犹)更嫌痴恼”.(页682)按,“恼”字出韵,当是“拙”字之误.“恼”字俗书作“(忄出)”,与“拙”形近,故误.上文:“慈母自从怀妊,忧恼千般.”(页678)原文“恼”字右部从“出”,可证.“痴拙”连文,二字义近.“拙”属“薛”韵,与上文“节、裂、说、月”相押.(2)“更深上(尚)未眠,颠坠身羸劳”.(页682)按,“劳”字出韵,当是“劣”字之误.二字下部相同.草书“劳”字作“(?)”,(《中国书法大字典》)与“劣”字略近,故误.“羸劣”二字同义连文,文献习见.《八相变》:“忽见一人,四体极甚羸劣”.(页336)《降魔变文》:“身体羸劣”.(页377)《慧琳音义》卷四十一收有“羸劣”一词,亦可参证.“劣”属“薛”韵,与上文“节、彻”诸字相押.  相似文献   

13.
1983年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第一届学术讨论会上,我提交了《中国散韵相间、兼说兼唱之文体的来源——且谈变文之“变”》一篇论文。我的论文论及释门佛徒唱导化俗所用之散韵相间、兼说兼唱之文体,原本自楚、汉“序以建言,首引情本,乱以理篇,迭致文契”的辞赋。此外,也谈及“楚汉‘辞赋’是梵文‘经偈’异质同构的对应形式”;“中国佛教之‘偈赞’,名为‘梵呗’实系楚汉之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刺客”一词,《辞源》中的解释是“暗挟兵器刺杀他人以报仇者”,其意最早见于《孟子》中的“刺人而杀之”。西周中期发生的周宣王遇刺事件大概算是现存古籍记载中较早的一次刺杀行动,据《墨子·明鬼篇》载:“(周大夫)杜伯乘白马素车,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追周宣王,射之车上,中心折脊,殪车中,伏弢而死。当是之时,周人从者莫不见,无者莫不闻。”这段史料对整个刺杀事件的经过叙述的颇为详尽,而刺客杜伯的最终下场也是可想而知的。司马迁在《史记》中曾以专篇为先秦时期的刺客作传,对他们慷慨赴死的无畏精神评价很高。此后…  相似文献   

15.
清儒王筠的《毛诗重言》是第一部系统专门整理与分析《诗经》重言的专著。该书体现的语言学思想主要有:第一,突破字形限制,采用“因声求义”的方法;对重言与联绵词关系的再认识;第二,对“或体”“分别文”“累增字”等的看法。《毛诗重言》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第一,对《毛诗》的重言的共时与历时研究有借鉴意义;第二,突破文字的局限,运用“因声求义”的训诂学方法;第三,下篇“单字即同重言者”有开创之功;第四,对《毛传》、《说文》中有疑议之处有所阐发。其局限在于:第一,拘泥于《说文》;第二,词义分析与重言分类有所不足。  相似文献   

16.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到脸色、脸面,可是,人的面部除耳鼻口眼、额颊腮颔,还哪有脸可言. 魏晋以前的汉字中,是没有“脸”字的,当时表示“脸”意的字是“面”“颜”等等.“脸”字最早出现时,也没有“颜”“面”之意,只是“颜面”上的某个部位.南朝梁武帝《代苏属国妇》诗:“帛上看未终,脸下泪如丝.”其中的“脸”是“睑”的意思,也就是指眼皮.梁·简文帝《妾薄命篇十韵》“玉貌歇红脸,长颦串翠眉”,还有白居易的《昭君怨》“眉销残黛脸销红”,这里的“脸”都是“颊”的意思,是眼下可以施粉的部位.  相似文献   

17.
对战国齐圆钱的面文 字(见图),长时间以来学术界都释为賹字,并无异词。这是根据《说文》“ ,籀文嗌”而认定的。应当说,对字形的这种辨识是正确的。然而,用賹字解释圆钱面文,尽管有多种说法,却都不能令人满意。因此,试重新说之。  相似文献   

18.
一、“延祐卤簿”简介 “延祜卤簿”为素绢本着色画卷,纵51.4、横1481厘米。卷首署《大驾卤簿图书》六字,下注“中道”二字。图前有别录一篇,篇首署《大驾卤簿中道官吏人物名数篇》十三字。篇尾有“延祐五年八月 日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臣曾巽申纂进”二十一字款识。图后有品制详目一篇,篇前署《大驾卤簿中道人物品制详目》十二字。俱小楷书。详目后部文字已残缺不全,按图查对,知其残缺部分为“副木辂”、“耕根车”、“羊车”、“属车十二乘”、“金钺豹尾车”、“掩后  相似文献   

19.
在阅读《史记》的《纪》、《表》、《世家》等部分时 ,常能看到诸如“秦伐我”、“魏败我于……”之类的句子。我们都知道“我”字是代表的某一诸侯国 ,但称“我”应是春秋战国当时人的语气 ,司马迁作为后人写《史记》 ,理应直呼国名 ,但他用“我”字 ,显然不合逻辑。不少学者以“我”字为司马迁作书时所依据的旧史原文来解释这一现象 ,其实这一说法很难成立。本文即是对此现象作出另一种解释 ,并进而对《史记》的部分资料来源作出一种推测  相似文献   

20.
战国平阳刀币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世战国货币中,有一批传为山东博山出土的刀币,正面或有“明”字,或无字,背面一般有三个或四个字,字形诡异,不易识读,旧多称为博山刀。1978年,我们发表《战国货币考(十二篇)》,将博山刀背文第一字释为从“邑”从“竹”从“膚”之字,并指出即地名“莒”之专字。此后,汪庆正同志又认出第二字为“冶”,李学勤同志对币文的释读也提出了一些值得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