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步升 《丝绸之路》2004,(11):27-28
独山子是戈壁滩上的一座小孤山,这么个小不点,本来在新疆的群山谱中排不上号,并且是不应该有名字的,可它居然很有名,大抵是因了山前的一家大型炼油厂吧。从北疆横穿天山到南疆有两条重要孔道,独山子到库车是西孔道,长达700公里的独库公路从这条天山的自然裂缝中死挤活挤挤了过去。  相似文献   

2.
杨峰 《丝绸之路》2004,(5):49-51
在阿什哈巴德一条宽阔的大道卜,临街有一座很大的果园,每次乘车从这里经过.目光总被那片树林火红的树梢所吸引,因为距离远.看不清是什么树。只觉得那树红得特别可爱,特别壮美。翠绿色树冠的树梢足殷红的,翠绿与殷红之间又有那么一点桔红。  相似文献   

3.
行者之叹     
出喀什城往南走不久,就可看见一座横隔阴阳两界的山了。地图上显示,这是昆仑山。315国道是沿塔里木盆地南沿走的,左边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右边是昆仑山。沙漠大得出奇,山也大得出奇,大沙漠与大山之间夹杂着星星点点的绿洲和一条宛如在狂风中飘荡的丝线般的公路,豪华大客好似缀附在丝线上孤苦伶仃的吊脚虫。也许,此处的每一块绿洲都堪称大绿洲,路过的也不乏顾盼自雄自我感觉良好的大人物,可在大山与大沙漠的夹峙中,任何人以及任何人造之物,都不过是一粒普通的沙子,至多也只是一座风暴一来便改容易形的流动沙丘。  相似文献   

4.
公元1415年4月18日,也就是明永乐十三年三月丁未。贵州建省的第三个年头,历史上由中央政府任命的贵州首位行政长官,贵州布政司右布政使蒋廷瓒对一干人等说:去年皇上北征,得胜回朝,消息传到贵州,贵州思南府务川县的大岩山中听到连呼三声“万  相似文献   

5.
张振中 《丝绸之路》2004,(10):25-27
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境内,有一个被当地人称作“火泉”的火龙洞。它的神秘之处在于,不仅四周景物十分奇特,火龙洞还能治疗诸如类风湿、关节炎等令各大医院头疼的慢性病,且疗效十分神奇。这里每年都引来数万名中外游客。  相似文献   

6.
乡敏 《福建旅游》2004,(5):36-36
凤凰城是湖南湘西一座风情别具的古城,传说有一对凤凰从这里飞出,小城便有了这么一个美丽的名字。爱好文学的人或多或少对这个名字都会有点印象,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无数次地在他的笔下提到这个小城,不为别的,只因这里是他魂牵梦绕的故乡。  相似文献   

7.
称巴嫩名作家纪伯伦的《哲学的逻辑》一揭示了人类如缺乏名人艰苦奋斗的这一环而想成名人这一现实的不可能性,可以为干一番事业戒。  相似文献   

8.
陈曦 《丝绸之路》2004,(9):46-47
在名胜古迹比比皆是的古都西安,黄巢堡没有引起人们的丝毫重视,甚至西安本地人都对这个距市中心仅30多公里的景点毫无了解。广东的“黄巢地”和“黄巢矶”,湖南的“黄巢庙”,山东的“黄巢寺”是否也这样倍受冷落呢?我想未必,黄巢毕竟是历史夜空中的一颗明星,他曾闪烁过,哪怕是很短暂的闪烁。  相似文献   

9.
美丽的羌塘     
岳峰 《丝绸之路》2004,(9):34-36
前往西藏,是我多年的夙愿。为了给以后再来西藏留下些念想,我决定只在那曲逗留数日,然后,原路返回格尔木。  相似文献   

10.
季宇 《江淮文史》2004,(3):146-149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人物了。记得上学时,一位老师曾在课堂上讲过他的故事:一次打仗,子路的帽子被敌人的刀戈打歪了,于是他说:君子死,帽子不能掉。可结果呢,他系紧了帽子,却丢掉了性命,“君子死,冠不免”。老师在讲这件事时,用的是明显的嘲讽口吻,他说,你们看看,这个封建的卫道士有多么愚蠢!想想也是,脑袋都保不住了,还想着系帽子,这难道不是很可笑吗?  相似文献   

11.
通德桥,又名永安桥、枣岭桥,位于闽南永春县城西北十八里的吾峰镇枣岭村脚。古代永春通向德化的道路,是从县(州)城往西北,由官田市(今五里街镇),经龟龙桥、通德桥、大剧铺,越虎豹关。通德桥是永德古道上的一座官路大桥,这也其“通德”之名的由来。这座藏于深山中的桥梁,有着悠远的历史、独特的风光和诡异的传说。  相似文献   

12.
如歌的行走     
新力 《丝绸之路》2003,(4):55-59
就像在藏族姑娘中有无数个卓玛一样,在三江源头的山山岭岭中也有不少叫做跑马山的山。当然最有名气的要数《康定情歌》里唱的那座跑马山。  相似文献   

13.
真不可思议。丝绸古道上的甘肃榆中上伍营村与山东淄川相隔千山万水,以清康熙年间的原始交通工具,快马一天也不过跑50公里,传递信息相当迟缓,可是出生于上伍营村的明肃王王妃邸娘娘嫁女的故事,却传到了遥远的山东蒲松龄的耳朵里。  相似文献   

14.
母亲的谣曲     
叶梓 《丝绸之路》2004,(9):55-55
尽管我的童年在西北大地偏远的一块土塬上度过,没有玩具,没有动画片,也没有公园,但当我回想起那段岁月时并无遗憾,只因为曾在母亲的怀里,聆听过无数支乡间歌谣。其中有一支,也许我一辈子不会忘记:哦,哦,睡着了。睡者醒来要馍馍。馍馍来(表疑问)?猫抬(叼走)了。猫儿来?上墙了。墙来?猪毁了。猪来?屠家爷爷杀者吃成肉肉了。屠家爷爷来?一顿油包儿吃者胀死了。埋着阿达(哪里)了?埋着(到)十字路口了。好人过来一张纸,坏人过来一泡尿。仿佛一篇童话,一颗未泯的童心,被一个又一个场景推动着。在西北乡间,像这样的谣曲实在太多了。仿佛一朵朵开在土…  相似文献   

15.
旅行的精神     
许多人对旅行说了许多看法,都不及林语堂先生。林语堂先生在一篇《谈游览》的文章中对旅游的真知灼见,至今可鉴。  相似文献   

16.
像我这样一只笨拙的西北旱鸭子居然学会了游泳,而且游出了兴趣,游出了故事,这是半个多世纪前在家乡村头第一次下涝池学“狗刨”时所不曾想到的。  相似文献   

17.
相传宋朝李纲被贬沙县时,遇见一位僧人,过河如履平地,并跟去询问前程,僧人曰:“青着立、糠去米、那时节,再光辉”。李纲追问此意,僧人不语,径自而去,致函江心,脚在沉浮石上一点,飞身到岸,靖康元年李纲复出,后为丞相。据称那僧人便是定光佛,而沉浮石传说是定光佛化身到沙县当长工时,随手丢入河中计东家踩着过河的一块石头,后被定光沸一踩有了灵气,枯水时撑竹排从沉浮石上放流下来,说是能看到沉浮石上有一个大大的脚印。  相似文献   

18.
李梦游 《丝绸之路》2004,(10):24-24
云南的许多江水都是静静流淌的,像温柔的姑娘;怒江则像一位热情奔放的男性,一路欢歌着穿越高山峡谷,远远地就能听到他生命奔放的呼吸。  相似文献   

19.
沉寂中的,是冬日的积石原,太阳未出山之前,那是霜的世界。这些光怪陆离的精灵,是上苍的天使,悄悄地静静地,把原野装扮得肃穆酷美……麦苗白了,树枝白了,连田问地头曲径通幽的小径也嗜睡于白色的寂静中。  相似文献   

20.
斡邹 《福建旅游》2004,(7):43-44
“想笑,就尽情的笑。接吻,就不要忙着说话。跳舞,就穿上最好的鞋。生命就应该浪费在最美好的事情。”享受罗马,先欣赏闯入生命的意外与惊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