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颜昌峰的理解里,外国人是把中国的东西拿去演变一下后,转而拿来忽悠中国人。但中国人守着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不去传承,不将它们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这有点不合时寅。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关于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研究者不乏其人;但对于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迄今却未见有专文论述。据笔者所知,美国的费正清教授是最早注意到这一历史现象的外国人,他在《美国与中国》一书中说:进入20世纪后,中国人“对自身文化或‘文化素养’的世代相传的自豪感已经激起了一股新的‘文化民族主义’,这在将来很可能会胜过那发生在欧洲的单纯政治上的民族主义”。这是极具见地的。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是深层的民族主义,它影响着近代的政治与文化的发展。研究这一历史现象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儒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传承,这两种文化已然构成了当代中国人的两大精神支柱,而不同文明的冲突也使得这两种文化的融合成为一种必要和必然。  相似文献   

4.
“国有史、方有志、家有潜”,这是中国文化的最大特色也是中目文化的三大支柱,是中围人的精神纽带,是中斟人的向心力、凝聚力的体现,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的最重要的传承载体,足中国人最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5.
“在大部分中国人的灵魂里,斗争着一个儒家,一个道家,一个土匪。”1999年,王学泰在他的代表作《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中,引用了闻一多先生(原话来自于英国学者韦尔斯的(《人类的命运》,闻一多在《关于儒·道·土匪》中引述过来)的这句话。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向遥远星空进发的帷幕正在拉开!西昌卫星发射场里,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整装待发;发射现场门票的价格高达千元,但仍然供不应求……中华文明中的"嫦娥奔月"传说,就要变为现实。13亿中国人,在浓烈的气氛中期待着这一刻——这是他们历经了几千年的梦想!  相似文献   

7.
微博上流传着这么一个段子:时至今日,有3个最著名的苹果,一个诱惑了夏娃,一个砸醒了牛顿,一个现在握在乔布斯手中:这3个苹果说明,性爱、求知和显摆,都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时下,左手iPhone、右手iPad已经成为追捧高新数码科技的潮流青年的标准配置。虽然许多人只是用它们来玩“愤怒的小鸟”,但苹果产品在中国市场渐渐晋升为显摆利器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从2004年左右到2014年,中国市场几乎就是国际名表行业的发动机,随着中国人出境旅行越来越便利,这一趋势还会继续。与此同时,中国人购买名表开始更多关注品位而不是价格,瑞士及欧洲的钟表文化之旅持续升温,奢侈品消费中,“文化”的光芒越来越耀眼。  相似文献   

9.
刘昌松 《神州》2013,(32):224-224
由于中西方的文化特点和底蕴不同,虽然中西方水彩人物画同是表达画家的内心世界,但是中国水彩人物画受传统精神影响,向来感性,善于寄托情怀,水彩人物画是按照中国人特有的表现形态发展而来的。最初,中国与西方对空间的观念就朝向不同的方向发展,这隐含着不同文化体系各自不同的思考方向。西方人在客观的、科学的、逻辑的线索上构架他们理智和艺术创作。西方的绘画笔中方绘画的颜色光感更加明显,色彩更加明快﹑鲜亮,视觉上更具有冲击力。  相似文献   

10.
2012年,世界末日会来临吗?老实说,我们也不知道答案。更吸引我们注意的是新浪曾经的一项调查:假设世界末日明天就要来临,你会选择同谁共度?近九成的人选择了和父母、子女、爱人——也就是,我们的家人,在一起。居然有近九成的中国人作此选择?请原谅这个唐突的质疑,中国人不是世界上最注重家庭血缘的族群之一吗,绝大多数人作此选择有何奇怪?不错,中国人注重家庭血缘关系,这是一个传统文化,但今天,它却更像一个传  相似文献   

11.
李霞 《沧桑》2010,(5):155-156
七夕节起源于古代天体日月星辰崇拜,蕴含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爱情观、道德观和婚恋观,包含着社会性别的确认、生殖崇拜和巩固家庭稳定的民俗文化功能,七夕节的文化透视出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男耕女织"的观念和模式,明确了男女的社会分工。  相似文献   

12.
国际奢侈品牌在中国有个“肮脏小秘密”:中国人已经成为它们最好的顾客,但它们却一直多收中国人的钱。  相似文献   

13.
《南方人物周刊》2013,(5):11-11
中国曾经是一个创新超级大国——火药和指南针都是中国人发明的。但在今天,它只是缓慢地向着恢复这一地位的方向前进。过去一个世纪里,中国的科研机构遭受了政治动乱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了中国人移民德国的四个历史时期及其发展;阐述了中国成为德国的前十大外国人输入国的原因和在德中国人的组成类别。得出结论,中国人在德国的移民发展总体呈现增长的态势,学生和青少年是增长幅度最大的群体;中国人移民德国的迁徙明显受到中德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政策和相互交流往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建宁 《神州》2011,(23):181-182
新时期宝鸡地区火葬制度实施面临困难,老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新居民往往坚持土葬、抵制火葬。这不仅与宝鸡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宝鸡地区的丧葬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更与中国孝道传统、中国人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王建宁 《神州》2011,(10):181-182
新时期宝鸡地区火葬制度实施面临困难,老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地区的新居民往往坚持土葬、抵制火葬。这不仅与宝鸡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宝鸡地区的丧葬文化传统有密切关系,更与中国孝道传统、中国人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很久以来,中国书法就在西方艺术和文化中占据着一个重要的位置。本文将探讨它对一些现代诗人和画家的影响,还将描述这种影响的某些历史条件。①十九世纪,西方绝大多数赞同对自然进行摹仿的人都不喜欢中国艺术。英国大风景画家康斯泰伯尔1836年在亨普斯特德的最後一次讲演中说:“观看自然的艺术是一种像阅读埃及象形文字那样需要学习的艺术。中国人的绘画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了,但却从未发现有像明暗对比法那样的东西。”②同样,著名英国艺术批评家与历史学家约翰·罗斯金在1843年断言:“中国人像孩子一样对待一切,他们将一幅在透视上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8.
文摘精华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也是一个姓氏大国。据统计,目前华人姓氏已多达一万多个。中国成为姓氏的泱泱大国,原因很多,除中国是个多民族的文明古国外,还牵涉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以及传统风俗等诸多方面。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人的姓氏本源于地名。司...  相似文献   

19.
王存 《丝绸之路》2013,(16):49-50
戏剧用一种美的手段将人提升到更高的精神境界,但当代中国戏剧精神的缺失有意无意削弱了戏剧寓教于乐的功能。戏剧艺术只有更好地张扬时代的精神情怀,回归教育人的本质,才能建构中国人的审美理想,表达民族文化的主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春节,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所有的家庭都会团聚在一起,共守岁末的最后一夜,并迎接新春的到来。几千年来,人们把心灵的祝福不断融入春节,使之逐渐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就是这样一个传承了几千年,有着深深文化根基的节日,在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今天,我们发现被中国人称之为过大年的春节,年味却越来越淡了。鞭炮声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