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届修志,是一次空前的地情调查,不论范围之广宽、规模之宏大、动员人力之众多,耗资之巨额,均属前所未有,是一项全社会关注的文化建设工程。 佛山的修志事业始于80年代中期,经过广大修志人员10多年的艰辛努力,已经硕果累累。迄今已出版市、县志书、专业志书、地情志书、旧志点注本、年鉴、族谱、文艺期刊、简报、小册子等多种(本)。这些志书和年鉴,  相似文献   

2.
再论当代的修志事业──论建立地情资料检索中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黄勋拔我在《中国地方志》1990年第4期发表过一篇文章:《论当代的修志事业》,感到言犹未尽,有必要作一些补充。当代修志事业和传统修志事业是有所不同的。我认为:除志书的内容因时代不同必然有所不...  相似文献   

3.
《沧桑》1995,(5)
十多年的修志实践,不仅积累了大量地情资料,出版了一批优秀志书,而且锻炼造就了一支素养高、人数多的修志专业队伍。他们精通方志理论,熟悉地情资料,具有广博知识和丰富的修志经验,不仅在修志工作中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两个文明的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调动广大修志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修志工作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修志主体是志书编者,志书编纂的主体性则是指编者在修志过程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告诉我们,一方之客观情况固然是志书记述的对象,但必须看到任何一种形式的地情都不会直接成为志书。因此,尽管地情对志书起决定作用,而我们绝不能把修志看成一种机械的如同一般物质生产一样的活动。这就把志书编  相似文献   

5.
第二届修志工作提倡一种修志意识。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要耐清苦寂寞、甘于奉献,深入研究地情,真实地记载一地之历史和现状,对文献资料“存真求实”、“展宽求全”,著述“求精”。  相似文献   

6.
塔城地区各县(市)、地直各单位在1984~1986年间先后成立修志机构,正式启动首轮修志工作,直至志书出版,大致经历30年。在首轮修志工作中编写出大量反映地、县市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的地情丛书。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地方志工作在开拓创新中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实现了地方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为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服务,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服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7.
以辩证观点去审视,明代修志是有得有失的。其最大之得就是由于朝廷和各级政府对于修志的高度重视,从而赢得了各级政区志书编修的空前普及,开创了我国修志事业的新局面。其最大之失就是由于朝廷直接把修志视为政治斗争的工具,深度干预了修志工作,使修志工作偏离了本身固有规律,导致了一些弊端,抑制了修志事业的健康发展。明代修志的主要弊端可概括为三种,即政治化倾向、苟简倾向和拟古倾向。  相似文献   

8.
修志资料与志书一样,都具有重要的保存和开发利用价值。首轮修志资料存档工作存在不足,第二轮修志有了一定地改进和提升,但还缺乏专业化、规范化、信息化。本文结合第二轮修志实际,就如何做好修志资料归档保存、开发利用和服务工作提出建议,使地情资料薪火相传。  相似文献   

9.
各地有自己的特有情况,这就叫地情。它是认知一个地方的入门钥匙与基本依据。修志就要把握地情,写出地方特色,否则千人一面,不仅读之味同嚼蜡,也看不出各个地区的固有面貌。如何把好地情,让地方志各具鲜明特色,笔者有如下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地方志》2005,(5):30-32
第二轮修志中, 青岛市崂山区史志办公室把创建地情资料中心、地情文献中心、区域研究和课题咨询中心“三个中心”作为开拓和推动史志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硬措施。从提高对“三个中心”建设的认识、推进“三个中心”建设到扩大“三个中心”影响入手, 为第二轮修志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11.
朱烈  韩旭 《巴蜀史志》2016,(1):54-56
“致用”是地方志文献的根本,也是地方志工作的意义所在。“存史、资政、育人”是其主要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连续开展的两轮修志工作带动了地方志事业发展,志书、年鉴、地情文化读本等方志成果百花齐放,  相似文献   

12.
关于深化地情研究的思考湖南省涟源市志办公室傅定志“地方”是否属方志学研究的对象,目前方志界尚有争论,可是,谁也不能否认,地情问题是修志实践中一个最大和最为现实的课题。要想真正提高志书质量,在地情研究上是大有文章可做的。一、修志要以准确反映地情为基本目...  相似文献   

13.
1986年9月30日晚,合肥市政协副主席、原合肥四中副校长孙靖松在去参加中山业余学校九中教学点开学典礼的路上,不慎摔了一跤,她强忍着肱骨折裂的巨痛,按时走进会场,未向任何人提起。她坚持着在台上讲完话后,终于支撑不住昏倒在地,大家这才发现她是带着骨折之巨痛来的。师生们含着泪水,把她送进医院。望着这位桃李满天下的银发老人,大家崇敬之情,油然而生。是什么力量促使她如此忘我地献身教育事业的呢?  相似文献   

14.
清初修志是国家重要的文治工程和重建措施。顺治、康熙年间河南修志对清代地方志事业的发展有筚路蓝缕之功。从清初河南所修的地方志来看,修志活动及时保存了乡邦文献,修志理论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5.
韦清芳 《广西地方志》2003,(2):122-123,30
修志20年形成的地情资料,通过构建资料数据库,用现代科学技术保存、利用、传播。面向市场,引入商业模式发展地情资料收集、整理。坚持地情资料库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笔者认为 ,制度化、规范化是方志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 ,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 ,当前地方志工作在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方面 ,与地方志事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机构不稳定 ,修志人员的工作条件、职称和相关的生活福利待遇不落实。省、地、县三级修志机构及其编制没有统一、具体的规定 ,因地而异 ,仅省级修志机构就有处级到厅级之分 ,工作任务相同 ,级别相差甚大。地、县修志机构的此类问题更突出。 2 编纂不规范。有的志书篇幅膨胀 ,资料取舍失当 ,数据统计不准确 ,行文不规范 ,审稿粗疏 ,…  相似文献   

17.
<正>加强地方志信息化建设,既是贯彻落实《地方志工作条例》的迫切要求,也是地方志事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张家港在全面完成二轮修志任务后,也迫切需要把信息化建设作为地方志工作的重要内容,构建一个数字化的地情网络平台,实现地方志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推动地方志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一、张家港地情文化资源的利用现状张家港市地处长江和沿海两大经济带的交汇处,作为建制市相对比较年轻,但历史传承非常悠久。境  相似文献   

18.
陈泽泓在《羊城今古》 1999年第 4期上撰文《关于志书续修工作的思考》,提出“三股力量,各尽所能,分工合作”的方案: 1.发挥退休专业修志人员的辅助作用。退休专业修志人员有参加修志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事业心,对本地地情较为熟悉,他们年纪虽大,但退休之后,可以摆脱在职的琐事,更专心致志地务其所好,扬其所长,就修志工作而言,是可以大有所为的,这是修志工作的一个人才库,可以补在职人员力量之不足。应该为他们在健康许可和自愿参与的前提下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诸如,出谋献策、读志评志、审稿把关、编辑校对、校点旧…  相似文献   

19.
新疆编纂新方志工作是从1983年开始的。在1984年12月召开的自治区地方志工作会议上,时任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第一副主任的富文同志及时提出了“修志工作要为现实服务”这一问题。考虑到志书出版周期较长,不能尽快满足社会各界用志的需要等原因,提出要在修志的同时,编撰出版一些短、平、快的地情读物,供社会各界选用。这一时期,各地均编写出版了地县“概况”之类的地情资料书,受到好评。在修志工作普遍开展、修志成果不断增多、社会各界对方志资料的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自治区地方志编委会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及时调整了地方志工作思路,1990年…  相似文献   

20.
李铁映同志在全国地方志第二次工作会议上提出,“编纂志书,是修志单位的重要任务”,“用志是新时代方志事业的新特点、新发展。用志是服务当代,以志为鉴的重要任务。用志的方法要改革,各地和方志界要大胆探索”。修志是用志的基础,用志是修志的目的,历代修志都强调“经世致用”。我的体会是:方志工作者要把修志“服务当代”贯穿到修志的全部过程,即在修志的过程中,利用搜集到的地情资料,搞一些“短、平、快”的产品,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在修新志之前,要以旧志为借鉴,要读旧志,用旧志,要在“用”字上下功夫。读旧志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