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明 《攀登》2010,29(1):112-115
“执行难”一直是困扰理论界和司法界的顽疾,也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现行的有关规定也存在着内容过于简单、程序过于笼统、强制措施力度不够等问题。因此,建立民事强制执行法,进一步完善民事强制执行制度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王姣  刘恒 《沧桑》2013,(4):140-142,149
目前我国对于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定,只涉及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范围的内容,对于民事公益诉讼程序的具体规定并未涉及。相比较而言,域外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发展比较成熟,虽然不同的国家有其不同的法律传统、法律文化,但是其共同的目的保护公共利益是一致的,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的程序构建可以在适合我国国情及在司法实践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借鉴。本文介绍了美国集团诉讼制度、英国告发人诉讼制度等等,并从中分析并借鉴其中对我国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与诉讼相比,仲裁在解决民事争议方面具有快速、高效的特点。我国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日趋严重,环境民事侵权案件的数量不断上升,建立环境民事侵权仲裁制度具有现实的必要性。环境民事侵权仲裁的制度设计具有区别于一般仲裁的独特内容。  相似文献   

4.
张婷婷 《沧桑》2011,(1):177-178
由于污染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特殊性,使得传统的因果关系理论无法适用。本文介绍了外国的污染环境犯罪因果关系的三种发展理论学说,即"疫学因果关系理论"、"间接反证理论"及"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并试图将因果关系推定理论应用到我国的污染环境犯罪中。  相似文献   

5.
《推定儿女法》为俄藏黑水城出土金代占卜类写本文献,其文本来源于《孙子算经》,特殊性在于通过算术方法并结合阴阳五行思想卜算胎儿性别。以《推定儿女法》为代表的祈男辨胎思想和孕育信仰曾长期流行于中国古代社会,是研究古代社会民生与民间信仰的珍贵资料。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推定儿女法》逐渐渗透到医学与命理学文本书写中,反映了阴阳五行思想主导下,中国古代数术、巫术与医学思想的相互影响与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6.
瞿淼 《区域治理》2022,(4):109-112
目前,我国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范围的规定过窄,阻碍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发挥应有价值.公民是公共利益的载体和诉求的行使者,在法理上拥有公益诉权,成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原告具有其在保护自然环境、节省司法资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因此建立恰当的公民提起资格引入制度格外重要.本文分析了当下我国有资格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原告及其不...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它的确立对完善现行破产法律制度,加速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的破产法律制度还欠完备,《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试行)》(以下简称“破产试行法”)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因此,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破产制度已刻不容缓。本文对此有几点浅显认识。一、关于破产制度的适用范围1986年12月,六届人大常委会通过的“破产试行法”规定:本法适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也就是说,除全民所有制企业外,其它的企业破产尚不适用该法。这在当…  相似文献   

8.
刘灿 《黑龙江史志》2013,(11):328-328
虚假陈述制度在西方各国证券法上已较为成熟,而我国证券法对虚假陈述的规定不慎完备,通过借鉴英美法系中的信赖推定原则,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尽早的建构我国证券法中的信赖推定原则型构方案,对于保护投资者,增强投资者对证券市场的信心,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积极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倒签、预签提单的法律性质非常复杂,目前学术界存在合同责任、侵权责任、责任竞合等多种学说,但其中任何一种学说均无法单独给予全面正确的解释。这将导致案件的管辖权和准据法的适用等问题上出现不同的结果,从而影响对案件实体问题的判决。本文尝试探求对于倒签、预签提单法律性质一种较为合理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普通法上的控诉状源于私人向王室司法权威的喊冤(控诉)行为,存在于13世纪中期到14世纪后期百余年间。控诉状有着与令状不同的概念、形式和适用情形。在"王室司法地方化"的背景下,以令状制受限为契机,控诉状的应用逐步扩展到民事领域,为地方民众提供了全面的王室救济,发展为相对独立的法律制度;它对令状制起到功能替代的作用,弥补了令状制的缺陷,并最终与令状制合流。控诉状制度对英国法律机制和实体法律体系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它推动"国王和平"观念的转变,见证衡平和议会立法的兴起,并参与完善以"侵权行为法"和"契约法"两大分支为主的普通债法,最终完成对英国法的形塑。  相似文献   

11.
石璠 《黑龙江史志》2014,(3):192-193,195
在晚清变法修律的过程中,处于变法修律最前沿的法界人士对民法为规定私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这一属性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民法的重要性也已引起了法界人士的注意,他们也已经认识到民法与民事诉讼法是主法与助法的关系,主法宜在助法之先制定。制定中国自己的民法典一定要进行民事习惯调查也是法界人士的共识。此外,在民法的立法宗旨与立法模式上法界人士也已经有较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西方国家赔偿制度历史发展简介王景斌我国《国家赔偿法》是199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为更好地贯彻理解这部法律,我们有必要参考借鉴世界各国的国家赔偿制度。现将西方国家关于国家赔偿制度的历史发展作简要回顾,以期对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理解与适用有所裨益。一、...  相似文献   

13.
善意取得制度是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交易活动动态安全的重要法律制度。它不仅适用于动产,同时也适用于不动产范围,例外情况应有法律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4.
王晓芳 《攀登》2008,27(4):134-136
先占取得制度作为原始取得的一种方式,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确立价值,当今世界很多国家的民事立法均不同程度地使这一制度得以体现。可见,其作为取得无主财产所有权的一种手段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而我国的这一制度却长期为国家公权所取代,致使私权得不到有效保护。尤其是在新近出台的《物权法》之中,这项制度也没有被确立,这对于我国民法的完善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今后,在我国民事立法中应填补这项空白,以维护其私法本色。  相似文献   

15.
宋代法律制度史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上半叶成果不多,80年代以后才快速发展,在综合研究、立法研究、刑法研究、民事法研究、司法制度研究和法律献的整理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宋代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已经被揭示,宋代在中国法律史上的重要地位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重视。然而在学术规范方面还存在问题。目前,要花精力多搞些实证研究;要借鉴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充实和拓宽宋代法律制度的研究领域,注重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和法的动态及功能研究。  相似文献   

16.
民事执行制度改革刍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湘瑞 《攀登》2002,21(1):110-112
我国民事执行制度改革的目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广泛存在的“执行难”、“执行乱”问题,建立良性的社会执行程序。本从宏观的角度,在剖析导致“执行难”、“执行乱”诸因素的基础上,从立法、机构设置、权限划分等方面对我国民事执行制度的改革展开讨论,阐述并论证了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17.
罗海波 《神州》2012,(20):37
送达制度是民事诉讼法的基础性制度,送达活动也是民事诉讼中最常见、最根本的诉讼活动,这一制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有利于当事人及诉讼参与人实现知情权,全面维护自身利益。诉讼活动始于送达,终于送达,送达推动诉讼进程  相似文献   

18.
白廷举 《攀登》2002,21(3):77-80
民事责任作为一种法律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而应承担的法律后果,完善我国证券民事责任制度,把加强监管、规范市场、保护投资利益作为主要任务,改善我国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的立法缺陷现状,从而才能有效地保护中小证券投资的合法权益。因此,修改与完善《证券法》时,应把证券市场主体民事责任条款具体化,建立便于投资提起证券民事赔偿的诉讼制度、改革证券监管模式、提高公民证券法意识,以进一步确立和完善证券退市机制。  相似文献   

19.
张恒 《华夏考古》2020,(4):66-78
叶家山M28随葬有形制、纹饰、大小、铭文基本相同的三套"曾侯谏"铜鼎和一对"曾侯谏作媿"铜簋,本文依据晚商西周时期高级贵族墓中鼎簋组合提供的线索,认为这是一种与墓主身份等级相适应的器用制度。该器用制度的年代可追溯到晚商时期,并延续到西周中期,呈现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为推定叶家山M28墓主是曾侯谏提供了有力证据,也为认识商周器用制度的演变提供了一条较为清晰的轨迹。  相似文献   

20.
王晓茹 《沧桑》2010,(4):58-59
在民事诉讼中,证据是人民法院作出民事裁判的依据,是整个诉讼活动的基础。而证明标准又是法院明辨是非、正确判案的依据,法官对事实的认定,常常不能回避对盖然性规则的适用。比较而言,英美法系的证明标准倾向于一种"盖然性占优势"的标准,而大陆法系在诉讼证明上则主张"高度盖然性"的标准。由于我国对于证明标准的立法存在一些漏洞,本文拟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于"盖然性规则"的不同态度的比较研究入手,围绕这一规则的产生、适用及其现实意义展开论述,以期对我国"盖然性规则"证明标准的正确运用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