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Interdisciplinary science reviews : ISR》2013,38(2):165-172
AbstractThe progress of science is a cumulative one, each generation building on the achievement of its predecessors. Therefore, it is dependent on the permanent recording of new discoveries both to provide the basic information for future workers and to avoid needless repetition of experiments already performed.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way in which the scientific literature has grown from the days of the ancient civilizations, via the foundation of the first great learned societies in the 17th century, to the scientific explosion of recent years. It considers ways in which the vast flood of new publication can be made manageable and how the problems of constantly mounting costs can be overcome.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价值观是建立在世界观、人生观和行政价值观、政党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理论基础上的。正确的领导干部价值观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的理念、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民主法治观和创新发展观。研究和分析领导干部价值观的基本内涵,树立正确的领导干部价值观,对于加强领导干部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周作人女性思想作为五四女性解放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时代催生的结果,更是世界近现代文明浇灌出的一束奇葩。它的来源驳杂广泛,既有西方近代的人本主义自由主义,也有弗雷泽文化人类学、安特路朗的神话学、威思忒玛克的伦理学、倍倍尔的妇女论,还包括蔼里斯的性心理学、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胜家、富士川的医学史等,其中最为人们所关注的莫过于来自英国思想家蔼里斯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美国20世纪60年代此起彼伏的群众运动为罗诉韦德案奠定了政治基础。1973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罗诉韦德案中做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判决,德克萨斯州禁止堕胎的法律违宪;妇女有决定生育的宪法权利,堕胎是妇女的隐私权。罗诉韦德案在道德上引发一场旷日持久的胎儿“生命权”与妇女堕胎“选择权”之争,在政治上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持赞成和反对堕胎的立场,堕胎问题影响到美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6.
试论纳粹大屠杀及其对犹太民族和文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所说的纳粹大屠杀(Holocaust)特指希特勒法西斯对犹太人的杀戮。由于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种种复杂原因及其互相交错,反犹思潮和行动早在公元前就已产生,在中世纪的欧洲更形成了系统的理论和有组织的行动。到了近代,一波接一波的反犹恶浪又在俄国和东欧肆逆,使犹太人“不仅遭到一个无权的民族所遭受的一般的经济和政治压迫,而且还遭到剥夺他们起码的公民权的压迫”。然而,与纳粹大屠杀相比,所有此前的反犹活动都显得相形见绌。 相似文献
7.
冯玉祥的国民军1925年10月进入甘肃,驻军5年之久,对甘肃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国民军实行全省军政和财政统一,整顿吏治;宣传国民革命和新三民主义,使新思想和新思潮广泛传播;发展经济,创办学校,促进甘肃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甘肃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迁。 相似文献
8.
ABSTRACT Increasing strains on self-sufficiency within the block of East European command economies resulted in the dramatic decision to change over to an economic system largely based on market forces. The painfulness of the ensuing transformation process will be mitigated somewhat by supportive economic policies of the West, including the European Community which is itself aiming at complete economic integration by the end of 1992. The consequences for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of these far-reaching policy changes in East and West are likely to be negative, at least in the immediate future. This is true for the volume of development assistance given by East and West, as well as for the export prospects of developing countries. Favourable effects might at best be expected in the longer run. 相似文献
9.
10.
华夏考古学术论坛于 2 0 0 1年 9月 1 3日 ,在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举行报告会 ,请澳大利亚雷楚布大学考古系主任蒂姆·马瑞 (TimMurray)教授作了题为《当代考古学理论的多样化及其问题》的演讲 ,经蒂姆·马瑞教授惠允 ,本刊摘要发表演讲稿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魏存成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17(3):72-88
渤海政权对外有六条交通道路,即通往中原的营州道和朝贡道,通往周边民族的契丹道和黑水道,通往朝鲜半岛的新罗道和通往日本的日本道。本文在以往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文献记载和近年新的考古发现,分别对各条道路的走向及沿途的重要遗迹进一步做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和必要的论证。 相似文献
12.
吴志国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10,(4):55-63
五四抵制日货运动中,英美烟草公司利用中国国内的抵制日货运动,趁机揭露和指责简照南加入日本籍、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日资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因此遭受中国民众排斥,并被农商部吊销了执照。为摆脱危机,简照南和南洋烟草公司展开了一场以挽救其中国国籍为核心的行动,并获得国内诸多团体及华侨的支持。简氏复籍终获成功,南洋烟草公司也得以恢复注册为国货公司。此案揭示,在民族主义运动中,国籍、国货身份成为重要标识,双重国籍致使国民身份模糊,有时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 ,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以一种紧迫感梳理着自己的工作 ,思考着自己的未来 ;而我们这些以探索时间的轨迹为本行的史学工作者 ,就更是深深地感到人类社会前进的脚步正在由远而近 ,逐渐加速 ,从以千年计 ,到以百年计 ,以十年计 ,直到今天 ,已是名副其实的日新月异了。在这种形势下 ,我们来探讨世界史学科的自身建设和发展问题 ,不但是十分必要的 ,而且是很有意义的 ,对于这个问题 ,我想讲两点看法。一、关于世界史的学科定位定位 ,就是要找准学科的位置。而要找准位置 ,就必须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 ,在目前的形势下 ,特别… 相似文献
14.
土尔扈特蒙古西迁至伏尔加河流域后,其经济状况可以概括为:传统游牧经济由盛而衰;以互通有无为基础的对俄贸易往来不断;为俄国军事战役出兵助战获得战利品和报酬成为特殊的收入来源;突袭其他民族和控制贸易路线是增加财富的渠道之一;捕鱼成为相当一部分生活贫困的土尔扈特人赖以维持生计的重要方式。作者认为经济状况恶化是促使土尔扈特蒙古东归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5.
16.
整个20世纪,美国国会一共有2次重大的委员会体制改革。第一次是在1946年,第2次是在70年代。如果说1946年国会的改革标志着现代国会制度的最终确立,那么70年代的变革则是在此基础上试图进一步完善国会制度的一次重大努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上海为实例,依据创业模式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华侨华人在大陆投资创业的主要模式划分、基本特点以及创业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华侨华人成功创业与其选择正确的创业模式密切相关,创业模式的选择与行业的关联程度较高,同时,创业模式的选择也与创业者对物质资本、技术资本及人力资本的拥有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1936—1941年,日本推动对德结盟政策的中心目标是为了实现独霸中国和向太平洋地区扩张。本文深刻地揭示日本对德政策发展演变的轨迹,展现日本对德军事同盟政策的本质特征,并深入研究日本在"南进"和"北进"的战略转换过程中,谋求对德结盟的利益最大化,并通过实证分析,论证日本对德结盟政策中的"竞争"、"对抗"心理,从而说明帝国主义间结盟的利益至上原则。同时,还对日、德、意、苏"四国军事同盟"构想及其演变过程进行考证,指出1941年的《日苏中立条约》实质是该"四国军事同盟"构想的一个畸变。这可以全面透视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推动对德结盟政策变化的动因和措施,以及对远东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论文分析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侨商与外商在华投资格局的大变动情况、侨资强势成长的原因以及中国经济转型下的侨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走向新格局的现状和特点。认为海外华商对中国大陆的投资,近八年来强势增长,亚洲华商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中的比重逐年稳定上升;欧美日韩企业对华投资的比重则在下降。海外华商平均投资额也大幅度增加,超过欧美日韩企业的水平。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受世界经济大环境特别是全球FDI趋势的影响,也与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密切相关,还与海外华商的投资与经营特点相关。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日益本土化的趋势使侨资企业全面融入中国经济脉动之中,一批华商品牌在中国本土成长起来。国内外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动了侨资传统产业的资本形成与技术升级,侨资科技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异军突起。侨资企业优胜劣汰,呈现新的格局与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会展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的会展业发展存在着不少隐患,譬如粗放式的发展模式,不完善的行业管理机制等等,这些隐患阻碍了会展业的良性发展。消除这些隐患,让我国的会展业健康,稳步地发展,是我国会展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