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西夏文与西夏钱币达津西夏,是古代我国境内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其地域“东尽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包括今宁夏、甘肃大部、陕西北部、内蒙古西部和青海东北部,建州郡二十有二,首府兴庆(今银川市),境内有党项、汉、藏、契丹、回鹘等族。这一地区以前长期受汉、善(藏)势力的控制,在10、11世纪由于宋国力日弱,吐蕃又内乱不已,李继迁、李德明和李元昊祖孙乘势崛起于西北,先曾受宋、辽封号,李元昊继立后自立年号,不久干公元1038年筑坛受册,,即皇帝位,国号大夏(史称“西夏”),对抗宋王朝。其国历十朝,享国190年,至1227年为蒙古大军所灭。西夏的主体民族是党项族,西夏语指的就是党项族的语言。建国前,西夏地区受汉、蕃影响通行汉文和藏文,后来,李元昊为了强调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其建国前夕创制了一套书写本民族语言的文字—蕃书,即后世所称的西夏文。《元史·夏国传》载:“元吴自制蕃书,命野利仁荣演绎之,成十二卷,字形方整类八分,而画颇重复”。西夏文制成后,西夏统治者大力推行,《西夏书事》曾记载:“元昊既制蕃书,尊为国字,凡国中艺文诰牒尽易蕃书”,所以西夏文广为流布,在政府和民间行用,并用西夏文翻译了大量汉、藏、回鹘文  相似文献   

2.
西夏文木活字版佛经与铜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夏文木刻活字印本是很少见的。最近宁夏带来了两包梵夹本西夏文佛经,都是从汉文译成西夏文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并且  相似文献   

3.
幞头是西夏法典规定的文官朝服首服。流行于西夏的幞头主要有软脚幞头、硬脚幞头、展脚幞头、直脚幞头、交脚幞头、无脚幞头和长脚罗幞头等。西夏幞头基本上沿袭了唐宋汉族文官幞头的形制,没有明显的党项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4.
西安市文物管理处藏有数种珍贵的西夏文物。几年前,我们对这批西夏文物进行了整理和研究。现将对西夏历史和文化研究有重要价值的部分文物,作些介绍和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1985年9月,双城市单城镇政才村农民佟海在村东南方向约500米处,发现一处古钱币窖藏,约200余公斤的钱币分装在两个灰陶罐中。这批铜钱现为双城市文物管理所收藏。经初步清理,这批铜钱的上限为西汉文帝时的“四铢半两”,下限为金世宗时的“大定通宝”,共有97个朝代,103种钱币,内涵十分丰富。  相似文献   

6.
周颂安 《文献》1998,(3):79
西夏文字是一千年前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王朝创制并使用的文字,后世失传.19世纪至20世纪之交被重新发现,因识者寥寥,被称作"天书".研究这种文字及其文献的"西夏学"被称为"绝学".近一个世纪以来,在中外西夏学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西夏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国际显学,但迄今为止,世界上尚未正式出版过一部西夏文字典.  相似文献   

7.
彭向前先生曾指出在西夏文草书中存在一种“同符异用”的现象,实际上在手写的其他书体西夏文献中也存在。为名实相符,并与汉字研究所用术语接轨,建议改称为“构件同形”,而实际代表不同用法的构件称为“同形构件”。文章以手写佛教文献《大宝积经》为例,收集了8组例证,阐释存在于手写楷书西夏文献中的“同形构件”。  相似文献   

8.
西夏农业租税考--西夏文农业租税文书译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史金波 《历史研究》2005,(1):107-118
新发现的部分草书西夏文租税文书表明,西夏黑水城地区有以耕地多少缴纳农业税的固定税制,缴纳杂粮和小麦的比例为4∶1,每亩缴纳粮食地租为1.25升;西夏的“佣”和有地区特点的“草”也以耕地多少负担,农户的租、佣、草账是逐户登记,以迁溜(类似“里”)为单位统计造册;西夏农户还有负担较重的人头税;西夏实行以耕地为标准的实物租税,秋后统一征收,然后入库管理。  相似文献   

9.
河北大学博物馆收藏有一枚西夏文铜牌,其正面刻有西夏文"残"(防守待命)4字,背面刻有西夏文"砌华"(跋狗契丹)4字,应属于西夏的守御牌。本文依据学术界的相关研究成果,对该铜牌的形状、尺寸、铭文等做了介绍与考证,以期推动西夏牌符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卖地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金波 《历史研究》2012,(2):45-67,190,191,193
已公布的1件黑水城出土西夏文土地买卖契约及本文公布新发现的11件西夏文草书土地买卖契约,为了解西夏黑水城地区的土地买卖及相关情况提供了宝贵资料。西夏晚期,该地区相当部分农民生活困苦,不得不出卖土地换取口粮,从而导致寺庙和地主兼并土地的现象。契约提供了关于农户的耕地数量、耕地和院落、土地四至的信息。从一些有连带关系的土地买卖契约,还可大致勾画出部分土地和灌渠的分布情况。而契约中有些农户分散居住在各自耕地上的特点,则反映出党项民族游牧习俗的影响和当地耕地较多的地方特色。契约中关于渠道、给水等内容反映了当地农业依靠灌溉的特点,补充了西夏法典《天盛律令》有关水利管理的规定。这些契约继承了中国传统契约的形式,并形成自己的风格,是唐宋契约和元代契约的一种中间过渡形式。  相似文献   

11.
宁夏发现西夏文木活字印本据《光明日报》1996年11月17日报道:宁夏考古工作者从一座西夏古塔中发现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刷品,我国和世界印刷史的相关部分将因此而改写。这些1991年9月出土的西夏文佛经,经宁夏考古所63岁的研究员牛达生研究,确认...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两件西夏文文书,考察了13世纪前半期黑水城的状况。黑水城位于黑河下游,连接着蒙古高原、宁夏平原和黑河中游地区,在西夏统治时期是个非常重要的地方。也正因此,蒙古帝国的军队曾多次进攻过黑水城。从这两件文书可知,黑水城外是农业耕作区,而士兵和官员则生活在城内,他们从宁夏平原带来了许多粮食和武器。他们用烽火信号或驿马,与黑河中游的肃州(酒泉)进行联系。这两件文书向我们揭示出,对于西夏王国而言,为什么黑水城是一个重要的地方。  相似文献   

13.
元刊西夏文大藏经[1]>的探讨由来以久.上世纪初,王国维先生在考察元刊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残卷时,提及了西夏文大藏经的两则相关材料:其一为元刊碛砂藏<大宗地玄文本论>卷3管主八发愿文中关于河西字大藏经的记载;其二为伯希和于敦煌莫高窟北区发现的捺印有管主八施印题记的河西字大藏经实物残页.王先生指出,"河西字即西夏字",伯希和发现的佛经残页"盖即管主八所施河西字大藏经三十馀藏之一"[2].此后,聂斯克、石滨纯太郎、王静如等关于<河西藏>的论述多依据相同的材料.而将这一研究推向深入的是史金波,他通过对国家图书馆藏西夏文献的整理及西夏文<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发愿文的翻译,认为有元一代至少5次印施<河西藏>.如今,随着大量西夏文文献的刊布及相关材料的丰富,我们对<河西藏>又有了一些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河北省大名县新出土的夏汉文合璧墓志铭中的西夏文史料为基础,结合其背面的汉文墓志铭《宣差大名路达鲁花赤小李钤部公墓志》及小李钤部家族相关墓志铭等史料对其进行初步考证。这方西夏文墓志铭为学界提供了一件夏汉文合璧碑刻史料,第一次以西夏文形式展现了西夏姓氏"小李",是研究西夏移民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5.
宁夏石坝发现墨书西夏文银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武县横山公社石坝生产队在黄河右岸,北靠明长城和古城堡(横城),隔岸与掌政公社相望,是古代的一个重要渡口(图一)。 1976年3月,在石坝生产队南面200余米的黄河河滩自然沙土1.5米深处,发现一批银器,有碗、小盒、发锐饰等共十九件。碗有两式,Ⅰ式二件。皆完整,直敞口,浅曲腹,小平底。其中一件高3.6、口径10.5、底径5.3、器壁厚0.1厘米,内外皆素  相似文献   

16.
何川 《西夏研究》2022,(4):111-116
目前公布的西夏佛教文献中有一批与藏传因明相关的文献,也是西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基础性文献“■”(正理滴特殊造)据藏文本Rigs pa’i thigs pa zhes bya ba’i rab tu byed pa(正理滴论)翻译而来。英藏黑水城文献中的一纸残片可以弥补《俄藏黑水城文献》的缺失。论文对这一残片进行了详细考释,并在此基础上对目前所见全部因明文献进行了初步分类,为学界进一步认识这批出土西夏文献材料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7.
崔宁  姜欧 《西夏研究》2020,(2):49-55
西夏文字以其字形方块平整、类似汉字、主要使用毛笔为书写工具的特点,使其具有了少数民族文字书法的独特魅力。目前存世的西夏文文献以佛经为主,故写经书法是西夏文书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中国境内收藏的西夏文写本《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及与其一同出土的佛经写本残片入手,对比得出西夏文写经书法具有传承自唐代楷书写经并独具地域特色的艺术风格的结论,分析了形成这一风格的的原因,即受到河西走廊佛教传播与写经传承、西夏文化教育制度、宋人尚意书风、西夏境内其他少数民族文字书写风格等四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许鹏 《西夏研究》2022,(2):10-16
本文对新发现的西夏文世俗文献通假字进行了考释。新考的部分通假字可以使我们对相关文句解读、辞书释义和收词等产生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史金波 《文献》2003,(1):244-256
1917年宁夏灵武县修城时出土两大箱西夏文文献,后辗转传藏,于1929年大部分入藏于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计百余册,蔚然成为大观,少部分藏于甘肃、宁夏,一部分流失于日本.  相似文献   

20.
《同音》是西夏时期编修刊印的韵书之一,是研究西夏语言字,尤其是语音系统的重要资料。若按内容区分,《同音》有新旧两个版本,旧版本的编是西夏的切韵博士令吠犬长和罗瑞灵长,最早刊印于崇宗乾顺元德七年(公元1125年),正德六年(公元1132年)再次刊印。新版本是西夏名学梁德养修订重编,于仁宗仁孝乾佑十八年(公元1187年)刊印。若按书的大小尺寸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