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是一个亚洲的文明古国,幅员辽阔。中国西南部的云南、西藏等地方与南亚国家山水相依,互为近邻。中国与南亚国家尤其是印度友好交往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先秦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记载。东汉明帝时,印度高僧来中国传经,并在河南洛阳兴建了白马寺;南北朝时期,印度另一位高僧达摩也来到中国传授佛法,开创少林寺;唐太宗时期,中国僧人玄奘赴天竺(古印度)学习求取佛经等。  相似文献   

2.
古代的四大文明包括中华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以及两河文明。其中,由苏美尔·巴比伦人创造的两河文明之花就盛开在今日战火连天的伊拉克国家大地之上。 两河流域文明持续了3000年之久,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文明兴起以后才逐渐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此后在当地兴起的伊斯兰文化和主要居民阿拉伯人由于不是两河文明的直接继承者而不知道这一古老文明的丰富内容,也无法继承和保存这些遗产。由于两河流域当地缺  相似文献   

3.
山西之最     
《沧桑》1994,(1)
最早去印度取经的人 中国僧人中最早去印度取经的是法显。法显是东晋高僧,著名的旅行家、翻译家,临汾人。法显到印度取经的时间,比唐僧(玄奘)西域取经早200多年。  相似文献   

4.
义净(635—713年),俗姓张,字文明,齐州(今山东济南)人。唐咸享二年(671年),义净从广州出发,取道南海赴印度求法,历游30余国,前后达25年,其中在南海诸国从事佛学研究和佛经翻译的时间长达14年,写出《南海寄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  相似文献   

5.
藏历二月十三日,正好是个星期日,西藏天文历算专家银巴开着私家车,带着太太岗祖,我也搭上银巴的车,一同前往林周县卡孜乡的那兰扎寺。那兰扎寺最初是仿照印度著名的那兰陀寺取名并建立的,1435年由萨迦派高僧荣顿夏迦坚参创建,曾是萨迦派最大的显宗讲学院,也是前藏地区最大的萨迦派寺庙。  相似文献   

6.
甘肃张掖是历代高僧到“西天”(印度)取经路过的地方,史志明确记载的有两次:第一次是东晋隆安三年(399)四月,法显和尚与他的同学慧景、慧应、慧嵬与道整等,从长安(今西安)出发,前往印度取经。他们经过青海,翻越祁连山,走出扁都口,直到张掖。张掖当时是北凉国的都城,国王段业听到著名高僧来此,便邀请他们留住下来。期间,法显与张掖的和尚智严、慧简、僧绍、僧景、宝云等人结为同志,共磋佛事。夏坐三月后,于秋初西行取经。第二次是唐朝贞观三年(629),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经天水、兰州、张掖,出玉门关,逾葱岭去印度取经。至贞观十九年,东经敦煌、酒泉、张掖、武威、兰州,回到长安,历时17年。  相似文献   

7.
霍巍 《中国西藏》2009,(4):64-75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两个亚洲国家,有着两干多年的友好往来历史。中国的丝绸、瓷器和造纸技术曾传入印度,而印度的茶叶、棉花、制糖术也很早便传入中国。尤其是佛教从印度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更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影响深远的一件大事。唐代高僧玄奘从印度求法取经的故事被明代人吴承恩改编成小说《西游记》之后,天竺——古代印度成为中国人心目中的“西天”,充满着神秘和传奇的色彩。  相似文献   

8.
我旅行的时间很长,旅途也是很长的。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旅客要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扣,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 --泰戈尔·吉檀迦利和一个在中国生活了很多年的法国朋友聊天时,很高兴地向他提起即将启程的印度之旅,他也难掩兴奋地一连声惊呼:"真的吗?太好了,真棒,印度是个非常神奇的地方。""你去过吗?""嗯!我没去过。""你不想去吗?"他的声调一下子调平到另一个频律,"想去……""为什么不去呢?""去……会去,等我老了的时候。""为什么?"我追问。"我有点怕。""怕?"我没有理解,"怕什么?""你知道印度的精神很强大,我担心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会被异化,"我不禁乐了:"那你娶了个中国太太,选择在中国生活,这还不算异化?""这……不太一样,我保存有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最多是有点同化.你知道,我有个朋友去了印度后狂热地爱上了印度,他改穿印度衣服,吃印度咖喱,露天修行,去恒河沐浴,学习印度的传统方式绘画,在精神上被彻底异化了!"  相似文献   

9.
远东希腊化文明指亚历山大东征中亚、印度之后在这一地区所形成的区域文明。它是希腊化文明的组成部分,但有其鲜明的地域特征。这一文明的主要创造者是先后在这一地区活动长达三个世纪之久的巴克特里亚和印度—希腊人。他们虽然孤悬远东,难免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但仍然坚持希腊文化传统,保持他们的民族特征,从而和其他民族一道,创造了以希腊文化为主导,同时融合波斯文明、印度文明和北方草原游牧文化因素的多元文明。该文明对当地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以至于在公元前后的几个世纪,在中亚和印度西北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以阿姆河为中心的"希腊—巴克特里亚文明圈"或"远东希腊化文明圈"。这一地区正好也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该地区的文明遗产借助于丝绸之路的辐射作用迅速传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希腊化文明与中国文明的接触与交融。  相似文献   

10.
从十八世纪末起,英国加紧了对印度的鲸吞蚕食,到十九世纪中叶完全并吞了印度。二十世纪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逐渐高涨,各个阶级在共同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中表现了各自的阶级要求和愿望。 甘地在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态度上,在怎样改造印度、建设印度这样一个根本问题上,作出了与印度资产阶级根本不同的回答。与印度资产阶级欢迎资本主义文明、要求发展本民族的资本主义相反,甘地激烈地抨击资本主义文明是罪恶,认为要使印  相似文献   

11.
小鹏 《旅游》2010,(8):36-41
与构成欧美夜色的各种纸醉金迷元素不同。印度的夜生活更传统也更有趣味,或者去看一场印度戏,或者欣赏一场宝莱坞电影,即使在最西化的印度硅谷邦加罗尔,那里的夜色也因为东西文明的交融而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确有玄奘这个人,但他的人生经历与《西游记》中的玄奘(即唐僧)有明显的不同。玄奘在印度生活学习了十四年,得到了很多印度高僧的指点,因此,他的佛教思想很接近于印度佛学。而很多佛教流派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都作了相当的改变,以适应当时的中国国情,因此与印度佛教有较大的不同。他克服种种困难,去印度取经,他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佛教的发展、对外交流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瓦拉纳西,印度教徒心中的“圣地”。当年,唐朝高僧玄奘历尽艰险赴天竺取经,要到的“极乐西天”就是这座城市。虽然随着岁月的变迁,印度教取代佛教成为印度人的主要宗教信仰,但瓦拉纳西的地位并没有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14.
正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说:"龟兹是古印度、希腊—罗马、波斯、汉唐文明在世界上唯一的交汇地。"说到龟兹,不能不说到今天的库车,因为这里曾经是古龟兹国的中心,是佛教东传的第一站,龟兹乐舞从这里流向中原,佛经汉译大师鸠摩罗什、龟兹音乐家苏祗婆、大唐高僧玄奘都在这里留下了文化的回声。今天,滚滚的石油又从这里源源不断地流向上海等地……  相似文献   

15.
很多到过印度的人都有时而置身地狱、时而置身天堂的强烈感受。肮脏而圣洁,喧嚣而懒散,刁蛮而正直……她的多变令人捉摸不透,却又欲罢不能。沉积六千年的文明,让印度散发肴一种魔幻般的浓烈气质,也让我的心情,在整个旅程中像过山车般跌宕起伏。  相似文献   

16.
佛舍利     
《文史博览》2007,(12):37
合利,又作“合利子”,意为尸体或身骨,佛教称释迦牟尼遗体火焚后结成的珠状物。后来也指高僧火化剩下的骨烬。 有人认为“合利子”就是人体内形成的结石。反对者则表示,“合利子”的各种现象都表明不可能是结石,结石主要成分是钙质或金属盐沉积,形态与水垢相似,易碎,这些东西在高温下都会变成粉末状的氧化物。结石病人数以千万,但只有修行者才会有合利子。大德(在印度,是对菩萨或高僧的敬称)的舌头、  相似文献   

17.
晋朝僧人法显与丝绸之路●卢滨玲晋朝僧人法显为寻求佛经戒律,西行跋涉至天竺等几个佛教盛行的国家,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文字记载到达印度、斯里兰卡和印度尼西亚的旅行高僧,丝绸之路上留下了他的足迹,在世界史上也颇负盛名。1法显俗姓龚,出家后改姓释氏。他是东...  相似文献   

18.
刘文 《旅游》2012,(6):56-63
刚到印度的中国人从9月23号进入越南,到11月4号出发印度,整个东南亚三国旅行用了42天,骑行2500公里左右,开销大约600美元。从曼谷上飞机时,身上只有7巴特(不到1美元)现金,我已经身无分文,到了印度怎么办,我不知道,但路还是要走下去。在飞机上,我就肯定这是一次穿越时空之旅。即使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印度给我的第一印象,还是让我有些无法接受。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佛教源于印度。汉武帝开辟西域交通后。佛教传人中国。凉州是中西交通的要道.是佛教传人中国较早且发展迅速的地区。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使者、商贾、僧人等驻足其间。推动了凉州政治、经济、文化和佛教的发展。竺法护、昙无谶、鸠摩罗什、玄奘等一批中外高僧曾在这里弘扬佛法、翻译佛经。凉州本土也造就了许多佛教高僧,如竺佛念、释智严、释宝云等,他们东来西去,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在印度文明之初,知识犹如太阳照亮人们的心灵,生命的秘密在人们的心中被一层层剥开。人类最终的命运在那时就已经被揭示。他们将那种状态称为"极乐与和平"(Supreme Bliss and Peace)。与其他地区首次出现的文明相比,在印度最早为人们所知的文明[印度河谷文明(约公元前3000年),也被称为哈拉巴文化]常常被描述为"和平的、没有战争与征服"。然而,真正有了终极真理(Ultim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