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两河流域、印度河河谷文明和中国新疆、西藏、四川、云南甚至包括东南亚部分地区,由于很早就有相互往来,故在文化、工艺等各个方面都有着深刻影响。本文以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发现于这些地区的蚀花玉髓珠为例,对其特征及出土地做了整理,并参照前辈学者的论述,就该时期蚀花玉髓珠的工艺来源和传播途径进行了简单论述。  相似文献   

2.
新疆帕米尔高原吉尔赞喀勒墓群出土了一批国内迄今发现数量最多、年代最早的蚀花红玉髓(玛瑙)珠和天珠。通过对蚀花红玉髓珠工艺的多手段观察和已有的工艺资料梳理,可复原这批出土玛瑙的蚀花工艺。蚀花玛瑙珠体表里次生变化主要受帕米尔高原台地干旱少雨环境和棕漠土的各种因素影响。这批国内出土的年代最早的天珠具有早期琐罗亚斯德教宗教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3.
<正>自远古至今,在西藏和喜马拉雅山地带,最神秘也最受欢迎的珠饰当属一种被称之为"g Zi"的天珠。这种珠子主要为橄榄形,是一种蚀花或者染色的玉髓,上面布满黑白相间的纹饰。在藏民族色彩绚丽的诸多饰珠中,天珠的色调显然是最素雅的一种,与其他珠子形成鲜明的反差,但正是这种外表普通的天珠,一直以来在西藏文化、西藏医药和喜马拉雅地区的宗教传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藏文"g Zi"意为明亮、闪光,  相似文献   

4.
中国出土的蚀花肉红石髓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蚀花肉红石髓珠起源于公元前三千纪的印度河文明,该类饰物及其制造技术在欧亚大陆传播。中国出土蚀花肉红石髓珠可分四型,通过将它们与国外的材料比对,可探究它们的不同来源及传播途径。中国出土的玻璃仿制品及蚀花肉红石髓珠对中国蜻蜓眼式玻璃珠的制造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5.
非洲贸易珠     
朱晓丽 《四川文物》2009,(5):104-110
非洲贸易珠(Africa trade beads)是16到19世纪,欧洲殖民扩张时期的贸易商品之一,它兼有货币的功能,被大量贩往西非交换宝石、奴隶等.近年来在西方兴起的收集古代装饰品的风潮中,贸易珠又从非洲被贩回西方市场,这些珠子习惯上被称为"非洲贸易珠",它是欧洲殖民扩张、技术发明、贸易关系的侧影.包括有"千朵花"、"雪佛兰"、"鹅莓"玻璃珠、缠丝玛瑙、捷克凡士林珠子等.  相似文献   

6.
哈拉帕古城位于今巴基斯坦印度河北岸,是一座古代城市遗址,有“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大都会”之称。哈拉帕古城遗址出土了大量印章,这些印章的材质有玉石、铜等,印章上还刻画了几百个字符图形。这些文字符号和我国的甲骨文有许多类似之处,但至今仍然未能被成功解读。笔者通过查阅分析哈拉帕文明时期,包括摩亨佐·达罗古城的文物图片,将印章文字与甲骨文和水书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推测印章文字与水书、甲骨文具有同源关系,哈拉帕应是《山海经》里面所说的“帝之下都”昆仑虚。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遗产》2007,(1):34-55
在丝绸之路这条沟通东西方文化和科学技术交流的古道上,黄河流域古代文明、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古代波斯文明、古代希腊文明、欧亚草原古代文明等都在这一重要地区交融。  相似文献   

8.
古代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它不仅指今天的印度,还包括不丹、泥泊尔、巴基斯坦和孟加拉等在内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大约公元前2500年起,印度河流域进入了金石并用时代,创造了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灿烂辉煌的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  相似文献   

9.
正一引言在印度文明之初,知识犹如太阳照亮人们的心灵,生命的秘密在人们的心中被一层层剥开。人类最终的命运在那时就已经被揭示。他们将那种状态称为"极乐与和平"(Supreme Bliss and Peace)。与其他地区首次出现的文明相比,在印度最早为人们所知的文明[印度河谷文明(约公元前3000年),也被称为哈拉巴文化]常常被描述为"和平的、没有战争与征服"。然而,真正有了终极真理(Ultimate  相似文献   

10.
邱四平 《南方文物》2023,(4):222-237
印度河文明的政治形态一直是世界考古学界重点关注的问题。自1921年至今研究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时期,分别是研究起步的1920—1960年代,百家争鸣的1960—2000年代,新旧交织的2000—2020年代。在印度河文明政治形态的研究中,新的考古发现、研究范式的更新和跨文化比较研究是推动的关键因素。目前已能确定印度河文明为一个早期国家社会,在一段时期可能有一个覆盖整个文化圈的政治实体。相较于世界上其他早期文明,阶级分化较不明显。印度河文明存在军事组织,可能有神权加持的领袖。印度河文明政治形态仍需更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新疆红钱》、《新疆红钱大全图说》两书曾刊出多枚宝迪“人”八异版钱,有的泉友就按图索骥找到咸丰宝迪“人”八钱时,往往以为就是珍品,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人”八钱都不过是受流铜蚀惑所致,并非珍稀版别。笔者分析了自己的几枚“人”八钱藏品,对此现象作一解释。  相似文献   

12.
潘勇勇 《丝绸之路》2022,(3):143-147
馕作为新疆特色美食之一,是适应古代新疆自然环境和社会需求的产生,历数千年被各民族不断传承和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新疆特色的馕文化。本文试从文化交融的视角,阐释馕文化是古代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以及古丝绸之路上各民族饮食文化交融的结果,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新疆古称"西域"。自张骞通西域后,新疆成为连接东西方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历史上许多古代部落或民族交替兴盛于此,是世界上几大宗教如佛教、景教、摩尼教、祆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传播之道,是几大文明如中华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拜占庭文明、阿拉伯文明的荟萃之地,也是多种语言文字通行使用之地。新疆历史钱币上的语言和文字,语源不同,形态各异,体现出多语言接触影响、多文字交融合璧的特点。本文包括三部分:一、新疆多语文的历史生态。概况介绍新疆多语文形成的历史生态,并从语言和文字的来源、类型上对新疆历史钱币上的语言和文字进行分类。二、新疆历史钱币上的多语文交融与合璧。通过大量的图片展示和介绍新疆历史钱币上多种语言与文字的交融和合璧。三、新疆多语文历史钱币的启示。新疆历史钱币不仅是研究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材料,而且对于现今新疆构建和谐的语言关系、促进良好的民族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算盘由古代的"筹算"演变而来,"筹算"就是运用一种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传说中算盘是黄帝手下一名叫隶首的人发明创造的。目前学术界认为最早的算盘可能成型于东汉时期,东汉数学家徐岳所著的《数术记遗》有载:"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北周数学家甄鸾注云:"刻板为三分,位各五珠,上一珠与下四珠算盘色别,其上别色之珠当五,其下四珠各当一。"现存最早的考古实物则为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1921年出土于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因黄河泛滥而被湮没河北巨鹿县故城中的巨鹿算珠。同时  相似文献   

15.
高楠楠 《神州》2013,(14):22-22
新疆自古就有人类居住的痕迹,文化悠久,在铁板河出土的三千八百年前的楼兰睡美人为新疆的文明拉开了序幕。新疆为古代的西域,是于东西方交通的要塞,四大文明在这里碰撞融合,形成了新疆独有的绿洲文化和游牧文化。新疆的少数民族服饰也因为其独具的历史文明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文化。  相似文献   

16.
正《古代近东文明》,西南大学李海峰教授编著,科学出版社2014年3月出版。近东地区产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一批古文明,然而这些古文明大多属于"死而复生"的文明,世人对这些古文明的具体内容所知甚少。该著作是国内第一本详细介绍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埃及文明、波斯文明、赫梯文明和古犹太文明等五大文明板块的著作。该著作细致地梳理了亚述学、埃及学、赫梯学等学科的诞生、发展史,重点介绍了五大文明板块所取得的辉煌文化成果。该著作颇具新意,在国内首次翻译了历史上第一部法典《乌尔那穆法典》及《新巴比伦法典》的全文,对古埃及的历史分期采用了国际最新的  相似文献   

17.
马兰 《风景名胜》2021,(6):0241-0242
新疆 , 在古代称为西域,一直以来便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新疆地理位置特殊 , 处于亚欧大陆腹地 , 更是古代四大文明交汇的地方 , 形成了绿洲文明和游牧文明 , 现居住的十三个世居民族都有较悠远的历史 , 在世代的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色。新疆的少数民族服饰的历史悠久 , 古丝绸之路的开拓更是极大地影响了新疆地区民族服饰的发展。第一部分先介绍了新疆少数民族服饰的历史演变及其各个时期的特点 , 其次对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进行具体而细致的阐述;第二部分分别以东疆吐鲁番地区和南疆喀什地区为例,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与地域文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18.
在对中国青铜文明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古代青铜器表面存在着镀锡、鎏金银、斑纹等处理工艺,以及表面含锡、铬、硫等特殊成份的氧化膜,这些处理工艺和特殊的表面成份与青铜器的保存状况是否有关,我国古代是否存在青铜器防腐蚀专门处理技术,曾经是科技考古界热烈探讨的课题之一。文章通过分析近30年来学界发表的研究发现和实验数据,认为无法证明我国古代曾经存在青铜器防腐蚀专门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资本主义最初发生在14、15世纪的西欧,在此之前,人类文明已经历了长期而缓慢的发展过程。 大约在7000年前,尼罗河流域率先点燃文明之光,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也相继出现远古文明,这些就是人类最早的文明发源地。起初,这些文明波及的范围都很小,随后逐渐扩大,开始了文明扩散的过程。某种较高程度的文化从一个中心向四周扩散,使周围较低发展水平的文化受其影响而融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地区性的文化。当地区性  相似文献   

20.
在古代,"以舟为家,捕鱼为业"于东南沿海沿江湖的水上族群被称为"昼"("蜑""蛋")。秦汉时,疍家人已在北部湾北海(合浦)一带生息繁衍,世人按其从业特点分珠疍(采珠、养珠)、渔疍、蚝疍。本文探究北海疍家人的历史渊源,详细叙述旧时北海昼家的习俗、语言、服饰和传统文化等生产生活方式方面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