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前言     
<正>玉门地处河西走廊西部,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境内文化遗址广布,人类活动遗存众多,历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先民们创造了辉煌而多彩的文化,是名副其实的文化重镇。玉门关是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最著名、文化意蕴最为深长的关塞之一。"玉门"因玉而设关,因关而设县,玉门关与玉、与玉门又有着直接的联系。近年来,在中共玉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  相似文献   

2.
<正>由中共玉门市委、玉门市人民政府、酒泉市文物管理局、甘肃省敦煌学学会、甘肃省历史学会主办,中共玉门市委宣传部、玉门市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玉门市博物馆、玉门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承办的"玉门、玉门关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将于2017年8月27~29日召开。为配合这次学术盛会,中国甘肃网、酒泉市文物局、玉门市文物局、丝绸之路杂志社、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甘肃分会联合举行第十二次玉帛之路(玉门  相似文献   

3.
正玉门市位于酒泉中心地区,左通西域,右达中原,北望蒙古,南靠祁连,古往今来都是交通要冲。疏勒河联通西域沙漠绿洲,黑水又通达蒙古草原,东西南北文化汇合,在中华民族与文明形成过程中历史地理意义非常突出。2020年9月12—14日,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玉门·玉门关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玉门举行。与会专家围绕最早玉门关位置、玉门与玉门关判别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一、最早玉门关位置考证。  相似文献   

4.
正缘起由中共玉门市委、玉门市人民政府、酒泉市文物管理局、甘肃省敦煌学学会、甘肃省历史学会主办,中共玉门市委宣传部、玉门市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玉门市博物馆、玉门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承办的"玉门、玉门关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8月27~29日召开。举办方安排会前考察古玉门县址(赤金古城)、赤金峡石刻及丝路古道、花海段汉长城、昌马石窟、玉门市博物馆。第十二次玉帛之路(玉门道)文化考察团于6月26日至7月1日  相似文献   

5.
西汉玉门关、县及其长城建置时序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玉门关、县及其长城建置时序考赵评春自汉武帝通西域置河西四郡,玉门关曾为中西交通之重镇。现代学者对汉代玉门关的位置及其迁徙多有论述,迄今尚无定论。今据敦煌地区的实地调查,及在戈壁流沙中新发现的考古材料,并考订相关文献,进一步探讨汉玉门关址迁徙、玉门...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8月末,"玉门、玉门关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结束后,叶舒宪先生、冯玉雷先生并未打道回府,而是继续西行,前往敦煌。在会议期间,就略闻他们要前往敦煌考察,未想到就是此次,似有巧合,或有天助,作为玉帛之路第十三次田野考察的完满收官,获得了一份厚重的大礼。不久,就传来了令人振奋的好消息:敦煌境内、三危山中,发现了远古时期就已开凿的玉矿。10月30日,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之内,截至9月底,由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策划的玉帛之路系列田野考察活动已经完成了三次,分别为4月下旬至5月初的第十一次考察(陇东陕北道)、6月下旬的第十二次考察(玉门道)和8月下旬的第十三次考察(敦煌三危山、金塔县羊井子湾、秦安县大地湾)。第十三次考察活动是借助于2017年8月28~29日在甘肃省玉门市召开的"玉门、玉门关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之机会,由会后组建的临时考察团完成的。主要成员是叶舒宪、冯玉雷、杨骊、刘继泽和敦煌当地向导董杰。考察敦煌玉矿的日期是8月30日。第十三次考察的最重要收获是在敦煌以东约60公里的三危山一个山口内看到面  相似文献   

8.
石关峡:最早的玉门关与最晚的玉门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绸路上的著名关隘玉门关,伴随着中西交通的发展及其路线的变化,关址有过几次改徙。本文披检有关史料,并经反复实地踏察,考得西汉最早设置的玉门关位于今甘肃省嘉峪关市石关峡,置关时间当在武帝元封四年,至太初三、四年间李广利二次伐大宛之际,随着汉王室西方战略的需要,遂将玉门关西迁至敦煌郡西北。石关峡至今仍残留关址和汉长城遗迹。迨及五代、宋初,该峡又被重新利用,重又设为玉门关,为敦煌归义军与甘州回鹘政权之间的分疆之处和东西交通要口,此为最晚的、最后废弃的玉门关址。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年),西夏占领河西后,玉门关就从史籍上消声匿迹了。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1998年敦煌小方盘城出土的一批简牍中涉及到的玉门置、甘露二年将军起居簿、边塞挈令、举书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证实了玉门置的存在,补证了悬泉汉简中所记敦煌有九置而"总数缺一"之记录;甘露二年将军起居簿则是反应破羌将军辛武贤在敦煌玉门关一带活动时的重要证据;边塞挈令第六是为处理北方边塞上一些与军事相关的具体问题而使用的袖珍版的资料汇编;举书举荐的是一个名叫江君的张掖农都尉被举荐为礼乐长的事情.这些内容都是以前敦煌简牍中没出现的问题,对于填补敦煌汉代历史的空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敦煌莫高窟     
从北京坐飞机,大约经过四个小时的飞行,可以抵达甘肃省酒泉市。第二天早晨换乘汽车西行,出嘉峪关,经玉门、安西两县,在大漠风沙,长烟落日的壮丽景象中,一片绿色突然涌出,使人们心神一爽。汽车沿着这块绿洲继续行进,半小时后就到达了历史名城敦煌。敦煌地处河西走廊的西端,南接青海,西邻新疆,从汉代以来,一直就是中西交通的总绾。"丝绸之路"经过这里,在往西不远的玉门关分为南北两路。中西交通史上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丝路金关有玉踪河西走廊是一个神奇的地方,玉帛之路考察活动已多次经过。今年又应邀到玉门参加会议,酒泉段平邀请我们顺访金塔,说不仅有肩水金关,亦有玉石遗存。两年前酒泉文物局段应君在金塔召开的"居延遗址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宣称甘肃金塔县羊井子湾遗址为汉代玉器加工厂,引起了我们的浓厚兴趣。金塔县地处古丝绸之路重要地段,汉武帝为进一步巩固边防、经营西域,在黑河等  相似文献   

12.
“玉门关”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花园中一丛繁花似锦的花田,它伴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均和民族文化心理相互映照,折射出国人特定时代的心声。丝路文化中“玉门关”意象的嬗变,可以折射出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艰难曲折。  相似文献   

13.
玉路歌     
郑欣淼 《丝绸之路》2014,(19):10-11
玉文化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齐家文化得名于甘肃广河齐家坪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100至前1500年。齐家文化玉器是齐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诸多史前文化玉器一样展示了中华文明起始阶段的重要信息。专家推测,五六千年前即有玉石之路雏形,汉武帝时重新开发利用,商贾将丝绸和药材运往西域,又带玉石等回到中原,武帝因此特在甘肃驿站设置玉门关。为了研究、弘扬玉石之路、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2014年7月中下旬,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文物局、西北师范大学、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主办,《丝绸之路》杂志社等承办了“中国玉石之路与齐家文化研讨会”暨“玉帛之路文化考察活动”。考察团从兰州出发,一路西行,沿民勤、武威、山丹、民乐、张掖、高台、玉门、瓜州一线,围绕齐家文化主题,考察了民勤三角城、沙井子柳湖墩、山丹峡口古城、四坝滩、民乐东灰山和西灰山、玉门火烧沟、瓜州兔葫芦等遗址,又经青海祁连、门源、西宁、乐都到甘肃永靖、临夏、广河、临洮等地东返,考察了王家坡、罗家尕原、齐家坪、云山窑等遗址,历时两周。考察团有专家学者叶舒宪、易华、冯玉雷、刘学堂及收藏家刘岐江,作家卢法政、孙海芳,复旦大学博士后安琪等,各人的考察笔记将整理结集出版。  相似文献   

14.
<正> 胜利姓屈,淡泊儒雅。胜利画画,画面中充溢着美好与神奇,你会以为他生活在花果山上。其实你静下心采,品咂胜利的目光,你能觉到深邃的忧郁和飘荡之后的沉厚与平和。屈胜利生于1961年,因家境窘困,经历曲折,童年里尝尽了凄寒。胜利幼时想画画,以此寄托生命的希冀,却难买起一只画笔。1975年,在甘肃工作的伯父回来,将苦寒中的胜利接去了玉门。古人说:"春风不度玉门关",那座大漠上的孤城在胜利幼小的心灵中又添了许多悲壮  相似文献   

15.
甘肃铜铁煤油追走廊,当年人道是(?) 伫看工厂林立日,戈壁阴成瓜(?) 玉门(一) 戈壁滩头建厂房,最新人物最(?) 业将同位诸元素,用到和平建(?) 玉门(二) 引得春风度玉关,并非杨柳是青年。英雄一代千秋业,敢说前贤愧后生。这组诗是1956年11月叶剑英考察甘肃河西走廊的纪游之作。原载《解放军文艺》1957年第一期。《甘肃日报》1978年7月19日重新发表,全国报刊均转载。甘肃境内东起乌鞘岭,西至玉门关的一条狭长的走廊地带,因在黄河以西,称为河西走廊。拥地甘肃西北部的武威、张掖、  相似文献   

16.
《丝绸之路》2009,(19):71-72
甘肃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1938年,抗日烽火正酣之时,抗战前线发生严重油荒,玉门油田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第二年8月,玉门老君庙第一口油井出油。2009年,甘肃玉门着重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与“铁人”王进喜精神内涵之间的联系,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战役,对外打造“铁人故乡”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7.
铁壁重险嘉峪关张军武古丝绸之路进入河西走廊中西部交界处,白雪皑皑的祁连山高插云天,迭嶂黑山远接荒漠,中扼东西交通要道的咽喉。汉代至宋元有关无城。汉代设"石门",又称"玉门"或"玉石障"。唐五代设"天门关"。五代至宋初设"玉门关"。明洪武五年(1372...  相似文献   

18.
正本书为作者有关玉门史前文化、火烧沟文化、骟马文化、简牍文化、长城文化、石窟艺术等的一系列文章集结而成,这些文章或是研究性的考证文章,或是随笔性的文化笔记,可看作是对玉门历史文化遗产研究的一个尝试性小结。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6月28日下午,第十二次玉帛之路(玉门道)文化考察活动座谈会在甘肃省玉门市政府召开。参加此次文化考察活动座谈会的专家学者有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叶舒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易华;《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总编,作家冯玉雷;玉门市政府副市长塞力泰;玉门市政协副主席董天文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玉门本土学者和文博系统全体干部。座谈会由玉门市文化局局长李玉林主持。  相似文献   

20.
玉门文物     
正《玉门文物》是一部玉门历史文化遗产和玉门历史文献资料的全本,全书分概况、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文物工作四部分,收录了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藏的许多玉门出土的国家珍贵文物图片资料及清代《重修肃镇新志》《玉门县志》等文献资料及考古界对玉门历史考古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研究玉门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