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宇 《神州》2011,(16):96-97
一声秦腔韵,一部乡村史。《秦腔》内容涉及贾平凹家乡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的故事。作者借一个叫引生的"疯子"的眼光,字里行间倾注了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农村现状的思考。从书名上从揣摩,这部小说乍看上去像是在写作为陕西之声的秦腔衰亡的命运,实际上,贾平凹以此为喻,笔墨落处  相似文献   

2.
张智虎 《丝绸之路》2014,(24):56-57
文章以《留下真情》为典型个案,思索秦腔艺术的当代复兴问题。认为唯有剧作家既拥抱当代生活、守望核心价值,又复古开新、承传精髓,才能创作出与时代心灵发生深切共鸣的优秀剧作。  相似文献   

3.
秦腔司鼓的击打效果与舞台效果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生 《神州》2012,(33):202-202
秦腔司鼓是一种纯粹的民间艺术,作为秦腔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司鼓在打击乐的表演中,对于整个演出具有“半个导演”和“总指挥”的作用。特别是在民间的表演,秦腔司鼓不仅辅助秦腔表演艺术更加有效地开展演出,对观众进行情感渲染,而且在演出的整体过程中,“锣鼓家伙一台戏”涵盖了打击乐的效果和舞台效果的集中体现方式。  相似文献   

4.
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一千零三十九〈都察院·五城〉中刊有如下一条史料: 乾隆“五十年议准。嗣后城外戏班,除昆弋两腔,仍听其演唱外,其秦腔戏班,交步军统领五城出示禁止。现在本班戏子,概令改归昆弋两腔。如不願者,听其另课生理。倘有怙恶不遵者,交该衙门查拿惩治,递解回籍。”这条禁令的起因是清廷为了扶植昆腔,遂以秦腔无非是科诨、诲淫之状云云。那么,当时京师内秦腔的状况究竟如何呢? 乾隆中期以后,在京师的戏剧舞台上,秦腔兴起。自此,盛行一时的京腔趋于衰落。是时,昆腔独踞京师剧坛的局面早已改变。于是,“缙绅相戒不用王府新班(即京腔六大名班之一——引者),而秦腔适至,六大班伶人失业,争附入秦班觅食,以免冻饿而已。”(戴璐:《藤阴杂记》卷  相似文献   

5.
白彦涛 《神州》2013,(35):226-226
秦腔是流传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族剧种,经过流行地区的不同而衍生出不同的流派。秦腔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特殊的审美要求,而且对音韵、吐字方式等方面有相对独特的处理方式。本文以秦腔为研究对象,对秦腔的声调形成特点、基本旋律和唱腔字调的基本规律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6.
秦腔何时传入新疆,已难确切加以考证。据《清实录》记载,乾隆四十年(1775年)在哈密已有秦腔班唱戏。嘉庆年间(1796~1820)在镇西县(今巴里坤县)已有秦腔德胜班在活动。当时较出名的艺人有吴麻子(花脸)、杨天寿(小旦)等。清光绪元年(1875年),左宗棠率军击败阿古柏入侵,收复新疆,大批陕甘籍的官兵进入新疆屯戍,秦腔艺人也随之纷纷来新疆,秦腔的影响日渐扩大。光绪十六年(1890年)以前,在迪化以唱梆子为生的秦腔艺人已有20余位。是年,兰州艺人吴占鳌组班起名“新盛班”,取新兴昌盛之意。新盛班成立后,他们在红山庙会上…  相似文献   

7.
我对黄世仁角色的创造陈强《白毛女》创作组的首席领班由鲁艺院领导指定王彬同志担任,导演团由王彬、王大化、舒强3人担任。作曲由马可、张鲁、瞿维等人负责。第一幕写出后先排出来投石问路,听听大家的意见。在排戏之前,请了几位秦腔老艺人当教员,演员们学了一些秦腔...  相似文献   

8.
霍不思 《世界》2007,(3):70-71
有些曲文唱词令人久久难忘。“听儿言一阵阵将心痛烂”——是秦腔《别母》里的句子,母子连心,况古时儿子是母亲唯一的指望,“将心痛烂”说得刻骨。“一见嫁衣恨心头”——是陕西乾县弦板腔《紫金簪》里的词。所有的少女都盼望出嫁,都梦想着披上嫁  相似文献   

9.
打銮驾     
郭建 《文史天地》2014,(8):15-18
正《打銮驾》是京剧包公戏的一个传统剧目,也是各个地方戏主要的包公戏之一。川剧有《打銮清官》,汉剧有《打金銮》,滇剧、湘剧、秦腔、同州梆子、河北梆子、豫剧都有此剧目。至今还在舞台上频繁演出。拦道的贵妃这个剧目说的故事,还是和一贯的包公戏路子相承,由元代杂剧《包龙图陈州粜米》的故事演绎而来。说的是陈州旱荒三  相似文献   

10.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戏剧作为中华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陕西亦源远流长。我国第一个有人物、有化装、有情节的“角抵戏”《东海黄公》,就产生在三辅地区的民间,而后经过不断地加工演出,成为我国戏剧的雏型。汉代,是我国“百戏”的繁荣时期;宋元杂剧是汉、唐杂剧的继承与发展;明代中叶到明末清初,是以秦腔为主的陕西地方剧种形成、发展和成熟时期;明代中期“秦腔”名称的出现,标志着陕西地方戏剧从金元杂剧派生出来后,成为陕西的独立剧种,同时也标志着秦腔艺术的最后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一年第一期《江汉考古》上发表的张振标同志的《古代的凿齿民——中国新石器时代居民的拔牙风俗》一文(以下简称《风俗》),是一篇有意义的文章,阅后颇有启发和收益。此外,笔者想对该文中的几点提法,补充一些资料,供文章作者和有兴趣的读者参考。(一)《风俗》中说:  相似文献   

12.
李满星 《丝绸之路》2012,(19):15-22
我国最古老的地方剧种秦腔,堪称华夏之声。《诗经》里的"国风"、"秦风"、"豳风"不少篇章,就是最早的秦腔。大秦之声,是汉唐雄风,是"关西大汉手执铜琶高歌大江东去"的遗响。博大精深的秦腔,是秦地的文脉。沿袭百年不衰的易俗社,是解读秦地文脉的密码。启迪民智易俗社2012年8月13日,和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三大最古老的剧社"的中国最古老剧社——易俗社迎来了自己的百岁华诞。易俗社将秦人文脉沿袭百年,长盛不衰;数代易俗人,始终如一地坚持移风易俗,身体力行地与时代同步,赢得了举世敬仰。  相似文献   

13.
杨军 《炎黄春秋》2010,(2):76-76
《炎黄春秋》编辑部: 我是一名基层离退休人员,今年82岁了。最近看了《炎黄春秋》2009年11期《文革中抢救刘少奇纪实》和2010年第1期《对(文革中抢救刘少奇纪实)一文的批评》、《刘少奇是被迫害致死的》等文章,感触颇深。愿借贵刊一角,谈谈自己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4.
大凡秦人多好秦腔。 漫步三秦,到处流曳着秦腔的旋律。相云二三里,村村高音喇叭播放的是秦腔;地畔路旁,秦人畅快淋漓吼的是秦腔;夜幕四合,“自乐班”闹的是秦腔,城镇剧院,高合演出的是秦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正《白鹿原》的作者陈忠实先生去世了,我只有默念,作为一个侠义而会讲故事的老头儿,他一定会激起文坛的阵阵波澜。陈忠实先生离世是文坛英雄的退场,注定充满秦腔般的高亢悲壮。而后,杨绛先生去世了,终于走过人生之边,平静如水滴般消失在湖水中。一位文坛的世纪老人,同一个时代一起落下了帷幕,一个历史长河中充满文艺热度的灿烂霞光,随之黯落下去。  相似文献   

16.
方嘉雯 《人文地理》2013,28(3):64-69
秦腔起源于古代陕甘一带民间歌舞,流行于陕、甘、青、宁、新等地。本文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采用文化扩散和整合的思维着重分析了秦腔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与社会原因,系统探讨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秦腔文化的扩散类型、传播路径与整合特征。结果认为,秦腔文化扩散的主要方式是人口迁移与艺人游走,特点是多级化。秦腔文化景观反映当地发展史,是多种地域文化要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传播时的屏障作用具有正负双重影响。未来秦腔文化的发展要根植于群众并植入现代元素,以实现秦腔文化新的繁荣。  相似文献   

17.
《白鹿原》就被改编为秦腔、话剧、舞剧、泥塑、连环画等,但都不太成功,电影改编的难度更大。原著与电影在情节和叙事方面有较大的出入。本论文从叙事角度和结构方面对原著与电影的再现和改编做了系统的分析。一、白鹿原、《白鹿原》、电影《白鹿原》陈忠实出生的地方,也叫白鹿原。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后来被陈忠实经过酝酿,写入了小说,白鹿原边上走出的陈忠实,用文字虚构了"白鹿原",再现了那块土地上作家不曾经历的历史和传奇、不曾谋面的祖先。《白鹿原》做为清末民初解放前夕中国历史的见证,可以视为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那个  相似文献   

18.
张鲁同志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歌剧《白毛女》曲作者之一。他不仅曲写得富有民族风格、民间特色,咏唱抑扬上口,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同时他有一副天赋的好嗓子,歌也唱得好,尤其是民歌戏曲,如陕北道情、信天游,陕西的、秦腔,山西、河北、河南梆子,山东柳琴,东北...  相似文献   

19.
<正>余生也晚,出生于卢沟桥事变的前一年。在我的记忆中,古邑兴化戏台有两处:一为南门外都天庙,一为西城内城隍庙。日场散戏正好是放晚学时刻,小学生好奇,也当仁不让,随人流裹挟卷进去看片刻开门戏以饱眼福。我也看过两次:一次看的《杨家将·审潘洪》,另一次看的《法门寺·代大审》。京剧,亦称京戏。清乾隆末期,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以西皮、二黄为主要腔调,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汉调演员进京传播皮黄腔,在历史上早有记载。乾隆九年(174年)张涑石《梦中缘》传奇《自序》中日:“长安之梨园……而所好唯秦腔、罗、弋,厌听吴骚,歌闻昆曲,辄哄而散去。”罗即罗罗腔(又名七句半),是楚调声腔之一。剧目有《打麦缸》、《王氏跑庙》、《思凡》等,还有罗罗腔与皮黄合流的剧目,如《穆桂英下山》(又名《穆柯寨》),先唱罗罗腔,接唱西皮腔;《李大打更》先唱西皮腔,后唱罗罗腔。以上均属八贴花旦戏。赵翼著《格曝杂记》中提到乾隆十六年皇太后六十大寿、乾隆三十六年皇太后八十大寿,召全国各地戏班赴京演出,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