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敬惜字纸”是中国文化传统理念之一.成为古时人们的一种习俗.还流传到受中国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2.
越南儒学因曾为王官之学而积淀深厚,马来西亚儒学因华族有一定话语权而生生不息,印尼儒学因孔教化而呈现异彩,这些国家的儒家文化都有较为重要的研究价值。1980年以来汉语学界关于上述诸国儒学与孔教的研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考察诸国儒家文化流播的历史,重心在总结镜鉴意义;二是研究儒家文化在这些国家华人社会中的作用,重心在返本开新和当代价值;三是探讨儒学在这些国家薪火相传的特殊策略,重心在揭示当地华族作为少数族裔"以教(孔教)保学(儒学)"、强化族群意识、维系文化认同的内在理路。  相似文献   

3.
韩莉 《沧桑》2014,(2):72-74
中国的儒家文化历经千百年不断发展,形成一整套的儒家文化体系。儒家文化对中国本身的影响巨大,它的影响也波及了与中国比邻的朝鲜,对朝鲜的影响深远。儒家文化在朝鲜的早期传播与后期融合了朝鲜本民族特色的发展,形成其主要的思想特色。  相似文献   

4.
侯宇 《丝绸之路》2023,(4):150-157
东干语作为近代汉语西北方言的中亚变体,在斯拉夫语、突厥语等异质语言影响下,历经近150年仍然顽强地生存并发展着。东干文作为东干语的书写符号,成为以字母文字拼写汉语方言的成功范例,更好地传承并发展了东干语言文化。但当前种种迹象表明,东干语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东干语作为中亚华语不同于东南亚和欧美等地区的华语,其传承和传播面临的问题也具有特殊性。但是,汲取汉语母体的能量,应该成为海外华语绵延发展的动力。比如从汉语中吸收新词新语、东干文“拉丁化”可以借鉴汉语拼音、尝试在东干母语课中引入汉语、提供东干教师到中国培训汉语的机会、外派汉语教师进入东干母语课堂、输送东干青年到中国留学、加强与中国东干学者的往来等。  相似文献   

5.
日韩现代管理思想中的儒家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对日本和韩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文化圈”。日本和韩国在现代化进程中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儒家文化,日韩现代企业的权威管理模式,恰恰是通过对中国儒家文化的扬弃以及与西方文化的对接,从而形成了日韩现代管理思想。在日本和韩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在其崛起的进程中已经并将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全球化的挑战,必须要提高认识,保护东亚地区的“原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6.
正越南(在中国古代文献中,越南曾有交趾、交州、安南和越南等多种称谓。968年之前,越南是中国政治版图的一部分。为了行文方便,本文通用越南这一名称)在古代是中国岭南地区(岭南,即南岭山脉南面的广大地区)的一部分,其北部虽然与中国接壤,但由于北有南岭山脉,西有云贵高原,而东南濒临大海,使得这一地区很难与外界联系和交往,因此在语言上形成了不同于中原地区的、相对封闭的独立体系。刘向《说苑·善说》就曾讲到,春秋晚期,楚令尹鄂君子晰泛舟于河中,欣  相似文献   

7.
中越古代书籍交流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玉珺 《文献》2004,(4):85-98
越南是受汉文化浸润最深的中国邻国之一.古代越南与中国的历史是融为一体的,从秦末赵陀建立南越政权至公元968年丁部领建立大瞿越国,此间的一千多年里,越南曾作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存在;尽管此后越南进入了自主时代,但是以推行汉文化为实质的科举制度却从公元1075年持续到1918年;秦汉时期,汉语文教育就开始在南越开展,严可均《全宋文》卷六三所收释道高、法明《答李交州淼难佛不见形》等文是现存最早的越南文献;《全唐文》卷四四六收录了越南第一位进士--爱州人姜公辅所著的《白云照春海赋》、《对直言极谏策》.  相似文献   

8.
走进越南     
顾文 《旅游》2000,(5):26-27
越南人说.中国象一只鸡.越南象一只蚕。做导游的越南人阿秀是一个文静的青年.长得十分标致.是河内大学外语系毕业的.他学的外语就是中文.汉语讲得比中国的南方人还要好。他可以轻而易举地分清机和鸡.西和事.而我还不能。他说越南南北相距两千多公里.而中部最窄的地方仅50来公里。  相似文献   

9.
“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自称中国人,而当地中国人叉不认为他们是中国人,泰国政府叉把他们当作难民,当成少数民族。他们认为自己是汉人,说汉语、写汉字、恪守儒家文化,将之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以朝贡为载体的清代中越宗藩关系,自清初康熙六年恢复确立至光绪十一年法吞蚀越南,历时200余年而终结。期间,作为朝贡国的越南,虽在形式上对中国清朝恭行事大之礼,而实际却为取得对清关系的主动、平等以及获得更多的国家利益而推行"内帝外臣"的邦交之道。因此每逢贡期,都要经过充分的准备,尤其对入清使臣的物色,更是精心挑选。那些肩负着两国邦交使命、深谙中国儒家文化精髓的越南使臣,为不辱使命,妥善处理与强大邻国清朝的关系,以为本国政权的巩固和安全提供保护,往往在遵循既存宗藩朝贡体制的前提下,为争取平等的双边话语权而煞费苦心。他们为整个清代中越双边关系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翠珠  杨春艳 《神州》2013,(2):136+138-136,138
回族的通用语言是汉语,但由于回族汉语形成过程的特殊性和民族心理,使得寻甸县回族语言既保持的汉语的基本体系,又鲜明地突出了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词汇的影响,同时还加入了本民族的一些独特形式。本文通过对寻甸县回族用语的调查和分析,结合相关文献,从民族融合和语言融合的角度,分析寻甸县回族语言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的社会主义近邻,越南政治经济改革的动向一直是中国的参考系。毫无疑问的是,越南经济改革相当程度上受到中国的影响。反过来,越南的政治改革(党的最高领导人差额选举,人代会对政治加强监督和质询等等)近年来在中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和中国一样,越南的改革思想并不是今天或者在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才出现的,而是在50年  相似文献   

13.
包拯对弘扬儒家文化的贡献刘五书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文化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发展过程:第一期为儒家文化的创立时期,第二期为宋明时期的理学,现代则需要第三时期。其中,宋代文化对儒家文化的弘扬有着重要的地位,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尤其程朱理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4.
"闯关东"与东北区域语言文字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清代至民国,华北人民"闯关东"的移民潮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它对东北地区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大量汉族移民的进入,最终造成了东北地区的语言由以满语为主向以汉语为主的转变.在满族逐步放弃了自己的语言而改说汉语的同时,满语的文化走向并没有消失,满语对汉语的影响也是十分深刻和广泛的,这使得满语原来以民族为主的文化特征转化成以地域为主的文化特征.这一文化迁移现象既是汉族传统文化被异化的表征,也是满汉民族互相融合的历史见证.  相似文献   

15.
朱哲影  陈艺航 《神州》2013,(34):156-156
当今中国迅速发展,经济、军事、科技等各个方面均以惊人的速度齐头并进。硬实力的傲人成果吸引着世界关注中国,而汉语因其语言的工具性成为了世界瞩目的焦点,想要了解中国---首先,要了解汉语。汉字因其自身特点在全球走红,全球的汉语热正在成形。  相似文献   

16.
程刚 《攀登》2015,(1):16-20
儒家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复兴进程中要发挥传统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影响巨大,其个体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于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在于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坚定"三个自信"。实现儒家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要转变认识,加大宣传,加强保护,加速转化。  相似文献   

17.
汉语和英语拥有彼此不同的文化体系,文化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文化的差异往往会导致语言的不解或误解。本文从2008年中国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英译变更说开去,考查中国英语在有特殊内涵的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过程中的重要性,并进一步阐述中国英语在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在世界英语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从公元前478年鲁哀公将陬邑(今曲阜东南)的孔子故宅改成“庙屋三间”,“置卒守,岁时奉把”祭扫孔子起,中国孔庙历经2600年,由庙屋三间,发展至遍及中国大地并影响东南亚及西方国家的中国独特风格的古建筑群。它的发展历史表明,中国历代王朝,凡是推崇儒家文化的,大多会在祭把孔子或祭孔建筑上做文章。孔庙的发展,推进了以传播儒家文化为中心的学校教育的发展,在当代社会及21世纪的思想文化领域中,中国孔庙在传播儒学,发展儒家思想方面将发挥重要的历史作用。一、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主张,凝聚在辉煌的孔庙建筑群之中。中国孔庙…  相似文献   

19.
试论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形成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汉语的词汇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规律就是:汉语的单音节词逐渐向观音节词发展,形成了汉语词汇双青化的规律。语言学界过去十分重视分析单音词向观音词发展的构词方式(诸如偏正式、附加式、动宾式等等),各种专著和汉语教科书对此都有比较详尽的分析介绍。但是,造成汉语词汇双音化的原因,语言学界却较少研究讨论,或者说讨论得还不够深入。兹略举一些研究汉语双青化形成原因的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王力先生1943年在其《中国现代语法户中曾经指出:“凡两…  相似文献   

20.
我从中学时期就开始学习中文,在大学里继续汉语语言和文化的学习。1969年,我获得了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的硕士学位。我着迷于中国语言和文化,非常渴望到中国去,但直到38年后,我才真正有了这样的机会。2006年春天,我终于在中国停留了13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