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甘肃成县被厚重的文化氤氲萦绕,诗书之香沁人。在这里,我看到"诗圣"杜甫踽踽独行的身影。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杜甫流落秦州(今天水),之后辗转同谷(今成县),在凤凰山下搭草堂凄苦生活,留下熠熠诗书。然而,更让我惊异的是,在成县西峡,我看到了饱汁的墨,把我国书法推进到了一个高度——距成县12公里处的天井山,有一块在中国文化史上光芒万丈的东汉摩崖石刻《西狭颂》。"诗圣"杜甫的流寓人生,知者甚多。  相似文献   

2.
杜甫与秦州名胜魏文斌郑兰生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著名诗人杜甫辞去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之职,西行来到秦州(今甘肃天水市)。在此寓居3月之后,又南下前往成都。杜甫为生计而到秦州,暂住于秦州的从侄和友人之处。但在寓居秦州期间,生活仍然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3.
盐关与杜甫     
公元759年初冬,诗人杜甫结束了他在秦州(今甘肃天水)的“百日孤独”之后,经赤谷,穿铁堂峡,向南到达同谷(成县)盐井。盐井,就是今天甘肃陇南礼县的盐关镇。  相似文献   

4.
天水郡因"天水湖"得名。南宋《妙胜院敕碑》明确记载"天水湖"在"天水县茅城谷"(今甘肃礼县红河镇草坝村),并言"其水冬夏无增减",此与南朝郭仲产《秦州地记》所载完全相同,由此可以纠正《水经注》关于"濛水"水系的误归。"茅城谷"即"昧谷"、"卯谷"、"禺谷"、"西谷",因濛水(峁水)得名。《妙胜院敕碑》的发现,证实了《水经注》所载"旧天水郡治"、"上邽县故城"、"西城"皆在峁水河谷。这为揭开"天水"、"昧谷"、"西"、"邽"之地望和探讨古地名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蓬溪发现杜甫诗文李全民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的陈列和曾枣庄先生的专著《杜甫在四川》一书,展示了唐代诗圣杜甫在四川期间的生活和创作。杜甫(712年—770年)自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由同谷(今甘肃成县入蜀,至大历三年(768年)正月出罚,在四川生活了十...  相似文献   

6.
<正> 近几年学术界发表了不少文章,考证杜甫在秦州、成州诗作中的地名,使杜甫在甘肃的行踪已自渐清晰。本文就杜诗龙门镇的位置谈一点意见,不当之处,请大家教正。杜甫《龙门镇》诗云:  相似文献   

7.
超世拔俗语卓尔不群—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之十六评析程天启公元759年秋,安史之乱第五年,两京虽复,中原正乱。诗人杜甫以左拾遗硫救房琼获罪,又遭关中大饥,便携妇将雏,随难民奔于秦州(天水),觅堂侄杜佐以求安身之地。谁料烽烟不断,仅住三月,又奔蜀地。但...  相似文献   

8.
唐代伟大的诗人杜甫,一生颠沛流离,东奔西走,所到之处,除了留下无数沉郁顿挫的壮美诗句之外,还留下了一座又一座漂泊生活的标志———草堂。如著名的成都杜甫草堂、甘肃成县(同谷)杜甫草堂,还有世人不太熟知的天水(秦州)杜甫草堂。如果说世上的英武者莫过于天水人飞将军李广,那么世上的大文豪莫过于祖籍天水的谪仙李白。这位自称“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的唐代大诗人,一生四海为家,高挂诗歌的风帆,于楚汉幽燕之间云来鹤往。他一定也悄然来到过他的老家天水,因为天水的南郭…  相似文献   

9.
<正>《唐六典》:"六曰陇右道,古雍、梁二州之境,今秦、渭、成、武、洮、岷、叠、宕、河、兰、鄯、廓、凉、甘、肃、瓜、沙、伊、西、北庭、安西,凡二十有一州焉。东接秦州,西逾流沙,南连蜀及吐蕃,北界朔漠。"~①今传诸本皆同。细加寻绎,秦州为陇右道诸州之一,陇右道"东接秦州"岂不辞意重沓?  相似文献   

10.
《北齐地理志》据《梁书·徐文盛传》、《梁书·杜崱传》以证南梁始建秦州于今南京市六合区时在武帝太清年间。实际上,《梁书·徐文盛传》所载"秦州"不治今南京市六合区,《梁书·杜崱传》所载郭元建攻秦州刺史严超远岁非太清二年(548年),二者皆不可为据。经考证,本文认为南梁始建秦州于今南京市六合区宜在大宝三年(552年)三至五月间。  相似文献   

11.
王耀 《丝绸之路》2007,(12):52-53
古秦州(今甘肃天水)十景之一的东柯草堂,是唐代诗人杜甫流寓秦州时居住过的地方,历史上吟咏它的诗歌作品连篇累牍,唐以后的评论家把杜甫陇右诗誉为诗人最高成就的分水岭,把东柯草堂誉为天下第一座草堂。然而古秦州这处绽放着诗人  相似文献   

12.
杜甫《登高》将国破家亡的愁苦及其命运坎坷、蹉跎岁月的悲慨蕴含其中,愁情与秋景水乳交融。"万里悲秋常作客"一联更集杜甫八重之悲,《登高》当属杜甫第一愁诗,甚至可以说是千古第一愁诗。  相似文献   

13.
从地理位置描述看《封神演义》作者的生活地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封神演义》的作者究竟是谁,是学术界未能确定的一个问题。《封神演义》以中原、秦陇一带为地理背景,敷衍商周之际的史实而成书,但通览此书,可以看到作者对中原、秦陇一些著名地点的地理方位却显然很不清楚。由此可以推测,《封神演义》的作者当生活在中原、秦陇以外的地域。这一结论,或许有助于对《封神演义》作者身份的研究。下面即择举几个明显的地理错误来说明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泰”、“秦”两字形近易混 ,北朝史书中做“泰州”处常讹为“秦州”。钱大昕最早发现这个问题 ,今人点校北朝诸史对此也做了认真的考订 ,不过 ,仍难免遗漏。《通鉴》也存在这方面的讹误 ,试就《魏书》与《通鉴》各举一例。《魏书》卷四二《薛辩传附谨传》 :薛谨自刘宋北归北魏 ,“朝廷嘉之 ,授河东太守” ,后“克蒲坂 ,世祖以新旧之民并为一郡 ,谨仍为太守 ,迁秦州刺史” (第 94 1— 94 2页 )。此处“秦”州应为“泰”州之误。北魏始光年间 (公元 4 2 4— 4 2 7年 )得“蒲坂” ,此时秦州所辖地区尚未纳入其版图 ;且同传又谓“谨自郡迁州 ,…  相似文献   

15.
杜甫在秦州,所结交往来的人物很多,但从他的诗里看,却大多是男性,如那位给杜甫送过几把小蒜(薤)的阮隐居,如住在西枝村破土窑里的赞公和尚,再如东柯谷的侄儿杜佐等等。即使其所思忆之人,也是李白、郑十八司郑虔、张十二山人张彪以及“舍弟”等。在他的诗里,唯一直接进行描述的女性,只有一个,就是那位无名无姓的“佳人”。这有他的《佳人》一诗为证: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诗中的佳人肯定是美貌非凡,不然,杜甫不会直接以“佳人”为题,更不会在第一句里于“佳人”之前,再缀以“绝代”二字,让赞叹不绝之意劈空而出。杜甫也肯定是在空谷里采药的时候,偶然与佳人相遇相识的。秦州城外,可以住人的山谷很多,我们现在不能肯定佳人住过的到底是哪一个,但如果我们一定要给它起个名字,我想可以叫做落凤谷,而佳人的名字,我们也可以叫她为金凤。杜甫与佳人,同是天涯沦落人。杜甫的秦州之行,是一只诗歌的...  相似文献   

16.
蔡副全 《丝绸之路》2009,(10):17-18
位于甘肃成县杜甫草堂的刘埘刘墫诗碑是由东武(今山东诸城)刘埘作诗文、刘墫书丹的一通具有独特史料价值的诗碑。刘埘、刘墫是刘墉的族兄,因碑刻未书年月,故当地学者误以为是明代诗碑。刘埘刘墫诗碑提出杜甫与赞上人交游在成县而不是秦州,这对研究杜甫陇右生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渭河,从渭源发端,流经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的陇西、武山、甘谷、秦州、麦积,在陇山与秦岭的夹峙下,冲出宝鸡峡,行向一片坦荡的关中平原,最后在陕西潼关汇入黄河,蜿蜒奔流了800多公里。在中国的中部腹地形成了一条由西向东的生命线,滋润两岸,造福秦陇人民。渭河,黄河最大支流。这条河不算长,也不算大,但却连接着整个华夏文明的悠久历史,收藏着古老的文明和深邃的文化。有人这样说:  相似文献   

18.
唐代的秦州是陇右一大都会,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流寓秦州三月之久,成诗90余首,吟咏所及,时见驿道(丝绸之路)、驿使诗作或诗句,而历代杜诗注多不得要领。以史证诗,则会发现杜诗所咏既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丝绸之路中道、也有其南缘丝绸之路南道,还涉及张骞穷河源、张骞乘槎等中国地理探险大课题。而弄清了杜诗题咏的历史地理背景,则可还原杜诗题咏驿道的"深意"、充分理解杜诗的"诗史"韵味,同时有助于领略唐代丝绸之路的风情。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我国伟大诗人杜甫诞生一千二百五十周年,杜甫的诗篇传诵千古,影响了后代无数诗人,贏得了从古到今广大人民的敬爱。《旧唐书·杜甫传》称"甫有集六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杜甫集六十  相似文献   

20.
薛林荣 《丝绸之路》2005,(11):46-47
黄昏时节,一声轻啸,杜甫催马出城了,马是病马,车是朽车。余晖扑面,彩霞满天,秦州孤零零的戍楼忆甩在身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