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腾 《巴蜀史志》2006,(3):57-59
成都茶馆历史悠久,不仅数量众多,且富有个性,茶馆名称、茶叶品质、茶具桌椅、馆内堂倌等都有独到之处,流连茶馆与成都人的个性密不可分。目前,中低档茶馆仍是成都茶馆市场的主体,传统茶馆仍受大众欢迎。  相似文献   

2.
“茶意即禅意” 饮茶成为风尚最初始于唐代的寺院。那时佛教盛行,寺院专设有茶堂,是众僧讨论佛理,招待施主宾客饮茶品茗的地方。法堂西北角设有“茶鼓”,以敲击召集众僧饮茶。僧人每日都要坐禅,坐至焚完一炷香就要饮茶。另设有“茶头”,专门烧水煮茶,献茶待客。这大概就是最早的较大规模的集体饮茶形式。  相似文献   

3.
牛耘 《江淮文史》2009,(4):153-160
当年的四大楼 说起四大楼,至今许多老合肥还在津津乐道。它是过去有特色、服务好,而又价格公道的佛照楼、会宾楼、万华楼、大雅楼四家大茶馆。  相似文献   

4.
味道     
郭珈彤 《神州》2020,(4):10-10
“酒香端的似梅无,小摘梅花浸酒壶。莫遣南枝独醒著,一桮聊劝雪肌肤。”何人酿出陈酒香,何人念旧又神往?我是土生土长的京城姑娘,古城小巷多,炸灌肠香极,令人垂涎;街边茶馆清茶,沁人心脾。可这些皆非我的魂牵梦绕,每每闭上眼睛,鼻尖能回忆起的,是一场春雨后泥土的清新与芳香、是闷热水汽混杂着刚推完的草坪的清爽、是秋风扫落叶后满地的尘土味、是寒冬冲入鼻腔时西风的凛冽……  相似文献   

5.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闻名遐迩的汉正街已是汉口繁华的主要标志,呈现出“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的繁荣景象。明崇祯八年(1635年)汉口修筑“袁公堤”(今长堤街)后,居民区迅速扩大,河下帆樯林立、市廛日盛,楼馆酒肆进一步发展,汉正街出现“北货南珍藏作窟,吴商蜀客到如家”的兴盛。  相似文献   

6.
走南闯北时,在那大大小小的茶馆里憩息,不难发现积淀了古代悠久历史的茶馆,不仅体现着茶文化的博大与精深,也泛起着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茶馆正成为现代人丰富休闲生活,相互传播现代文明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茶馆,又称茶肆、茶坊、茶楼、茶室、茶社等。茶馆历史悠久,究竟起于何时?很难查实。不过,远在六朝时,江南品茗之风就很盛行,一些人崇尚清谈,以茶代酒。市场上出售茶水的记载,最早见于《广陵耆老传》:“晋元帝时(317—323年)有老姥,每旦独提一器茗,住市鬻之,市人竟买”。而开设茶馆的记载,最早见于唐代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自邹、齐、…  相似文献   

7.
孙展 《旅游》2003,(5):32-33
曾几何时,游长城,看故宫,逛胡同,听京剧几乎成了北京做入境游旅行社的“招牌菜”,而老舍茶馆因其地理位置好,场面大,显得人气颇高。然而目前的老舍茶馆却让人感到,作为“京派文化”象征之一的它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无奈。  相似文献   

8.
茶馆的服务员叫“堂倌”,老南京称他们为“茶房”,互相招呼如亲朋,绝无主客架势。尤其是老顾客,都有各自固定的桌次、茶壶、茶怀。茶倌泡茶、续水的技术堪称一绝。右手执太平府大铜壶一把,桌面离地三尺左右,对准茶盅倾注沸水,只见壶嘴猛向下,再向上一翘,茶盅刚好九成满,恰到好处,无一滴水洒落出来,令人叹服。  相似文献   

9.
穆瑞龙 《黑龙江史志》2013,(19):153+155
茶是中国人不可或缺的重要饮品,饮茶文化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古代社会,无论是社会上层的王公贵族或是社会底层的贩夫走卒都有饮茶习惯。这样就使得茶渐渐形成了一个由产出一直到销售的完整经济链条,而其中明清时期茶馆文化兴起后这条经济链对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也有着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海儒 《文史博览》2007,(10):49-51
汪曾祺说:"如果我现在还算一个写小说的人,那么我这个小说家是在昆明的茶馆里泡出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也常自称他是"茶馆里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1.
杨子华 《古今谈》2000,(1):40-41
杭州的茶馆起于南宋,至清末,有些街道茶馆鳞次栉比,全城多达两百多家,简直成了一座茶馆城市。杭州凭借西湖之胜、龙井之茶,形成了以赏景、品茗、娱乐为特色的茶馆文化。  相似文献   

12.
吴若峰 《旅游》2007,(9):78-83
临涣茶馆有着自己的消费群体,这是江淮农民自个打造出的休闲场所。庄稼人进茶馆,只消花上三毛、五角,便可不计时辰地泡在茶馆里。常年茶客基本都有自己固定的茶馆,至于外面世界轰轰烈烈的变革,在这里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痕迹。数百年前茶馆鼎盛时的风貌,被临涣人固执地坚守到如今。时间在这里仿佛已经凝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西南联大和《茶馆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景山 《炎黄春秋》2003,(10):71-73
我第一次坐茶馆是在四川。那是抗战初期,随家逃难到重庆,在郊外化龙桥住校读复旦中学。家住市内,每逢周六下午回家,必到嘉陵江边的公路上等进城的车,车未到时,就在路旁的茶馆小坐。虽说是茶馆,其实很简陋,也就是竹杆子搭起个茅草篷而已,多半是戴斗笠穿草鞋的挑夫、小贩、抬滑杆的,在这里喝口水,歇歇脚。抗战中期到贵阳马鞍山读国立十四中高中,周日外出,每在水口寺位于水上的茶馆里逗留,看清澈见底的南明河水徐徐流过,岸边巨大的水车缓缓转动,常常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14.
活在伊朗     
孤独川陵 《旅游》2007,(8):74-85
在伊朗你有两个地方一定要去,它们是伊朗最有魅力的场所,一个是巴扎(Bazzar),也就是类似集市的地方;还有一个是茶馆(Tea House),有些像城市里的酒吧,是男人们下班后,抽水烟、喝茶、聊天的地方,有些Tea House也出售食物。泡上一壶红茶,含上一块方糖(按照传统的饮茶习惯,先含住糖,再慢慢饮茶),慢慢品尝茶的苦香和白糖的甘甜。你对生活还能有什么更多的期待呢?  相似文献   

15.
杜青洋 《风景名胜》2021,(4):0348-0348
本文以老舍剧作《茶馆》为文本,以茶馆这一清末重要公共活动空间为切入点,研究文中所述从清末民初、军阀混战、至建国前夕三个年代近五十年北京公共空间及生活的变迁,探索茶馆中的“老北京”城市记忆。  相似文献   

16.
“去哪里喝茶?”过去这不是一个问题。我在成都住了十年,可以有太多的选择。许多时候,我选择去宽巷子或是紧挨着的窄巷子找一家老茶馆坐下来。要不了多久,一大帮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就会从各处陆续赶到,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好像所有成都人都赋闲在家不用上班。但城市改造的浪潮把城里的大部分古旧建筑冲得无影无踪,窄巷子在我上次回成都时已经拆除。宽巷子的拆迁工程也启动了很久。我以前经常光顾的那些老茶馆已一一消失。“去宽巷子!”朋友的回答让我意外,我以为他在动员我去已经改造好了的宽巷子喝茶,“还没有拆光。现在比以前还要热闹,还要好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川茶飘香     
刘乾坤  王永 《旅游》2007,(5):42-47
茶文化在四川已经被演变成独具巴蜀特色的“茶馆文化”。有谚语说:四川“头上晴天少,眼前茶馆多”。 四川的茶馆一直以来都极为兴盛。不论是风景名胜之地,还是闹市街巷之中,到处都可看到富有地方色彩的民间茶馆。这些茶馆收费低廉,服务周到,顾客往往一杯香茗,一碟小吃,便可坐上半日。在与亲友纵论畅谈之中,巴蜀大地的茶文化也被体现得淋漓尽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张宏图 《满族研究》2007,(1):115-120
长久以来人们始终认为《茶馆》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是在批判旧社会,兼有对优秀文化的凭吊。其实,老舍是以凭吊为主要目的,附会了一些政治目的的。从作者的用意来说,是在凭吊满族衰落的历史,为传统文化的消失谱写挽歌。充分体现出其浓重的满族情结和对民族文化的诉求。  相似文献   

19.
茶馆     
去年在这里的《中央日报》副刊上,我发表过一篇题为《茶馆》的文章,记述成都茶馆之多,川人喜欢喝茶的情形。当时的结语是"茶馆无妨坐,卢仝不可学",怀乎"殷忧启圣,逸豫亡身"的古训,终日泡在茶馆里似过于逸豫,在平时已不大好,在战时更要不得,这许不是我独创的见解,有心人想都有此感。  相似文献   

20.
陈嘉祥 《神州》2010,(4):59-63
四川人爱摆龙门阵,尤其喜欢摆四川的龙门阵。茶馆就是摆龙门阵的好地方,所以四川的茶馆特别多,城里头,乡坝里,大街小巷都有茶馆。三五个人坐一果,每人面前摆一碗盖碗茶,嘴里磕着瓜子、花生,咂吧着叶子烟杆或水烟袋,就天南地北、古今中外地摆了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