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长城遥感调查与考古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遥感技术对长城进行调查,是一种科学的新方法.它对于长城位置、走向、长度的测定,具有速度快、效率高、误差小的优点,值得提倡和推广.我国的长城历代都有修筑,其时代有早晚不同,又有后代沿用前代的现象.在遥感调查中要确定长城的时代和前后沿用情况,必须有考古人员参与,既测量投影长度,又测量实际长度,只有这样才能增加遥感调查的信息量,加大长城的研究力度,以满足长城研究和长城保护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长城调查的重点是长城本体,它包括长城的起止、走向、长度、结构、时代、现状。只有把上述6个方面调查清楚了,才能为长城整体保护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场所在地北京市和张家口市是长城资源重要分布区。其长城资源的保存状态、长度、类型、时代及布局特点均很突出。两地的长城考古研究肇始于20世纪初,多年来开展了一系列长城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基础工作薄弱,成果学术性不强,对长城保护与展示利用工作尚不能形成支撑。而冬奥会的基本建设将在很大程度影响长城遗迹和景观的保护。两地文物部门应以冬奥会的基本建设为契机,依托长城文化带建设,组织长城资源补充调查与认定,开展主动性考古发掘,开展面向保护利用的前期考古勘探、价值研究、长城建筑与古代工程管理制度研究等,并及时公布研究成果,指导后续的长城保护实践。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学术界所指的战国秦昭王长城,其实是战国秦、统一秦和西汉前期等三个时代前后相继,经过沿用、修缮、新建等各种形式建造后所存留下的长城;文献中屡见的汉"故塞"长城是西汉在战国秦长城的基础上加以利用新建而成的;战国秦长城的结构和体系不是我们习见的明长城模式,呈现出早期长城体系不完备的共同特征。究明布纹筒瓦的渊源及在秦地的传播过程,是判断长城时代属性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北魏长城的起止位置、分布走向、长度、军事作用等问题学界尚存在分歧。本文结合历史文献、实地考察、最新长城资源调查成果,重新阐明了泰常八年(423年)长城位于北魏六镇以南,西端在汉代五原郡今包头麻池古城辖区,基本沿用战国秦汉长城;太平真君七年(446年)畿上塞围采信"(平城)北线说",残存4段疑似围墙,另有1段金陵南围墙,与北侧畿上塞围相配合;太和年间(477~499年)六镇长城南线与太和长堑修筑方式一致,其间相隔浑善达克沙地,共同构成最北端的军事防线,说明北魏长城防线是随着其国力的增强而不断北移的。  相似文献   

6.
甘肃地处丝绸之路要冲,扼丝路咽喉,境内长城,时间跨度大、长度长、内涵丰富,是我国西部长城的代表。由于多种原因,世人对于甘肃长城的面貌大都没有完整的认识,很多人一提起长城,概念里便是东部的明代砖长城。而实际情况则是由于沿线地理复杂多样、地形狭长,甘肃境内长城因地制宜,其墙体形式丰富多样。本文结合前人调查和研究的成果,拟对甘肃长城墙体形式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长城遗存     
《文博》1997,(3)
陕西境内现存的长城,有战国长城和明长城,战国长城又有秦、魏两国之分.由于较少系统的考古发掘和调查,部分长城,特别是秦国东部几条长城的全线走向、形制以及附属设施等尚未完全明晰,一些长城的性质也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据已有的资料,陕西长城的基本情况是:  相似文献   

8.
王政 《华夏考古》2020,(3):69-80
河南新乡市北部有战国长城,位于辉县、卫辉和林州三县交界处。2018年至2019年,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田野调查,新发现三处遗址,并对长城断面进行解剖。调查队借助GPS与GIS、DEM模型获取与分析技术,基本掌握了长城的建筑时代和营造方法,探索了长城与环境的关系,对新乡战国长城的文化面貌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大宁江长城的相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地区燕秦汉长城的具体走向和沿革关系(在不同地段是燕秦汉三代各自筑有长城,还是三代沿用一道长城,或是其中某两代沿用一道长城,或是某代、某两代虽新筑有长城却仍在某种程度上继续利用前代长城)一直未有定论,其经由辽东、朝鲜的东段问题更多。 在辽西地区燕秦汉长城西段的走向基本清楚,从北至南发现王道长城遗迹,一般认为第一道长城(赤北长城)是秦长城,第二道长城(赤南长城)是燕长城,第三道长城是汉长城。尽管这三道长城也有彼此间关系如何的问题(三道长城沿线上都发现有燕秦汉遗物),但是燕秦汉长城西段的基本线索还是清楚的。东段长城则仅有两处发现,一是在沈阳至抚顺间的浑河北岸发现20余座汉代墩台,沿续约70余里,其构造与西北、河北和辽西等地的汉长城相同①,这里暂且不论。二是在朝鲜发现一道大宁江长城。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早期长城的探索与存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长城史的研究目前还存在着许多有待探讨的问题,关于早期长城,亦即东周秦汉的长城更是如此。譬如,长城的起源问题;东周诸侯国中哪一国最先筑的长城,筑于何时;各国各时期长城的起点、经由地和终点都在哪里;它们的构筑特点和建置制度怎样,彼此间又有什么关系;有些长城的国属和时代问题;对一些有争议的文献记载如何理解和用考古资料去印证,等等。这里,我初步归纳出八个方面的问题,试陈述陋见,希望可供研究者参考(请参看《东周秦汉长城位置示意图》)。  相似文献   

11.
2007年至2012年,国家文物局组织和开展了长城资源调查工作,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全程合作并提供支持。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是对我国境内的各时代长城资源进行的首次综合性专题科学调查,调查范围之广、难度之高,调查数据量之大,均属罕见。长城资源调查工作采用"文物定性,测绘定量"的模式,系统应用空间信息技术,获取了全面、完整、翔实和规范的长城资源数据。在此基础上,应深度开发和利用现有长城资源调查成果,并在今后长城保护管理监测中继续提高信息化水平,探索人工与技术有效结合的可持续性平衡,保障数据更新模式与运行成本的可行性,使空间信息技术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定西地区战国秦长城遗迹考察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6年我局文物普查时,曾对全区的战国秦长城遗迹进行了初步调查。1981年7月至10月,我局又抽调有关各县文物干部组成长城考察组,对临洮、渭源、陇西、通渭四县境内的战国秦长城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基本查清了我区战国秦长城的起点和走向。现将考察结果报告如下。考察时公社建制的乡村地名暂沿用未作更改。  相似文献   

13.
长城作为我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建筑,中国历史上共有大小十九个封建王朝为了各种防范目的,先后修建了不同走向以及不同长度的长城。中国国内的长城的研究自明末至今已经有长达三百多年历史,在此时期中出现了三次研究高潮,分别落在明末清初、民国初期和改革开放之后这三个历史阶段。本文将着重对明末以来三百多年的长城研究情况进行回顾并总结,进而对未来的长城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正>赵现海著《明长城时代的开启——长城社会史视野下榆林长城修筑研究》一书于2014年6月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册,正文7章,加导言、结论,计56.3万字,是继其《明代九边长城军镇史——中国边疆假说视野下的长城制度史研究》之后,关涉长城史研究的又一部力作。该书对16世纪以来长城在中国、西方世界、东亚世界的不同形象与研究状况进行了详尽梳理,  相似文献   

15.
2007年,内蒙古长城资源调查队在调查乌兰察布一呼和浩特段明长城大边时发现一处石刻,刻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主要记述了兴筑石刻附近长城的时间、修筑者、所修长城的起止位置及长度等,为研究这段明长城的修筑史提供了一份价值极高的文字资料。同时,明代洪武年间北边防御体系的建立与这段长城关系密切,长城与沿边卫所共同构成了点线结合的综合防御体系。永乐时期,明朝调整了北边防御战略,北边防线南撤,这段长城的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6.
当前文化遗产领域已普遍开始使用无人机低空航测手段以部分替代人工踏勘测量作业。对于长城这样的大型线路遗产,低空航测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够以短时间、高效率外业过程,获得长城及周边微地形高精度三维数据;利用细腻的三维数据能够对长城空间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得到所需的调查结论。通过无人机低空测绘技术的分类、功能局限,以及三维数据在长城保护研究中的多层面利用,以及通过点云进行病害查清、空间分析、规划设计的软件、方法及基本流程的介绍,提出长城资源调查是长城全线地理化的宏观数据,主要目的是理清长城资源家底、建立整体数据库;低空航测获得的数据是三维化、实景化的微地形精细数据,主要目的是服务特定区段的长城周期性普查、修缮设计、选址分析等任务,两者的融合利用可达到最佳效费比。  相似文献   

17.
关于秦长城的研究,学术界已经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分别就秦国长城、秦始皇长城的路线、秦始皇长城与秦赵燕三国长城的继承关系、秦始皇长城的西边起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有些问题已经达成一致,但是还有不少的问题存有争论。特别是一些学者通过实际考察以后提出一些新的线路,还需要学术界的认可和重新调查。下文将论述秦始皇长城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18.
崔薇 《旅游》2003,(9):16-17
上下千年横贯万里的长城曾经那么安静地蜿蜒在崇山峻岭之间,也与长城脚下人们的田地和房屋为伴,同他们的生活有着某种无法分割的联系。近年来,在长城保护声音下,也有不和谐的“音调”从长城沿线上传未。一项“长城守望者”们近期的调查显示,仅北京郊区的长城沿线上,收取门票,招揽生意的“长城景点”竟选三四十处之多,那些生活在长城沿线上与长城相伴的人们又在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利益驱动下,非科学、非理性,甚至是非法的短视开发的直接后果可能是长城的短命。“现在中国已经没有万里长城了”的说法并非危言耸听,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所有朝代的墙体和道址加起来也不够一万华里。当中国人正在为我们新入选的世界文化遗产报出欣喜的时候,又对长城,这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最亮的一点关注了多少呢?  相似文献   

19.
<正> 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曾沿用六国长城,加以修缮、补缺,使之连成一线,形成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秦长城的遗迹,在辽宁、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以及宁夏的河东地区,均有发现。惟黄河左岸宁夏境内之秦长城,尚未见报导,学者或认为有,或认为无。这里是腾格里沙漠肆虐的地区,流沙常常将古代的遗迹堙埋,这为长城的研究造成了诸多困难。然而仔细寻找历史故迹,仍然可以发现若干线索,以资考证研究。  相似文献   

20.
长城是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类工程之一,在过去两千余年的历史中,横亘于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之间,对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都有重要意义。与长城的历史地位与当前形势相比,目前长城研究十分薄弱,主要限于墙体本身的考古测量、分布走向与历史地位的考察,视野较狭窄、方法较单一,不同学科各自为战,尚没有全面、深人的长城研究成果。在这种研究状况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