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代涪州地区教育在四川省内最为发达。本文作者试图从清代涪州地区的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分析其教育兴盛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新唐书》卷76《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驿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但贵妃食荔自何来?苏轼《荔枝叹》:“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认为杨贵妃食涪州(涪陵)荔枝。唐代涪州盛产荔枝,《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图经本草》里有明确记载。此外: 元微之《论海味品》认为荔枝“天宝取之涪”。蔡襄《荔枝谱》:“唐天宝中.妃子尤爱嗜涪州,岁命驿致,时之词人多所称咏。”吴曾《能改斋漫录》卷15《方物》:“近见《涪州图经》,及询土人云:涪州有妃子园荔枝,盖妃嗜生荔枝,以驿骑传递,自涪至长安有便  相似文献   

3.
据《宋史·地理志》记载,涪州(今涪陵市)曾于“咸淳二年(1266年)移治三台山”。 关于宋末涪州移治的三台山,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六十九释作龟山:“龟山在州东北。《志》云:一名三台山,在黔江东岸。宋咸淳三年尝移治于三台山,即此”。按顾氏所理解的龟山,在涪州东北,今乌江东岸。此说既出,其后的学者莫不以此作为定论。  相似文献   

4.
绵阳市特色乡镇概况 绵阳是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绵阳古称“涪县”“绵州”。据《元和郡县志》《华阳国志》《直隶绵州志》等记载,绵阳最早的县级政区建置为汉高祖六年(前201)设置的涪县,属广汉郡;自此后.市境相沿各代均有州、郡、府等县以上政区建置。从隋代后,政区建置逐渐稳定,形成市境中部以今市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全面梳理和研究,本文认为唐代长江上游地区的荔枝分布北界并非此前学界所普遍接受的成都和万州一线,而只到达忠州(今重庆忠县)和涪州乐温县(今重庆长寿区)。唐代该地区的荔枝分布呈现集中于川江两岸峡谷的特点,这种分布格局与川江峡谷地区特殊的区域小气候直接相关,因此不能作为唐代气候较现在温暖湿润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据说,在太平天国历史上,有人“别树一帜”,“另立一国”,进行分裂活动。这个人是谁?用不着提名,大家都会想到,这个人就是石达开。虽然事出有因,但是查无实据。1857年6日,石达开初离天京,路过安徽无为州时所贴《五言告示》上面的署名为“真天命太平天国圣神电通军主将翼王石”。五年以后,他远征到四川涪州,在《告涪州域内四民训谕》上的署名依然是“真天命太平天国圣神  相似文献   

7.
涪陵龙门桥     
一蔺市是四川涪陵市西郊著名的古镇。镇东一里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周围有众多的汉墓。此地在唐宋时代已为驿站。南宋开庆元年(1259),蒙古军南下。蒙哥命大将纽磷造浮桥于此渡江,以阻南宋援军西上增援合州钓鱼城。元、明、清三代亦为驿站,是涪(州)渝(重庆)南岸沿江陆路大道的必经之地。同时,这里也是涪州(今涪陵市)西部江南乡村大道的交会点和商品集散地。  相似文献   

8.
明代,贵州民族教育在“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方针下,极为重视土司子弟教育,使之成为“安边”的重要举措。由官府在设府、州、县学的同时,在民族地区创办若干“司学”。清代则用“义学”实施民族教育。其对象由土司子弟扩展到一般“苗民”,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蒙养”教育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义学在民族杂居区推广的成效较大,而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特别是“新辟苗疆”的措施不力。  相似文献   

9.
清代河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瑞 《史学月刊》2004,(10):96-105
清代是河南书院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伴随着书院的官学化,清代河南书院实现了自己的普及化,先后设置的292所书院已遍布省内各个州县。与明代相比,开封府仍然是书院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其他府州的书院发展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完全打破了原有的斜十字状的分布格局,呈现出带状的分布特征。通过对书院数目、分布密度等要素的比较研究,各府州书院发展水平的差异可基本划定,黄河两岸诸府——开封府,河南府、怀庆府、卫辉府等成为清代河南书院较为发达的地区。  相似文献   

10.
乾德三年 ,宋平后蜀 ,得益州四十六州府 ,于是置西川路。开宝六年 ,析置峡路。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14所记 ,此时的峡路辖区领 :遂、合、渝、泸、昌、开、达、渠、巴、蓬、资、戎、涪、万、忠、夔、施、广安、梁山、云安 ,凡十七州三军 ,但不记载东南与涪、忠、施比邻之黔州。于是 ,宋初黔州的去向不明 ,似乎忽然消失了一般。有关黔州的隶属 ,李昌宪先生在《宋代诸路的辖区与治所沿革研究》(《历史地理》第 17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版 )中考证并得出如下结论 :“惟黔州既不属峡路 ,又与西川地里不相接 ,而唐代又隶属江南道 ,疑时…  相似文献   

11.
《文史月刊》2010,(12):54-54
<正>北宋时期,文学家黄庭坚力主恢复和继承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在被贬涪州(涪陵)期间,他"欲尽将杜子美两川峡诸诗,刻碑藏蜀中"。  相似文献   

12.
一、清代福州科举事业的兴盛 从刘海峰、庄明水《福建教育史》中《清代福建进士分区统计表》可见:福州府中进士735名,兴化府共61名,泉州府238名,漳州府113名.延平府28名,建宁府39名,邵武府25名,汀州府87名.福宁府24名,台湾府33名,永春州20名,龙岩州22名,镇海卫3名。  相似文献   

13.
正唐代天宝年间开辟的"荔枝道",秦岭以南的南子午镇向北,用的是子午道新线路。南子午镇以南则离开子午道,经西乡、镇巴至四川涪州。唐代有说法记载,"涪州贡生荔枝,取道西乡驿沿子午河入谷,至长安不过三日。"《皇家物流,荔枝从何北上》一文推送出去后,我在体改委研究所的同事提醒我:杜牧有提示的。我怎么忘了呢?于是找了杜牧的《过华清宫》诗。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相似文献   

14.
清代的直隶州曾相当普遍地出现于中国的大多数省份 ,其数量超过了元、明两代。清代前期 ,中央政府对行政区划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 ,明代施行过的复式三、四级政区层次被完全简化成单式的省 -府 (直隶州 ) -县三级制。而在简化层级的同时也实现了府的幅员的缩减 ,进行这一改革的主要手段就是增置直隶州。所以 ,直隶州的调整、变动成了清代前期行政区划改革中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清代“科举必由学校”,学额的分配实质上是国家政治资源和权力在县级政区的分配。清朝近三百年间,地方行政制度多有变化。厅制行政区划为清代独有,其形成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后有废县(州厅卫)置乡;还形成具有“分征钱粮”职能的分州、分县。不过,按照规制非州县不得设学校。通过统计和案例分析可知,为保证各地都有一定数量基层绅士(生员),减少不同地区的学额之争,产生了散厅、废县置乡、分州分县设学立额的现象。清代看似严格的学校学额制度,在地方实际运作中有一定的灵活度。又通过适当的变通,保证了国家政治资源和权力在地方的有效分配。  相似文献   

16.
竹间 《巴蜀史志》2011,(1):61-62
李调元,清代绵州岁江才子(1734—1802年),字美羹堂,号雨村、童山、蠢翁、鹤州。他是清代的文学家、戏曲理论家、诗人。乾隆二十八年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吏部主事。三十九年,  相似文献   

17.
父子巡抚     
往昔人们谈及贵阳的名门望族时 ,总是兴趣盎然地念着“唐家的顶子 ,华家的银子 ,高家的房子”的顺口溜。所谓唐家的顶子 ,是指唐氏家族在清代做官的人多。唐氏的祖籍原是四川涪州 ,先世因逃避张献忠难而迁往遵义定居 ,清初以来 ,诗礼传家 ,人才辈出。据《遵义府志》及《续遵义府志》所载 ,自康熙年间至光绪年间 ,唐家有功名者达20余人 ,其中唐树义、唐炯父子 ,官拜巡抚 ,成为统治集团中的重要人物。昔日遵义城中流传着顺口溜“要想唐家不当官 ,除非干断洗马滩” ,可见唐家人气之旺。乾隆五十七年(1792) ,唐树义诞生于遵义老城的一书…  相似文献   

18.
《涪乘启新》是在清末科举制度废除、新的学堂章程颁布的情况下,由四川涪州知州邹宪章主修的一部涪陵初等小学堂乡土蒙学教材。全书分地理、政治、风俗3门98课,虽然每课都较为简洁,字数不多,但是涉及三大类各个方面,总体来看,就是一本简洁的、适合大众阅读的地方志书。书中对近代涪陵社会变化的诸多方面均有记载,尤其是对近代涪陵地方社会风气的描述、近代涪陵涉洋事务的介绍以及作为内地僻壤的涪陵出现的近代化趋势,是了解和认识近代涪陵社会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9.
清代江西赣南地区的退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江西赣南地区,包括赣州府和南安府的全部属县、乾隆年间从赣州府析出的宁都直隶州一州二县,以及吉安府的龙泉县(今江西遂川县)和建昌府的广昌县,它地处江西南部,是一个毗邻闽、粤、湘、赣四省交界之地的“万山线田”①之区。明中叶以后至清前期,这里曾接纳了闽...  相似文献   

20.
编写地区志,古已有之,如府志、州志等。《中国方志大辞典》选录全国各类方志书目1113部,属地区方志类的府志有135部左右,约占总数的12.1%。地区志在方志中所处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本届编纂社会主义新方志也已形成省、地、县(市)三级修志的大格局。历史和现实都反映出,地区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行政实体,有其重要作用。清代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