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悼胡绳     
李普 《炎黄春秋》2000,(12):6-7
十月五日上午,新华日报老友李慎之来电话,说胡绳去世了。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使我差一点哭出声来。我一时语无伦次,在电话里说我十分悲痛,说我在新华日报写的那个专栏,几乎每一篇都曾得到他的指导。然后我才问老胡去世和治丧的情形,慎之也不知其详。要我问社科院办公厅,告诉了我电话号码,说那里二十四小时有人值班。我这才知道他是在上海华东医院去世的,先在他家里设个灵堂,已经派人去布置了。第二天我去到他家里,向他的遗像鞠躬的时候又不禁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2.
2000年1月中旬,我从福建回来,收到张海鹏先生给我寄来刘大年同志的生平及遗著《评近代经学》,才知道大年同志已在去年12月28日谢世。我感到很突然,在我离开北京前不久,大约是11月中旬,我和大年同志通过电话,曾问及他的健康。他身体多疾,有点悲观,他说越来越不行了。其间还谈到一些别的,当我问及具体情况时,他说见面谈吧,我们约好我从福建回来后去看他,谁知这竟是最后一次话别.  相似文献   

3.
露菲 《炎黄春秋》2000,(8):45-47
一大早接友人电话,告知陆石同志去世了,惊得我半天回不过神儿来。真是太突然了。前些日子去看他,还好好儿的,那天他谈兴很浓,谈到胡乔木、田家英、何其芳、周扬等很多老领导、老朋友。他慢条斯理,话语中充满了深情。我离开时,他还送了我一册《陆石诗书集》。现在怎么一下子就去世了呢!当我赶到陆石同志家时,他的夫人赵中同志,一位自控力极强的资深编辑,已悲痛地说不出话来;女儿雪梅也泣不成声,陆石同志平日坐的沙发也空荡荡的了。  相似文献   

4.
最早知道黄姚这个地方是山水画家陈平告诉我的,他说那个地方不错,建议我有时间去看看。至此,黄姚这个名字一直在我要去地方的计划中,无奈去此地从交通上不是很方便,此计划一直未能实施。我在南方给在北方的画家陈平打电话,询问他近来的计划,他告诉我要去黄姚看梅花。真是不谋而合,我也正计划去那里,于  相似文献   

5.
李运昌 《神州》2008,(3):48-51
1925年秋天,我17岁,刚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乐亭县党组织就派我和另一个人到苏联去学习。党的负责人把一封介绍信交到我手里,说:"到北京去,找李大钊同志!"听说要去找李大钊同志,我心里非常高兴。他的家大黑坨村离我的家只有8里地。他在我们那一带相当有名,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许多有关他的故事。他少年时就才思敏捷,能文善诗;他出洋留过学,是个大学者,大教授。我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以后,又知道他是我们党的创始人之  相似文献   

6.
时值岁末辞旧迎新之际,惊闻噩耗:家驹同志去世了。真是太突然了!上半年我还去他家看望过,见他身体状况良好,精神十足,只是视力不佳,但说话声音依然洪亮,举步稳健,言谈风趣。他告诉我:儿子、媳妇和孙子孙女们刚从海外特地回来,为他祝贺九十寿辰。孙子孙女很可爱,整天围着他欢蹦乱跳,或爬到他怀里打闹。虽然有点累,但开心得很。  相似文献   

7.
1989年1月8日至3月13日,胡耀邦同志来南宁休养,住在西园饭店,我单独去看他和陪别人去看他,一共去了13次,随便聊天。看见他精神还和过去一样,还是每天读马列的书,不时还引用几句,在旧报纸上练毛笔字,和干部群众交谈,关心国家和群众的生活,只是晚上打打桥牌。3月11日我父去看他,他说:“13号我就走了,今天就算告别了,你不要再来送了。”我说:“您今年冬天还来广西吧?”他说不来了,并用两只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很动情地连说三个北京见!北京见!北京见!3月13日他乘6次火车去北京,我和我的爱人还是到车站送行了,同时送行的…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钟敬文先生的公子钟少华来电话,说定于本月十六日举行钟先生百岁寿辰纪念暨学术研讨会,问我能否参加,我说我愿意参加,没想到钟先生这么快就去世了。钟先生身体不错,就是体弱,没什么病。可能他自己也没想到去得这么快。他躺在医院里还说,身体好了,我就出去给学生们上课。  相似文献   

9.
亲爱的心曲姐姐:你好!我是初三的一个女生。我一直是听话的好孩子,和同学们都相处很好。最近两天,我班一个男生老是给我打电话,一晚上打好几个,一会问我作业是什么,一会告诉我他不会哪道题让我讲解,一会又告诉我他写完作业了。妈妈听见了,就问他是不是喜欢你啊?我说不知道。最近这些天班里都在谈论这件事。但是他也没说喜欢我之类的话。我现在无所适从,我知道我们要考高中,学习压力很大,不能谈恋爱。可是我也不知道怎么样让他不再打电话找我。我也是很讨厌同学们说这件事。我怕老师和家长以为我在谈恋爱。真是烦恼!心曲姐姐,期待你的回信!小萌  相似文献   

10.
友苏 《炎黄春秋》2003,(6):45-47
静静的时候,我在想着:许多人说,我在父亲病危、去世以及办理后事的过程当中最为冷静。我没流泪,我毫不分心地去做那些应该着手做的事情;我没有茶饭不思难以入眠,也没有让他在我的梦中出现;得空闲也没有去想想他。是一副没情感的心肠吗?不,不是的,我只是有种感觉,一旦我去想他、念他,我会伤心的。“爸……爸!”……“爸!”……“老爸!”50多年里我们这样对他称呼过来。不过,真觉得叫“老爸”更为亲切。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就不知道了。然而,打从2003年1月22日凌晨,他因为脑内大量出血昏迷过去后,我们叫着“老爸!”也不知道他还听得到不;在2…  相似文献   

11.
艾青老师走了,他走的是那么平和,那么安祥,那么静谧,他不知道有多少人为他悲伤,哀悼、流泪、哭泣……还在他去世前几个月,我和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马琦、中央音乐学院一级演员前民去看望他,艾青非常高兴并幽默地对前民说:“你这个‘杨白劳’也老了!”前民曾是歌剧《白毛女》中扮演杨白劳的,给艾青留下深刻印象,他一直不忘,有时不呼名字直称“杨白劳”。我当时正在写《我和艾青》这篇文章,就以此作为对他的怀念吧!早在40年代初,我读高中时,便吟诵过艾青成名之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它完整的艺术构思,独特的艺术魅力,一下…  相似文献   

12.
田聪明 《百年潮》2006,(7):25-30
我1990年底调北京工作后,每年春节都去看望李贵同志.2002年春节前我因感冒住院,节后出院后就上班了,没能去看望他.2002年8月29日午饭时,接到李贵同志孩子的电话,说他爸爸一天前去世了.突然听到这一令人十分悲痛的消息,饭也难以吃下去了.当天下午我往李贵同志家里送花篮时得知,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这就使我没能见上老人最后一面,留下终生的遗憾.四年过去了,李贵同志留给我的是不尽的思念,他永远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党的高级干部、革命前辈.  相似文献   

13.
一叶 《文史月刊》2008,(10):15-17
在空军某航校离休干部任永荣家里做客,老人拿着两本鲜红的驾机起义证明书给我看,一本是任永荣自己的,我早就知道他是驾机起义的人员,没有细看就交给了他;一本是他妻子的,这令我特别惊奇!起初我还以为老人是在开玩笑,因为我在空军工作20多年了,还未曾听说过有驾机起义的女同志。可我打开他妻子的驾机起义证明书,  相似文献   

14.
六十年代之初,我进京开会,遇到了阔别多年的郭沫若兄,他对我说:“艺术叛徒!后期创造社的李初梨同志,近几十年来搜集了不少文物,其中还有些罕见的珍品呢!你可以去看看,摆摆龙门阵嘛!” 这种说法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便到初梨同志家去看画。他和老伴刘钧热情地接待了我,拿出许多作品让我欣赏。我印象最深的是浙江山水,挂在墙上,山光扑面,清气迎人。用他的话来说:“这位和尚的线条真  相似文献   

15.
直立的寒风     
苏策 《纵横》2003,(10)
今年2月,我去北京参加陈赓大将百岁诞辰纪念,还特地到莲花池干休所看望老战友寒风,从外表看,他还是老样子:高高的个子,瘦削的脸,浓黑的眉毛,炯炯有神的眼睛,只是腰有点变形。夫人康致行说,他的腰扭了一下,现存还在疼。 同时在座的有八一电影制片厂老作家史超和大导演严寄洲,大家聊得很痛快,只是发现寒风同志说话少了些……。没有想到,5月份传来消息,他由于突发脑溢血于30日去世了,这使我万分悲痛,如烟  相似文献   

16.
悼莫老     
10月16日下午,伯康兄来电话告诉我:“莫健同志去世了。”放下电话,我陷入了无言的悲痛中,与莫老二十年的交往情景涌上了心头。 早就知道莫健同志是我省知名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7.
樊醒     
古人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句话被很多人奉为座右铭,樊醒便是其中之一。樊醒是个聪明人,他无权无势,熟识的人不多,又没有什么过度的关系,作为一名小职员,要想高升,不得不在领导身上动动脑筋。单位人员调整,樊醒知道这是个机会,他咬了咬牙买了两瓶好酒,送到领导家,刚好领导在开party,看到小樊提着酒来,脸色微微一沉,说:“我不是叫小张去买酒的吗?他让你送来的啊?樊醒一愣,随即恍然大悟道:“是是是。”回到家,樊醒赶紧从抽屉中拿出本子,写道:不要在领导家人多的时候送礼。几日后,樊醒在办公室里整理材料,领导进来对小张说:“我的发言稿你怎么还没给我?”“我不是昨天就打好放在你桌上了吗?”小张说。“我没看见,你再打一份给我。”领导说,“现在的年轻人真是够呛,这么点小事都搞不好。”小张嘀咕道:“自己不知道搁哪儿了,还来怪我。”  相似文献   

18.
《百年潮》1999,(6)
沉痛悼念温济泽同志今年4月16日不幸去世的温济泽,是在我国科学界、新闻界、思想界广受尊敬和爱戴的一位老同志。他在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历尽坎坷,蒙冤受屈,但始终无怨无悔地献身于党和人民。他是新中国广播事业、科普事业和新时期研究生教育事业的主要开创者之一。他还是本刊热情的指导者和支持者。本期特发表李锐的文章以表示我们真挚的悼念。  相似文献   

19.
《百年潮》1999,(2)
1989年4月15日上午的一次集会上,一位老同志对我说,听说耀邦同志逝世了。我不敢相信,忙问这是真的吗?这时来到的胡克实同志说:他早上曾去医院,耀邦同志确实逝世了。我一时头脑木然,似乎停止了运  相似文献   

20.
悼慎之——我们大家的公民课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普 《炎黄春秋》2003,(6):57-60
另眼看世界———念慎之朱厚泽摄李慎之走了。他4月14日报病危,24日去世。这是2003年,他刚刚八十岁。最初是何方告诉我,慎之报病危了,还不知道是不是“非典”。我把这个揪心的消息告诉了李锐、严秀,张宣三等几位老朋友。大家在电话里都希望他能闯过这一关,慎之不能死!他国学基础厚、读过不少中国古书,精通英文,古今中外能调动的资源多,这些都比我们强。所以他眼界宽阔,看问题深刻,需要他做和他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总之,他不能死,否则损失太大了,太可惜了,这样的人才太少了!大家怀着十分不安的心情,后来只能盼望出现奇迹。其间我还通报过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