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洪伟 《旅游》2008,(6):80-85
那一队队南来北往的马帮身影不见了;清脆的马铃铛声从茶马古道上消失了,从茶马古道的源头带来的茶叶清香味,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渐渐散去……只留下了那遗留在青石板上的马蹄印,古老的街道、戏台、马店和沙溪寺登街这个茶马古道上惟一保存完好的古老集市,在对人们诉说着这里曾经有过的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2.
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汉、藏之间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重要的交通要道。茶马古道的路线主要分为南北两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茶马古道上的茶马贸易开始于唐朝,兴起于宋朝,繁荣于明朝,衰落于清朝。茶马古道对当今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茶马古道是当今社会的黄金旅游之地,同时茶马古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相似文献   

3.
在普洱市境内,至今相对保存完好且知名度最大的茶马古道遗址有三段,分别是那柯里、茶庵塘和孔雀屏茶马古道。近年那柯里和茶庵塘古道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进行了以宣扬文化品牌为目的的修复。  相似文献   

4.
茶马古道作为连接内地与西藏的古代交通大动脉,历经唐、宋、元、明、清,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不可低估.它在历史上不仅促进了茶马古道沿线高原城镇的发展,为汉、藏以及其他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重要的是历代中央王朝通过“茶马互市”和“茶马古道”,更加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因此,对茶马古道采取保护规划工作,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刻不容缓.本文阐述了开展茶马古道保护规划工作对于茶马古道及其相关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并归纳开展这项工作具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茶马古道     
李旭 《中国西藏》2002,(2):56-59
要是时光倒转仅仅十几年.在我还没有将自己的脚步踏上茶马古道之前.我绝不会相信那条路上有那么多精彩的故事和那么深厚的化内涵。那里面充满着太多难以置信、难以想象的际遇。对很多人来说,就从未听说过什么茶马古道.它仿佛根本就不存在。即使在交通相对发达的今天.由横断山脉东侧的云南和四川进入世界屋脊.仍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论点摘编     
《中国西藏》2003,(3):74-74
依托茶马古道,建立大三角旅游经济圈 罗莉发表在《西南民族学院》2003年第二期上的文章,通过对茶马古道古今历史地位的对比剖析,即历史上的茶马古道是汉藏贸易的交通驿道,而现代的茶马古道则是藏、川、滇大三角的重要通道和黄金旅游线,这条旅游线上具有独一无二的自然资源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从而论述了要依托茶马古道,建立大三角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7.
资讯     
《西藏人文地理》2016,(4):156-157
正"茶马古道"文物联展举行由云南、四川、陕西、甘肃等8省区推出的"茶马古道"文物联展近日在拉萨举行。在为期3个月的时间里,近400件年代跨度5000余年的精品文物陆续亮相,这也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茶马古道文物巡回展览。茶马古道是连接古代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是在亚洲中部高原地带形成的完整交通网络。西藏作为茶马古道上重  相似文献   

8.
藏乡茶话     
近年来,随着媒体的渲染,有很多人关注茶马古道,但每个人对茶马古道的理解又不尽相同,有 些人惊叹茶马古道崎岖的险道上铸造的不俗人生,也有人留恋于茶马古道一路的仙境,而我更关注与 藏民族息息相关的从茶马古道上运来的茶。  相似文献   

9.
郑国穆 《丝绸之路》2011,(16):18-27
本文主要从文化线路遗产的视角对甘肃茶马古道及其文化遗存做了考查和研究,主要采用实地调查的考古遗存和地志文献所记载的人文历史相结合的方式,在探究甘肃茶马古道线性文化遗产走向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甘肃茶马古道沿线文化遗产的方方面面。甘肃陇南、甘南、临夏地区,历史上就是南下四川、陕西,西进青海、西藏地区必经的中间地带,是茶马贸易的主要地区之一,其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相对丰富。  相似文献   

10.
<正>从"茶马古道"到"万里茶道",在马王堆汉墓里,在盛唐宫廷中,在成吉思汗马背上,在大明王朝茶马司,在左宗棠的新疆行营里……穿越千年,在曾经兴盛繁忙的"茶马古道"上,安化黑茶始终披着一层颇为神秘的薄纱。在"一带一路"倡议在多个领域被延伸的今天,沿着安化茶马古道在历史上的脚印寻觅,不难发现,安化茶马古道和黑茶在历史长河中所承载的不仅仅是  相似文献   

11.
雅安是川藏"茶马古道"的起点,它在"茶马互市"的历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重要历史地位。作为蜀茶的主要产地,雅安自唐宋以来,一直发挥着汉藏文化交流的天路作用,为藏族同胞发明了人工发酵的边茶。  相似文献   

12.
杨福泉 《华夏地理》2003,(2):100-113
千年茶马古道,曾经走过无数的"藏客"和驮马,也走过无数为天下众生解脱苦难和困惑的祭司、僧人和苦行者.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大岭中,这条绵亘千里的"茶之路"不仅仅是一条商道,也是一条圣道.多少年来,不同民族的心灵在古道上相碰,不同宗教的魂灵在古道上对话.犹如一条心灵的河流,这里流淌着、融汇着不同民族与宗教间的宽容与和谐.  相似文献   

13.
茶马古道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西南边疆地区的重要贸易线路与交通枢纽,发挥着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强化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推动国际交流等多重功能。茶马古道蕴含的“和合观”及其独特的地缘优势正是增强“一带一路”辐射力,推动其良性发展的内在推力,“一带一路”倡议内涵的“边内一体化”也为茶马古道的保护性开发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践抓手。为推动茶马古道更好适应“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要求,发挥其枢纽功能,助力“一带一路”倡议,需增强沿线各区域间的协同与合作,对茶马古道进行统筹谋划与整体治理;以茶马古道沿线文化遗存为基础,打造文化品牌弘扬中华文化;加强茶马古道沿线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边内交流与国际交流的连贯与顺畅。  相似文献   

14.
茶马古道,神秘而古老的驿道,那扬起历史烟尘的马队,驮着多少沧桑、繁华、梦想和感动. 那是在云南省的拉市海.“拉市”为古纳西语译名,“拉”为荒坝,“市”为新,意为新的荒坝,遛马场就位于拉市海国际湿地公园附近.我在拉市海的一块如葱绿般的草坪上闭上了眼睛.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遗产》2010,(4):106-106
2010年4月1日,由澳门民政总署主办,云南省文物局、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研究所协办的“千年印记——茶马古道风情展”在澳门卢园茶文化馆揭幕。此次展览是中国乃至海内外首次以茶马古道文化为主题而举办的,也是云南茶马古道文化线路保护工程的一项主要内容,在澳门社会各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表明茶马古道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和宣传掀开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6.
书讯     
正《康巴大地》该书作者用他那特有的视界和感受方式,将藏区康巴地区的每一处风景都介绍给了读者,康定情歌、川西梨花、丹巴碉楼、茶马古道、岚安古寨、贡嘎之冠、霍尔文化、道孚油菜、康北粮仓、唐蕃古道、松茸之乡、香格里拉、云上理塘、川藏古道……文字朴实无华,语言简练精巧。作者在西藏工作了十二年并拥有相关人类学知识,他的字里行间充盈着对藏区、藏族人民的深厚感情,同时又能在较深的层面上去发掘和  相似文献   

17.
古道西行     
马丽华 《华夏地理》2002,(12):10-27
千余年来,以"茶马互市"而闻名的古道,由成都盆地的边缘、云南的热带雨林深处通往青藏高原,为藏地源源不断输入了人们不可或缺的茶叶,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艰险的通商网路和文化交流通道.2002年6月,两支考察队分别沿着昔日茶马古道的两条路线重走古道,作者的这支队伍走川藏线入西藏,途经江达、昌都、类乌齐、丁青……,以生动的见闻印证了古道上密集的文化风景.  相似文献   

18.
茶马古道的范围茶马古道范围的划定必须首先从“茶马古道”概念的确认开始,而后者又有狭义和广义。狭义的茶马古道指的是起于今天的云南、四川等传统茶叶产区,在传统的茶叶贸易中用马帮等载体运输茶叶到藏区和其他传统茶叶市场,以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藏》2010,(5):92-92
王丽萍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七期上发表文章,以国外文化线路理论阐释为前提,分析滇藏茶马古道蕴含的文化线路特质,提出滇藏茶马古道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战略。茶马古道作为唐末以来的民间贸易通道,是联系汉、藏、傣、拉祜、哈尼、纳西、自、彝、傈僳等民族的纽带,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凝聚和积淀了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是今天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部分。滇藏茶马古道及其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联系是认识我国西南边疆发展、巩固和中国历史整体性不断加强的途径。滇藏茶马古道是增强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大西南横断山区崇山峻岭的峡谷中,有一条可与“北方丝绸之路”相媲美的古道,它就是连接印度、西藏、云南、南亚、西亚的国际大通道——茶马古道。就在这“茶马古道”进藏的交通要冲剑川,中外文明碰撞到一起,擦出了见证古道兴衰与中外文化交流的文明之花——石钟山石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