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通过对“原生形态”文化民族主义产生的经济和政治基础进行分析后认为,德国之所以在当时没能给文化民族主义以充实的政治诉求,是因为经济的滞后和政治框架的残缺;德国文化民族主义产生的独特经济、政治基础是全球第一次民族主义浪潮之普遍性经济和政治基础的一个悖论。而无论是就整个世界而言,还是就各国内部而言,经济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常态,所以文化民族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普遍性。对文化民族主义产生的机理进行全面研究,有助于采取措施对其加以积极引导、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3.
林申清 《民俗研究》2000,(1):146-148
1980年,在中国学术界曾发生了一次不大不小的地震,那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藤枝晃访问南开大学时,曾出言不逊,声称“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这句话,曾深深刺伤了中国敦煌学研究者的心,同时也确实令中国学人汗颜不已。近20年来,中国敦煌学界奋起直追,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毫不脸红地对日本人说“不”了。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的中国史学中,钱穆的史学独树一帜,是文化民族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钱穆的文化民族主义思想,发轫于30年代中期,形成于30年代末,以《国史大纲》的完成为其标志。以考据起家的钱穆最终转向对考据学风的批评,是因为他认识到一味埋首考据,不利于民族精神的张扬,所以他站在民族文化的立场上对新考据派作不遗余力的批评,这是他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内在动因;基于民族危机的刺激而产生的救亡意识是他文化民族主义思想产生的现实动因。自《国史大纲》完成后,钱穆学问研究的重心发生了转变,由历史研究转向文化研究,为中国文化招魂、续命遂成为他一生的志业所在。  相似文献   

5.
章学诚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史学评论家,又是方志学的奠基人。他的学问相当渊博,在学、哲学、谱牒学和教育学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名学。他到41岁方中进士,但却从未做过官,因此,他的一生是在艰难困苦中度过的,  相似文献   

6.
民族主义问题备受学界关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民族主义演绎曾被概括为"步步高涨的50年"。以欧美学者为主,他们不仅致力于民族主义理论的基础研究,以解释、辨析、厘定相关概念,从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等角度考察民族主义的发生发展,而且关注具体语境下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政治性运作、社会思潮和社会政治运动,既从西方历史背景论述有关结论,又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民族主义进行论析。既有研究虽对民族共同体的建构、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观念的确立、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有详细论述,但从思想史上关照民族主义,真正在民族主义发生、发展和演进的语境中解读近代中国民族主义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内在关联,尚有很大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7.
黄平 《世界汉学》1998,(1):183-189
由刘东先生任执行主编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自1989年初推出《中国的现代化》一书至今,已经出版了几十种海外专门研究中国的学术著作.而据我所知,目前已经或正准备交付出版社的,还有十几种。  相似文献   

8.
本文回答了朱仙林同志关于中国神话研究与我商榷的三个问题.一,世界文化中表面相似的现象有复杂的成因,不宜以进化论文化普同观为根据任意比较;二,我在神话研究中进行的“文化要素分析”是人类学上卓有成效的方法,不宜因为限制了我们的自由想象轻易否定;三,我关于《山海经》是方士之书的论断不是推想出来的,文献上有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9.
论文从跨国民族主义的分析视角,探讨以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为代表的三代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创作背景,论证她们如何在自身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在其作品中再现"想象的母国"的形象,以及她们笔下"想象的母国"的故事与美国主流文化关系从迎合到抗争、再到融合的嬗变历程,并为当代华裔女性文学中中华文化、中国故事、中外文化交流与价值共享等研究带来启迪。对于所有的华裔作家而言,身份认同作为民族性的重要构成部分,必须在祖籍国文化与居住国文化的并存与交融中方能实现并发挥效应。唯有如此,才能讲好中国故事,推动跨民族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0.
包括诗歌在内的八代文学创作,以及以(文赋)、(文心雕龙)为代表的有关理论总结,对於文学的语言形式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热忱与自觉,这是人们稔知的事实;然而这种热忱与自觉究竟内含何种思维形态?具有何种品格?它对於今天文学的语言形式批评有何启发,却仍是一个尚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中国仅仅依靠历史辉煌吸引世界目光的传统正在变化。如今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在国际事务中影响力的增大,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度展现出的前所未有的生机和发展潜力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研究的热点。目前海外中国学的研究已由过去侧重于对中国的语言、文学、历史、哲学、考古等人文科学的研究拓展了经济、政治、文化、民族、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12.
但开风气——论胡适的诗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新化运动以后。随着西方学术思潮的涌入,中国传统的学术方法受到强烈冲击,在这种背景下,胡适逐步改变了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反对用经学的观点看待《诗经》,提倡用学的方法研究它。他指出,前代的《诗经》研究都将眼光集中在经学的领域,眼界太狭窄,限制了《诗经》学的发展;必须打破这种传统,采用新的学术方法研究《诗经》,就是用社会学、民俗学、历史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在这一方面,胡适作了一些实际的研究工作,推动了现代《诗经》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亮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在当时国势极度疲敝,理学高度繁荣的现状下,他主张实施各项制度之改革,以实现富国强兵、恢复中原之业。本文在占有史料的基础上,通过对陈亮生平中体现出的改革思想加以集中论述,清晰地勾勒出陈亮改革思想的体系构架。进而对与改革思想密切相关的文化渊源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从而对改革思想的产生作出合乎历史现实的阐释,明确提出当时整个社会的文化背景、陈亮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处的文化氛围、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发展脉络等是陈亮改革思想之所以产生的客观原因。  相似文献   

14.
惆怅兴亡系绮罗——吴梅村戏曲的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梅村的戏曲艺术创作以荒诞梦幻的手法,着意历史兴亡的沉思和反审,在对世变的透视中,盘郁着作家自我精神无法超越自我存在、个体能力无法抗拒社会现实的摧心捣骨之痛;“幽愤慷慨、寄寓极深”(1),真挚深刻地表现了易代之际正统人的独特心态,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我们认为:吴梅村的艺术创作中暗伏  相似文献   

15.
“汉学”的临界点——日本汉学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歌 《世界汉学》1998,(1):46-63
“汉学”是历史上与“宋学”相对的学问还是广义上的国外中国学,是靠它的上下文来决定的.对于这一点。中国人似乎不用咬文嚼字就能心领神会,所以至今也未产生进行全面梳理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分工日益精细的现代社会,一个表示学科范围的语词本身的暧昧。有时倒可以带来一些方便:  相似文献   

16.
刘莉  付永旭  星灿 《南方文物》2009,(4):165-172
研究人员的社会、文化和知识的背景不同,便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对考古学的解释。的确,这种情况存在于研究中国早期文明及其物质遗存中,在谈到黄河中游的二里头文化(1900~1500 BC)时尤其如此。二里头文化的时空范围与文献中记载的夏王朝部分一致。很多证据显示,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政治中心。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0月27日,“亚洲散居(Diaspora)文学国际研讨会”在日本东京立教大学池袋校区举行,来自中国、日本及韩国的学者、作家参加了这次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由立教大学观光学部交流文化学科、大阪大学全球协作中心和日本华侨华人学会主办,在日本马来西亚学会、多文化关系学会、立教大学亚洲地域研究所、京都大学地域研究综合信息中心和地域研究联合(JCAS)大学与学会的合作与协助下召开。“散居”(Diaspora)一词在古希腊语中译为“散落的种子”,原指流亡海外的犹太人,后来用以描述种族在较大范围内的迁徙移居现象以及由此产生的散居族裔与当地居民的经济、文化的适应、冲突和融合。散居文学就是移居作家的文学,散居作家特有的“双重身份”赋予他们独特的“双重视角”。散居作家们游离于本土与全球之间,为“跨文化”对话提供并拓展话语空间,同时也能促进本土文化更具有全球性。本次会议,以日本的个案(日华文学)和作为散居文学已经确立研究地位的马来西亚的个案(马华文学)加以比较,并将视线延展到同样不为人知的朝鲜半岛。不仅局限于狭义的文学性,更重要的是围绕着移民社会与地域社会变迁、文化与身份认同的纠结、双语创作与文化迁徙、本土化与散居等主题,分两个专题组进行讨论,以此推动交流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马大正研究员的新著《中国边疆研究论稿》(以下简称《论稿》),已由黑龙江教育社出版。这是大正研究中国边疆问题的系列成果之一。他不仅具体研究古近代直至当代的中国边疆问题,也从理论上探索并构建中国边疆学的学术框架。《论稿》实则是对中国边疆学的一次重要的科学实践,代表了国内边疆学研究最新的学术水平,具有开创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学的阀门:身份认同、现代性与思想之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球化语境下,运用第三世界文化批评理论和后现代、后殖民等西方理论,结合中国本土的实情,本文通过对中国新时期文学思潮及其经典文本的还原性解读,令人信服地得出“中国的身份认同和现代性追寻是民族寓言内在张力的核心所在”这一深刻命题。  相似文献   

20.
刘晓峰 《民俗研究》2005,(3):217-230
中国古代岁时节日中,存在着一个由正月一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结构而成的一个特殊重数节日序列。尽管有关古代岁时节日的研究著作中,很多人都注意并提及这一重数节日序列,对这些节日的单独个案做的研究更多,但很可惜把这一序列自身做为研究对象加以讨论者在国内尚未看到。首先注意到了这一问题的,是日本东京大学教授池田温。池田温曾作《中国古代重数节日的形成》一文,对此特加阐释,成为本文唯一的先行研究。堆很可惜的是,他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基本停止在时间断定上,没有从岁时发展史本身的内在变化这一角度对此再作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做为中国古代岁时节日体系的一个重要现象,非常有必要把重数节日序列做为一个整体做一综合研究,通过对其形成过程、形成背景、形成原因的综合探讨,来把握中国古代岁时节日体系发展内在的历史逻辑及其内在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