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导》周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第一份机关报。它自一九二二年创刊,至一九二七年停刊,共出二百零一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发生过深刻影响。然而,在现行出版物中,对于这样一份重要刊物的名称却写法不一。采用简化字排版的,  相似文献   

2.
王庆华 《文史月刊》2007,(11):22-23
《向导》周报是20世纪20年代中共中央机关刊物。作为该刊的创办者、编辑、记者,高君宇为之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卓越的贡  相似文献   

3.
1921年8月胡政之离开北京《新社会报》到上海开办“国闻通讯社”。以“民间新闻事业”为名,实际后台是安福系军阀、浙江督军卢永祥。胡政之仅负责主持编辑工作,行政领导由卢永祥派军官石小川指挥。1922年4月国闻通讯社建立汉口分社,同年11月又建北京分社。胡政之想把国闻通讯社办成全国规模的通讯社,但因资金不足,难于实现。同时,他又以通讯社只能给各报供稿,不能发表自己的言论为由,乃于1924年8月创刊《国闻周报》,作为国闻通讯社的附属事业。同年9月,江浙齐(燮元)卢(永祥)之战爆发,卢永祥战败外逃,国闻通讯社的后台垮掉了,胡政之完全掌握…  相似文献   

4.
《国闻周报》是民国时期一份著名的有关时事政治的期刊。创办人胡政之,一生经历复杂。他名霖,字政之,笔名冷观。1889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07年自费留学日本,考入东京帝国大学研习法律。1911年毕业回国。1912年担任上海《大共和日报》日文翻译,1913年任该报总编辑。1915年,因及时报道“二十一条”的幕后交涉情况、揭露袁世凯的卖国行径,在新闻界崭露头角。1916年,担任安福系《大公报》经理兼总编辑,宣扬皖系的亲日路线,为国人所讽  相似文献   

5.
王鹏 《百年潮》2002,(3):70-73
1924年8月3日,国闻通讯社在上海创办了<国闻周报>.这是一份时事性、政论性、综合性的新闻周刊,其栏目包括新闻、时评、译作、文艺作品、一周述评、一周日志、新闻照片等,内容丰富,图文并貌,较完整地反映了现代中国的情况,至今仍是历史研究工作者必备的参考书之一.  相似文献   

6.
说到客家研究的发端,都会提到“《建设周报》风波”。《建设周报》风波,首见于罗香林1933年出版的《客家研究导论》: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与蔡和森相识于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他们志同道合,结成了深厚的友谊。探讨人士国事,结伴游学五县,生活上相互帮助,共主新民学会和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相互通信,各诉自己的见解,共同批判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他们在早期革命活动中,始终表现了无比纯洁、深厚的战斗友谊。  相似文献   

8.
1949年的春天,武汉地区反内战、反饥饿、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群众运动如火如荼。当时,我就读的国立湖北师范学院(以下简称国师)有一个坚强的地下党支部。他们不仅领导、团结学院内各进步社团开展动摇、推翻反动统治的各项革命活动,而且还负有开展汉口片学联工作的重任。因此,他们既抓组织建设,又抓宣传工作,重点是创办《国师日报》和《国师周报》,其目的是把党的声音传播到汉口片大专、中学去。  相似文献   

9.
青年蔡和森在五四运动后赴法勤工俭学,较迅速完成由激进民主主义者向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他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立场、方法,对中国妇女问题进行审视,剖析了问题产生的真正根源,对女性解放路径、目标做了可贵梳理和明确回答。这些探索,为当代妇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指导妇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认为高一涵在《努力周报》时期的政治思想,主要是倡导联邦制下的分权思想,批判军阀黑暗政治的民主思想以及关于中国政治“根本改造”的思想,并充分肯定高一涵这一时期政治思想的进步性及其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醒狮周报》的撰稿人基本上出生于1890—1900年之间,他们在青年时期大多就读于都市的新式学堂,后在国内高等学校或国外继续深造,所从事的职业部门也集中于大学、报社与出版社等新型自由行业。将各撰稿人汇聚成群的联结纽带主要是对国家主义的共同兴趣和信仰。这一新型聚集途径的出现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的转型密不可分,集中反映了"后科举时代"知识分子新的聚集方式与身份认同的产生。但《醒狮周报》撰稿人对"国家主义"的侧重点不尽一致,曾琦等人看重的是"国家主义"这块政治招牌,王光祈、余家菊等人视民族文化的复兴为"国家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何炳松、邓叔耘等人则将兴趣放在国家主义学理的探索上。在长达两年(1924—1926)的办报过程中,随着《醒狮周报》本身思想主张的变化,以及国民革命高潮的到来,其撰稿人队伍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严重的分化。通过研究《醒狮周报》撰稿人的构成、聚集与分化的情况,有助于把握1920年代国家主义思潮的兴起与近代中国社会文化转型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2.
徐方平 《百年潮》2004,(2):67-70
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的领导人、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与他所从事的革命事业一样,他的婚姻生活既收获了成功和喜悦,也遭遇了失败和痛苦.向蔡同盟,红色知己,人人称羡.后来,向警予移情别恋,蔡和森痛苦万分.  相似文献   

13.
正1937年5月19日,上海《立报》刊出一则"特讯",内容竟然是著名学者顾颉刚将在法庭受审。作为"古史辨"学派的领军人物、北京大学教授,顾颉刚怎么会触犯法律、接受审讯呢?原来,此前一天,即5月18日,上海开明书店遭到租界巡捕房大肆查抄,原因大概是顾颉刚主编的《民众周报》犯了什么"政治忌讳"。《立报》的"特讯"写道:"据说:查抄原因,是奉法院命令,因为  相似文献   

14.
徐君慧 《广西文史》2006,(4):64-66,70
中国原以甲乙丙丁等十字为天干,子丑寅卯等十二字为地支,互相配合来纪年,六十年一轮回,类如今之一世纪。《真理周报》诞生于1946年,今年正好是一轮甲子,她虽只如一颗小小流星。一闪而逝,但毕竟曾在黑暗中发过微光,同仁罗铁鹰已逝,抚今追昔,我当讲讲。  相似文献   

15.
风雨中的一株小草──记《真理周报》创刊始末徐君慧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沉重打击下,终于继德、意两国之后投降了。中国人民无不欢欣鼓舞,以为从此可以安居乐业,今后的任务就是如何重建国家,重整家园。这时候,我从滇西边疆小县来到...  相似文献   

16.
蔡和森和向警予是20世纪20—30年代中国政治舞台叱咤一时的革命风云人物。他俩的爱情曾一度被无数革命青年奉为楷模,然而,和两人从事的革命事业所经历的艰难曲折一样,他们爱情的帆船在航行中也遇到了暗礁急流以至终究未能抵达生命的彼岸,途中不得不痛苦地分道扬镳。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史实。 1920年元月的一个傍晚,一艘法国巨型邮轮缓缓驶出水域狭窄、暗礁密布的马六甲海峡,进入一望无垠碧波万顷的印度洋。此刻,中国大陆正是万木凋零滴水成冰的寒夜,而这里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落日将最后的晚霞洒在湛蓝的海面上,鸥…  相似文献   

17.
蔡和森同志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卓越领导人之一,是我党的杰出理论家和宣传家。他很早就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坚持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积极主张在中国组织无产  相似文献   

18.
<正>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自中共二大至六大,蔡和森一直是中共中央重要领导人。他对于新民学会的筹建,赴法勤工俭学热潮的兴起,中国共产党的创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开展等,均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如普罗米修斯一般,将在法国"猛看猛译"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陈独秀、毛泽东等人的建党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蔡和森短暂  相似文献   

19.
马连儒 《百年潮》2003,(9):48-53
1926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局委员蔡和森写了一个《关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党内生活向共产国际的报告》,长达6、7万字。此文虽然在1987年第1、2期《中央档案馆丛刊》上发表过,但似乎未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在研究蔡和森和共产国际的论文中也很少被引用。随着《共产国际、  相似文献   

20.
蔡和森(一八九五——一九三一),学名蔡林彬,湖南湘乡(今双峰县)人。他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本文拟就他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杰出贡献,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