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规 《文献》1999,(3):200-212
南宋洪迈(1123-1202年)著的《容斋随笔》一书,分《笔》、《续笔》、《三笔》、《四笔》、《五笔》,共74卷,1220则.熙十四年(1187),洪迈在翰林学士任内,宋孝宗曾称赞《容斋笔》(婺州刻本16卷)"煞有好议论"(《续笔·序》).清初洪谓该书"与沈存中(括)《梦溪笔谈》、王伯厚(应麟)《困学闻》等,后先并重于世"(见首卷《重刻容斋随笔纪事》).可见书在当代以至后世影响之大.近时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清光绪元重校同治年问洪氏刊本为底本,经由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点整理,编入《宋元笔记丛书》,于1978年出版.1995年又第次印行,次年再刊布精装本,校点较为精审.  相似文献   

2.
南宋学者洪迈的《容斋随笔》(分《随笔》《续笔》《三笔》《四笔》和《五笔》共七十四卷)包括经史百氏、文学艺术、宋代掌故以及人物评价诸方面的内容,资料丰富,考据多为精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八许其“精博”,并说“南宋说部,终当以此为首”。不过,是书亦略有所失,今说如下:《随笔》卷二“秦用他国人”条:“魏国人公孙鞅……吴起……盖卫人也。”按:据《史记·商鞅列传》,公孙秋为卫人。《荀子·议兵篇》《战国策·秦策一》《史记·秦本纪》《商鞅列传》《新序·善谋篇》等据国,或称之为卫轶。洪氏以之为“魏人”,…  相似文献   

3.
略谈《容斋随笔》的版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洪迈《容斋随笔》的版本源流和一些版本的价值,我做过一些考察,现在写出来,希望能对《容斋随笔》的研究起些作用。  相似文献   

4.
洪迈《容斋四笔》卷八《历代史本末》篇 ,缕举前代史籍 ,始自《尚书》尧、舜二典 ,下讫新、旧《五代史》颇详 ;《四库全书总目》曾称其“无所发明”(卷 1 1 8《容斋随笔》) ,实则其中还不免间有错误 ,略述于下。第一、关于《后汉书》补志问题。《历代史本末》篇说 :后汉之事 ,初命儒臣著述于东观 ,谓之《汉记》 ,其后有袁宏《纪》 ,张、薛莹、谢承、华峤、袁山松、刘义庆、谢沈皆有《书》 ,宋范晔删采为十纪 ,八十列传 ,是为《后汉书》 ,而张以下诸家尽废 ,其《志》则刘昭所补也。《容斋四笔》卷一《范晔汉志》篇中还说 :《新唐书·艺文…  相似文献   

5.
洪迈《容斋随笔》版本考周建宋代散文笔记是一块蕴藏丰富的文献宝地,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的青睐,但较完整地保持原貌流传下来的已不多,洪迈《容斋随笔》就是其中一部。该书版本流传情况,至今尚无专文研究,本文不揣浅陋,对此作一考证,以求教于方家。洪迈(公...  相似文献   

6.
我曾在《容斋随笔纠误一则》文中 ,订正《续笔》卷十四《卢知猷》篇的错误 ,刊载于《史学史研究》2 0 0 1年第 1期。近来发现《随笔》卷七《檀弓误字》篇 ,又不免有误 ,兹录其文如下 :《檀弓》载吴侵陈事曰 :“陈大宰使于师 ,夫差谓行人仪曰 :‘是夫也多言 ,盍尝问焉 ,师必有名 ,人之称斯师也者 ,则谓之何 ?’大宰曰 :‘其不谓之杀厉之师与 !’”案乃吴夫差之宰 ,陈遣使者正用行人 ,则仪乃陈臣也。记礼者简策差互 ,故更错其名。当云“陈行人仪使于师 ,夫差使大宰问之 ,”乃善。忠宣公作《春秋诗》引斯事 ,亦尝辩正云。洪迈在这里引…  相似文献   

7.
洪迈《容斋随笔》是我国古代一部札记性的名著 ,其中自经史百家以及医卜星算之学 ,无不涉及。《四库全书提要》称其“辩证考据 ,颇为精审” ,因此历来为学者所重视。但细读其书 ,精审中亦难免有失误之处。在《续笔》卷 1 4《卢知猷》篇中就出现一个重要的错误。为了说明的方便 ,特录全文于下 :偶读《司空表圣集·太子太师卢知猷神道碑》 ,见其仕于、昭 ,更历荣级 ,至尚书右仆射 ,以一品致仕 ,可以归矣。然由间关跋履 ,从昭宗播迁 ,自华幸洛 ,天二年九月乃终 ,享年八十有六。其得没于牖下 ,亦云幸矣。《新唐书》有传附于父后 ,甚略 ,云 :…  相似文献   

8.
洪迈所写的《容斋随笔》,内容较广,有历史、文学、哲学、艺术,等等;然以历史内容较为丰富,较有特色和参考价值,所以,本文就据《容斋随笔》谈谈洪迈的史学。一、所谓“随笔”洪迈(1123—1202年)字景卢,别号野  相似文献   

9.
李最欣 《史学月刊》2006,(11):118-120
《史学月刊》2004年第11期《读史札记》栏目刊发了邹劲风先生《钱俨和〈吴越备史〉》一(下简称邹,所引邹均出此刊此期,故只注页码),该对钱俨生平和吴越国历史的表述颇为简洁扼要,对钱缪“务实精神”的肯定尤为独具只眼,堪称卓识。全篇幅不大而程功不小,只是该作或许受手头资料缺乏的限制,对《吴越备史》一书书名、卷数、存佚、作、写作过程和某些史实的表述,与实际情况多有出入。笔曾点校此书,对中国大陆现存《吴越备史》的22种版本均曾目睹,并抄录了有关该书的37则序跋、22则录,故对此书的真实面目和来龙去脉稍有心得,下即对此数问题略陈管见,请邹先生和学界同仁指正。  相似文献   

10.
11.
12.
刘晓玲 《神州》2013,(5):104-104
本文对九年级下册《〈孟子〉二章》一课的自然段的划分、语言的句读、题目的拟定以及中心论点的确定进行了大胆的探讨与尝试,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加深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商务印书馆2014年8月出版。英国在华传教士、著名汉学家艾约瑟(Joseph Edkins,1823-1905)编译的《希腊志略》和《罗马志略》,为汉语文献中最早的希腊罗马史专著。为帮助现代读者更方便地阅读、利用此二书,陈德正、韩薛兵以流布较广的上海盈记书庄发兑的光绪戊戌(1898年)版本为底本,对全书采用现代标点符号进行点校整理,对原书中的专名(人名、地名、国名、专有名词等),均注明现代通用译名并加注英文及希腊文  相似文献   

14.
庞乃明 《丝绸之路》2010,(22):40-42
作为现存部头最大、距今最早的一部起居注,《万历起居注》向来受到明史研究者的高度重视。该书版本众多,但皆非原刊足本,且分藏于大陆、台湾、日本等地,错简、脱字、衍字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影响到研究者的阅读、利用。南炳文、吴彦玲先生新近出版的《辑校〈万历起居注〉》(2010年1月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则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缺陷。缘于近水楼台,笔者率先浏览了《辑校〈万历起居注〉》,并从辑残补缺、文本校正、复原保真三个方面探讨了该书的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5.
几点补正     
阅贵刊今年第1期,倍感所发文章一如既往的思想性、可读性均强。现仅对几篇文章中的不实、不妥之处予以补正。《我对美国的“困惑”与“释惑”》一文中:“1979年1月1日,唇枪舌战敌对了30年的中美关系……”实际在30年里,中美两国不仅唇枪舌战,其军队还在朝鲜战场兵戎相见。《侯外庐给世间留下了什么》提及,侯外庐比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年轻约10岁。  相似文献   

16.
<正>严复平生爱好《庄子》,且有随读随批的习惯。他自称"平生于《庄子》累读不厌。因其说理,语语打破后壁,往往至今不能出其范围。其言曰:‘名,公器也,不可以多取;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以见处。’庄生左右,则言仁义,使生今日,则常言平等、自由、博爱、民权诸学矣"[1]。为此,他身后为我们留下数部《庄子》评点本。王栻主编、中华书局出版的《严复集》在《庄子评语》书名的注释中说:"《庄子评点》有未刊《庄子》原文的岷云堂本(岷本),及附有《庄子》原文的  相似文献   

17.
18.
姚曼波先生的大作《〈春秋〉考论》于2002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付梓行世。该书从全新的角度,探索了孔子作《春秋》这一极其重要的问题,立论不仅大胆,而且新奇。该书资料翔实,思路清晰,考辨缜密,可谓当今春秋学研究领域中的创新之作。经过仔细阅读,笔者认为该书有两个较为鲜明的特点。首先,视角独特,极具开创性地提出了《左传》的蓝本为孔子所作的新说,为春秋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自《孟子》称“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春秋》一书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至汉武帝独尊儒术,《春秋》便被当成了孔子借以阐发其政治哲学、贯注其学术…  相似文献   

19.
《南方人物周刊》2010,(10):8-8,10
是人性战胜了梦幻!是深度的思考战胜了科技的热闹!  相似文献   

20.
由刘乃和、宋衍申主编的《〈资治通鉴〉丛论》一书,最近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问世了。该书是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的中国古代史学名著研究丛书之一。全书二十七万字,收集了十六位作者十七篇论文,此外还有简短的《前言》和所附《建国以后〈资治通鉴〉研究论文目录(止1982)》。作者都是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的会员,其中既有多年研读《通鉴》的老专家,也有刚刚涉足《通鉴》研究的年青同志,而大多数则是中年学者。该书出版后,参加了1985年末的香港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