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八十年代初发现的辽宁省图书馆存罗振玉旧藏明抄残存六卷本《乐府新编阳春白雪》,有元代戏曲家杨舜臣、马致远、王大学士等十三人的佚作二十五套。这是继《笔花集》和九卷本《阳春白雪》之后元人散曲又一次新的发现,其重要性自不待言。这些曲作由陈加同志辑录,以《<全元散曲>补遗》为题,揭载于《文献》1980年第2辑。对这些初次发现的佚作,辑者根据某些残曲  相似文献   

2.
龚强 《黑龙江史志》2007,(11):40-42
<正>2.音乐元明时期的回族音乐元代时期,大批回回人进入中原,随之也带来了中亚、西亚的穆斯林国家和地区流行的音乐。在乐曲方面,据文献记载,"回回曲"属元时乐曲的"小曲",曲目有"伉里"、"马黑某当当"、"清泉当当"三个曲目。这些曲牌在元代杂剧中已被采用。如《西天取经》杂剧中有小回  相似文献   

3.
《文献》2014,(5)
<正>《新编南词定律》是中国戏曲史上一部影响很大的南曲谱著作,由吕士雄、刘璜、唐尚信、杨绪等编,金殿臣点板,邹景僖、张志麟、李芝云、周嘉谟等检校,成书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全书十三卷,收黄钟宫、正宫、道宫、仙吕宫、大石调、中吕宫、小石调、南昌宫、双调、商调、般涉调、羽调、越调曲牌一千三百四十二体,分引子、过曲、犯调,共计两千零九十支曲子。此谱点板式句读、标正衬、加注收鼻音及闭口音,并于每曲前注明句数与板数,历来被视为南曲格律谱的典范。周维培先生的《曲谱研究》在"南曲格律谱略论"一章中有专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明刻本<苏愚山洞续集>(下文或简称<续集>)三十卷,是晚明陕西籍进士李应策的诗文别集,其中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戏曲文献.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一、散曲小令488支,全部为谢伯阳<全明散曲>所失收,且现今所有散曲研究资料及论著皆未提及此人,具有补写明代散曲史的学术意义;二、李应策与汤显祖同为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文集中有关于二人交游之诗五首、尺牍一通,又有汤显祖佚文一则,对学界深入认识汤显祖的道德品格、政治抱负和文学影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文献》2016,(4)
明末散曲大家施绍莘的词曲别集《秋水庵花影集》,除了卷首有陈继儒等人和施绍莘本人的序言以外,卷内86篇套数,几乎每篇之后都有跋文,约四分之一的篇目有施绍莘自序。在篇后跋文中,除施绍莘本人的自跋、自记之外,另有陈继儒、沈璟等70多人参与了《秋水庵花影集》套数的评论,这在现存元明清散曲别集中可谓绝无仅有。施绍莘的卷内自序、自跋、自记,以及陈继儒、沈璟等人之他跋、他记、他评者,总计达228篇(段)。这些序跋文字,不仅文笔优美,而且具有丰富的曲学史意义,比如,可以凭其考察施绍莘的生平、散曲创作及其心路历程,可以探考晚明云间曲家的生活时代与创作环境,可以考知晚明云间曲家的曲作活动方式及南北曲的发展动向等。  相似文献   

6.
上海图书馆藏冯敏劾<小有亭集>26卷,中有散曲2卷,收录小令48支、套数4套,为谢伯阳编<金明散曲>所未收.现标点整理,并结合相关文献,对冯敏劾的家世、生平及<小有亭集>的版本情况进行梳理和考订,纠正学界常见的一些讹误.  相似文献   

7.
<正>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据文献记载,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至当代,传承不辍。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同时形成了一整套精湛规范的操线功夫,以及独具特色的偶头雕刻、偶像造型艺术与制作工艺。11月的泉州,依旧炎热。夜幕下的老城区街头巷尾,人们聚集在一起听南音,看木偶戏、高甲戏、歌仔戏,  相似文献   

8.
<正>繁盛于南朝时期的江南吴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艺术瑰宝,《乌夜啼》便是江南吴歌中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曲牌之一。李白、李煜和陆游都曾以《乌夜啼》曲牌写过诗句,其中最经典的是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近千年来,《乌夜啼》已经成为中国人心中美好的情感书写,具有浓郁的古典意蕴和抒情色彩。这首著名的江南吴歌名曲产生于东晋时代,故事的产  相似文献   

9.
王巨  紫云  恒伟 《旅游纵览》2008,(5):34-35
<正>北京奥运会足球比赛将于2008年8月6日至23日在北京、上海、天津、沈阳和秦皇岛五个城市举办,有28支球队、600多名队员参加,其中男队16支,女队12支。秦皇岛将有男女足各6场比赛。  相似文献   

10.
田玉琪  田园 《文献》2018,(6):170-177
钦定《词谱》作为奉敕编纂的大型词谱著作,对唐宋词调所属宫调进行注释的做法本身颇值得称道,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其涉猎文献较多,而在金元明三代文献中多用散曲、戏曲曲牌之宫调为唐宋词调作附注,其中有的曲牌从语文形式角度来看确实与词调相近或相同,为我们考察词曲的音乐流变提供了线索和参照。然而编撰者并没有将词调与同名曲牌的语文形式详加考察,常常根据名称相同就将它们罗列在一起,有的并无意义,并且在罗列时还出现变改现象。而对唐宋词调宫调的注释分析,有部分合理的因素,但是由于主要编撰者未能清晰地辨别宋代大晟乐雅俗乐调名称合流的情况,也没有考察唐宋词人所用词乐宫调律名与俗名的源流变化,以致在注释及分析唐宋词宫调中屡屡出现失误。如将柳永的《鹤冲天》(黄金榜上)一词注为"正宫",并不是编撰者的偶然失误,而是对唐宋词乐宫调错误认识的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