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冰玉 《风景名胜》2020,(3):0026-0026
社区公园作为一个城市当中人们进行休闲、娱乐等重要活动区域,是最贴近当地居住者日常生活的处所。伴随着我国现当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在日益繁忙之后特别渴望一个轻松、愉悦的活动和交往空间,这就促使社区公园景观在建设和发展上引起了广大设计者的关注。社区公园除了与居民息息相关,同时也需要一定的功能性和主体性特点,在满足广大居民的需求基础之上,赋予城市社区公园景观健康化、健康化、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由此,本文以“浅析居民行为方式对社区公园景观设计的影响”作为重要的研究视角,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不断提升社区公园景观的设计品质。  相似文献   

2.
何林飞 《风景名胜》2021,(6):0287-0288,0290
公园城市建设体现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思想,是我国基本社会矛盾转变的体现,对接国土空间规划中对空间可持续发展、生态保护与城市空间形象塑造的内容,有利于推进我国“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在对建设“公园城市”重要性意义分析基础上,从定性与定量两方面总结了公园城市的建设方法,阐述了公园城市建设的两个重要转变。从区域、城市、社区等三种空间尺度,分析了不同层级的“公园城市”建设路径中建设目标与实施手段。  相似文献   

3.
徐正阳 《风景名胜》2020,(1):0079-0079,0081
本文基于城镇居民健康的现状,根据户外环境与城镇居民健康状况的关系,分析影响城镇居民健康的因素,并进一步研究社区公园对城镇居民健康的促进作用。为社区公园和绿地中设计儿童活动空间提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邬登悦 《风景名胜》2021,(6):0124-0124,0126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专项规划之一,承担着城市的安全、游憩、生态、文化等多元功能。文章旨在研究绩溪县绿地系统规划积极,其响应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总要求,提出“公园城市”的规划编制方法,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定量化、定型化、定位化研究,确定县城绿地系统格局与指标体系,关注区域绿地的规划建设,重视公园绿地及其他各类绿地建设的人本关怀,满足市民对绿色空间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黄慧芬 《风景名胜》2021,(5):0073-0073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城市化的进程,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亟须解决的城市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拥堵、公共空间不足等。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将“公园城市”理念作为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本文通过对“公园城市”概念的分析解读,讨论运用这一理论进行城市设计和开发需要考虑的要素,并提出相应的设计策略以为其他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比较了城市游憩公园解说系统和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的区别,分析了城市游憩公园解说系统的构成,提出了基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城市游憩公园解说系统规划模式。同时,以合肥市逍遥津公园为例,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勘察,对基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城市游憩公园解说系统规划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肖佳丽 《风景名胜》2021,(6):0088-0090
山地公园是用地范围内基地地形为山地或具备山地地形特征的公园绿地,相较于平地公园,山地公园的建设更多地受到地形、交通、植物等场地要素的限制。本文以青岛市即墨区岘山公园设计为例,探讨在山地公园设计中,做到尊重基地现状,解读山地特征,挖掘山地空间优势,从而做到“事半功倍”地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8.
杨茗涵  黄晓军  宋涛 《人文地理》2023,(5):118-125+192
本文以西安市公园绿地为例,整合城市公共空间的实体属性与虚拟属性,提出“显隐互鉴”的城市公共空间活力分析框架与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多源大数据对其活力进行评价,揭示显性与隐性活力的协同类型及隐性活力的显性化机制。主要结论:(1)显性活力和隐性活力均呈现综合公园>专类公园>社区公园的特征,显性活力高—低值空间分布表现为“中心—外围”结构,隐性活力无明显空间分布规律;(2)显性活力与隐性活力形成4种高低值匹配类型,高显—高隐公园人气与活力极强,分布于城市二环内,高显—低隐公园具有稳定的人群基础,分布于二、三环之间,低显—高隐为新兴起公园,分布于三环外东北部地域,低显—低隐公园活力最低,分布于二环外北部及三环外南部地域;(3)隐性活力对显性活力存在正向影响关系,用户评价在隐性活力的显性化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潘淼  魏静宇 《风景名胜》2021,(2):0070-0070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高建设数量,许多大型湿地公园也逐渐成为旅游胜地,并且低位逐渐增强。西溪湿地公园是国家级湿地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面积约10平方公里,属“杭州三西”之一。无论是湿地规模还是公园建设水平都是在城市次生湿地中罕见的。本文主要对西溪湿地公园的立意、主题、布局、要素组织等方面进行分析,来为今后湿地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城市公园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是改善城市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休憩娱乐、游览观赏活动的重要场所。基于此,文章从生态、传统和现代三种角度对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方法进行了阐述,为更好地营建城市湿地公园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宁  王鑫 《风景名胜》2020,(1):0137-0138
通过阐述对“生态学”及“生态文明”的理解,指出公园城市“生态”的内涵并非片面的植树造林和提高绿化面积,也并不仅仅局限于生态学,而是符合生态规律前提下的文明发展,即生态文明。并从建设模式、建设过程、生产方式及其生态信仰几个角度提出对公园城市背景下城市生态建设的建议及想法,希望能对未来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李嘉宁 《风景名胜》2020,(3):0042-0043
城市滨水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人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着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承担着供给排水、生态调节、景观营造、康养休闲的功能。由于早期建设和改造时期的设计经验欠缺以及历经多年后服务设施的老化等原因,城市滨水公园的功能性和服务性日益消减,早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因此城市滨水公园的整体环境架构急需更新。“海绵城市”是城市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全新的机制,对城市的水循环系统和整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此背景,以营口市辽河公园典型的带状滨水公园为例,采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方式,审视其现存问题,并结合生态功能和服务职能的关联性,形成合理的优化建议,旨在为我国北方城市滨水公园的改造优化提供参考,形成模范。  相似文献   

13.
在一个城市的中心地带,有一座水泽亭廊,古树参天,鸟语花香的公园,那真是市民绝伦的福气。在建设城市生态文明的今天,也一定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的理想环境。曾经座落在贵阳市中心大十字西面,中山西路与公园路交汇处,现省教育厅、原贵阳市委办公处那一片地,就是一个贵阳的城市中心公园,名日“梦草公园”。  相似文献   

14.
孙松 《风景名胜》2021,(4):0204-0204,0206
老旧居住区的更新与改造作为目前城市更新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政策背景的深入以及实际矛盾的彰显,已全面推展开来。在实际的改造过程中,有部分居住区自身由于建成年代久、体量小、先期规划未预留与现代生活相适应的配套设施,因此在实施改造过程中可用于提升优化的资源十分有限。本文从共享理念入手,通过对共享维度的分析并以典型老旧居住区为研究对象,提出街区共享的建设方案,包括构建慢行系统、口袋公园、利益共享等,最终使此类型的居住区深度参与城市更新,逐步完善城市功能,激发城市活力,让老旧居住区成为城市成长坐标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精彩点。  相似文献   

15.
闻艳灵 《风景名胜》2021,(7):0182-0182,0185
本文基于生态园林城市理念背景下,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工作展开相关分析和研究,对现阶段园林绿地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同时提出针对性的园林绿地建设工作策略,充分发挥出园林绿地建设工作优势,全面提高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城市居民营造出一种更加自然和清新的生活环境,推动整个城市快速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晓曦 《风景名胜》2021,(6):0040-0040,0042
在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为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对园林景观工程越来越重视。尤其是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城市综合性公园园林景观工程,为保障其能够有效发挥价值和作用,需要对该类工程的施工管理进一步强化。文章结合城市综合性公园园林景观工程的特点,探究其施工要点,并提出相关有效的管理策略,旨在为相关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共十七大发出“弘扬中华文化.打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号召。2007年6月11日,《城市文化北京宣言》化建设的倡议。神家园的建设.提出对城市进行文城市文化、市民精更多体现在公园的建设中。成都自解放以来,60年公园建设成绩斐然,对城市文化建设的贡献巨大。附表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涛 《风景名胜》2020,(2):0036-0036,0038
为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城市建设中,要进一步引入原生态环境景观的概念。为响应“公园城市”建设,城市公园设计需要更加强调原生态环境景观设计,让城市景观与自然发展融为一体,让自然成为城市景观的核心,通过发挥自然环境的生态改善功能,更好地平衡人类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以“生态价值转换”为核心理念构建新场景,为市民提供更宜人的居住环境,从而让生态价值转换为经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良好的形象对旅游目的地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湿地公园是居民休闲、度假和健身的理想场所,其形象数据为公园的识别、管理等提供了支撑.本文以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收集2012-2022年小红书、抖音、快手与微博等社交自媒体平台上有关六盘水明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游记与评论,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和ROST CM 6.0软件对该公园的旅游形象感知进行认知分析和情感分析,并提出优化管理组织,加强景区管理;依托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业态;加快数字化转型,完善基础设施等建议,在进一步提升该公园旅游形象的同时为同类公园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花溪河两岸作为“公园”来建设,是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天开始的。但作为“风景名胜”,它经历了四个发展时期,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中期。 花溪的狮子山(今麟山),自从明代《弘治贵州图经新志》把它定为贵阳名山之后,就常有人到花溪游玩。这一时期,花溪河两岸是明山配秀水,绿树荫苍苔,“风景出自然,非由人力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