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学精粹     
《史学史研究》2023,(1):127-128
<正>冯天瑜:《中国史学的制度文化考释传统》(《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制度是人类构建的约束自身行为之规则,是在物质生产、精神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习惯、法规、戒律的集合,其在历史进程中发挥结构性功能。中国有悠久的制度文化考释传统,以《尚书》、《史记》“八书”、《汉书》“十志”为代表的古代史著注重对制度文化的载述;以“通”、“典”为代表的记述典章制度的“典志体”成为一种代有传承的重要史体。  相似文献   

2.
陶希圣于1934年12月创办的《食货》半月刊,以会通史料和理论为办刊宗旨,是我国第一份关于社会经济史的专业性期刊。该刊组织众多学者对经济史学理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广泛探讨,取得了初步成绩,产生了较深远的学术影响,给予我们诸多启示。《食货》半月刊撰稿人系统地译介国外学者的经济史学理论著述,为中国经济史学提供了某些可资借鉴的处于国际学术前沿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致力于史料学研究,并在经济史料的搜集和整理过程中提出方法论,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学派;倡导用各种社会科学理论指导经济史研究,其所主张的综合的贯通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一定程度代表了经济史学科发展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3.
自从司马迁在《史记》中撰写《平准书》和《货殖列传》以来 ,对于商业和商品经济的记述与探究就成为中国史学的一大传统。 2 0世纪以来 ,国内一批受到西方近代历史学和经济学影响的学者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 ,开创了现代意义的中国经济史研究 ,从此也开始用新的理论视角反思和审查中国古代的商品经济。冷鹏飞著《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研究》(中华书局 ,2 0 0 2年 ) ,针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突破断代与断面研究的局限 ,从商品经济的生产形态与交换形态入手 ,对上起原始社会、下迄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规律作…  相似文献   

4.
我所经历的20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是作所《中国中世社会》一书的序论。章大致叙述了四个问题:一、指出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社会史论战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中国农村社会性质论战,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现在中国思想界与学术界发展的一个高潮;二、这次社会史论战主要是理论之争,缺乏材料作理论基础。以重理论更应重材料为宗旨的《食货》半月刊应运而生;三、论述了史学研究中理论与材料之间的关系,并简单介绍了辩证唯物史观全面的、运动的观点和以物为主,但又不轻视精神的反作用的观点;四、指出辩证唯物史观是当代最先进的方法,是真理,仍是有生命力的。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史学思想涌进了中国思想界、学术界,辩证唯物史现有些技忽略。但在不远的将来,辨证唯物史观会在中国社会史研究的道路上重现光辉。  相似文献   

5.
《通典·食货典》与正史《食货志》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典·食货典》主要取材于正史食货志,但它并不是简单地照抄,而是根据阐明问题的需要,有所增删,而这种增删正是开启杜佑思想的钥匙。现用汉以来的田制为例,比较诸正史食货志与《通典·食货典》的异同,说明《通典·食货典》利用编纂史料反映编撰者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刘知几的《史通》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对史学发展进行系统讨论的理论著作,其是非分明、彰善瘅恶的直笔精神贯穿在《史通》一书中。刘知几在史学思想上主要继承孔子《春秋》和刘勰《文心雕龙?史传》,吸取前人精华,在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和实践上形成一个优良的传统。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新史学从政治向学术的过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是中国“新史学”的创始人。1902年,他发起“史界革命”,推动了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化。梁启超在历史学的各个方面:史学理论、史学方法论、中外历史编纂、史学史、人物传记等各方面都有开创性的贡献。他的史学革命思想及其研究成果奠定了中国百年史学基业。梁启超被史学界公认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史界巨灵”、“现代史林泰斗”。①一、挑起“史界革命”大旗1902年,梁启超写下了《新史学》一文,公开挑起“史界革命”的大旗,从此而开辟了中国现代史学的新天地。梁启超《新史学》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是宣言书,宣告了具有三千年历史的传…  相似文献   

8.
金毓黻先生精熟于东北史、辽宋金史、中国史学史,乃20世纪卓有成就的史家之一,所著《中国史学史》一书颇为学界所推重,后世学人对此书的撰述过程、史学价值、学术思想等问题,已多有论述。①然而,关于此书的初版时间、署名变化及最终定名之由来等问题,则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笔者认为,《中国史学史》一书的初版时间应为1941年,而非1944年;《中国史学史》在最终定名之前,有《史学考》、《史学考略》、《史学史稿》等名,而最终定名为《中国史学史》,则是"循西人之通称"的缘故使然。下文将略陈刍荛之见。  相似文献   

9.
刘咸炘为中国近现代史学研究中被忽略的重要人物。其所著《推十书》凡二百三十五种、四百七十五卷,其中涉传统四部之学及现代哲学、史学、文学、目录学、书学等领域,饶富创意,惜英年早逝,加之身处川西,著作未能刊全,导致其学术思想隐而不显。刘咸炘属于天才型的学者,接受传统教育,却又对西学保持开放态度;一生未出四川以外之地,却又不囿于地域之见。其学术思想以史学为其核心,具批判性,除传承家学,私淑章学诚浙东史学之外,并将之扩大为察势观风的"人事学",形成所谓宏观史学的特点。本文非全面性对刘咸炘史学的论析,将从其中重要的史学作品中,一窥其史学思想的宝贵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对源远流长的中国史学史而言,‘20世纪'不是一个普通的世纪,不是三世纪五世纪,也不是十七十八世纪,它是中国史学史上一个新纪元的开端"。~①可以说,20世纪中国史学是整个中国史学演进中的断裂时期。与此前的传统史学相比,它彰显出典型的现代性特征;同时,它更是此后中国史学继续深化的始点。新资料的发现、新观念的更新、新方法的运用使得20世纪中国史学学派林立、名家辈出、成果累累。从新史学派、古史辨派、史观学派、食货学派等流派,到《观堂集林》、《中国哲学史大纲》、《性命古训辩证》、《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等著作,再到梁启超、王国维、胡适、傅斯年、郭沫  相似文献   

11.
江平等著的《班禅额尔德尼评传》(简称《评传》)近日由中国藏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记述了藏传佛教格鲁派两大转世活佛系统中,班禅额尔德尼系统,从四世到十世班禅大师为加强西藏地方同中央政府的关系,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一、突出爱国主义主题。西藏佛教界历来具有倾心内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这种传统是西藏广大人民爱国主义传统的组成部分。《评传》以无可辩驳的珍贵史料,尤其是档案史料,生动地再现了历代班禅爱国爱教,拥戴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光辉业绩。书中着重记述了饮誉青史…  相似文献   

12.
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 ,由于在各部类及每一书目下 ,广泛裒辑历代学者的评论 ,并做出自己的断语 ,从而使它除具有一般目录著作的功能外 ,还具有了史学史的意义。其具体做法是 :“类序”辑录它书 ,展示史学的发展脉胳 ;书目下辑录众说 ,解题的同时起到史学史阐释效果 ;加以按语 ,表述自己的史学观点。  相似文献   

13.
章学诚的史学理论与他的易学见解紧密相关。章学诚在易学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肯定古代三《易》之法,以明古代典制不相沿袭;“易”之精义是“变易”;《易》象包六艺,天道在人事之中;反对谶讳与拟《易》之作。章学诚通过对《易》理的阐发,提出历史见解,人类出现与社会人事变化是道的体现;以《易》学的通变思想,提出史学更革的要求;提倡史学的“通”识,史学通识重在求“义”;《易》在六经中有其特殊地位,六经皆先王之政典,包括史学在内的学术须经世,切于民生日用  相似文献   

14.
<正>杜佑《通典》、郑樵《通志》与马端临《文献通考》合称为“三通”。这三部书在典章制度方面用功颇深,在体裁体例、历史理论和史学思想等方面也都有所建树。“三通”问世后学者多有关注和议论,相关总评常见于各类书目解题中。20世纪以来,中国历史处于社会大变动之中,中国史学也随之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和发展面貌。“三通”是中国古代史学中的重要论著,体大思精,内涵丰富,对其进行研究既有助于把握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损益,又能增进对“通史家风”发展演变过程的了解,  相似文献   

15.
志书记述事物基本分类问题的探讨齐家璐、孙继胜在《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5期上发表文章,析志书记述事物基本分类问题的缘起,指出地方志记述事物基本原则是横排竖写、事以类聚,历代志书对此都有比较严格规范。志书记述事物的分类要以合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实为原则。科学、准确地将各种事物进行分类是编修志书的基。现代志书记述事物的分类,应该遵循《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这标准,但又不能拘泥于标准,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记好政、经济、文化等部类。续志要充分利用和反映勘界资料和成果张族进在《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6期上发表文章指出,历…  相似文献   

16.
洪迈《容斋四笔》卷八《历代史本末》篇 ,缕举前代史籍 ,始自《尚书》尧、舜二典 ,下讫新、旧《五代史》颇详 ;《四库全书总目》曾称其“无所发明”(卷 1 1 8《容斋随笔》) ,实则其中还不免间有错误 ,略述于下。第一、关于《后汉书》补志问题。《历代史本末》篇说 :后汉之事 ,初命儒臣著述于东观 ,谓之《汉记》 ,其后有袁宏《纪》 ,张、薛莹、谢承、华峤、袁山松、刘义庆、谢沈皆有《书》 ,宋范晔删采为十纪 ,八十列传 ,是为《后汉书》 ,而张以下诸家尽废 ,其《志》则刘昭所补也。《容斋四笔》卷一《范晔汉志》篇中还说 :《新唐书·艺文…  相似文献   

17.
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现代史家中,陈垣是特别重视对中国传统史学加以继承和发展的,被誉为"土法为本、洋法为鉴"的史学大师。作为新考据派史家的代表,他对传统史学及现代新史学关系阐发的基本特点和内容是以现代考据学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紧密结合自身研究来阐发传统史法、史料文献和史家成就的得失。在史家研究上,代表作《通鉴胡注表微》融考据、义理和致用为一,对宋末元初史家胡三省的史学思想和成就作了新的发掘和阐释,较系统反映了对传统史学思想和方法的认识,表明其中国传统史学观已经上升到新层面。他还对清代史家的成就和不足作了较深入的评述。陈垣对传统史学与中国现代新史学关系所做的理论探讨和史学实践为传统史学的现代转型和发展提供了重要范式。  相似文献   

18.
《明史·艺文志》“史部.正史类”著录:“魏国显《史书大全》五百十二卷。”同书“传记类”著录:“魏显国《历代相臣传》一百六十八卷……”黄虞稷《千顷堂书目》“通史类”著录有:“魏国显《史书大全》五百十二卷……《三才考》四十六卷《列国史补》十八卷;“史学类”著录:“魏国显《历代史书总论》二卷”;“传记类”著录:“魏显国《历代相臣传》一百六十八卷。”该书的著录大体与《明史.艺文志》相同,只是在魏国显名下又多了《三才考》等三种书。以此推论,这些书似分别由魏国显和魏显国二人所著,但事实并非如此。最有力的证据是现存明活字…  相似文献   

19.
"提倡有意义之史学"标志着陈垣先生学术思想的升华,是他在抗战时期所形成的爱国主义民族历史观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中国史学长久形成的经世致用史学传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个继承和发展。1943年的《现在中国史之作法》这则史料字数总计不过百,却立意高远,清晰而准确地记录了陈垣先生"提倡有意义之史学"的思想,体现了他时刻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把学术与民族精神和国家现代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更高学术追求,具有超前性。  相似文献   

20.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同时他对中国古代史学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一、无定法与有成例《尚书》,孔子之所删订,《春秋》,孔子之所述作。然而《尚书》无定法,而《春秋》有成例”(《文史通义·书教下》),这在体例上来说,二者截然相反。但不论无定法还是有成例,在中国史学史上却都起了绝大作用,而为后代史家所师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